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197

加密算法
首页 > 学术期刊 > 剑桥大学博士论文答辩视频讲解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Joyce@静艳

已采纳

1. 提交申请:首先,申请人需要在线提交详细的申请材料,包括个人简历、学历证明、学习成绩、专业论文、推荐信等。2. 初审:提交后,学院将对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核,以确定是否符合学校的入学要求。3. 申请面试:如果初审通过,申请人将被邀请前往剑桥大学参加学院的申请面试。4. 录取决定:面试完成后,学院将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材料、面试表现等因素进行评估,并最终做出录取决定。

188 评论

亲爱的小慧慧

很多同学说,英国博士一般不需要课程考试的,不是这样。的确,90%以上的英国大学博士阶段没有课程考试,但是的确有少数大学如剑桥大学的部分专业,自己设置了课程考试,但这个在英国高等教育的普遍要求下是不存在的。美国对博士生要求有两年的课程培训和考试,在此期间,一般是不做研究的。考试通过,才能进入后面的研究阶段。而英国高校认为,在录取阶段就应该甄别此考生的研究能力,一旦录取了,就应该直接进入研究阶段。博士期间,英国对博士生的考核是有严格过程的,每过1年都会要求写一个总结报告,而国内要求是在学术期刊上面发表文章来作为毕业标准。英国的博士没有强制要求在毕业的时候发表过多少文章,而是更注重读博士过程中的体验,但是这样能说明英国的博士质量不高吗?其实,不注重结果而重视过程的英国教育使得英国的科研在这个世界上数百年来一直是领先地位。第一年,导师一般只要求学生加强阅读文献,第1年的时间先清楚到底要研究什么;第二年才开始思考怎么去做,之后中间有一个升级阶段,写一本报告,形式如硕士论文。如果升级成功了,则继续发展研究;一般3年结束,导师觉得进展顺利,就会同意可以写博士论文了,但是这3年,多数老师都会劝导学生不要发论文,或者少发论文;等博士毕业了,在工作的时候,把博士研究内容发表到学术期刊上。这样整个3年的时间可以深入的挖掘一个研究,最后往往这个研究能发表到非常顶级的期刊上,但那已经是博士毕业之后2、3年的事情了,当然根据各个专业的情况会有不同。英国的博士是导师制度,所以博士论文过与不过,导师的发言权很大。一旦导师满意这个研究了,基本上通过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因为博士论文的内审和外审,基本都是导师提名,而且是署名评审。但是由于英国学者的独立性外部学者受到导师影响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即使是熟知的领域内专家。正是英国重视的是博士生研究交流的体验,对重点知识学习的过程(而不是课程考试结果),所以英国很多博士毕业就没有在中国国内同行认定的“高水平成果”,但是从英国长期的科研战略来看,这些学者后劲十足,毕业之后短短几年就体现了强大的科研效率,这个科研效率,指的是单位学者或者单位科研经费投入的科研成果产出。从结果来看“(英国)其科研几乎涉及所有科学领域。以世界1%的人口,从事世界5%的科研工作,所发表学术论文占9%,引用量达12%,仅次于美国。

154 评论

桐叶封弟

剑桥博士含金量很高。1.排名剑桥大学是世界最顶尖的大学之一,在2020年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世界第3,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世界第7,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世界第9,可以说它稳居世界大学前十的宝座。而这些排名的评判标准有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学校的本科和博士质量。所以从排名上足以证明剑桥博士的含金量之高。2.认可度在2019QS大学毕业生抢手程度排行榜中,剑桥大学位居第七位,足以证明手拿剑桥大学毕业证就相当于一脚踏入了心仪的公司。而剑桥大学的博士毕业后更成为了各大高校人才引进的重要来源。

143 评论

如颖随心

申请英国剑桥大学的博士生的具体流程大致如下:首先,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这一部分主要在本科的后半段和读硕士期间完成。不过,在北美地区的博士生前两年以学习专业基础课为主。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很大程度上是在做研究时同步进行,因为实验结果或者实验现象都要用这些知识去解释,所以你就会学得相对认真,消化吸收得快,而且不容易忘。其次,是要选择一位读博期间的导师,并跟导师讨论所要研究的课题和方向,根据自己的背景设计研究方案,然后就可以围绕选定课题开展研究工作了。这个阶段应争取发表相应的论文和参加一定的学术交流,最终完成一篇系统的学术论文,通过答辩,拿到博士学位。

