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樑1982
1.旅行会改变你对外表的定义有长途旅行经验的人都知道,当你打算开始一趟长时间的旅行时,行李与装备是越精简越好,所以你会省去携带很多非必需的东西,例如香水、皮鞋甚至化妆品等等,而去选择「你真正所需要」的物品,所以旅途当中,面对镜子中的自己似乎不是曾经生活在舒适圈中那精心打扮过的自己,同时你也会因一路上所遇见的人,学会看见自己的美,或许会开始喜欢有小麦肌的自己,因为那是享受生活的证明;或许会开始懂得欣赏脚上的疤痕,因为它提醒了自己曾走过多少路,沿途看过多少美丽的风景。随着旅程当中的任何琐碎小事,你的脸部也有不同的表情变化,有时是快乐的,有时却会忧郁,有时变得沉稳但有时也会展现你的疯狂,渐渐地你会发现自己就算没有任何外在的包装,却比任何时刻都来的有魅力!因为透过旅行,你会渐渐发现美的定义并不是由任何人说的算,而是你怎麼看待你自己!2.旅行会丰富你的饮食到北京就一定要烤鸭;到重庆就一定要吃麻辣烫;到日本就一定要吃生鱼片;到美国就要吃麦当劳?透过旅行你会愿意去试当地道地美食,尽管过去不敢吃葱姜蒜,但仍会抱持着「都来了,怎么能不试试看!」的心态而愿意给眼前的美食「一口机会」,或许你还是不喜欢那味道,但或许更多的机率会是因为试吃了这一口而爱上它!你或许也会因为旅行发现到原来单就一样的食材,利用不同的烹饪方式将会呈现出不同的风味,进而丰富了你的饮食,甚至某些饮食习惯还会影响你一辈子,像是因为去过法国,深深为当地的食材与饮食方式着迷,比起自己过去所熟悉的方式,似乎更喜欢早餐吃着简单的长棍和乳酪,晚上也不时来杯红酒,这些也都是透过旅行看到并体验出来的结果。3.旅行会为你带来新的视野透过旅行,让你知道了你真正在乎的事情,就像在过往规律重复的生活当中,人们能经历的刺激与挑战有限,因为旅行中所见所闻,你会发现很多过去你认为重要的事不再重要,而快乐更不是靠金钱就能获得的感受,当你投入什么都可能发生的旅行时,你会意外的发现自己原来拥有这么多新的面貌,透过走出自己的舒适圈认识世界,会明白自己其实有无限可能。4.旅行会影响你的性格曾经说过自己绝对不要怎样,外出旅行后却会因为不得已或是其他种种因素让你放下心中的不安与防备;就像过去认为自己晚上睡觉一定要睡在床上、绝对不要露宿街头、天天都要洗澡等等这些事,也会因为旅行的关系让你变得不再在乎这一切因为旅行会让你离开原本熟悉的世界,也因此你会经历各种不同的冲击、吸收与消化,进而影响你性格,而你不也再是过去那个骄傲自负或是害羞觉得自己不如人的孩子,而是能广纳一切不同的旅人,因为旅行让你了解自己是谁,远离过去他人的眼光,不需要为了谁去佯装,只需要做你自己,然后你也才知道原来自己是这样的一个人。5.旅行会使你变得勇敢也更敢於冒险以前遇到问题时总是摸摸鼻子走人?明明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却不敢替自己发声?但是出门在外没有任何人会帮你,想要什么只能靠自己争取、被欺负了也要由自己挺身出击,不再忍受那些根本不必忍受的事,看到不对的行为也会更勇敢出来指正,因为旅行才学会,为了保护自己、保护身边的人就必须强悍起来。可能在过去从来没想过自己哪天也会想从飞机上跳下来,做那些过去从不敢想像会去做的事情,但因为出来了,就会想看看世界到底有多美,所以鼓起勇气去尝试;而你也会发现交朋友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因为来到陌生的环境,你可能需要向当地人问路,它们说不定也会推荐你其他更值得去的好地方,有时甚至会邀请你加入他们的活动一起共襄盛举,而这就像是个让人上瘾的过程,因为你想看得更多、接触的更多,所以渐渐的你已经和过去的自己不同了!6.旅行会影响你的价值观,甚至因此找到了一个梦想旅行让你明白很多事情其实根本不重要,因为在旅行过程中你通常先想到的都是基本的生理需求,例如我下一餐要吃什么、晚上要住哪里、明天又该怎么走等等,接着你会发现,你需要的不过就是一双好穿的鞋和一个健康的身体去体验各种美好的事物,至於最近火红的八卦新闻或是哪部电视剧很好看什么的,说真的,你也会云淡风轻的看待着。