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9

  • 浏览数

    266

疯*草莓
首页 > 学术期刊 > 同性恋婚姻论文参考文献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izonghang

已采纳

中国,乃至世界,都习惯性把女性作为弱者,受害者。更多的去保卫女性的权益。无论是家暴中的男性,或是题主所提到的『同夫』,都是被社会所忽略的。男人,由于从小受到的教育原因,对于自己所受到的伤害,大多都会选择隐忍、避而不谈。当同夫发现自己被妻子冷淡相待,发现自己是同夫的时候,第一反应都会觉得很羞耻。他们不会想到去和谁诉苦,更不会和女性一样习惯于通过网络去吐槽。

185 评论

妩媚的撕纸座

楼主可以参考:中国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可行性分析及建议是否赋予同性关系以合法的地位——允许其缔结婚姻、建立家庭,一直为学界所关注。然而,民众的认知、婚姻属性的界定,使中国同性恋者的婚姻规制面临诘问。以相对实用的视角来看,不对其进行规制符合现实的国情;而以相对人文的视角来看,对其进行规制符合中国同性恋者的权益保障。故有关中国同性恋者婚姻权法律规制的架构假设可采取以下两种路径:(1)伴侣关系模式。即中国同性恋者可通过缔结同性伴侣关系进入同居状态。同居期间的财产关系应通过双方协议来解决;人身关系则须依规制同性恋的伦理原则来约束。(2)家庭关系模式。即中国同性恋者可通过建立家庭关系进入“婚姻状态”。家庭关系的非性别要求,为同性伴侣进入家庭提供了通途。

275 评论

调皮捣蛋妈

这题目太简单,下面两个回答的都不到点上,题目意思是婚姻存续期间完成了作品,已经变成既得利益,你除非不发表,一旦发表,无论你何时发表的,这笔稿酬,都是夫妻共同财产。

158 评论

iamsongsam

欧洲同性恋史晓得这本书是在某日在《文汇读书周报》上看到一则该书得硬广告,广告语没主意,但是仅仅是书名就够耸动、够让我产生购买欲得了。这种购买需求自购买了福柯的《性经验史》后就一直有的,很久以前听说过福柯的《性史》,远以为会是以史的形式将性的发展演变从古希腊开始讲起,买到大陆简体字版后发现书名译成了《性经验史》,而翻开第一章的标题叫做《认知的意识》,才明白原来完全不是自己当初理解的那么会事儿,硬着头皮往下看,发现非常的深奥晦涩,不可否认的是福柯用性的来重新建构社会权利体系视角非常独到,但是对于我在这样不是学社会学专业出身的票友来说,这样的著作经常让自己陷入困惑中,没法读懂,有时候觉得论述的内容和篇章的论题有所偏离,有时候转了很大的圈子才发现原来是点题的,总之是属于只有多次看,才能逐渐明白部分篇章,并且逐步推荐对该书的理解。 而《欧洲同性恋史》给了我一个没能从《性经验史》中满足的对同性恋历史了解的愿望。但是买到书之后发现还是有点遗憾,因为虽然书名叫做《欧洲同性恋史》,但是实际上只是描述了20实际20—30年代欧洲同性恋史,当然从市场的角度来说,如果书名叫做《20世纪20—30年代欧洲同性恋状况》的话,该书激发我购买的欲望会下降很多。 但是不管怎么说,虽然该书对于同性恋史的描述只是阶段性的,该书作为一个严谨的学术著作,还是有着非常全面客观的视角和参阅价值的。该书史作者弗洛朗斯·塔马涅博士论文的缩略本,原名为《从运动成员、警察、司法、医疗和文学资料出发研究法国、英国、德国20年底处至30年代末的同性恋问题》。应该说这个论文标题把该书的主要内容都揭示出来了,全书系统的从20——30年代的同性恋成员、运动、警察、司法态度、医学研究和文学资料等领域,对那个时代的欧洲同性恋状况进行了描写,列举的大量人物案例和组织机构构成、发展、主要主张和兴衰等都非常的细致,而众多同性恋作家的自我认同矛盾和作品主要内容、倾向性及影响都让我深深佩服弗洛朗斯·塔马涅治学的严谨。 我看过的其他同性恋研究书籍与之相比相比,《李银河说性》太浅了,更像一本向公众普及性学启蒙的读本;《酷儿理论》太深涩了,由于该书是李银河1999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参加性别问题研讨会期间搜集到的众多专家的论文和演讲,因此缺乏连贯性,虽然有些篇章如“关于性的思考:性政治学激进理论的笔记”让人看来豪气汹涌,但是其他有些文章则较为深奥,尤其因为各篇章是不同人的不同著述,所以相对松散,缺乏系统感;福柯的《性经验史》如上所述,对于我这样的票友来说实在是太难推进阅读进程了,所以很难读进去。所以目前为止《欧洲同性恋史》是我所读到的关于同性恋的最系统、最客观也是最容易让人入乎其中、出乎其外的作品。 虽然该书我现在只看到一半,但是还是忍不住将目前的感受拿来分享,希望该书能够让更多读者了解、熟悉和热爱。

