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eyouliab
浅谈大学生就业问题 摘要:大学生就业有着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但大学生在求职面试时,往往因为忽视了细节处的表现,以及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从而与工作失之交臂。所以,大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必备的礼仪知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 关键词: 不可 忽视 细节 礼仪 心理 大学生 就业 高等的学历、丰富的知识为大学生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在求职面试时,许多有知识、有能力的大学生,往往因为一些细小的问题而与工作失之交臂。 当今大学生进行面试时,除了常规的问题之外,还会碰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问题,而招聘单位也正是从这些千奇百怪的面试中,选拔出他们所需要的人才。最近就从电视上看到这样一档节目:一家公司在对三位大学生进行面试时,搞了一次活动,让三位大学生到一家幼儿园,分别向小朋友们解释“竞争”这个词的含义。招聘单位不仅从三位大学生在这次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更是从他们在细节处的表现,去评价他们是否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是否诚恳、认真,是否具有爱心、耐心,是否尊重对方、把服务对象放在第一位等等,由此他们总结出三位面试者综合能力的高低,从而选出一位最佳的人才。因为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的是综合型的、应用型的人才。只具备了高等的学历和丰富的知识是不行的,还要有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说,能力比知识更重要。所以招聘单位也都希望得到这样的人才。但面试时间很短,因此他们就从面试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进行判断。一位礼仪专家曾说:“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现素质。”因为一些小事情或一些不经意的细节往往会透露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显现出一个人的本质,招聘方就能从中迅速产生判断,结果就可能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前程。而这些都不是大学生短时间靠突击就能具备的,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如果你拥有良好的全面素质,你就会比别人拥有更多的机遇。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想把握住更多的机会,就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在知识面广、专业技术精通、业务能力强的基础上,还必须提高个人的修养,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以避免因为一些细节问题而影响自己的前程。要想提高个人的修养,就必须掌握一些必备的礼仪知识。 首先是个人礼仪。虽然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文化知识,但要想塑造良好的大学生形象,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就必须注意学习一些个人礼仪知识。比如修饰、化妆、仪态、服饰、谈话等等。在现代市场经济下,每个组织都在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其中就包括员工形象。一位打扮不合时宜的、或粗心的、或邋遢的大学生与形象良好的大学生在同等条件下参加面试,前者肯定是落选者。因为员工的不良形象也有损组织的形象,给组织带来损失。就有这样一位大学生,他在面试时穿了一身刚买的深色西装、一双黑色的皮鞋和一双白色的袜子,希望自己形象不俗,能给主试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但他不知自己已违背了西装着装的基本规则。他虽然穿上了深色的西装和黑色的皮鞋,却不合时宜地以一双与前者反差过大的白色袜子同其搭配,而且在他所穿的西装上衣的左侧衣袖上,本当先行拆掉的商标,依旧赫然在目。本想给考官留下良好印象的这位大学生得到了相反的结果。所以,大学生参加面试时,一定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比如皮肤要洁净,指甲要及时修剪,头发要整洁,口腔要卫生,要有正确的站、坐、走相,服装要合时宜,鞋要擦干净,不要随便打断主考官的谈话,谈话时要注意语音、语调、语速、语气等等,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面试过程中要始终面带微笑。这些细节都是体现大学生素质修养的,掌握了这些礼节,将有助于大学生求职的成功。 其次是公共礼仪。公共礼仪是大学生介入社会生活的一种基本工具,更有助于大学生的求职就业。有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金利来品牌的创始人曾宪梓在面试应聘者时,出了一道有趣的测试题:将一把用来打扫卫生的扫把斜放在办公室门口。 