326 评论

carryalong

她是中国著名女性物理学家;她是近代的中国科学院士;她父亲是 历史 上著名的地质学之父,丈夫研究出了合成胰岛素。

她更是巾帼不让须眉, 为国家研究核武器研究作出了贡献。

她就是获得多个国家授权奖项的近代女英雄——李林。

中国的地质学之父 李四光 多次为中国的地质勘探作出伟大贡献,而在其生命中也有一位重要且同样令人敬佩的伟大科学家, 李四光的女儿——李林 。

李林, 1923年10月 出生在北京,原籍是湖北黄冈。 刚出生时李林的父母分别在北京大学任教和在北京师范大学的附中担任钢琴老师。 从小在父母的教育熏陶下,李林也表现出比其他同龄人更加优秀的天赋。

4岁 的李林, 在别的小朋友还在牙牙学语的时期,她已经学会读书写字了。 在身为钢琴老师的母亲指导下,小李林 5岁 开始学习钢琴,并随着年岁的增长,坚持练琴,钢琴技术日发熟练。

能写能弹的小李林并不是只会呆在家里性格内向的女孩子, 她喜欢和父亲共同 探索 大自然的神奇,时常和父亲进行外出爬山或者郊游等户外活动。

在父母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报效 社会 的思想熏陶下, 李林从小便充满斗志,学习父亲热爱科研投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精神。

李林不断学习科学想要成为像父亲一样伟大的人,这也是李林日后在科研方面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之一。

1934年 , 因为父亲工作的需要,年仅11岁的李林便跟随父亲来到遥远的英国,进行了长达两年时间的学习旁听。

在结束工作学习后,父亲便带李林回国,但是没过多久国内便爆发了抗日战争,迫于压力,李林一家便从北京迁移到当时 社会 相对稳定的上海生活。

但是在上海安稳的日子没过多久,战争便延伸到来上海,为了好好生活的李林一家又只能选择搬家,最后来到了广西桂林。

也就是在桂林, 李林还未结束高中生活,就以优异的成绩提前被广西大学机械系录入。

1944年,21岁 的李林于广西大学机械系毕业后直接进入 成都的航空研究院工作 ,在研究院内担任机械组的助理员一职。

工作两年后,李林在父亲好友李约瑟夫妇的帮助下,获得了英国奖学金的机会。 此后,李林又回到英国,学习接触到了一个国内不曾学过的全新金属物理学科。

在面对全新领域,李林并没有感到害怕,反而是立志一定要征服这门学科,掌握这门学 科技 巧,然后带回国内,为祖国科研做出贡献。

到了 1946年7月 ,李林成功地依靠自己的能力获得了 英国文协会奖学金 ,之后又选择前往了英国的伯明约翰大学留学进修。

进修期间,李林的导师是金属错位发现者考垂尔博士, 但由于金属物理和李林国内大学所学专业有区别,在新领域内李林还是遇到不少学术上的问题。

1948年, 李林通过发表论文 《高纯铝的蠕变》答辩成功获得伯明翰大学物理冶金的硕士学位, 并且 后续到了剑桥大学冶金系做实验员。

1949 年李林又打算继续考取剑桥大学的博士,但到了 1951年11月 博士论文 答辩的第二天,李林便因为自身原因没能完成答辩,回国于上海科学院冶金所进行相关课题深入研究, 最终与剑桥博士擦肩而过。

但回国后的李林并不是完全放弃了国外所学知识, 她积极利用自己在国外所学,将其利用在国内相关产业技术缺失的部分,从事国内研究所 ,多次为祖国发展提供技术帮助和科研指导。

完成硕士学位的李林回国后便开始积极投入祖国的科研发展,为祖国技术突破提供了一次又一次的专业指导。

1958年 ,李林为了祖国核事业的发展,舍小家为大家。放弃自己与家人温存的时间,只身一人进入 京郊401所 ,担任副主任一职开始全封闭式核研究工作。

从事核事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 历史 上最危险也是难度系数最高的职业, 极强的放射性和对工作精确性高要求等都在考验着李林。

但性格坚韧的李林从来没有说想要放弃,甚至在每次开工时她都是第一个冲向最危险的位置,争取为大家减少负担。

1964年 , 工作认真细致,且专业知识极强的李林被调到新的研究所从事新工作。

在新的 194所 里李林的主要工作重心就是分析热式考验中相关金属不同的腐蚀性,为后续发展研究特殊元件和新型材料提供数据分析。同时李林还需要管理监督多种元件生产和组装工作。

