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小慧子
河南体校篮球教练团队构建问题与对策的论文
笔者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河南省体校篮球项目教练团队建设进行研究。找出篮球项目教练员团队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为河南省体校篮球项目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关于河南省体校篮球项目教练团队组成的问卷调查统计
团队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人组成的共同体,该共同体的每一位成员相互协作,解决问题,最终达到共同的目标。 那么体校篮球教练团队就是为了帮助学生篮球技战术的更好的提升而组成的一个团体。根据本研究的需要,遵循体育科研方法的基本要求,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对河南省 18 地市的部分体校的篮球教练进行了走访及电话访谈,编制了《河南省体校篮球项目教练团队建设》调查问卷。 共发放问卷 80 份,回收 68 份,回收率 85.00%,有效问卷 65 份,有效率 95.59%.
二、河南省体校篮球项目教练团队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团队规模和生师比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河南省 18 个体校篮球教练团队规模大小不一, 规模最大的为焦作体校,13 人, 最小的为周口体校,2 人,平均教练 5.5 人。 有 6 个篮球教练团队规模在 5 人以下,分别为平顶山 4 人,南阳 3 人、商丘 3人、周口 2 人、驻马店 3 人、信阳 4 人,其他 12 个篮球教练团队规模均在 5 人以上(见表 1)。
这 18 个教练团队的生师比也各不相同,平均水平是 1∶12.98. 其中最小的是三门峡的 1∶6.67,最大的为周口的 1∶33. 有 5 个教练团队的生师比高于平均水平,13 个教练团队的生师比低于平均水平。综合考虑教练团队人数和生师比可以看出,河南省体校篮球教练团队平均规模适度,生师比适度。
但是个别体校规模偏小,如省体校生师比达到 1∶28.29,周口体校生师比高达 1∶33.00,如此之高的生师比必然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两所少年体校应该加强自身教练团队建设,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本团队。 部分教练团队规模过大,如濮阳、洛阳、商丘和三门峡,其生师比分别为 1∶8.17、1∶6.67、1∶8.00、1∶8.25,生师比偏低,这样的团队规模结构将直接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资源投入与产出失衡。
(二)团队的年龄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河南省体校 18 个教练团队的年龄结构各不相同。 从整体来看河南省体校篮球教练团队的年龄结构中老年教练占 20.21%,中年教练占 48.48%,青年教练占 31.31%,整体呈现“梭形”结构,老中青搭配合理,出现了老中青的梯队结构(见表 2)。
但是从个体来看,差距也是相当大的。 其中省体校、郑州、洛阳、安阳、新乡、焦作、濮阳和漯河这 8所体校中的老中青篮球教练所占比例呈“梭形”,有老中青梯队的出现,但是各老中青所占比例各不相同,平台较大。 如洛阳体校中,老年教练比例占 25%,中年教练比例占 25%,青年教练比例占 50%,虽然可以模糊地称之为“梭形”结构,但是中年篮球教练所占比例偏小,青年教练所占比例偏大,梯队结构不太合理;再如漯河体校篮球教练团队中老中青所占比例分别是 40%,40%,20%,虽然也可以模糊地称之为“梭形”结构,但是平台也较大,老年篮球教练所占比例过大,青年教练所占比例过小, 老中青合理搭配的梯队结构不太合理,结构也不稳定。 其余教练团队,均未呈现出老中青合理搭配的梯队结构。
(三)团队的学历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各所学校教练团队的'学历结构各不相同。 从整体来看,河南省体校篮球教练团队的学历结构中硕士、本科、专科和高中的比例分别是:5.05%、69.70% 、23.23% 、2.02% , 整体来看 , 这样的学历结构较为合理,本科层次教练的比例最高,占主体部分,整体学历层次偏中等(见表 3)。
从个体来看,各所体校篮球教练团队的学历结构各有特点,其中,省体校的学历层次最高,7个教练全是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余教练团队的学历结构中,郑州体校、洛阳体校和焦作体校的教练团队学历结构均呈现“梭形”结构,但是各体校教练的学历结构梯队结构各有差别。 其中洛阳体校教练团队的学历结构梯队结构较为合理,其次是焦作体校和郑州体校;其余体校篮球教练团队的学历结构中,本科学历均占较大比例,但是未形成一定的梯队结构,整体未呈现“梭形”结构,在后期的教练团队结构优化过程中要注意形成梯队结构,提高教练从教门槛,并鼓励教练攻读更高的学位。
(四)团队的职称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来看,河南省体校教练团队的职称结构中,高级教练员、中级教练员、初级教练员和助理教练员的比例分别是:14.14%、31.31%、21.21%、11.11%,整体来看这样的职称结构有一定梯队结构,整体上呈现“梭形”结构,高级教练员和初级教练员所占比例较高,整体职称水平较高(见表 4)。
