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12

A-水灵儿^O^
首页 > 学术期刊 > 研究培根作品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w634365102

已采纳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NextPage]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 ——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21、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23、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铜匙。——列夫托尔斯泰 24、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25、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26、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若禅 27、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2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9、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30、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NextPage] 31、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 ——卢梭 32、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33、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暴十寒。——郭沫若 34、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35、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6、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38、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 39、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苏霍姆林斯基 40、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41、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42、多读书、多学习、多求经验,就是前途的保障。——罗曼、罗兰(法) 43、学问是光明,愚昧是黑暗。念书吧!——契坷夫(俄) 44、贪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王安石 45、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培根 46、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 47、读书对于智慧也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爱迪生 48、饱食、暖衣而无书教,则近于禽兽。——孟子[NextPage] 49、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刘向 50、好书不厌读百回,熟读课思子自知。——苏轼 51、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别林斯基 52、书籍是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爱迪生 53、学会读书就是点燃火炬。——雨果 54、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培根 55、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 56、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57、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蒲松龄《阿宝》 58、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59、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朱熹《朱子语类大全》[NextPage] 60、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训学斋规》 61、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 62、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63、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 ——韬奋《韬奋文集》 64、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周恩来《周恩来选集》 65、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66、我阅读关于我所不懂的题目之书籍时,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该题目的肤表的见解,先浏览许多页和好多章,然后才从头重新读起,以求获得精密的智识。我读该书的终末,就懂得它的起因。这是我所能介绍给你惟一正解的方法。——狄慈根:《辩证法的逻辑》 67、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托尔斯泰 68、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爱因斯坦[NextPage] 69、“书籍是人类的编年史,它将整个人类积累的无数丰富的经验,世世代代传下去。”——坎耶里 70、“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惠普尔 71、“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 ——德伯里 72、“优秀的书籍是抚育杰出人才的珍贵乳汁,它作为人类财富保存下来,并为人类生活的进一步发展服务。”——弥尔顿 73、“书籍是生活的加速器。”——尼克拉耶娃 74、“书是这一代对下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赫尔岑 75、书是逆境中的慰藉。 76、书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堂。 77、世界上最壮丽的宫殿是藏书最多的图书馆。 78、年轻时读书就像迎着朝阳走路。 79、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80、精神能补物质的不足。 81、在学习中取得知识,在战斗中取得勇敢。[NextPage] 82、勤动笔墨勤看书。 83、知识好像砂石下的泉水,掘得越深,泉水越清。 84、如果知识不是每天在增加,就会不断地减少。 85、语言是心灵和文化教养的反映。 86、高尚的语言包含着真诚的动机。 87、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的情人。 88、学到很多东西的决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的东西。 89、一个人的度量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股强大的文明力量。 90、书都读得来的人,还怕有什么做不来的。 91、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来自他们的博学。 92、作者不一定能写到老,但是他一定应该学到老。 93、再高深的学问也是从字母学起的。 94、写十卷书要比实际行动打下基础容易得多。 95、读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养心。 96、知识上的富有可以享受心灵上的满足。 97、不断认识自己的无知是人类获得智慧的表现。 98、学习不但意味着接受新知识,同时还要修正错误乃至对错误的认识。 99、不信书不能提高境界,光信书不如无书。[NextPage] 100、掉进知识情网中的人,时时品尝着知识的甜蜜。 101穿着饮食可以因陋就简,而搞学问是不能因陋就简的。 102、努力耕耘,少问收获。 103、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高尔基 104、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高尔基 105、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弗.培根 106、读书对于智慧,也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艾迪生[英国作家] 107、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伏尔泰 108、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托尔斯泰 109、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110、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111、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马克思 112、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NextPage] 113、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 114、如果我阅读得和别人一样多,我就知道得和别人一样少。---霍伯斯[英国作家] 115、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克尼雅日宁[俄国剧作家?诗人] 116、要学会读书,必须首先读的非常慢,直到最后值得你精读的一本书,还是应该很慢地读。 117、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朱熹 118、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 熹 119、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 熹 120、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 121、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朱 熹 122、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 熹[NextPage] 123、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朱 熹 124、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25、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匆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益也。