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lia8412
本人是个马拉松业余爱好者,喜欢查阅和分析各种数据。根据个人的大量阅读与分析,马拉松跑者的跑量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七个级别:入门级、进阶级;好手级、高手级;专业级、超人级;神僧级。请喜欢马拉松的朋友对号入座。 假设一个完整的马拉松备战周期为18周或四个月(不含为达到相应训练强度而提前准备的时间,要知道达到每月400以上的稳定跑量往往需要持续多年的训练),那么一个马拉松跑者平时要跑多少呢?跟我来看看吧。 1、入门级:每7天一个马拉松,平均6km/天,42km/周,180km/月。这是马拉松备战的底线,达到这个量才有可能顺利完赛;每周一个赛程距离,完成耐力运动的底线,同样要能跑下来半马,则周跑量不能低于21km。如果低于这个水平,还是老老实实健康跑吧,或者跑跑半马和10km,跑马拉松全程对你来说可能真是挑战生理极限,请尽量别开生命玩笑。 2、进阶级:每5天一个马拉松,平均8km/天,56km/周,240km/月。达到这个跑量,顺利完赛一般来说问题不大,有一定基础的马拉松跑者,可以从容面对马拉松全程比赛,但如果没有其他有氧运动,往往马拉松成绩不稳定,掉速现象比较明显。3、好手级:每4天一个马拉松,平均10km/天,70km/周,300km/月。达到这个跑量,每周在跑步上投入的时间一般在7小时以上,无论水平高低,都可以称作马拉松业余爱好者了。而且,能驾驭这个跑量的人,水平一般不会太低,无论天赋如何,一般都能成为业余好手 4、高手级:每3天一个马拉松,平均14km/天,98km/周,420km/月。达到这个跑量,每周在跑步上投入的时间一般在10个小时以上,跑马拉松已经轻车熟路,马拉松耐力系数也已相当稳定,基本可以避免撞墙。在此之前,提高跑量对提高马拉松成绩效果明显,业余选手达到这个跑量基本就差不多了。但对超百爱好者来说,如果按每周一个赛程距离(100km)来说,这可能又是一个起点线。 5、专业级:每2天一个马拉松,平均21km/天,147km/周,630km/月。达到这个跑量,应该是马拉松专业选手或超马爱好者。中国国家队的高手一般是这个训练水平。查文献看到,韩刚在最大训练负荷是191km/周,胡刚军是228km/月(体育大学论文)。网上有新闻说非洲马拉松顶尖选手的周跑量在177至201km(5.2);日本马拉松业余高手川内优辉,月跑量600km多;中国超马高手荒城(曾华锋),在备战巨人之旅前,曾经月跑830km。前世界女子马拉松第一人拉德克里夫每周跑(190~240)km,每月800~1000km;日本超马之神关家良一,自称每天跑量30多km,每月1000多公里。 6、超人级:每1天一个马拉松,平均42km/天,294km/周,1260km/月。达到这个跑量的,知名的有肯尼亚的马拉松最强军团,他们一般一天三练,早上长距离慢跑,下午速度练习,晚上素质练习;当年备受争议的马家军,据说王军霞她们每天上午跑20下午再跑20。中国“耐力王”陈盆滨在2015年“挑战100”活动中,从广州跑到北京,100天每天一个马拉松,达到了这个量级。貌似这个量级基本已经是人类能承受的极限了,因此即使跑超马的选手,也不会跑得比这个量级还多。7、神僧级:每1天二个马拉松,平均80km/天,560km/周,2400km/月。据说日本比睿山的马拉松僧侣,在他们《千日峰回行》修炼的第7年要连续100天,每天84公里。除此之外,美国超马之神斯科特尤雷克在打破阿巴拉契亚步道的挑战中,历时46天8小时8分,完成了3523km的越野跑,每天越野跑量76km,折算到平地应该还要多出不少。另外,前日本女子马拉松第一高手高桥尚子自称巅峰时期每天训练量达到80km。 目前,我的跑量基本上处于3级上下即月跑300左右,偶尔能达到月跑400,有时也就200出头,作为业余爱好者感觉已经足够了。再往上,既没天分也没时间,差不多就行了。
蓝梦与信
关于马拉松长跑你了解多少
马拉松比赛是竞技性很强的比赛项目,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也非常高。关于马拉松长跑你了解多少呢?下面不妨跟我来了解下吧。
一、经常跑步也可能心脏病猝死
很多心脏专家都强调,即使很多经常跑步的人,也不代表就肯定能远离心脏病。美国的一项统计显示,每年该国有32.5万人遭遇心脏病发作,其中40%的直接造成猝死,而多数心脏病发事前都毫无征兆。
美国心脏学家指出:“运动不是救世主,但风险很低,因此总体而言还是利大于弊。”经常运动就像“长线投资股市”,你希望你的股票价值可以提高,但你偶尔也会遭遇熊市。