在常人看来这种数据分析和元件生产组装的工作是十分枯燥无味的,但是李林却默默无闻地付出了好几年。

后来李林又服从国家安排进入了超导研究所,开始从事超导相关工作。 在与超导物理学家赵忠贤的合作过程中, 李林研究发现了有关超导薄膜的制作工艺规律。

在从事超导所工作时的李林已经年过半百,但仍然从事着超精度的国家工作,为国家事业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

1980年 ,李林利用自己的科研成就第一次创造设计出国内能够实现临界超导转变温度最高的金属薄膜—— A15相铌三锗薄膜 。

在如此重大的工业成就下, 李林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与她的父亲一样将这个职位收入囊中。

随后的几年里,李林又相继为国家制造出新型的超导薄膜,并在相关的研究成果后发表了数百篇的相关研究论文,供行业人员和专业学生所学习总结。

除了李林在国家给予的工作任职中的付出,李林在其他方面包括科学研究、文献论著和人才培养上都大有付出。

李林曾在1991年时 ,以其自身研究的钇系氧化物超导薄膜成就赢得 中科院 科技 进步奖中的一等奖奖项。

一年后 ,该成果再次为李林增添荣耀,为其颁布 国家级的 科技 进步一等奖 。

李林在文献伦著方面所投入的时间与精力并不比科学研究少,自 上个世纪50年代 李林从事不同科研行业以来,陆陆续续发布多篇学术学报和专业研究论文。

通过这些学术论著,李林想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更加清晰地分享给国内同一领域的科研人员为祖国日后的发展提供帮助。

李林在工作领域退休后还致力于人才培养,她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她所带的学生。

其中有 博士学位的学生6名,硕士学位的2名和一名博士后学位的学生。

在李林指导下的学生,大都是 社会 品行良好勤奋好学的学生。因为在李林看来,学生的学习和科研态度很重要。

她要求学生在对待科研试验上一定不能偷懒,要正确对待实验数据,更要细心严谨。

同时李林还注重有教无类,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挖掘不同学生的潜能,积极调动学生对于科研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李林除了是个严格、指导有方的导师,同时还是个尊重学生想法和尊重其他讲师的导师。

她在为学生提供科研选题的时候注重与学生交流,尊重学生的想法与观点。在结合学生能力和条件的情况下都尽量遵循学生的想法。

在带领多人团队时,李林还鼓励学生相互合作,提高团队意识。 在遇到问题时也可以向其他专业相关的老师指教,多吸收不同的学习方法知识。

可以说,李林在自己科研中所奉献的精神与时间,用到培养下一代人才上也丝毫不肯松懈。

她深知学生才是祖国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因而在自己有限的时间内都想尽可能地培养人才,希望在自己百年后能有人能接替她继续为祖国科研发展做贡献。

最终, 2002年5月31日 ,这位一生都投入祖国科研发展的女性伟人在她 79岁 时,于北京医院因病治疗无效而与世长辞。

虽然这位伟人不在了,但是伟人留给我们宝贵的财富知识和科研成果却一直不断的推动着国家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中国科学物理所沈保根主任评价李林说道: “李林先生是物理所乃至院士中非常受尊敬的科学家,她对物理所的学科发展、对年轻人的培养、对研究生教育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李林的一生中,除了母亲的照料外,还有两个重要的男人,感染影响着李林的一生。

首先是李林的父亲,李四光,中国的地质学之父, 也同样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曾经的担任者之一。

李四光这位父亲对李林 的影响可谓是非常大而且成功的,在李林幼儿时期,便被父亲热爱科学,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情绪所感染, 因而奠定了李林立志投身科研报效祖国的态度。

李四光 ,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曾于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时代投身研究中国地质学, 为当时 社会 资源匮乏的中国找到了不少地质资源,促进祖国发展。

当时的中国石油资源匮乏,多被外国地质学家所看轻,而我们伟大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不信我国如此幅员辽阔却没有能被看得起的石油资源。