―――郑板桥 126、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 127、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 128、退笔如山起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129、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130、 读书不寻思,如迅风飞鸟之过前,响绝影灭,亦不知圣贤所言为何事,要作何用。 惟精心寻思,体贴向身心事物上来,反覆考验其理,则知圣贤之书,一字一句皆有用矣。——薛宣,明朝理学家 131、读之以为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友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 -南宋 尤袤 132、灵魂欲化庄周蝶,只爱书香不爱花。 ―――清 童铨 13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 (明代学者)[NextPage] 135、好读书,不好读书; 好读书,不好读书. —— 徐谓 (明代) 136、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137、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138、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朱舜水 139、刻苦读书,积累资料,这是治学的基础。――秦牧 140、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刘知几 141、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蒲松龄:《阿宝》 142、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戴震 143、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14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杜工部集》 145、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袁枚 146、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有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陈善[宋] 147、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 颐 148、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示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需要急思量。―――陆九渊[NextPage] 149、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 ---胡居仁[明] 150、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袁牧[清] 151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吴梦祥[明] 152、庄子“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15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54、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155、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抉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门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156、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周恩来《周恩来选集》 157、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周恩来 158、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 159、书看多了,文章自然就会写了。 ——--鲁 迅 160、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鲁迅:《读书杂谈》 161、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书……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更深的了解。―――《鲁迅全集》 162、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鲁迅《致颜黎民》 163、必须和实际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鲁迅 164、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更丰满。--臧克家 165、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臧克家 166、努力耕耘,少问收获。学生读课外书籍要养成习惯。先看序文或作者、编者的前言,知道全书的概况,是好习惯。把书估计一下,预定若干日读完,而且如果能按期看完,是好习惯。有不了解处,不怕查工具书,不怕请教老师或者朋友,是好习惯。自己有所得,随手写简要的笔记是好习惯。其实说不好的习惯,半途而废,以及眼睛在书上,脑子开小差,都非常不好。——-叶圣陶 167、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指导我。你若想问真名姓,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时、何地、何去、何如,好象弟弟与哥哥。还有一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陶行知:《八位顾问》 168、用活书,活用书,用书活。――陶行知 169、奋力是万物之父! ——陶行知 170、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 ——谢觉哉, 171、没有时间,挤;学不进去,钻。—--谢觉哉 172、我读书奉行九个字,就是“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冰心 173、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邹韬奋 174、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就要冲破不利条件限制,利用生活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并去创造新的条件。――――高士其 176、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NextPage] 177、要记住,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树,一定得坚持这样做卡片摘记,一发现有价值的资料,就要如获至宝,准确地摘记下来。天才是就是勤奋,知识在于积累。这样,卡片摘记积累的多了,功到自然成,你就可以在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分类,分析研究,综合利用,创造出自己的作品来。 ―――吴晗 178、要读好书,必须先打好基础,读好了基础,才能在这基础上作个别问题的研究,基础要求广,钻研则要求深,广和深 也是统一的,只有广了才能深,也只有深了才要求广。——吴晗 179、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 180、多读多抄,这二者是必须保证的。――吴晗 181、环境于人的影响极大,亲师取友,问道求学是创造环境改进自己的最好的方法,你们于潜心独研外更要注意这一点,万不要一事不管,一毫不动,专门只关门读死书。――向警予 182、外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黄庭坚 183、读书就是翻译,因为从来不会有两个人的体验是相同的。一个拙劣的读者就好比一个拙劣的译者:他会在应该意译的时候直译,而需要他直译时他却意译。在学习如何才能把书读好时学问固然极为宝贵,但却不如直觉重要。中国诗人何其芳[NextPage] 184、读书也象开矿一样,――赵树理 185、学者观书,每见每知新意则学进矣。――张载 186、非读书,不明理。――李光庭 187、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 189、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张维屏 190、案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少书。――金缨 191、不尽读天下书,不能相天下之士。――汤显祖 192、积财千万,无过读书。――颜之推 193、韬略终须建新国,奋飞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194、一个人可以无师自通,却不可无书自通。――闻一多 195、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刘向 196、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 197、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徐洪钧 198、智者阅读群书,亦阅历人生。——林语堂 书是逆境中的慰藉。 书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堂。 世界上最壮丽的宫殿是藏书最多的图书馆。 年轻时读书就像迎着朝阳走路。 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精神能补物质的不足。 在学习中取得知识,在战斗中取得勇敢。 勤动笔墨勤看书。 知识好像砂石下的泉水,掘得越深,泉水越清。 如果知识不是每天在增加,就会不断地减少。 语言是心灵和文化教养的反映。 高尚的语言包含着真诚的动机。 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的情人。 学到很多东西的决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的东西。 一个人的度量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股强大的文明力量。 书都读得来的人,还怕有什么做不来的。 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来自他们的博学。 作者不一定能写到老,但是他一定应该学到老。 再高深的学问也是从字母学起的。 写十卷书要比实际行动打下基础容易得多。 读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养心。 知识上的富有可以享受心灵上的满足。 不断认识自己的无知是人类获得智慧的表现。 学习不但意味着接受新知识,同时还要修正错误乃至对错误的认识。 不信书不能提高境界,光信书不如无书。 掉进知识情网中的人,时时品尝着知识的甜蜜。 穿着饮食可以因陋就简,而搞学问是不能因陋就简的。 努力耕耘,少问收获。