即使在48小时内通过了压力测试,身体完全健康且胆固醇较低的选手也会存在运动猝死的风险。
二、长距离跑步损害心脏
你是否为你能跑很长、很远的距离而自豪?你是不是觉得这是光荣的挑战?然而,最近的科学研究却有不同的结果。
《应用生理学》期刊的一篇论文指出,通过研究跑过100次以上马拉松比赛的健康老运动员,他们发现半数以上的选手心脏肌肉都存在一定程度疤痕。而通过实验室的小白鼠,科学家们证实了长期有氧运动可能损害心脏。
心脏原本健康的老鼠,经过在实验室中进行类似人类马拉松运动量的锻炼后,大部分老鼠的心脏都留下大量疤痕,就跟人类长跑选手的心脏情况类似。因此,部分科学家认为,长跑会让人类的心脏处于危险的状态中。
据博士介绍,科学家现在认为,最佳的健康养生方法应该是类似人类祖先狩猎活动的运动,即多种短时间高强度运动的组合,而非马拉松等单纯的长跑。
这种新的运动模式简称高强度训练,被比喻为“狩猎式健身”,即像古人打猎一样,需要经历攻击猎物、与猎物搏斗、将猎物搬回家等高强度活动。
正确的健身运动计划应该具有挑战性,但又不能过量,而且,其间必须有充裕的时间让身体康复。因为运动量太少,则无法让身体受益;运动量过大,则跟马拉松一样可能伤害运动者的心脏。
数据研究结果证明,短时间的.高强度锻炼,即使每周只做几分钟,对健康和体能的好处也不逊色于几个小时的长跑等传统运动。
三、高强度训练无需装备
高强度训练只要每周做3分钟,连续4个星期内即可有明显收效。而且,这种锻炼无需去健身房,甚至不需要装备。
最简单的锻炼方法,就是间隔地进行跑步和步行,这种锻炼无论在室内或室外,不管是马路或者跑步机、健身单车都可进行,这种锻炼方法也是健身界最受推崇的方式,即间歇式训练。
博士提供的最理想化高强度锻炼指引包括五大要点。
1.经常进行多样化锻炼,例如举重、有氧运动和拉伸等。
2.高强度的训练日子中间需间隔低运动量的日子。
3.每周进行一两次间歇式训练。
4.每周至少两次练举重。
5.锻炼后安排充足时间休息。
了解自己的身体合理强度
如果从绝对科学的角度考虑,人们不仅平时要有良好的锻炼运动习惯,而且在比赛前一定要做全面的体检,确保身体没有隐患。
进行长跑训练,要注意循序渐进,遵循由弱到强,由慢到快的原则,逐步提高长跑的距离和速度。而且,跑前要做好饮水、穿衣等准备工作;跑中注意动作正确,避免伤害身体;跑完后还需放松,而且不宜马上大量喝水。
不少人认为长跑是一种“挑战”,因此跑步途中即使遇到不适也经常硬扛,这是不科学的做法。如果是身体疲劳、脚软等状况,用意志克服没有问题,但若是心脏等身体器官不适,应马上停止运动,必要时求救求医。
马拉松是田径运动中距离长、消耗大、负担重的一个项目。有的人,比赛前后称体重,可能相差五六斤,甚至10斤以上。因此,对人的健康素质要求很高。
结语:在冬季,有些城市也会举行马拉松长跑比赛,在我们选择参加运动时,我们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决定是否可以进行比赛。上文上大家介绍了一些长跑注意事项及其它的运动常识,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大家进行冬季锻炼。
硕士论文提纲范文 硕士论文是硕士研究生所撰写的学术论文,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更高的学术水平,其提纲撰写要求更高。下面是我整理的硕士论文提纲,以作参考。 篇一:
本人是个马拉松业余爱好者,喜欢查阅和分析各种数据。根据个人的大量阅读与分析,马拉松跑者的跑量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七个级别:入门级、进阶级;好手级、高手级;专业级、超
你在和叶是属于教育类的论文吧~你可以多看下(职业教育 )这类型的论文期刊~看下别人是怎么选题的~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引用 充实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生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正规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整理的
高校体育课程中体育文化探析论文 引言 近几年,我国高校教学的改革发展不断的深入,针对于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当前更加重视体育文化在其中的展现,加强并提高大学体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