除此之外,透过旅行你会体会到,无论是看世界的方式还是面对人生的态度,都因愿意走出自己的小圈子、接触到不同的人,而发现自己似乎不再像过去那般狭隘,因为置身外国感受一切差异与新奇的事物,你会感觉到自己巨大的不足,所以会开始想学习新的语言、想经历更多的风景,然而趟旅行无形中成为了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反思之旅,让你在回到那个曾经失去动力的日常当中时,能够明白自己的方向,充实自己只为下一次的学习。7.旅行让你深刻懂得何谓珍惜与感激长期出门在外,你会学习掌握机会,因为所有东西都得来不易,就是一种「这次错过了,下次还有机会来吗?」的概念,所以你会很积极的去做各种事情,同时能够有这样的机会踏上旅程来看世界,也许是因为家人的支持、也可能是朋友的鼓励,你也会感谢一路上遇见的人们,可能在你迷路的时候为你指引方向,可能在你钱不够的时候愿意顺道载你一程,然而你会感谢陌生人的善良,因为这一路若是没有他们,也不会有今天的你;同时也因为距离的关系,你会变得柔软而温暖、也更能看见所有人的好,所以深深的教会你何谓珍惜与感激。
萤火虫BB
旅游,从个人活动、群体行为发展到当今的现代旅游业,已经成为涉及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活动等的社会生活方式。旅游包括行住吃游购娱六大要素,又有消闲性、考察性、游学性、商贸性等多种类型,与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均有关系。单就审美而言,它是对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综合性审美实践活动。故从人文角度看,旅游具有多元性文化意义。本文将情、理与知识相结合,从旅游与人的爱美天性、人类文明、人才成长、精神需求、身心健康等方面论述旅游的文化意义。一、旅游与爱美天性人是离不开大自然的。人之依存大自然而生存、发展,除了向自然索取不可须臾离开的动植物与空气、阳光、水等物质资料外,还常从自然美中获得审美享受的精神食粮。马克思对此作过精辟的论述。他说:“人比动物愈具有普遍性,他靠来过活的无机自然界的范围也就愈普遍。在认识领域里,例如植物、动物、矿石、空气、光线之类组成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时而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时而作为艺术的对象,它们就组成人的精神方面的无机自然界,即精神食粮。”大自然作为物质资料,只给人生命生存的条件,而作为精神食粮,则给人生命的美的升华,让人获得“极视听之娱”,以愉悦身心的美的享受,获得摇荡性情、产生艺术灵感的心灵激动。它有如音乐的旋律美、绘画的形象美、诗歌的意境美,绘人以意味无穷的美感。这是人不同于动物,也不同于原始人的高级精神享受。所以,到大自然中去旅游审美,是人类认识美与享受美的一种高尚的活动。大自然和社会历史,是人类生存与活动的两大环境。社会环境中,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社会工作有欢乐,也常有忧愁与烦恼。而自然环境(除了应避免的灾害)作为审美对象,却以它纯真朴实而丰姿多彩的美给人无限的快乐,使人获得生命的和谐。对此,恩格斯深有感触他说过:“大自然是宏伟壮观的,为了从历史的运动中脱身休息一下,我总是满心爱慕地奔向大自然。”(《致乔治·威廉·兰普卢》,见《马恩全集》39卷63页)这说明,到大自然中去接受美的熏陶,是人类生活张弛相济、劳逸结合的需要,是使人脑得到精神保健、生命获得和谐运动的重要方式。欣赏自然美,还能得到美的巨大感染力。它能陶冶性情,净化心灵,使人忘忧去烦,消除杂念,到达纯净自由的精神境界。恩格斯在这方面有过真切的体验与启人深思的精壁见解:“你抓住船头桅杆的缆索,望一望那被龙骨冲开的波浪,它们溅起白色的泡沫,远远地飞过你的头上。你再望一望远方的碧绿的海面,波涛汹涌翻腾,永不停息。阳光从无数闪烁的镜子中反射到你的限里,碧绿的海水同蔚蓝的镜子般的天空和金色的太阳熔化成美妙的色彩,——于是你的一切忧思,一切关于人世间的敌人及其阴谋狡计的回忆,就会烟消云散,你就会溶化在自由的无限的精神的骄傲意识中。”(《风景》,见(马克思思格斯论艺术》第四册393页)的确,大自然天造地设的超乎鬼斧神工般的美的形象、美的神魄、美的风格,能使人为之心胸开阔,品性崇高,心灵纯洁,养成美的情操。