352 评论

日光浴的懒猫

读史使人明智在百家讲坛的熏陶下,我喜欢上了历史。对西汉时期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品读《史记》、《资治通鉴》《汉书》后,细读了刘邦及刘邦集团各个中流砥柱的风流人物。有些在汉朝未建立前,风光无限好。大汉王朝建立后,他们却在不识时务与潜规则的厉害后。丢了性命。 有的身败,有的名裂,更有的身败兼名裂。他们立下了汗马功劳后,在赫赫战功下沾沾自喜,愚昧地认为曾为大汉王朝做出贡献,自个乃至自个的家族都应该得到应有的奖赏与地位!或说,他们居功自傲!但他们却不知道,王者立朝,诛杀功臣的潜规则。 是,他是个功臣,对当朝功不可没!在乱世,是帮君主打江山的能才将士。现在,乱世已被平定,新建立的王朝需要治国之才。如果他安安稳稳地,低调地,不惹是生非地,不充大头蒜地,或许他还能苟全保住性命,让家人平平安安地过着幸福生活。但他非充大头蒜,认为自己为江山涉及立下汗马功劳,便气焰嚣张,认为过去和君王一起共事,君王对在自己很铁很关心,——对自己有特殊的照顾与温柔的体贴,便误以为自个是个‘宝’乃一位‘人才’。其实,当这种愚蠢的思想在此人的脑中萌芽,这人已慢慢地将脖子搁在残酷无情的闸刀上了。 哪天,曾经对他很铁很关心的那位君王,忽然感到他已经毫无利用价值!并认为,此人在世间上的活蹦乱跳,就是对他王朝的潜在威胁。那么,恭喜了,天堂的大门已为他敞开!在‘孤家寡人’的一声令下。他便押赴菜市口,残忍地被咔嚓了。 更悲惨的是,他愚昧无知所犯下的罪恶,会牵连到一家老小的生命!甚至,亲戚朋友都遭灭门之 灾(那些人无辜的呀!) 峰回路转, 看看大汉王朝眼下的张良,他是功臣吗?是,而且是大大的功臣!可张良看刘邦江山坐稳,就想辞职了!虽然不能立刻辞职,但张良低调,非常低调。他说 ,秦王暴政,民不聊生,自己过去辅助刘邦是应该的。 在刘邦入汉中,初定天下时,张良就经常托辞患病,闭门不出!在刘邦大定天下时,张良更是退居二线。恪守“疏不问亲”。在公元前197年,刘邦想改太子。想废吕后之子孝惠,改立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吕后(这位女政治家)求助‘智囊’张良。张良也很低调,知道皇宫内室之争自己是绝不能插手,这可是一趟浑水!所以希望吕后请“商山四皓”来劝刘邦。 由此可看出,张良很懂事。可这懂事的背后蕴含着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这个道理很多功臣也懂,谁不知这个理儿呢!但他们实在舍不得交出——浴血奋战,出生入死,久经沙场才好不容易争得的——权利与地位!他们舍不得!更接纳不了乱世英姿雄发,风流无限红,平定乱世建立新王朝后,却要灰不溜秋地退居二线的结果。于是他们心存侥幸,结果惹的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有句话,新南感觉说的很好,那就是“舍得”有舍才有得!这才是处事之真谛。张良,这位懂事的老人,自知目的已经达到——为韩国报了仇!。现在家人生活环境也很好——封万户、位列侯。而且不想向韩信等人的命运那样,功成名就之时乃身败名裂之时。所以张良借鉴范蠡,托辞自己体弱多病,自请告退。 在此之前,刘邦论功行封时请张良自择齐国三万户为食邑!但张良辞让,谦请封始与刘邦相遇的留地(今江苏沛县) 这种举动也使刘邦很敬佩张良。这也是张良为什么善终的结果。 一个有本事的人,总是低调做人,激情做事。从来不回首过去的丰功伟绩,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形势。作出明智,适合事宜的举动。为什么?真正的财富是在思想里,而不是在手里。 读历史,就是以史为鉴。虽然时代不同,但很多道理是相通的。人心险恶更是有过而无不及!在单位,别感觉为领导做过什么,就沾沾自喜。认为我为领导做事了,领导和我关系好。我请领导吃饭了,领导认为我很不错。于是乎,得意忘形!在单位里狂的不得了,自认为有领导撑腰,和领导是老铁。其实,这犯了大忌!你做了很多事,领导心里都清楚。你越谦虚,越自然,无居功的样子,领导才越看好你。重用你!