从个体来看则各不相同,其中平顶山、鹤壁、濮阳、三门峡、南阳、商丘、周口这 7 所体校的篮球教练团队中均没有高级教练员,中级教练员占较大比例,但是整体职称水平偏低;其余篮球教练团队的高级教练员所占比例均超过了平均值的 14.14%,中级教练和高级教练占主体部分,整体职称水平呈现高职称状态;拥有助理教练部分教练团队,助理教练所占比例偏高,其中开封体校助理教练过高;省体校各种职称所占比例分别为:28.57%、14.29%、14.29%、14.29%,整体梯队结构较为合理,高级职称教练所占比例最高,整体职称水平较其他体校教练团队高。
三、结论及建议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发现,河南省各体校通过多年的发展已建立各自的篮球教练团队。总体来说,河南省各体校篮球教练团队相对合理,但还是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河南省各体校篮球专业的生师比不均衡,一些地区的生师比过大,会严重地影响其训练的质量,而有些地区的生师比却相对较小,这样会导致教练资源过盛,形成浪费;河南省各地教练团队年龄结构均不相同,许多体校年龄结构不合理,缺少一个年龄段的教练或者单一一个年龄段的教练人数过多而其他年龄段的教练人数偏少这些问题都有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会导致人才的断档问题,导致青黄不接,最终不利于教学与训练能力的发展;许多地区体校在学历上虽然本科学历占的比例较大,但是整体并没有形成“梭形”结构,导致无法完成教练员的梯队建设,如果长期发展下去,会很大限度上的影响教学与训练质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职称结构上,部分地区职称水平偏低,各职称的分布也不尽合理,这样会导致教练团队之间分工出现问题,使各教练员不能够各司其职,最终导致资源浪费。 为什么会造成以上这些问题,笔者认为这与地域差异,河南省篮球发展的不均衡性,一些地区篮球为强项,发展相对较好,而一些地区却不重视篮球运动的发展有关。
基于以上原因,笔者建议:河南省各体校根据各自的篮球教练团队规模与生师比进行人员改革,对于生师比过大的体校公开招聘优秀的教练员以满足学校教学与训练的需求,而一些教练员过剩的体校要进行竞聘上岗,提高体校篮球项目自身水平,以达到教学与训练的最优化;在教练团队的年龄问题上,河南省各体校要注重梯队的建设,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各年龄阶段教练员的特点来建设适合自己的团队,可以通过返聘的形式,让一些优秀的老教练重新回到工作中来,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而相对一些偏于老龄化的教练团队要注重培养年轻的教练,做到篮球理念与时俱进的同时,继承老一代教练的优秀能力;科研能力也是提高一个体校篮球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学历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反映出其科研能力,而一些地区教练员学历水平偏低,各体校应该提高教练员的从教门槛,鼓励教练员进行攻读更高学位;河南省各体校要注意对于教练员的培养,为教练员申请更多的职称评定名额,同时在校内严格选取申请职称的教练员,做到教练员获得职称的最优化;河南省各体校教练团队的建设还离不开各地区府的重视与管理,地方可以给予河南省体校一些自主权,增加拨款等手段来促进河南省各体校篮球教练团队的建设,以达到河南省篮球水平的长足进步。
参考文献:
[1 ]孙民治。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 0 0 .
[2]王家宏。球类运动---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 0 5.
[3]刘玉林。现代篮球运动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 0 6 .
[4 ]钟添发。篮球大词典[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 9 9 3.
[5]寇振声。篮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 0 7.
[6 ]李辅材。中国篮球运动史[M].武汉:武汉出版社,1 9 9 1 .
天晴0608
关于现代篮球技战术中的转换进攻战术研究
论文摘要:伴随篮球运动快速发展,转换进攻变成篮球运动发展的一个发展趋势。因为它战术灵活多变,能在移动中连续不断地创造攻击机会,给对方防守造成很大的威胁因而是现代篮球运动员比较先进的战术之一。 论文关键词:篮球;转换进攻;进攻战术 一、转换进攻的战术特点 (一)移动、掩护、整体配合是转换进攻的先决条件掩护转换进攻是篮球队员在移动中有意识地相互掩护的一种进攻方法。在两名队员配合时,其他队员应连续不断地移动和相互掩护。虽然有些运动员无球,但是他们的行动对整个进攻的成败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进攻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机动进攻机会,运动员必须果断、主动运用个人进攻技术进攻。 (二)进攻的连续性强 转换进攻战术的成败,不在于速度,而主要取决于掌握进攻的时机和进攻的连续性,始终保持全队的场上平衡。全队配合默契,进攻的连续性不受干扰,每个队员运用自己的每一次移动和合理的掩护以及巧妙的传球,为同伴创造投篮得分的机会。 (三)保持场上攻守平衡 转换进攻很重要的问题是保持场上攻守平衡,每个运动员应熟知各个位置的打法。