于是李四光开始总结石油生产地的环境条件,最后整理出国内可能存在石油资源的地段。

1955年 ,当李四光先生有所发现后,立刻发信给当时的中央内部人员陈云同志,陈云同志得到消息后,将李四光先生有关石油勘探的工作上报给中央。

最后中央在李四光先生的指导下相继在国内多个地方探测出石油资源, 其中就包括现代著名的 大庆油田发源地。

随后多个石油资源被发掘,中国的石油地位在世界逐步上升。

到现在为止,在北京召开过 第15届石油世界大会 , 这表明中国石油工业的地位已经得到世界认可, 而中国也不再是当初那个被外国地质学家所看轻的石油资源匮乏国。

中国石油在世界地位的上升都得益于李四光先生对地质和石油的勘探工程。

后来李四光先生又利用自己专业的地质学知识,独自创立了 地质学理论 , 为后来的原子能工业提供了理论基础。

并且在李四光先生的地质学知识带领下,后来又研发出了与 地震预报有关的地震研究学和预报科学 。

除了在陆地地质学上的研究成果外,李四光先生还投身研究了 冰川地质——第四纪冰川活动。

该次地质科研甚至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轰动,更是为国内地质勘探的进一步大成就。

82岁的李四光先生于1971年因病离世 ,后来对于李四光先生精神的体现可以从先生的独女李林身上体现。

据李林回忆,她和父亲一样都曾改过名,而且原因都是令人所不可思议。

李四光先生是因为考试错填不可更改而被迫改名,李林则也是因为报考高中在姓名上遇到问题被迫改名。不得不说父女两个在改名上都十分有缘分。

说起李林对父亲的印象就是父亲是个十分热爱工作的人,甚至会因为工作太晚而导致记忆有点迷糊。

就比如在李林 五岁的时候 ,因为李四光先生工作到太晚而问自己的女儿:“你是谁家的孩子,该回家吃饭了”李林觉得好笑只能乖乖回答道:“我是你的女儿,我来叫你吃饭了”。

因为父母工作原因小李林常常没有得到照顾而自己学会和附近各行各业的人交朋友。

在李林小时候的年代 社会 一直动荡不安,父亲李四光又一直为祖国安定所付出,奔波在国内外教育和工作各地。

从小跟着父亲的李林也深深被父亲的精神所感染,一生也在为祖国做贡献,将自己奉献给了祖国的发展事业。

后来李林在国外留学遇到挫折也是父亲李四光耐心指导和鼓励帮助李林一次又一次地从崩溃边缘救回来,而正是因为国外留学,让李林结识了同样优秀的 丈夫——邹承鲁 。

认识邹承鲁后没多久,正巧李四光夫妻也在英国为工作考察,于是李林夫妻便选择了在 1948年李林获得冶金硕士学位的同期为自己举办婚礼 ,可谓是事业爱情双丰收。

而李林的丈夫也是同样优秀的一位重要人物,也获得过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的称号。

邹承鲁于 1945年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 ,祖籍为江苏无锡出生在山东青岛,是中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

邹承鲁自学习工作后便全身心投入中国的生物化学领域,还曾多次完成国内生物化学发展道路的里程碑。

在对细胞研究中,邹承鲁在经历多次研究实验失败后终于合成了人工胰岛素,这在当时无疑是对医药学界重要的突破。也因此, 邹承鲁于1992年获得了第三世界科学院生物奖。

而丈夫邹承鲁对于妻子李林的优秀并没有感觉到不满,反而十分支持妻子对祖国建设上的付出。

同时在李林因工作需要而无暇顾及家庭的时候邹承鲁也会给予最大的理解和帮助。

正是因为李林一生中有父亲李四光强烈的爱国精神指导和后期丈夫邹承鲁的支持与理解,才能让李林能够毫无顾忌地献身祖国发展事业。

在此,我们要向这一家三院士的英雄们致敬,感谢他们为祖国发展建设的付出!

342 评论

“『承诺』”