179 评论

溪爱Mr彬

培根和“知识就是力量”--------------------------------------------------------------------------------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2004-08-25 □邢贲思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是英国16、17世纪之际的哲学家,经验主义哲学的奠基人。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欧洲已经摆脱了中世纪的阴影,文艺复兴最辉煌的时期虽已过去,但它的余辉还没有销尽,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样一个历史背景,给培根的哲学打上了深深的印记。培根出身于一个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发展起来的新贵族家庭,父亲曾任国王的掌玺大臣。他12岁时就进入牛津大学,大学毕业后,开始从政,先后担任过副检察长、检察长等要职,1617年为掌玺大臣,1618年任大法官,同年封维鲁兰(Verulam)男爵,1621年封圣·阿尔班(St.Albans)子爵。正在他官场得意的时候,突然被控受贿而去官,并被送入伦敦塔,但4天后便被国王下令释放。他的主要著作有:《学术的进展》、《新工具》、《新大西岛》等。 培根在哲学上最大的贡献在于,提出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一系列原则;制定了系统的归纳逻辑,强调实验对认识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称培根是“英国唯物主义的第一个创始人”;是“整个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这是对培根哲学特点的科学概括。培根认为,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的知识(认识)只有通过感性经验从客观外界获得。他说:“人是自然界的仆役和解释者,因此他所能做的和所能了解的,就是他在事实上和思想上,对于自然过程所见到的那么多”。他认为,认识的真实性和存在的真实性是一致的,“其间的差别不过是直接的光线和反射的光线而已”,这是一种相当彻底的唯物主义反映论。为什么人的认识必须从经验开始呢?因为在培根看来,客观外界的事物只有通过人的感官,才能被人们所感知,用他的话来说,“个体(客观外物)首先刺激感官,感官好像是理智的入口和门户”。值得注意的是,培根虽然强调感性经验对人的认识的重要性,但他没有把这一点绝对化,他只是强调感官是人认识外界的一个必经的通道,而并没有说通过感官获得的知识都是正确的,更没有说这种认识就是认识的全部。相反,他认为感官本身有局限性,比如感官对于那些并不是很显露的、或过于微小、或空间距离过远的物体,这未必能认识得很清楚,所以他说:“断定感官为衡量万物的尺度,是很大的错误”。这段话是针对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个命题而说的。从这里可以看出,培根的确是一位思想深邃的哲学家。过去我们往往有一种误解,认为培根只强调感性认识,而对理性认识完全忽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可以通过他所使用的比喻,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他说蜜蜂采蜜,原料来自花圃、田间的花丛,蜜蜂采集到花粉后,必须经过自己的加工制作,才能造出香甜可口的蜂蜜。