范仲淹写的见“春和景明”而“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刘禹锡写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都是表现美景感人性情的明证。所以,到大自然中去旅游赏美,是美化心灵与激发艺术灵感的一大乐事。爱美是人的天性,对自然美的热爱尤其如此。鲁迅说:“曙日出悔,瑶草作花,若非白痴,莫不领会感动。”这反映了对自然美人皆爱之的客观事实。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的这种爱美天性,也作过生动的描述:“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资产阶级的锁链脱去了,玛丽花可以自由地表露自己固有的天性,因此她流露出如此蓬勃的生趣、如此丰富的感受以及对大自然的如此合乎人性的欣喜若狂……”(《神圣家族》,见《马恩全集》2卷217页)为什么自然美有如此强大的魅力激发人的爱美天性呢?因为自然之为美,除了自然物的客观性,也有审美者的主观感受在起作用,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可见,人的爱美的天性与自然美的和谐合拍,这就是自然美产生怡情作用的本质所在。所谓爱美天性,是人类长期审美实践形成的本性。马克思关于“劳动创造了美”的著名论断,也包含了劳动创造了审美能力这层意思在内。他说:人的五官能感受美,如耳朵能欣赏音乐,眼睛能感受形式美,是长期得到环境美熏陶的结果。人的爱美天性,就是在代代相传中逐渐形成发展的。所以,我们应该更多地走向自然,以激活接受遗传而来的爱美天性,在获取自然美无私赐与的精神食粮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人类的审美能力,让生命的价值得以升华。愿人们迈开双脚奔向大自然,拥抱自然美,提高欣赏美的文化素质,重塑人的文化形象,并由此促进创造美的伟大事业。二、旅游与人类文明什么是旅游?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认为:“旅游是现代社会中居民的一种短期的特殊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是:异地性、业余性和享受性。”(转引自乔修业主编的《旅游美学》)这种“享受性”,主要是旅游观光中的审美享受。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有了业余时间与消费支出去满足这种精神享受,故旅游活动日兴,旅游人数剧增。旅游正是从外出经济消费中获得精神愉快的一种现代生活方式。旅游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文明程度较高的审美享受。美学家叶朗认为:“旅游,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审美活动。离开了审美,还谈什么旅游?旅游涉及审美的一切领域,又涉及审美的一切形态。旅游活动就是审美活动”。(《旅游离不开美学》)的确如此,旅游涉及自然美、艺术美、生活美的丰富内容。它以旅游风景为中心,广涉奇丽的山光水色、花木虫鱼、日月云雾等自然风光,亭台楼阁、寺院宝塔,现代建筑等人文景观,雕刻绘画、诗词楹联等文学艺术,民情风俗、集市、建设等社会风貌……从多方面获得美感。旅游还在吃、住、行、购、娱诸方面获得生活乐趣,实在是综合性的审美享受。旅游与人类文明是相互促进连带发展的。旅游业的勃兴是近百多年现代文明发展的结果。随经济的迅猛发展,旅游业不断繁荣。相反过来,旅游业的发展又极大地推动着经济腾飞。因为旅游业的三大要素——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旅游设施的现代化、旅游管理的科学化与高效能,必然带动多种经济部门与文化行业的协同发展,产生综合效应。要使旅游的六大要素吃.