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95

海豹糯米糍
首页 > 学术期刊 > 学记教育思想论文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今天属于1

已采纳

写作于两千多年前的《学记》,是中国古代教育论著中的一份珍贵历史遗产,是中国古代教育经验的总结,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体系相当完备的教育文献。《学记》强调“藏息相辅”原则,也就是课内与课外、劳与逸相结合的原则。《学记》认为课内是在规定的时间传授正课,课外应有休息、游戏和作业。《学记》还认为,正课固然重要,课外活动也是不可少的。如果不提倡课外的技艺,学生就学不好正课。因此,善于学的人,学习的时候,就努力学习;休息的时候,就尽兴地搞课外活动。本文题《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即出于《学记》。按《学记》全文精神,此句译为现代语,就是“君子对于学习,要心中念着,反复研习,休息或闲暇时也念念不忘”,“无事闲暇,总在于学也”。 、学会自我调节。伴随着社会竞争,就业等各种矛盾的激化,大学生压力越来越大,只有释放自己的压力,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娱乐才能真正体会学习的乐趣,创造一种素质学习方法。

113 评论

Nichkhunnie

《学记》阐述了:教育的功能;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原则

1. 教学相长

2. 尊师重道

3. 藏息相辅

4. 豫时孙摩

5. 启发诱导

6. 长善救失

拓展资料

《学记》是先秦儒家典籍《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相传为孟子学生乐正克所作,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关于教育教学的论文。全文只有1200多字,言简意赅,是对我国先秦时期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凝练。

《学记》先秦时期学校教育方面得失成败的经验教训,概括为“四兴六废”。教育的成功经验在于“四兴”。即防范于未然,及时进行教育,循序渐进而不揠苗助长,博采众长以借鉴、补正。这四点是教育兴盛的成功之道。与此同时,需要避免亡羊补牢、学习起步时间过晚、教学进程杂乱、教学秩序不好,闭门自学而不相互切磋,不尊重朋友而违背师教、闲逛而荒废学业,“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251 评论

一知蓝色

haha,用心去想,就可以了

309 评论

乖乖黑宝宝

战国·乐正克《学记》的主要教育思想:

1.论教育的功能。提出“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揭示了教育的个体功能。

2.论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学记》以追求古代理想社会制度的方式提出要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3.在学校管理方面,《学记》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查标准——“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4.论教育教学原则: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此外,《学记》还主张“学不躐等”,即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同时,重视学生的学习,指出“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

写作背景: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其成书年代大约为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前三世纪。据郭沫若考证,其作者可能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顾树森支持郭沫若的说法,认为“《学记》是写作于战国后期而为乐正子一派儒者的作品,它是继承思孟一派的观点而从性善出发的,可能是孟轲弟子乐正克所作”。高时良也同意这种看法,认为《学记》是“战国时期的作品,具体时间在战国后期。

它的作者当是乐正克,因为,第一,乐正克是孟轲的得意门生,受孟轲思想熏陶较深。第二,乐正氏亦师承曾参,‘乐正子言吾闻诸曾子也’。第三,乐正本是学官,《礼记·王制》:‘乐正崇四术,立四教。’学官后裔论教育,有其家学渊源”。

不过学术界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可能是荀派的作品,也有人认为《学记》作者是谁已难于查考。

《学记》是中国古代一篇教育论文,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

一般认为是战国晚期思孟学派的作品,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乐正克。其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中国先秦时期的教育经验。

300 评论

高兴儿88

《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书中用较多的篇幅,阐述“教”与“学”的辩证关系。认为只有通过“学”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学业方面的差距(“学然后知不足”),只有通过“教”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知识和经验方面的贫乏(“教然后知困”)。看到差距,才能力求上进,看到贫乏,才能鞭策自己,从而得出“教学相长”的正确结论。《学记》重视启发式教学(“开而弗达则思”),重视教学的循序渐进(“不陵节而教之谓孙”),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重视因材施教。主张从了解学生学习的难易,才质的美恶,作为启发诱导的依据。主张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顺序,并且提出一条积极性的教育原则,即要在学生不良的行为没有发生前,引导他们向善的方面发展。并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要取长补短。《学记》赋予教师以崇高的地位。提出严师和尊师的思想。《学记》被称为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较有系统的一篇教育论著。即中国的教育学,所以你看我们有时候读师范,读了一大堆西方的教育学的理论,却对我们自己老祖宗的教诲知之甚少,其实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我原来觉得中国传统的教育很落后、很腐朽、很压抑人。都是那些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但是当我真正去深入学习这一篇深刻的时候,我却发现:我们的老祖宗不但不强调这样,还非常反对强压、灌输。这个在后面的论著当中,讲课当中我再跟大家一一的分享。那这一篇《学记》呢?它论述了教育的作用的目的;教育过程的本质和规律;教育体系的设置和管理;还有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运用;它还阐述了“教学相长”、“循序渐进”、“慎于开始”的教育经验。以及“长善救失”、“善喻而教”的教学原则。虽然这篇文章篇幅不长,但它的内容却相当的丰富,对指导我们当前的教育,都有相当重要的参考和借鉴的价值。by黄能武老师望采纳

203 评论

乐乐冰儿

居然叫我们做这样的作业 超级地无语!

83 评论

戏说小默

要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决不把最终结果端给学生.

《学记》曰:“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索,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点.”

扩展资料

《学记》是中国古代一篇教育论文,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据郭沫若考证,《学记》写作于战国晚期,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先秦中国的教育经验。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以简赅的语言、生动的比喻,系统地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王策三《教学论稿》:《学记》已经相当广泛地说到了教学的作用、目的、内容、原则和方法以及教师等问题,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它已经达到了理论自觉性的相当的高度。

田慧生、李如密《教学论》:《学记》是我国系统论述教学思想的第一本专著。它不仅是我国古代先秦儒家教学思想的总结,而且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系统论述教学问题的一篇专著。

参考资料学记_百度百科

359 评论

相关问答

  •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大学生思想素质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高校

    老娜再修行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思想教育论文题目

    论学生玩英雄联盟

    麦麦咔咔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理想信念教育思想研究论文

    理想信念问题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必须经常讲、反复讲。从党和国家发展大局讲,经济建设是中心,同时必须高度注重精神建设、精神力量和精神生活。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关于

    新驰销售一部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小学思想道德教育论文

    小学生求知欲强、可塑性大、模仿力强是形成良好行为和品德的最佳时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积极向上的思想素质、良好的行

    起名字哈烦躁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思想政治教育学年论文

    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相信很多朋友

    美丽心情day006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