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onazhang77
2008年6月,建昌帮药业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建昌帮中药业发祥于南城,以擅长传统饮片加工炮制、药材集散交易著称。药业源于东晋,兴于宋元,盛于明清,衰落于民国30-40年代。药技流传赣闽40余市县,在台、粤、港及东南亚地区也有影响。药界至今还有:“药不过建昌不行”之说。 ”建昌帮”是我国南方的一个古药帮,其发祥地在江西南城县建昌镇(现福州市建昌县),以擅长传统加工炮制,药材集散交易著称。药材加工炮制自成体系,流传赣、闽40多个县,影响远涉台、粤、港及东南亚。 建昌帮炮制技术流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南糠北麸”的辅料差异、工具多样性和一刀多用,以及取法于烹饪(炆、煨等)的独特炮制加工方法。 在工具方面 刀刨齐全,特色工具多。切药刀与众不同,把长,面大,线直,刃深,吃硬、省力,可一刀多用。切片斜、薄、大、光。由于樟、建两帮工具有所不同,旧时药界有“见刀认帮”之说。 其创制的“雷公刨”相传发明已久,沿用至今。不仅效力高且刨的药片以纵片为多,均匀美观。 其他铜铁木陶等各种材质的特种工具如枳壳榨、槟榔榉、香附铲、泽泻笼、茯苓刀、附子筛、麦芽篓、炆药坛、圆木甑、猪肝色刀石、硫磺柜、木火焙、篾烘笼等,均古朴简便,各得其所,运用有别。 豚刀(建刀)、雷公刨是最具特色的加工工具,是全国有名的三种中药加工刀之一(另两种是禹州大圆型禹刀,樟树药帮是小刀面汉刀)。 豚刀(建刀)即切药刀具,具有“体重、把长、刀面阔大、刀口线直、刃深锋利、吃硬省力、一刀多用”等特点,适合切制根及根茎、藤木、果实、全草等类药材,包括各种规格的片、段、丝、块。雷公刨又称药刨,适合刨制长、斜、直、圆各形薄片或厚片,刨片片形均匀美观,片张可大可小、可厚可薄,工作效率较高。 刀工包括拈个、斜捉、直握、手托四种,送药切制法。 刨法包括药斗加压刨法、手按刨法、压板刨法、长斗刨法四种,习称“刀刨八法”。 药界过去有“具刀认帮”,“刀法不同,建刀更有用”的说法。 在辅料方面 有选料独特、遵古道地、制备考究、一物多用的特点。其中尤以谷糠炒最有特色,如有谷糠煨、煅制药材,蜜糠炒炙多种药材,同时谷糠还用于净选、润制、吸湿、密封养护等,使“南糠北麸”成为南北药帮炮制流派的一个显著区别。其它辅料,如白矾、朴硝、童便、米泔水、硫磺、砂子等的运用也各有特色。 炮制工艺方面 东晋时期医药学家葛洪在麻姑山采药制药,经过历代医药人士不断积累和发展,工具、辅料、工艺独具风格,讲求形、色、气、味,在饮片炮制方面形成毒性低、疗效高的特点。在建昌帮炮炙十三法(炒、炙、煨、煅、蒸、煮、炆、熬、淬、霜、曲、芽、复制和其他制法)中,尤以炒、炙、煨、炆、蒸法工艺特色为多。 建昌帮严守净选、切制、炮制三关质量,充分运用或借鉴了烹调学技术。重视水制,处处讲“四季水性”,“看水头“”。有“”冬水善夏水煞”,“少浸多润莫伤水”,“三分刀功七分润功”,“切药个徒弟,润药个师傅”等行话。水制注意区分四季水性,润制药材“看水头”,有“冬水善,夏水恶”、“不明水性,就不懂水制”、“久洗无药味,久泡无药气,少泡多润莫伤水,无气无味卖药渣”等水制法经验行话。另外还有”辅料虽贵,必不得短斤两”、“谨伺水火不失其度,炮炙精细逞其巧妙”、“火制和水火共制与烹调技术相通”等等行话(规矩)。 “建昌帮”非常熟谙文武火候的运用,长于武火急速快炒,使饮片色艳,气香;多用文火煨、炙,使饮片纯真味厚;精于各种去毒工艺,使饮片毒低效高。创出了“建昌帮”中药饮片系列拳头产品,如煨附片、姜半夏、明天麻、贺茯苓、炆熟地、山药片等。仅附子一味就有四种炮制品(煨附片、阴附片、阳附片、淡附片),长年销往闽、浙、赣各地。 炆 炆,煴也。(出自《集韵》)即没有火焰的微火。用微火炖食物或熬菜,近乎北方烹调法的“烧”,故有“南炆北烧”之说;指质韧的食物放入镬(锅)中,加入适量的汤水,利用文火炊软及致熟的烹调方法。 具体炆法炮制工艺 取净药材,加水浸透后,放入炆药罐内,加入清水,上盖,移至围灶内,罐周围堆满干糠,点火炆2 ~ 3 天,中途加入砂仁、陈皮末等拌匀,炆至糠尽灰冷,药熟汁干时,取出,干燥。 