应聘者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应聘者都能把扫把扶起来。曾宪梓最后录取的是那些达到条件并主动将倒在地上的扫把扶起来的人。他的道理很简单,应试的人进出时看到了倒在地上的扫把,虽然自己不会跌倒,但可能会碰到其他的人,并且看着也别扭,而他却不愿意弯一弯腰把扫把扶起来,说明这个人不习惯为他人着想,或是不灵敏,而且很懒。如果有能力的大学生因为这件事而与将要到手的工作失之交臂,实在是太可惜了。 还有一位品学兼优、精明强干的女大学生,被一家外资企业看中了,但就因为她不知道有关轿车座次的礼节,而大意失荆州。根据礼仪规范,当轿车的主人亲自驾车时,一名搭车者只有在轿车的前排与之平起子坐,才是尊重对方的做法。但当那位外资企业的外方总经理亲自驾车时,这位女大学生却坐在了轿车的后排座位,这通常被理解为有意怠慢亲自驾车的主人。这样一来,其结果便可想而知。如果掌握了公共礼仪知识,大学生就不会因为这些细节问题而阻碍求知就业了。比如要有良好的公德心,尊重、关心别人,真诚待人,能正确称呼对方,掌握握手的礼仪,乘坐交通工具的礼仪,能正确使用现代通信工具,懂得一些国际礼仪等等。 面对就业,大学生的心理也是复杂多变的。通过几年大学生活,同学们在知识、能力与人格方面有了积极的显著发展,有着强烈的就业意愿和积极的就业动机,为能尽快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感到由衷的欢欣;而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自由度,许多大学生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在所学专业领域一展身手。但是在就业过程中,又难免出现种种心理矛盾、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 大学生就业的一般心理问题: 大学生群体是个体由青年期到成年期成长过程中一个特殊的群体。集多种特殊性于一身,具有处于“第二次心理断乳期”、“边缘人”地位,处于“心理延续尝负期”,多重价值观、人格的再构成等心理内在原因;同时存在着环境中诱发因素的作用,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个体一生中的其他阶段人群及处于这一时期的其他群体明显要低。一般的观点认为“大学生就业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挫折心理、从众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盲目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及其他心理如注重实惠、坐享其成的心态、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等等。为了帮助广大毕业生同学更好地认识这些问题,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和心理调适,我们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看大学生就业时一般存在哪些心理问题。 (一)就业心理压力与焦虑 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使就业问题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在各年级学生都存在。清华大学2000年的调查显示,个人前途与就业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压力中最大的因素,而且压力有随着年级增高而上升的趋势。学生就业压力体验相当严重,尤其以心理体验最为严重。大学生毕业前心理压力较过去有明显增大,主要原因是毕业方向的选择、就业、考研、恋爱分合、大学中不愉快经历、离别感伤、突发事件、经济条件等冲突和事件;女大学生心理压力大于男大学生,农村学生的焦虑水平高于城市学生。而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的释放方式则过于内向化,主要是自己解决和求助于同学朋友。 (二)就业心理期望与失落感 许多大学生都有一种“十年寒窗,一举成名”的心理,因此对择业的期望相当高。大学生大多希望到生活条件好,福利待遇高的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工作,而不愿到急需人才但条件艰苦的中小城市和基层小单位,过分地考虑择业的地域、职位的高低和单位的经济效益。高期望驱使毕业生总是向往高薪水、高职位、高起点,渴求高收入、高物质回报率,并一厢情愿地对用人单位提出种种要求,将自己就业的目标定得很高,即使找不到合适的单位也不肯降低就业期望值。比如,有一些学生就说:“非北京、上海、深圳不去。”可是现实就业岗位大多不像大学生所想象得那么美好,因此当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较大时,就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并产生偏执、幻想、自卑、虚伪等心理问题,并可能导致择业行为的偏差。 (三)就业观念不合理 大学生的择业观念虽然在总体上是倾向于务实化与理性化,但由于处于择业观念的转型过程,因此各种不良观念也存在着,并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顺利就业。这些不良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只顾眼前利益,忽视职业发展。一些大学生在择业标准中只有工作条件、收入等眼前实在利益,而对自我的职业兴趣、能力、职业的发展前景等因素不作考虑,因而极易选择到并不适合自己的职业。 