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emeber24
在著作中可以引用专利吗?专利应该怎样引用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参考文献专利,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参考文献专利篇
著录格式: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 公告 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例:[I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88105607.3[P].1989-07-26.注:访问路径可以是引用网址,也可以如上例所示不必写出。专利的文献类型标志一般均为[P]。参见 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第4.5项:专利文献
参考文献专利之相关链接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 论文 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 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
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然而,按照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 文献信息资源。根据《 中 国学 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 区分,将 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 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参考文献专利之书写格式
2007年8月20日在清华大学召开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排规范研讨会” 决定 ,2008年起开始部分刊物开始执行新的规范“综合性期刊文献引证技术规范”。该技术规范概括了文献引证的“注释”体例和“著者—出版年”体例。不再使用“参考文献”的说法。目前这两类文献著录或引证规范在中国影响较大,后者主要在层次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得到了应用。
⑴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为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适用于“著者和编辑编录的文后参考文献,而不能作为图书馆员、文献目录编制者以及索引编辑者使用的文献著录规则”。
⑵ 顺序编码制的具体编排方式。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 指示 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仅 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作上标。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
⑶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专著M ; 报纸N ;期刊J ;专利文献P;汇编G ;古籍O;技术标准S ;
学位论文D ; 科技 报告 R;参考工具K ;检索工具W;档案B ;录音带A ;
图表Q;唱片L;产品样本X;录相带V;会议录C;中译文T;
乐谱 I; 电影片Y;手稿H;微缩胶卷U ; 幻灯片Z;微缩平片F;其他E。
芳宝女郎
参考文献引用专利的格式
[序号]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1]刘加林. 多功能一次性压舌板: 中国,92214985. 2[P]. 1993-04-14.
[2]河北绿洲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一种荒漠化地区生态植被综合培育种植方法: 中国,01129210.5[P/OL]. 2001-10-24[2002-05-28].
[3]KOSEKI A, MOMOSE H, KAWAHITO M, et al. Compiler: US, 828402[P/OL]. 2002-05 -25[2002-05-28].
扩展资料:
其他类型参考文献引用的格式
1、专著、论文集、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
例如:[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例如:[1]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2]OU J P,SOONG T T,et al.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 Eng,1997,38(3):358-361.
3、学位论文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
例如:[4]赵天书.诺西肽分阶段补料分批发酵过程优化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13.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五小样儿同学
专利文献的格式一般由 3部分组成:
1、著录项目。包括专利号、专利申请号、申请日期、公布日期、专利分类号、发明题目、专利摘要或专利权范围、法律上有关联的文件、 专利申请人、 专利发明人、专利权所有者等。专利说明书的著录项目较多并且整齐划一,每个著录事项前还须标有国际通用的数据识别代号(INID)。
2、发明说明书。是申请人对发明技术背景、发明内容以及发明实施方式的说明,通常还附有插图。旨在让同一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依据说明重现该发明。
3、专利权项(简称权项,又称权利要求书),是专利申请人要求专利局对其发明给予法律保护的项目,当专利批准后,权项具有直接的法律作用。
4、专利国别代码+数字编号,例如WO03075629、US6831838。数字编号不足7位加0补充,类别代码可省略。
扩展资料:
顺序编码制的具体编排方式。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
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
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
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作上标。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百度百科
专利文献-百度百科
黄某某007luffy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论文主要内容: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专利计量是以专利中的计量信息作为分析研究的基础,通过对专利的计量分析可以洞察行业技术的发展状况,辨认竞争对手及其技术活动重点和实力并判断行业的竞争态势。趋势表明,专利计量将会成为信息计量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竞争情报分析的重要应用工具。专利计量的指标现在很多,但是对于不同的评价目的,应该选择不同的指标以及指标组合。我们在结合世界知名的CHI Research公司设计的指标体系以及其他一些学者研究的指标和文献计量的相关知识”,认为应该从宏观(某领域)、中观(某公司)和微观(某专利)三个层次来设计不同的专利计量指标体系。除了专利的地域分布、时间分布、机构分布、被引次数、平均被引次数、自引次数等基本指标对于每个层次都适用外,每个层次有其自己独特的一些指标。1.宏观专利计量指标此处宏观的意思是从某个产业(领域)来看专利的各种分布。其独特指标有:①技术循环周期(Technology Cycle Time,TCT):指尚在利用的全部专利年龄的中位数。考察该领域专利多长时间内被取代,反映竞争激烈程度。②科学的强度(Science Strength,SS):指该领域专利引用的科学文献的绝对数量。考察该领域专利与科学文献之间的关系强弱的绝对量。③科学关联性(Science Linkage,SL):指科学的强度与该领域的专利数的比值。考察该领域专利与科学文献之间的关系强弱的相对量。2.中观专利计量指标此处中观的意思是从某公司的角度来观察其专利分布。从不同的分析角度来看,我们认为应该从“所有领域”和“具体某领域”来设置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所有领域”主要是从专利数和专利的领域分布两个指标来分析,在此不进行赘述。“具体某领域”中的独特指标有:①及时影响指标(Current Impact Index,CII):指该公司前5年专利在当年的平均被引次数与某专利系统中所有前5年专利在当年的平均被引次数的比值。考察公司最新专利的影响。②技术强度(Total Technology Strength,TTS):该领域该公司与及时影响指标的乘积。考察专利质量,为一个加权指标。3.微观专利计量指标此处的微观的意思是指具体到某一专利个体进行计量。其独特指标主要有:①同族专利:反映该专利的地域分布。②科学力量:指该专利被引单元中科学文献的数量。反映该专利与科学文献的交叉性。③第一次被其他公司专利引用的时间:反映该专利的技术壁垒性,如果很快被引用,说明被替代的可能大,反之亦然。前述分别给出了专利计量的宏观、中观、微观层次的指标体系,对不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应该使用不同的评价体系。在这里我们想强调以下三点:①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指标体系中有些指标是交叉的,比如专利数和专利的被引次数等,它们是专利计量的基础性指标。但是有些我们认为它最适合归属于某个层次的指标体系便将其归属到相应的指标体系中,比如技术循环周期(Technology Cycle Time,TCT)指标,虽然也可以应用到中观层次的专利计量指标,但是我们认为它最适合计量产业(宏观)专利分布,所以将其归人了宏观评价指标体系中。②对于具体评价,有些指标获取的难易程度是不一样的,并不强求每个指标的数据全部得到。比如及时影响因子(Current Impact Index,CII),它要求计算专利系统所有前五年专利在当年的平均被引次数,这对于一般专利研究者来说无疑是很难实现的。③微观层次的计量指标是展开其他层次计量的基础,所以在具体应用中,其渗透于其他一切专利计量中,比如高被引专利的定义和选取。
在著作中可以引用专利吗?专利应该怎样引用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参考文献专利,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参考文献专利篇 著录格式: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
参考文献引用专利的格式 [序号]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1]刘加林.
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应符合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各类引用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如下: (1)学术期刊文献[序号]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
参考文献的引用的格式 参考文献及注释凡有直接引用他人成果(文字、数据、事实以及转述他人的观点)之处的均应列于参考文献中或加以注释,参考文献按文中出现的顺序
参考文献的标注引用如下文 1、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菜单中“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 2、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编号方式选“自动编号”,所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