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85

皇后镇Z
首页 > 学术期刊 > 英汉对比研究繁复与简短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joannekaka

已采纳

1.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应用认知语言学探索之二,《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4年第3期。2.教单科、育全人——论专业外语教育中的全人教育,《中国外语教育》2014年第3期。3.Review ofMental Corpus,Cognitive Linguistics, 2014(3).4."限制"与"描写/非限制"之争的破与立:汉语名词修饰语研究新视角(合作),《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年第4期。5.“看”、“想”、“说”主观性标记功能差异的成因(合作),《外语学刊》2014年第4期。6.情绪表达与叙事理解:基于概念整合的分析(合作),《外语研究》2014年第4期。7. 语用学事业:哲学、文化与认知视野,《当代外语研究》2014年第6期。8. 图形-背景视角的视觉诗歌研究(合作),《外语教学》2014年第3期。9. 商代甲骨卜辞中的"今来"再论(合作),《中国语文》2014年第2期。10. “V双+N单”构式的认知识解(合作),《外国语文》2014年第1期。11. 大学英语教材:回顾与思考(合作),《外语学刊》2013年第6期。12. 语言注意系统下的说话过程研究(合作),《外语研究》2013年第6期。13. 框架与翻译中的认知操作(合作),《广译》(台湾)2013年3月(第八期)。14. 以“思”为基础的外语教育思想,《当代外语研究》2013年第1期。15. 语言“主观性”研究的多维视角(合作),《外语教学》2012年第6期。16. 翻译认知过程研究的新进展(合作),《中国翻译》2012年第6期。17. 动词类型与简化关系从句加工成效(合作),《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4期。18. 意义的心智之维(合作),《外语学刊》2012年第2期。19. 时间概念化的转喻实现方式(合作),《外国语》2012年第3期。20. 认知识解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应用认知语言学探索之一,《当代外语研究》2012 年第2期。21. 《去语法化》评介(合作),《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3期。22. 形容词+点"祈使结构的语法转喻阐释(合作),《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23. 认知语言学事业,《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年第2期。24. 外语教师语言信念来源及其对有效教学的启示,《英语教师》2010年第11期。25. 《语法中的转喻和隐喻》评介(合作),《现代外语》2010年第4期。26. 英汉语的顺序象似性:对比与翻译,《东方翻译》,2010年第3期。27. 标补词that的省略--认知功能视角(合作),《现代外语》2010年第2期。28. 逻辑转喻的动态意义建构模式(合作),《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年第3期。29. 空间指示的认知参照点作用,《外语学刊》2010年第1期。30. 词项的概念指向性(合作),《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6期。31. “主观对等”在翻译中的应用(合作),《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年第8期。32. 以认知为基础的英汉对比研究--关于对比认知语言学的一些构想,《中国外语》2009年第3期。33. 从复合空间理论看大学英语教师课堂反馈,《中国大学教学》2009年第1期。34. 极性程度副词“极”的主观化,《外语研究》2008年第5期。35. 汉语双主语构式的认知语法观,《外语教学》2008年第4期。36. 搭桥参照的认知语用观,《理论语言学》第2卷第1号(2008年6月,日本)。37. 外语专业的发展:问题、挑战与对策,《中国外语》2007年第6 期。38. 英汉“脸、面”词汇的隐喻认知特点,《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39. 语义、认知与识解,《外语学刊》2007年第6期。40. 当前我国英语专业教学的现状及改进对策,《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第7期。41. 运动动词“来/去”的语用意义及其指示条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2 期。42. 话语主观性在时体范畴中的体现,《外语学刊》2007年第2期。43. 话题与话题构式的认知阐释,《重庆大学学报》2007年第 1期。44. 转喻的类型及其认知理据,《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 6期。45. 多元智能在任务型英语教学中的现实化,《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9期。46. 从“头”认知: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研究,《外语教学》2006年第3期。47. 汉语关系小句的认知语用观,《现代外语》2006年第2期。48. 左移位句式的认知解释,《外国语》2005年第2期。49. 英语倒装句的图形-背景论分析,《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6期。50. 搭桥参照:以图景为基础的解释方法。《外语学刊》2004年第4期。51. 语言空间系统的认知阐释,《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52. 隐喻、语境、文化--兼谈情感隐喻“人比黄花瘦”,《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第1期。53. 哲学的语言转向及其对语用学的贡献:语用学思想史探索之二,《外语教学》2004年第1期。54. 隐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外语学刊》2003年第3期。55. 图形-背景的现实化,《外国语》2003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3年11期全文转载。56. 词汇空缺的发现程序和认知理据,《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57. 追溯语用学的思想--语用学思想史探索之一,《外语教学》2003年第3期。58.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原则和方法,《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2期。59. 隐喻的认知语用学分析,《外语学刊》2002年第4期。60. 反讽话语运用的语境暗示与限制,《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61. 词序的拟象性探索,《外语学刊》2001年第3 期;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1年第11期全文转载。62. 认知语言学:诠释与思考,《外国语》2001年第2期。63. 论言语交际中的回声话语,《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64. 范畴化:语言中的认知,《外语教学》2001年第4期。65. 一门交叉学科--《模糊语言学》评介,《学术界》2001年第4期。66. 论语言符号的距离拟象性,《外语学刊》2000年第2期。67. 语用学研究在中国的新进展,《外国语》2000年第1期。68. 关于英汉对比语用学的几点思考,《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年第11期。69. 中国语用学20年,《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70. 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观,《外国语》1999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9年第4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9年第3期摘要转载。71. 试论语境的特征与功能,《外国语》1997年第4期。72. 模糊语言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外国语》1996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7年第2期全文转载。73. 语义模糊与翻译,《中国翻译》1996年第2期。74. 从语义场理论看语言的模糊性,《外语学刊》1995年第1期。75. 矛盾修辞法纵横谈,《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76. 浅论英汉数词的模糊性,《外语学刊》1994年第2期。