2、职业标准过于功利化、等级化。一些毕业生同学过分强调职业的功利价值,甚至还将职业划分为不同等级,而不考虑国家与社会的需要,不愿意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地区和行业去工作。 3、求安稳,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很多大学生仍然喜欢稳定、清闲、福利保障好的单位,希望以此就能选定理想的职业,而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去自己创业。 4、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学以致用。在求职时,只要是与自己专业关系不密切的职业就不考虑,这样做只能是人为地增加了自己的就业难度。 5、职业意义认识不当。许多大学生从观念上来说,还是仅仅把工作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对个人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缌喵喵喵
远郊办学条件下研究生就业问题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在分析研究生就业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远郊办学给研究生就业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并通过对不利影响的分析,探索远郊办学条件下研究生就业问题。
【关键词】远郊 研究生 就业难
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逐年急剧增加,研究生的就业形势变得非常严峻。一度被视为“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研究生也面临着重重就业压力,引起了各高校对研究生就业工作的关注。我校自2008年开始远郊办学以来,教育发展的空间得到提升,同时也为研究生就业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本研究将以上海海洋大学研究生群体作为研究主体,重点研究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分析这些问题,探讨远郊办学条件下研究生的就业工作如何开展。
1 我校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职业规划意识薄弱
许多学生考上研究生后,心理上产生一种成功感和优越感,自信心增强的同时也易于自我感觉过于良好,自我评价过高,不能正确、全面的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以至于不清楚自己的未来走向,等到临毕业时才匆忙进行职业的选择。据了解,大部分研究生不太关注自己求学生涯和中长期职业发展设计与规划,甚至几乎没有规划的意识。而是过分依赖自己已有的经验,缺乏与就业指导机构的沟通交流,对就业政策、就业环境、就业形势等缺乏及时而全面的把握。更多的是按照培养方案与导师指导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以为只要获得文凭就意味着完成了就业的准备,就能顺利就业,结果往往是措手不及,被市场牵着鼻子走,被动就业。
1.2 社会化程度偏低
首先,在实际交往和沟通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出现羞于开口、表达不清、不善交往等障碍,致使人际关系紧张或自我封闭。其次,参与社交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很少顾及相关社会经验的积累。或者是个性强,不合群,以自我为中心。尤其是“80后”这一代研究生表现得更为突出,他们往往过于强调自己的感受与个人努力,不太关系他人与社会,不愿与他人合作;当遇到挫折时又多归因于外部环境,耐挫力、抗压力与心理调适力以及社会适应力等明显不足。
1.3 学农不爱农
上海海洋大学研究生大部分是农科专业。在就业过程中,就体现了农科专业的研究生认为学农低人一等,农学专业研究生“学农不爱农”,不愿意到农业领域中去工作,不愿意到农村,基层去工作,不愿意到西部落后地区去工作,过分注重单位的.待遇、地域、福利、稳定性,缺乏流动的意识和观念。因而不少研究生在毕业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有的甚至放弃所学专业,从事与农无关的工作。
1.4 就业期望值较高
研究生毕竟多读了那么多年书,花去的成本也更大,故而研究生们在毕业时的就业期望值肯定比较高。这主要表现在:对单位性质比较挑剔、薪水待遇要求较高、对工作岗位层次的追求、专业的对口度、工作的稳定性,等等。期望值高了,要求自然就多,可供选择的岗位便少了。同时,对于那些从本科一路读上来的研究生和非应用型专业的学生来说,学历虽然高,但工作经验可能是零,这一劣势,也使得这些人与中高层技术、管理岗位无缘。
2 远郊办学对研究生就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2.1 应聘成本增加
由于学校地处远郊,交通不便,许多企业单位就不会考虑将招聘会放在郊区等单位。除了交通不便,路途遥远,市区大学城的毕业生数量远远超过郊区毕业生数量,也成为影响企业选择招聘会地点的重要因素。因此,远郊高校的毕业生们得到就业的机会和信息相对较少。企业不来郊区,学生只能到市区赶场子应聘面试,交通费再加上吃饭和住宿费用,和市区毕业生相比,求职付出更高的成本。
2.2 实习机会减少