134 评论

我才是黄蓉

99上面有一本叫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同性恋书写研究 名字很长。还有一些,你上99读书的网站上面搜一下好了。

266 评论

好运大鸟

可选“同居关系的法律探讨”和“建立我国亲权制度的有关问题探讨”。前者虽然讨论的很多,但是一直没有定论,可是由于现在结婚成本越来越大,年轻情侣在结婚前同居的情况会越来越多,那对这方面的法律需求也会更加急迫,对这方面的法律进行完善势在必行,所以你找素材、谈对此的思考都比较容易;后一个在我国还属于相对较新的一个法律概念,你也可以找些国外的资料,整理一下写一篇论文。

186 评论

浩予妈妈

1981年,《大众医学》发表张明园介绍《红楼梦》中同性恋现象的文章,认为同性恋是奇异的,但是否病态没有定论 1985年,《祝您健康》发表阮芳赋《同性恋,一个未解之谜》,认为同性恋不是疾病,对同性恋者的歧视是多数人欺负少数人。 1990年,李银河、王小波等对数十名男性同性恋者进行个案访谈式研究,分别在国内和香港发表了研究报告《他们的世界》。 1994年,张北川所著50万字《同性爱》一书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全面讨论同性恋问题的学术著作。 1995年,北京同性恋组织“中国彩虹”向海外媒体发布同性恋解放公开信。同年北京男女同性恋者开始酒吧会,同性恋酒吧出现 1998年~2000年,大量同性恋者网站或同性恋友好网站出现 2001年,中国精神病学会颁布第三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同性恋首次不再被划为心理异常的病态。 2001年,湖南卫视《有话好说》栏目播出“走近同性恋”节目,这是中国电视媒体首次关注同性恋。 2001年,第一届北京同性恋电影节在北京大学举行。 2004年,中国卫生部首次向世界公布有关中国男性同性恋人数及艾滋病感染的数据。 2005年,第一届同性恋大学生夏令营在北京举行。 2005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播出同性恋与AIDS预防专题节目“以生命的名义”。 2005年,复旦大学开设本科生公选课《同性恋研究》。 2005年11月~12月,“中国同性恋电影专题”在巴西电影节成功展映。 2005年第一届北京同性恋文化节举行。

96 评论

Z.L.小姐

欧洲同性恋史——所有同性恋研究著作中目前我认为最好的一部同志论、后殖民同志

215 评论

微雨燕双飞1988

从社会的发展去说这很正常再举例论证 同性恋的正常实例与普遍之处

184 评论

相关问答

  • 大学生恋爱婚姻观毕业论文

    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调查设计方案象牙塔中,大学生恋爱早已不是讳莫如深的话题。留心的人们会发现,不论是在林荫小径、操场边上,还是教室角落 、熙攘餐厅,恋爱着的大

    lingshan1226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恋爱观与婚姻观的论文模板

    1、要正确对待恋爱。正确处理好恋爱、学业、事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恋爱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大学生应该以学业为重,因为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目的。事业高

    海晴whisper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婚姻的性质论文文献

    有个《汉代婚姻形态》《汉代婚姻形态》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跨学科研究方法,通过梳理传世和出土资料,对汉代婚姻关系中的等级状况、婚姻的地缘结构、婚龄构成

    冬日恋鬼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恋爱与婚姻的关系论文

    大学生恋爱问题的理性思考 ( 2005级人文科学院 X X X ) 摘要:在人自由的原则问题上,《婚姻法》并未规定例外情况。因此,只要男女双方达到法定婚龄,又符

    三月蛐蛐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恋爱婚姻家庭杂志社长

    《爱情婚姻家庭》不是非法期刊。根据查询相关信息资料显示,《爱情婚姻家庭》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

    明亮宜家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