进攻的基本原则和目的是,迫使防守队员退到篮下,进攻者在同伴的掩护下,在距离篮筐4~5米处跳投。但是,当防守队员绕前防守或者进攻队员逼近篮下,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运球队员就应该直接篮下进攻。如果进攻不成功,其他队员应该马上向自己位置最近的区域移动,以保持场上的攻守平衡,再继续组织新的.进攻。 (四)连续换位,主动进攻 转换进攻的各种阵势都需要运动员从球场的两边来回移动。当某一名后卫向篮下运球时,另一后卫必须向前锋的位置移动,为前锋做掩护,然后切入到篮下或切入到一半再返回前锋位置。因而,内线位置的交换使内线防守队员不容易形成超前防守而干扰传到篮下的球。 二、组织转换进攻的重要条件 (一)压缩防区,在快速移动中获得更多的投篮机会转换进攻中,掩护的真正目的不完全是挡住防守者,而且还有压缩防区,使进攻队员在篮下区域进行急停跳投的目的。因此,每个运动员都应该具备良好的投篮技术和得分的能力。 (二)掩护是完成战术的关键 转换进攻的基本原则是队员之间必须贴身掩护,如果其中一个队员掩护不好,就会影响进攻的连续性和效果。持球队员要想将球传给同伴投篮,需要运用各种掩护。如果持球队员往篮下运球,掩护者应该向相反方向掩护,以保持进攻的连续性和场上的攻守平衡;如果同伴投篮,他应该跟进抢篮板球;如果接球队员的站位合理,传球队员就能顺利地传球到位。所以,只有队员的移动和掩护协调一致,连续不断进攻才会获得成功的机会。 (三)增强进攻意识,抢占有利位置 篮球比赛的胜负取决于得分的多少,运动员在球场上的一切移动都是有意识直接或间接抢占或制约投篮点。 三、影响转换进攻的因素 (一)好的身体素质是转换进攻的基础 身体素质是技术的基础,也是打出良好转换进攻节奏的基础。每位运动员都必须具备全面的、良好的篮球专项身体素质,包括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灵敏素质,弹跳素质和柔韧素质等。只有专项身体素质全面的运动员,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好自己的技术,把自己的技术发挥到最高境界,才能使转换进攻的成功率更高。 (二)进攻技术因素 进攻技术是掌握好转换进攻的基础,是控制进攻节奏十分重要的因素。进攻技术主要有运球,传接球,突破移动,投篮等。技术要求包含三个方面:一是要技术规范全面,熟练;二是要合理运用技术;三是能在强对抗中运用技术。其中,主要原因是能在强对抗中自如地运用技术。只有三方面能力统一结合,才能获得良好的攻击效果。 (三)转换进攻意识与心理因素 意识和心理与行动是相互作用的。运动员在实践磨练中,在不断的转换进攻行动中,要培养和形成正确的意识和调节好的心理。而在比赛中,在正确的转换进攻意识指导下,在良好的心理支配下,采取了转换进攻的正确行动,运动员的转换进攻意识和心理状态不是用语言来表达,而是在他的转换行动中去充分体现的。 (四)判断力因素 判断是行动的前奏。判断准确就能行动准确,反之行动就会错误。判断力是在实践中培养形成的。判断力不是孤立的,它必须对对方有所了解,了解对方的情况和特点以及其他心理、意志等。在了解对方的基础上,判断力才会比较准确。判断力与分析能力又紧密相连。队员从观察对手开始,经过思维过程,然后才能作出果断的决定,最后付诸于行动。判断准确,才能抓住转换进攻的战机,掌握住进攻节奏。 四、加强转换进攻的训练 (一)明确目的,培养整体观念 要了解转换进攻的原则和目的,学习各种位置的打法和基本要求,以及快速移动的基本条件,认识无球队员在整个进攻中为同伴获得较高的投篮命中率所起的重要作用。当队员获得球或者有投篮机会时,还需要有全队的配合和连续进攻的概念。 (二)提高基本技术水平和投篮命中率 要根据队员的素质水平、位置需要、个性特点,因人制宜地加强专项意识训练,学习运球、传球、跳投、抢篮板球等技术,发展运动员的各种能力。在比赛中,使队员能够运用各种技术,发挥最佳的竞技状态。运动员要经常在距离篮筐大约4~5米处进行练习投篮,以提高基本技术和肌肉的用力感觉能力,提高投篮的球感和对投篮命中率的信心。 转换进攻是一种简单而又稳健的进攻方法,能为进攻队员创造良好的进攻机会。掌握准确的进攻时机,并把高超的技术融合在巧妙的战术之中,有助于发挥各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这种攻击的优越性。
关于大学生篮球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的探讨论文 篮球是一项身体对抗性强、运动量大,需要大学生以充足体力来完成的运动,体力上的较量已经成为篮球运动的主要因素,因此,在
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之我见摘 要学校教育改革给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而现行体育教学很少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特点,体育课练习密度普遍偏低,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身心素
、有关研究现状和选题的目的的意义(选题依据)篮球运动从诞生之日起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随着现代 篮球运动.战术的速度开展.时间.工件争夺日趋激烈,比赛攻 守质
看看中国男篮群殴事件。
抢篮板球技术是篮球运动中的一个重要技术部分,任何队员要想成为优秀的抢篮板球能手,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1 必须具备勇猛顽强的作风和每投必抢的思想及行动准备 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