人的认识也一样,原料只能通过感官从外界获得,但这还不等于已经获得真正的知识,人还必须通过自己的大脑,把这些从外界获得的材料,“加以改变和消化而保存在理智中”,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知识。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培根十分重视科学实验对认识的作用。这和培根不仅是一位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科学家有关。他认为,实验和经验不同,经验是自然形成的,而实验则是由人控制的。人通过科学实验,往往能够得到从经验得不到的知识,“自然的奥秘在技术干预之下,比在自然活动时更容易表露出来”。从这里可以看出,培根虽是一个经验论者,但并不以通过感性经验获得的知识为满足,而是强调必须通过科学实验这种能够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活动,才能获得更深刻的知识。培根虽然没有提出也不可能提出社会实践的概念,他的哲学总体上也没有超出机械唯物主义的水平,但从他强调科学实验的重要作用来看,他比起不少旧唯物主义的哲学家要高明。 培根的认识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他认为要认识自然,就要破除人的心智方面的种种障碍,实现理智的解放。在他看来人的认识错误来源于两个方面,即既来自感觉,也来自心智,心智方面的错误对人的认识影响更大。他说:“心智远不能同一面清明光洁的镜子的性质相比,在这镜面上事物的光线能按其真实的入射角而反射;不,它毋宁是一面受到蛊惑的镜子,如果不解除其魔障,恢复其原状,则充满迷信和欺诈。”来自心智方面的魔障,培根指出有四种即:种族幻象、洞穴幻象、市场幻象和剧场幻象。种族幻象是指人类共同易犯的错误;洞穴幻象是指有人把自己想象出来的理论到处乱套,强使客观事物符合他的思想;市场幻象是指不恰当地运用概念、术语所导致的错误,特别是当客观事物已经发生变化,而原来使用的概念、术语来不及作相应的变化,同它所要说明的事物之间发生了脱节,就更容易犯这种错误;剧场幻象是指因盲目信仰传统的哲学所犯的错误,在这里,培根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在欧洲哲学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培根关于四种幻象的理论是从中世纪著名的唯名论哲学家罗吉尔·培根那里继承下来的,罗吉尔认为认识的障碍有四种:1、没有力量和长处的权威;2、继承性和习惯势力;3、不学无术者的偏见;4、在聪明的假面具下掩盖的无知。当然,弗兰西斯·培根的观点比起罗吉尔关于四种认识障碍的分析又进了一步,而且更加具体,更加细致。 以上,我们对培根的经验论作了一个简述。从这里可以看出,培根重视感性经验,重视科学实验,和中世纪神学以及经院哲学强调神启,强调信仰正好相反,他的哲学本质上是反对神学,反对经院哲学的。这一点从他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命题也可看出。长期以来,不少关于培根的著作和论文都提到了“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命题,但培根究竟是在哪部著作中提出这个命题的,却一概付之阙如,久而久之,人们甚至怀疑培根到底有没有提出过这个命题。不久前,我读了美国学者威尔·杜兰(Will Durant)的《世界文明史》才知道,在《学术的进展》、《新工具》、《新大西岛》等培根的现存著作中确实没有这个命题,但在他的《Meditations Sacrae》(《沉思录》)的片断中却留下了这句话,它的拉丁文是:“ipsa scientia protestas est”(“知识就是力量”)。这个《沉思录》没有公开发表,所以,有的人只知道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至于在哪里说的就不得而知了。 来源《学习时报》