英国的博士质量不高吗?其实,不注重结果而重视过程的英国教育使得英国的科研在这个世界上数百年来一直是领先地位。第一年,导师一般只要求学生加强阅读文献,花1年的时间先清楚到底要研究什么,第二年才开始思考怎么去做,之后中间有一个升级阶段,写一本报告,形式如硕士论文。如果升级成功了,则继续发展研究,一般3年结束,导师觉得进展顺利,就会同意可以写博士论文了,但是这3年,多数老师都会劝导学生不要发论文,或者少发论文。等博士毕业了,在工作的时候,把博士研究内容发表到学术期刊上,这样整个3年的时间可以深入的挖掘一个研究,最后往往这个研究能发表到非常顶级的期刊上,但那已经是博士毕业之后2、3年的事情了,当然根据各个专业的情况会有不同。英国的博士是导师制度,所以博士论文过与不过,导师的发言权很大。一旦导师满意这个研究了,基本上通过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因为博士论文的内审和外审,基本都是导师提名,而且是署名评审。但是由于英国学者的独立性外部学者受到导师影响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即使是熟知的领域内专家。举例来说,我博士毕业的时候,我导师认为是可以直接通过的,我的外审导师是Cranfield大学的一个著名教授,他指出了我论文很多的不足,让我又修改了3个月提交,再次评审后才通过。正是英国重视的是博士生研究交流的体验,对重点知识学习的过程(而不是课程考试结果),所以英国很多博士毕业就没有在中国国内同行认定的“高水平成果”,但是从英国长期的科研战略来看,这些学者后劲十足,毕业之后短短几年就体现了强大的科研效率,这个科研效率,指的是单位学者或者单位科研经费投入的科研成果产出。从结果来看“(英国)其科研几乎涉及所有科学领域。以世界1%的人口,从事世界5%的科研工作,所发表学术论文占9%,引用量达12%,仅次于美国。”(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英国国家概况2012年12月更新)。英国仅有100所左右大学,其中仅40所左右研究型大学。而排名第一的美国则拥有2500所大学以及至少200多所研究型大学。按照此比例用简单的数学除法,就得到了如下结论:“根据数据分析,文献评论和对研究员的访谈,报告发现英国研究员生产力排第一,无论是研究论文数量,被引述次数,或被下载次数,都是在比较国家中最高的。”(BBC 2011年10月19日文: 英国研究产量“领先全球”)。 选择在你手上的时候,你会选择来英国读博士吗?

334 评论

芒果布丁sweet

剑桥大学博士申请条件要求申请者需要具有一等或二等荣誉的硕士学位或学士学位,雅思总分达到7.0分及以上,单项不低于6.0分,或者托福总分达到96分以上,阅读、听力和口语不低于17分,写作不低于19分。在递交申请时还需要提交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此外还要撰写研究计划。

187 评论

Ilovesmile

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含金量有多高?没什么概念?剑桥博士含金量很高。1.排名剑桥大学是世界最顶尖的大学之一,在2020年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世界第3,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世界第7,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世界第9,可以说它稳居世界大学前十的宝座。而这些排名的评判标准有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学校的本科和博士质量。所以从排名上足以证明剑桥博士的含金量之高。2.认可度在2019QS大学毕业生抢手程度排行榜中,剑桥大学位居第七位,足以证明手拿剑桥大学毕业证就相当于一脚踏入了心仪的公司。而剑桥大学的博士毕业后更成为了各大高校人才引进的重要来源。要分情况而论,如果学生在国内读完本科就出国读博士,不管是硕博连读还是读完研究生再读博士,一般需要3-5年;如果学生直接申请博士一般需要3年左右。许多英国学校都规定在学校注册并学习九个学期后就可以申请博士答辩。九个学期正好是三年。当然这只是个参照时间,如果学习成绩十分优异时的学生,则可以提前毕业。事实上的确有不少学生在三年内攻下了博士学位。获得英国博士学位最短需要两年,最多长达7年,但大多数人在三年、四年完成。一般而言,理科学生可能会花两年半到三年左右的时间在实验方面,然后就是论文写作,时间长短因人而异。工科学生在学假期的实习对毕业论文会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实习做得不错,还听说过提前毕业的例子。对于文科学生,时间一般比理工科会长一点。

168 评论

相关问答

  • 山大博士论文答辩视频

    五分钟左右。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一般需要五分钟左右。学员所学课程必须是全部考试、考查及格,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学员必须获得学校准许毕业的学分。毕业论文答辩是非常考验毕

    海的晨宝贝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统计学论文答辩视频讲解

    1.带上自己的论文、资料和笔记本。 2.注意开场白、结束语的礼仪。 3.坦然镇定,声音要大而准确,使在场的所有人都能听到。 4.听取答辩小组成员的提问,精神要高

    无双天帝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吉林大学硕士论文答辩视频讲解

    根据吉林大学文学院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要求,在学习一定学分规定的课程、通过英语考试、论文答辩及其他实践活动并取得优秀成绩后,拥有国家认可的学位资格,方可毕业。

    小薰1988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剑桥大学博士论文答辩视频讲解

    1. 提交申请:首先,申请人需要在线提交详细的申请材料,包括个人简历、学历证明、学习成绩、专业论文、推荐信等。2. 初审:提交后,学院将对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核,

    加密算法 8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剑桥大学博士毕业论文

    ㊣名可名,非常名。 1、 首先,我们要解决第一个问题: 上一节我们已经讲过“道可道非常道”,通过三个层面论述了“我们只能接近真理,而无法抵达真理”。因为这三个层

    明明威武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