340 评论

Lemonice柠檬冰

一般要求:“Bibliography”一词三号字,加粗,左起。每条文献悬垂缩进0.75cm,外文在前,中文在后,分别按首字母顺序排列。英文的参考文献按作者姓名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无明显作者的英文参考文献(如某些词典、辞书、百科全书)则按书名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中文的参考文献按作者姓名的拼音字母顺序排列,无明显作者的中文参考文献按书名拼音字母顺序排列。所有标点符号都用英语输入。不作“著”、“编著”、“主编”等区分。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专著[M], 论文集[C], 报纸文章[N], 期刊文章[J], 学位论文[D],报告[R],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A],其他未说明的文献[Z].1. 著作类。基本格式:作者的姓名. 书名[M](或[C]或[Z]), 出版地: 出版单位, 出版年份.a. 独立作者Fairbanks, Carol. Prairie Women: Images in American and Canadian Fiction[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6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b. 同一作者同年出版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献。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 London: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Ltd., 1988a.Newmark, Peter. A Textbooks of Translation[M]. London: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Ltd., 1988b.周兆祥. 翻译与人生[M], 香港: 商务印书馆, 1996a.周兆祥. 翻译初阶[M], 香港: 商务印书馆, 1996b.c. 同一本书有两、三位作者。英文著作,第一作者姓在前,名在后,其他作者以正常顺序书写,最后一位作者前用“&”符号连接。中文著作,作者姓名都按正常顺序书写。Halliday, M.A.K. & R. Hasan. 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Aspects of Lo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杨自俭, 李瑞华. 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C].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d.同一本书有四位或更多作者Edens, Walter. Et al. Teaching Shakespeare[C].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7e.机构作者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Intellectual Freedom Manual[Z]. And ed. Chicago: ALA, 1983.高等学校外语学刊研究会. 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1990-1994)[Z].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f.无作者署名的书Encyclopedia of Photography[Z]. New York: Crown, 1984.现代汉语词典[Z].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2.g.一书多册Blotner, Johnson. Faulkner: A Biography (V. II)[M]. New York: Random, 1974。张道真. 现代英语用法词典(第5册)[Z].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3.h.翻译著作Calvino, Ian. The Uses of Literature[M]. P. Creagh, Trans. San Diego: Harcourt, 1986.赵元任. 中国话的文法[M]. 丁邦新译.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1968.2. 文章类基本格式: 作者姓名, 篇名[J](或[A]或[N]). 刊名, 出版年, (期号), 文章的起止页码。c. 来自编著论文。格式:作者姓,作者名。论文题目[A]. 编著者姓名. 编著论文集[C].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论文页码范围。i.期刊文章吕叔湘, 饶长溶. 试论非谓形容词[J]. 中国语文,1981,(2):81-85j.论文集的文章Searle, John R. Metaphor[A]. In Ortony, A. (ed.) Metaphor and Thought [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72-123. 方梦之. 加强对比语言学的研究[A]. 杨自俭, 李瑞华. 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C]. 上海: 上海外语出版社, 1990, 79-85. k.报纸署名文章吴天, 外来语与我国文化的冲突[N]. 牛城日报, 10月23日, 2000: B53. 非印刷材料l.电影、电视、广播、幻灯、录像、录音、艺术品基本格式:导演(或制作者)姓名. 片名(或节目名), 出品地(或播出台和播出地): 年份(或播出日期).Bertolucci, Bernardo (Director). The Last Emperor (Film).. With J. Lone & P. O’ Toole. Columbia, 1987.Brandt, F. (Producer) & Messina, P. E. (Director). Too Smart for Strangers (Videotapes). Burbank, CA: Walt Disney Home Video, 1985.张艺谋(导演). 我的父亲母亲[电影], 北京: 1998.

183 评论

啊呜咖啡

作者。论文题目。发表期刊名称,年份,卷号(期号):起始页码-终止页码。巴巴适适论文吧 提供专业的在读博士创建的论文辅导团队

298 评论

相关问答

  • 汉英对比研究论文选题

    可以找清北医学翻译,这家收费不贵,价格也合适。

    豆浆煮菠菜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英汉修辞对比研究论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蛋卷是某大学国际贸易学系学生,很高兴能帮上你。其实有个很好的办法可以让你迅速拿到这样的文献。我们一般找中英文的文献和论文都是用这样的办法。

    北条真理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英汉对比研究论文英语论文

    汉语言文化差异的对比一、 英汉语句差异 (一 )英汉词汇现象对比 1 .意义差异“ 英语是综合型语言 ,词化程度相当高 ,即在英语词汇中存在大量

    森源实木家具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英汉对比研究的特色论文

    英汉翻译过程包括理解和表达两个重要的阶段,只有在正确理解原文词义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表达原文。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汉翻译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莫小小爱吃肉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英汉对比研究繁复与简短论文

    1.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应用认知语言学探索之二,《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4年第3期。2.教单科、育全人——论专业外语教育中的全人教育

    皇后镇Z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