住、行、游、购、娱配套发展,形成旅游大文化的三个层面——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文化层面的立体结构,必然牵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诸多方面,产生整体效应。由此,我国提出了“旅游促进社会的发展与繁荣”的方针,好些旅游城市提出了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全行业大发展的口号。可见,旅游是随现代文明而发展,又推动着现代文明建设的社会活动。现代旅游对提高整个民族的现代意识有积极的意义。它在拓宽视野、解放思想、涵养文化等方面有深层次的意义,无论在提高民族素质与个人生存价值方面都是如此。旅游有利于改革开放,为促进经贸发展用旅游搭台唱经贸戏,为促进内地落后地区到沿海发达地区开扩眼界,为利用旅游资源以脱贫致富,为提倡适度消费以加快资金周转,政府提倡旅游,人们办旅游业与参与旅游的意识增强,旅游不再被视为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了。商品经济的观念与文化消费观念,被旅游之风吹到落后地区人们的心中。在其它方面难以冲破的禁锢意识,通过旅游的渠道冲破了。出国旅游热带来的观念更新与文化精神觉醒的潜在功能是难以估量的。大量外国游客的来华,大批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的回大陆旅游,带来了海外经济文化中的新鲜营养。这种由旅游形成的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大循环,在拓展经济新观念与吸收现代文化意识中产生的弹性功能,对深化改革开放无疑有催化作用。旅游是宏扬民族文化建设富有民族特色的精神文明的有效途径。旅游景观中积淀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各种古建筑的结构形式、建造工艺、图案雕饰等,都反映着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文物古迹直接展示出历史文化。作为旅游流动资源的民情风俗,有关景物的诗文与神话传说等旅游文学,承载着民族的性格、心理、精神、伦理道德。观赏这些旅游审美对象,自然会接受民族立化的熏陶,培养民族精神、爱国情感。这是建设现代精神文明的深厚土壤。香港作家华莎在《母女浪游中国》一书中写到:“我要踏着祖先的足迹,细味五千年文化的灿烂辉煌,我要凭身上‘传人’的胎记,拜认金色的矫龙,古老的东方。”这表明反映着历史文化、凝聚着先人精神性格与聪明才智的旅游景观,会给人以思想启迪、精神鼓舞与文化艺术的营养。
改革开发以来,作为我国三大经济支柱之一的旅游业突飞猛进地发展。那么旅游文化的在我国地位如何呢?接下来我为你带来文化旅游管理专业相关论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论文
旅游文化的历史本真性(一) 旅游文化蕴含真实的历史文化。历(厯)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字形,就是一只脚,表示人穿过树林。汉代徐慎所著的《说文解字》里便说:“历,过也
中文摘要: 国家旅游局确定2006年全国旅游的主题为“中国乡村游”。这种大环境下,深入研究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广大的农村地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改革开发以来,作为我国三大经济支柱之一的旅游业突飞猛进地发展。那么旅游文化的在我国地位如何呢?接下来我为你带来文化旅游管理专业相关论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论文
旅游专业人才供需矛盾问题长期存在,完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是解决人才供需矛盾,培养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旅游专业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