•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26

虫虫殿下
首页 > 学术期刊 > 土壤学报编委是谁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满天星RF

已采纳

1926年12月13日 出生于河南省永城县山城集。1939-1940年 在四川省万县金陵中学读书。幼年丧母,故乡沦陷后先随祖父母远逃四川,后因经济困难重返河南,适逢日军进攻和家庭失去联系,只身随学校步行一个半月从河南至陕西安康后又翻越秦岭大山到达陕西的眉县,在作为庙宇的窑洞中读完了高中。整个青少年时期是在抗日战争烽火中渡过的,1940年其父鲁雨亭在抗日战争中牺牲,鲁如坤由祖父母抚养长大。1946-1949年 在南京中央大学学习。1949-1950年 在南京大学农业化学系学习并毕业。1950-1953年 任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研究实习员。1953-1957年 任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57-1958年 在苏联莫斯科苏联科学院土壤研究所进修“放射性同位素在土壤农业化学上的应用”。1959-1977年 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副研究员。1978-1992年 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助理。1979-1983年 任中国土壤学会秘书长。1983-1993年 任《土壤学报》主编。1992-1994年 任《Fertilizer Research》编委。

134 评论

寻找梦想之旅

潘根兴,男,汉族,1958年10月26日出生,浙江浦江人,农学博士(1988.3.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十五’重大咨询项目“西部生态环境”专家咨询组成员;《土壤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生态环境》、《南京农业大学学报》、《中国岩溶》、《地球与环境》等杂志编委。所在的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农业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 主要研究方向:1.碳氮循环:(1)农田土壤C、N循环过程与机理;(2)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及其生态系统模型构建。2. 土壤环境:在本领域着重研究水稻Cd吸收的土壤-基因相互作用及其子粒食用安全风险等农业与环境问题的前沿研究,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向水稻重金属吸收与分配的基因控制与环境控制、耐盐与逆境分子机理等研究方向发展。3. 土壤微生物:结合土壤碳氮循环与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本所近年来引入现代分子生物学、分子生态等研究手段,开始向土壤质量与功能的分子机理与生态印迹、农田养分非平衡下的微生物生态及微生物变异与生态功能变化等前沿方向发展。4. 岩溶生态社会关系、社会职务:南京农业大学国家高等学校土壤学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部批)所长(2001-);国务院第五届学科评议组农业资源利用(土壤学与植物营养学)学科召集人(2003-);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CNC-IGBP)第五届委员(2004-);中国土壤学会常务理事,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植物营养学会肥料与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第四纪研究会环境演变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态学会污染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岩溶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全球土壤环境恢复网络亚太地区中心成员;土壤质量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兼职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农业部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十五'重大咨询项目“西部生态环境”专家咨询组成员;江苏省、国土资源部十五重点项目“江苏省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专家组成员《土壤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生态环境》编委,《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编委,《中国岩溶》编委,《地球与环境》编委 2000年12月-2001年06月和2003年3月-2003年6月,先后在美国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进行合作研究“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ssessment of soil organic carbon in native and irrigated cropland soils in California”. 主要学术活动领域为土壤与地球表层环境过程,学术专长为生命元素土壤生物地球化学。著有《地球表层系统土壤学》。分别发表在Global Change Biology(2004), Biogeochemistry(2005),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5),第四纪研究(2004)和地球科学进展(2003,2005)等杂志上。2003年组织和主持召开“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C Storage and Dynamics of Agricultural Soils“(Nanjing, China, October, 23-28, 2003,世界土壤学联合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土壤学会主办,南京农业大学承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04年发起并主持第256次香山会议“我国农田土壤碳库演变及其趋势”,2005年发起组织申报科技部973计划“农田土壤固碳潜力、机制及调控途径的基础研究”,2006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我国农田土壤碳氮循环与全球变化领域前沿战略研讨会”。2005年2-9月参与编写IPCC缓解气候变化潜力的第四次评估报告中农业部分,是IPCC第三工作组的合作成员。潘根兴教授现任南京农业大学国家高等学校土壤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农业部部批)所长,国务院第五届学科评议组农业资源利用(土壤学与植物营养学)学科召集人,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成员(2004-);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工作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2005-),科技部973项目“西南喀斯特山地石漠化与适应性生态系统调控”(2006CB4032)专家组成员;并受聘为中国科学院‘十五’重大咨询项目“西部生态环境”专家咨询组成员(2002-2005),国土资源部和江苏省“国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重大项目(2004-2006)专家组成员。国际痕量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学会(ISTEB)国际委员会委员(2006-)。目前主要进行土壤碳生物地球化学与碳库变化研究,指导博士生10名。主要承担项目是”中国主要水稻土有机碳的固定机制、稳定性与碳汇效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231016,2003-2006,140万元)”和“土壤升温对水稻土移动性碳的影响及其环境反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2- 2004,29.0万元)、Pb/Cd污染下水稻土土壤呼吸与CO2排放的变化及其影响机理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6.1-2008.12)。2007年申请的教育部重大项目“我国农田土壤有机碳库演变及其调控机制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合作重大项目“中国水稻土固碳容量及其机理的研究多尺度统计和地下部微观过程”均已通过评审立项,受邀参与方精云院士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中日韩A3前瞻计划”国际合作项目“东亚区域碳汇动态(2007-2009)”,其指导研究发表的论文“Effect of long-term fertilization on C mineralization and production of CH4 and CO2 under anaerobic incubation from bulk samples and particle size fractions of a typical paddy soil.”作为中国科学研究重大进展被Nature China收录和评述。

237 评论

妞妞love美丽

李航,男,1963 年生,1993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获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获博士学位。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界面化学与土壤化学领域的研究工作。现担任“土壤有机/无机/生物界面相互作用实验室”主任,美国化学会会员,美国农学会和美国土壤学会会员,加州大学Riverside分校博士后与访问学者。现任《土壤学报》和《土壤》杂志编委,10余种国际著名刊物特约审稿人。长期在资源环境科学和物理学与化学的交叉领域开展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近20项,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在物理学、化学和土壤学的国际顶级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国际发明专利2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新型实用专利1项。

258 评论

相关问答

  • 土壤通报编辑部态度不好

    理论上可以,但是核心期刊有个问题就是会有你的投稿记录,我有过二次被据稿的经历,感觉上还是会有影响,虽然不是土壤通报,但性质上差不多,不过不是你所说的重复率过高这

    doctorsher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力学学报主编是谁

    男,汉族,中共党员,1956年1月生,湖南省双峰县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1

    天棚元帅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土壤学报是几区

    按照武汉大学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方法公分为五个等级,即为A+, A, B+, B,C。农学方面的包括以下269种。其中1-55为A+和A类的排名。1 土壤学报A +

    麻辣土豆56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土壤学报是什么级别的

    农业类从业人员在评职称时需要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而大多数的农业作者对于期刊级别,期刊种类知识掌握的并不牢靠,选择的期刊如果有误,那么对于评职是毫无用处的,学术

    珠宝理财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土壤编辑部官网

    浙江农业学报编辑部什么时候放假,根据统计与调查来看,浙江农业学报社编辑部是腊月29开始正式放假,希望采纳

    杨杨杨远远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