263 评论

兔小主改名了

<培根论说文集>此书内容广博。其中既有为官者的仕宦之道,又有适用于一般民众的社交技巧;既有对人类情感的独到见解,也有对如何升官发财的条分缕析……同时还有一些篇什论及殖民地、对外贸易等问题,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气息,从中可以窥见十七世纪英国的社会现实。该译本附有大量注释,多为西方历史故事和文学知识,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使读者们在阅读本书感受其语言美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把握其文化历史内涵。是本书哦~~但是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附赠一些培根的名言~~~“一味地防御敌人,敌人就会显得更可怕。”“天生的奴隶和伟大的统治者都有禁欲主义倾向,而多愁善感的人即当不好主人,也当不好奴隶。”“本性往往被掩盖了,但很少能灭绝。压制得越凶,它反抗得越凶猛。教条可以驯服本性,习俗可以压制本性……但是,不要以为人类彻底征服了本性,因为它可以长期潜伏,一旦有合适的机会或诱惑,必然会重新暴发出来。就象《伊索寓言》中的那只帽,端坐在桌旁,像一位文静的淑女,但是,当一只老鼠从她面前跑过时,她就会原形毕露。所以一个人既没有必要绝对禁欲,也没有必要放纵欲望。这样他就不会为欲望所困。”“我们感激马基雅维利这类作家的恩赐,他们坦率地说出了人们是怎样做的,而不是应当怎样去做。如果不预先了解邪恶的本质,就不可能将蛇的智慧和鸽子的天真结合在一起,就会使美德毫无防备地暴露在危险之中。”意大利人有一条不太厚道的谚语——人太善则无用。“你不妨考察一下那些伟人,他们几乎没有一个人为爱情而疯狂,可见伟大的精神和事业都应该远离这种脆弱的感情。”“有家室的人等于把自己抵押给了命运,因为妻子儿女会拖累你,使你干不成大事,无论好事坏事都干不成。”“选择最好的,习惯会使它变得容易。”

308 评论

相关问答

  • 菌根研究论文

    农田边界中的生物多样性,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已接受模拟氮沉降条件下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相互作用的调节,应用生态学报,2007,18(10):2337-23

    爱宇冰冰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老舍作品研究论文

    摘要:老舍现实主义文学思想的形成是与“五四”新文学和西方文学的影响分不开的 ,并在这种影响下逐步走向成熟。三、四十年代的全面抗战把老舍从文学推向了政治 ,导致他

    花蜜honey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论文俄国作家作品研究

    俄国文学繁荣的表现是作家众多,名著如林,而且种类齐备。小说如冈察洛夫的《奥勃洛摩夫》(1859年)、屠格涅夫的《前夜》(1860年)和《父与子》(1862年)、

    幽深的猫巷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讽刺作品研究论文

    求本科英语专业 毕业论文一篇题目为 《 傲慢与偏见 》的幽默与讽刺 要求 符合英语专业论文要求 英文论文 字数 五千字左右 不可抄袭 要求原创 (有网站可检测)

    孤星马哥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作家作品研究的论文

    伴随着鲁迅先生的作品,一同凝望逝去的历史,解读上个世纪中国最忧患的灵魂,同时在成长中,不断剖析自我个体的生命存在,这已是我们见证深刻的必修课,而且势必仍将持续下

    O小魔女O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