在没有形成规模的大学城之前,由于交通和路途等因素影响,学生参加实习机会减少。而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讲,实习就是就业预演。一些研究生往往理论知识扎实,但动手能力和沟通技巧较差,理论与实际脱节,团队精神和职业道德欠缺,心理素质较弱。实习是研究生观察社会、洞悉社会、熟知行业规则、增进社会阅历,进一步认识自己,明确自己未来走向的一个重要途径。
2.3 就业信息不畅通
虽然现在已经是信息时代,毕业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相关信息和投递简历,但是有些企业还是更倾向于现场招聘。据调查,某公司在高校招聘会上收到1000份简历,经过筛选后,发了150个笔试通知。同时,该公司在网上收到3000至4000份简历,只通知了其中两个人参加面试,而且这两个人都是有工作经验的。一些公司认为,应聘者如果很重视这个机会,一定会参加公司的招聘会、投递纸质简历。加之网上招聘信息“水分”较多,缺少互动,信息反馈少,竞争更加激烈等弊端,对毕业生的就业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显而易见。同时,受地理位置影响,负责就业工作的教师走访用人单位也不是那么便利了。
3 探索远郊办学研究生就业途径
3.1 研究生自身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劣势
一是合理、客观地评价自我,进而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强化自己的优势,实现自己的就业目标。二是转变就业观念。学会在实践中学习,从各种途径了解社会及企业的人才缺口及岗位要求,认清就业形势,根据现实及时调整求职的期望值和心态,更好地抓住有限的就业机会。三是在校期间加强与社会的联系,走向社会,了解社会,进而融入社会。
3.2 校企合作,创建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
可选取一批与自己专业培养相关的合作单位,如有实力的科研院所、大型企业集团,形成一种稳定的产学研制度。通过定期选派研究生参加实践,使他们对期望进入的行业有所了解,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生动、丰富、真实的教育。同时,研究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在开展以增强职业适应性为目的的社会实践中,更能正确认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认清就业形势,明确自己的职业兴趣和定位,避免就业的盲目性和盲从性。
3.3 建立充分、畅通的就业信息传递机制
一方面学校应进一步完善就业网络系统,及时、全面的收集、筛选、真实的就业信息,通过网络平台发布,避免发布一些虚假信息,挫伤研究生就业的积极性。学校还应建立毕业生信息库,将毕业生的简历上传,供学校推荐和用人单位浏览。另一方面,建立班级就业信息联络人,同时配备多名信息员,分布于每个毕业生宿舍。要求班级就业信息联络人和每个宿舍的就业信息员及时将有关信息传递给每位同学、同时将班级同学的就业状况及时反馈给学院,实现信息的有效联动。
参考文献
[1] 杨明东.研究生就业现状、原因及其对策,法制与社会,2008,07.
[2] 李海波,宋华明.农科研究生就业矛盾与解决途径研究,调查研究2006.
[3] 李琼.远郊办学对就业工作的不利影响极其对策研究,上海海洋大学学生职业发展及就业工作,2008.
[4] 何期.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机制的建立和创新,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8年第2期
[5] 谭机水,黎静,邓砚.新形势下研究生就业指导的特殊性研究,2008,11.
〔摘要〕就业难,是现代世界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何况我们这个超级人口大国正经受着社会转型、经济结构调整、国企改革、城镇化快速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猛烈冲击,就
一、农民工就业困难的主要表现形式(1)求职上岗难农民工求职成功率很低;难以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岗位;找工作时屡屡上当,有的财物,有的陷入传销集团失去人身自由,有的
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空间迅速的发展阶段。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进入社会、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就业是每个人和家庭要面对的问题,是民生之本。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关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论文篇一 《浅谈“大学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3000字范文篇3 舞蹈专业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摘 要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舞蹈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文献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