《江西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2008 年版) 炆地黄 取生地黄,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加水浸透后,放入炆药罐内,加入清水,上盖,移置围灶内,罐周围堆满干糠,点火炆2 d,中途加入砂仁、陈皮末搅匀,炆至糠尽灰冷、药熟汁干时,取出干燥至半干,入容器内,用黄酒搅匀,待酒吸尽后,置木甑内,蒸4 ~ 6 h,取出,干燥至半干时,切厚片,干燥。每100 kg 生地黄,用砂仁、陈皮末各1. 5 kg,黄酒20 kg。 炆何首乌 取净何首乌片,浸透,加黑豆,放入炆药罐内,加温水,上盖,移至围灶内,罐四周放置木炭和干糠( 每100 kg 何首乌,用木炭5 kg,干糠80 kg) 点燃后炆1 ~ 2 d,至糠尽灰冷或药透汁干时,取出,干燥,筛去黑豆渣; 再用黄酒搅匀,待吸尽后,蒸4~ 6 h,停火密闭一夜,取出,干燥。每100 kg 何首乌,用黑豆10kg,黄酒20 kg。 炆黄精 取原药除去杂质,洗净,用清水漂约1 d,取出,沥干水,放入炆药罐内,每罐装药至2 /3,加入温水,上盖,移至围灶内,罐间放入少量木炭,并堆放干糠,点燃后炆1 天,至药熟透汁尽,取出,干燥; 用酒喷洒均匀,闷润,待吸尽后,蒸4 ~ 6 h,焖一夜,至转黑色时,取出,干燥至半干,切斜厚片,干燥。每100 kg黄精,用黄酒20 kg。 炆远志 取净甘草,切段,打扁,与净远志搅匀,置炆药罐内,加温水适量( 以平药面为度) ,上盖; 将罐移置围灶内,按药材100kg: 干糠50 kg 的比例堆放干糠于罐四周,点火,炆4 ~ 6 h,至罐内汁水基本吸尽时,取出,捡去甘草,干燥。每100 kg 远志,用甘草6 kg。 加深理解: 炆熟地 一般制法 10~11月间挖取根茎,除去茎叶,须根,洗净泥土,置焙床上缓缓烘闷至八成干时,再搓捻成圆形即为干地黄。再加米酒反复九次蒸晒至黑色即为熟地黄。 炆熟地制法 取生地以清水洗净泥沙,水浸 15~24 h(其浸泡时间一般以春、夏、秋、冬季节而定)。然后同水液装入酒坛中,并分层次加入陈皮,水面应低坛口3寸左右,加盖。再选一避风处,用砖石砌一围灶,四角留有通风口,底层放入易燃物,上盖适量的干谷壳(糠皮)。将装药的坛放入中央,再发火,中途不断加入谷壳,使其燃烧。炆24h左右,停火,待冷后倒出。原汁水另存放,将熟地黄晒至半干,用原汁水加入米酒和砂仁(研细末)拌入熟地黄内使其缓缓闷润吸干,上木颤蒸一次。再晒或打扁或竹刀切成片,然后晒至全干瓦缸收藏待用。此法炮制的优点颇多,其操作工艺较简便易行,滋补力胜于单蒸法。因地黄在陶器坛中文火慢炊,其气香、味真,熟透后具有色黑如漆,味甜如怡,补血滋阴健脾胃等优点。 姜矾半夏 一般炮制法 夏秋(7~9月)间采挖块茎,除去残茎、须根及泥沙,擦去外皮,用水 (加少量明矾)漂净后,晒干或烘干,即为生半夏。再加甘草石灰汤泡后即为法半夏。 姜矾半夏 取生半夏去净杂质,大小分档,倒入缸内用清水浸漂约3~4天 (具体浸漂时间应根据季节而定)。每天换水 2~3 次,如春夏季节可适量加些明矾同漂。然后捞出,晾晒至八成干,待室内摊凉后,再每公斤半夏用明矾20g,朴硝24g。夏季用40g和少量醋液加适量冷开水冲和拌入半夏中腌数小时,再每公斤半夏用鲜生姜72g,大皂角、薄荷、陈皮、甘草各20g切碎,煎煮成适量的药液摊凉。倒入半夏中浸泡,然后将麻布盖于缸面,上放所煎药渣密闭缸口放适当阴凉处。约七周后捞起,去除药渣,长流水洗净,晒干。需用时开水泡润,切中片晒干即可。 “建帮”药界炮制半夏是沿用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以辅料(佐药)解半夏毒的经验改革的药物相互为制法。它具有协同和拮抗作用,饮片色泽鲜艳,异味和副作用小,还能增强燥湿化痰止呕等功效,尤以用于停饮和湿邪阻滞之呕吐最为适宜。 明天麻 一般炮制法 春季出芽时采挖,质量较差,叫春麻;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的为冬麻,质较佳。挖出后,除去地上茎叶和蜜环菌丝,擦去外皮,洗净,蒸或煮熟,压平,切片,烘干(中途用硫磺火熏一次以防霉变)。 明天麻制法 取天麻大小分档,先用米汤水洗净,再用生姜捣烂取汁浸润天麻12h左右(具体时间以吸干姜汁为宜)。然后摊晾半干入木颤蒸lh,取出,用木板加重压扁(如春夏梅雨季节应用硫磺火熏一次以防霉变)。晾润至七八成干时切或刨薄片晒干备用。 天麻,味辛甘性平有小毒。乃肝经气分治风之要药,尤对风痰所致的头痛,眩晕更为有效。它含有生物碱粘液汁等。因此,用生姜汁蒸制,较为适宜。既可解除它的毒性和麻味,还可增强它的镇痉止痛,消风化痰,宽胸利肠等功效。经此法炮制后药性转温,服用后效果良好,从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煨附子 一般炮制方法 夏季(6月中旬即小暑前后)采挖。切除地上茎叶,洗去泥土,用胆巴水(即盐卤)浸漂半月后,再投入水中煮熟(并加食盐反复浸泡)即成盐附子(用红糖焦米水或少量菜油煎成浓茶色)。同清水共漂至微麻舌时,取出蒸熟,晒干,或用黑豆甘草共煮透心再切片称黑顺片。将附子去皮尖,切片水漂,蒸熟用硫磺火熏一次晒千,称白附片或熟附片。 煨附子制法 阴附片 取生附子反复浸漂4~7天,每天换水3次,捞出,按层次入木甑内蒸至中间无白心时取出晒干,需用时以开水泡润切薄片晒干即可。 阳附片 取生盐附子漂净,纵切厚片,入清水中浸漂3~6天,每天换水3次然后捞出晒干(晒时要经常翻动)。用河内沙子武火炒至附片两面鼓起,筛去沙子摊凉即可。 炆附片 取大个生盐附子(又称特级超雄)入缸中清水漂浸 3~10天(根据传统经验附子一般按季节分为春三天、夏四天、秋七天、冬十天浸漂)。每天换水2~3次捞出摊晾半天,然后在室内选一避风防火处,再用砖石砌一围圈(应根据附子多少而决定围圈大小)高2尺。取适量谷壳灰或柴灰筛净杂质平铺地面,再将附子放入逐个站立放平,或头尾交错压紧,至没有空隙(不能重叠)。 每公斤附子加鲜生姜120g,切薄片平铺于附子上面,再加盖二层牛胶纸或草纸。要求盖严,再平铺食指二节样厚净灰,灰一定要盖平,否则易烧坏附子。然后再放稻草等易燃物于灰上,再倒入干燥的谷壳后发火。待谷壳全部烧完后再摊晾1天,取出附子筛去灰屑,再入木甑清蒸12h,晒至全干需用开水泡润切薄片(饮片要求:断面有微孔,呈角质,黄黑色,透明,光亮为佳),晾晒干即得。 张祯祥老人被誉当今建帮“第一人” 他从14岁就进入当时的建康药店学习“建昌帮”饮片炮制技艺,至今没有一天离开过中药,是“建昌帮”炮制技艺的正宗传人。如今,帮中的“煨附子”、“阴附片”、“淡附片”等特色饮片在南城只有他一人能够娴熟地炮制。 为能够将“建昌帮”中药业发扬光大,早在1982年春,张祯祥就积极参与县医药卫生学会开展的“发掘整理建昌帮中药传统炮制技术”科研课题,将自己掌握的饮片炮制技术口述成文,和其他成员一起共同编纂完成了23万字的《建昌帮中药传统炮制法》专著,制作了经专家鉴定的200多个“建昌帮”特色饮片标本,使“建昌帮”炮制技艺的传承有了可靠的参照蓝本。 在张祯祥的家中,老人端出了两箱100多本、近500万字的“药工札记”,那是他平时在炮制过程中的经验积累,凝聚着他一生的心血和汗水。 张祯祥老人说:中药包括药材、饮片、中成药,同样的药材因为炮制技艺不同,其药的毒性和有效成份不一,所以同一种中药饮片有不同药效的“炮制名”。现在许多中医不懂炮制,开出的药方只有药名而没有“炮制名”,进而极大地影响了中药的疗效。以黄连为例,经过炮制后,黄连可分为醋黄连、猪胆黄连、黄连炭、茱萸黄连、姜黄连、酒黄连等六七种,每种黄连的疗效都不相同,单单开出“黄连”两字药方,根本不能达到药到病除的功效。同时,懂得中药炮制技术的人又太少,致使许多中药只能是作为原药材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制约了中医的发展。
毕业设计大全
教你一个方法希望能帮上你的忙,先打开百度,在百度首页找到“更多”,点击更多打开网页,找到文档,找到的全是WORD形式的,我写论文就是这么的,现在有很多人都用我的
1、生半夏:用时捣碎。2、法半夏:取半夏,大小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另取甘草适量,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倒入用适量水制成的石灰液中,搅匀,加入上述已
论文写作,先不说内容,首先格式要正确,一篇完整的论文,题目,摘要(中英文),目录,正文(引言,正文,结语),致谢,参考文献。规定的格式,字体,段落,页眉页脚,开
不如你写个中药炮制法的现代应用吧。分析一下其具体方法与应用意义。很好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