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密星猛龙0
科学研究是人类文明积累的基础,这是张青莲的信条,也构成了他的人生价值观。从1935年至今,他一直在进行着重水和稳定同位素的研究,涉及氢、氧、碳、氮、锂、硼、硫、铟、锑、铈、铕、铱等十几种元素的同位素。50余年来,在同位素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同位素的动力学效应及同位素分离原理和方法、同位素标准样品的研制、同位素天然丰度及原子量测定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硕果累累,发表有关论文百余篇。1985年他曾以题为“从事同位素化学研究工作五十年”的文章,对自已半个世纪以来的科研成就进行了总结。重水25C密度值,不但是重水品位的检测标准(见美国ASTM),且为国际学者试图精测的竞争对象。为此须先用质谱法精密测定氢同位素和微浓氧同位素的丰度,难度较大。张青莲与他和助手以精湛的实验设计,测得精确值达7位有效数字,为国际1975~1985年间三项最佳测定之一。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于1983年当选为国际原子量委员会委员。至2005年,他主持测定的铟、铱、锑、铕、铈、铒、锗、锌、镝等十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国际新标准。1991年张青莲用同位素质谱法测得铟元素的精确原子量114.818±0.003为国际原子量表增加了一个新数字,这是国际上第一次采用中国测定的原子量数据作为标准数据。人们认为这不仅说明中国人的科学水平有国际竞争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中国人民长了志气。张青莲在稀有元素领域也有不少高水平的研究成果。1933年他所发表的5种硒酸盐新络合物的合成,是中国第一篇配位化学的论文。他还在诺伊斯《稀有元素定性分析系统》(1927年)名著中增入了铼的检测。首先他做了系统实验以决定铼的位置在碲铜组中,然后在铱铑沉淀的滤液中,把铼沉淀为二硫化铼,并以铼酸铷的形式作鉴定。检测了各级铼含量及各种可能干扰的元素,本方法能检出0.02%铼。80年代张青莲合成了两种卤化锂的新络合物,均具有五配位锂的晶体结构,突破了锂只呈偶数配位的观点。为表彰张青莲多方面丰硕的科研成果,中国化学会于1985年为他举行了从事化学工作五十年的祝贺会。卢嘉锡、柳大纲等多位化学家前往致词祝贺;中国科学院于1989年授予他“从事科学工作五十年”的荣誉奖状。张青莲为人正直开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治学谨严,勇于探索。热爱祖国,忠诚于教育事业,工作勤奋,不计名利。他学识渊博,兴趣广泛,业余爱好遍及文学、艺术、园艺、书法、体育及旅游等方面。一生始终遵循他自已的信条,为人类文明的积累做贡献。2006年12月14日19时03分,著名化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我国稳定同位素化学的奠基人,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张青莲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暗旦无光
张青莲对相对原子质量的贡献如下:
至2005年,他主持测定的铟、铱、锑、铕、铈、铒、锗、锌、镝等十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国际新标准。
1991年张青莲用同位素质谱法测得铟元素的精确原子量114.818±0.003为国际原子量表增加了一个新数字,这是国际上第一次采用中国测定的原子量数据作为标准数据。
科学研究是人类文明积累的基础,这是张青莲的信条,也构成了他的人生价值观。
相对原子质量简介:
由于原子的实际质量很小,如果人们用它们的实际质量来计算的话那就非常的麻烦,例如一个氢原子的实际质量为1.674×10⁻²⁷千克,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²⁶千克。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²⁶千克。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加权平均值。元素周期表中最下面的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Ar)是指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任何一种原子的平均原子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在路上8848
1 Tai A.P..Displacement of Hydroxyl Group from Aluminum Oxy-chloride Hydrosol and Basic Aluminum Chloride Solution.J.Chinese Chem.Soc.,1940,7(10):129—137.2 Tai A.P.Chen C.L.Effect of Salts on Adsorption of Erythrosin on Silver Halides.J.Chinese Chem.Soc.,1943,10(l):22—29.3 Ta?A.P.,Tsai S.L.Aging of Basic Copper Carbonate Precipitat.J.Chinese Chem.Soc.,1945,12(1):55—65.4 KoWoh T.C.Tai A.P.A Note on the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Copper Tartrate Crysta1s.J.Chinese Chem.Soc.,1946,14:7—9.5 戴安邦,吴佑礼.多价正离子的聚沉值和聚合作用.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57(2):119.6 戴安邦,江龙.硅酸及其盐的研究Ⅰ.硅酸聚合的速度和机制.化学学报,1957,23(2):9098.7 戴安邦,柳海澄.硅酸及其盐的研究Ⅳ.硅酸的电迁移性质.南京大学学报(化学版),1962:57—62.8 戴安邦.硅酸聚合作用的一个理论.南京大学学报(化学版),1963,(1):18;中国科学(英文版)1963,12(9):1311—1320.9 戴安邦,陈荣三.硅酸及其盐的研究V.氟离子和硅酸的聚合作用.化学学报,1963,29(6):384—389;中国科学(英文版),1965,14(1):73—79.10 戴安邦,陈荣三,朱屯.硅酸及其盐的研究Ⅶ.一个较完全的N—曲线.南京大学学报(化学版),1963(1)20—29;中国科学(英文版),1965,14(10):1425—1430.11 戴安邦,王占文.同多酸和杂多酸的研究I.钨酸钠酸化过程第一阶段中钨酸的聚合度.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4,8(3):395—400;中国科学(英文版),1965,14(4):568—572.12 忻新泉,朱龙根,戴安邦.络合物反应动力学的研究Ⅲ.二氯四水合铬的水合反应速率与机制.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5,9(2):195—207.13 忻新泉,朱龙根,张雪琴,孟庆金,戴安邦.碱金属助催合成氨铁催化剂的研究Ⅳ.合成氨铁催化剂中氢的状态和作用.化学学报,1978,36(1):916.14 朱龙根,忻新泉,孟庆金,张雪琴,戴安邦.FeN2和HFeN2络合物的电子结构.科学通报,1979,24(15):690—693.15 唐雯霞,张才芬,戴安邦.顺-[Pt(NH3)2Cl2]和核苷的作用.第21届国际配位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1980,法国Toulose):171;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1,2(4):423—429.16 汪信,忻新泉,戴安邦,江寿平,吴伟雄.一些草酸铁盐的电子结构与热稳定性.分子科学与化学研究,1982(2):15—22.17 王金唏,陈荣三,毛延,李重德,魏金华,柳海澄,戴安邦.硅酸及其盐的研究XV.29SiNMR谱研究溶液中的硅酸钠.化学学报,1984,42(4):308—312;(英文版)1984,42(1):24—29.18 庄瑞舫,蒋凤生,戴安邦.电子能谱法研究HEDP体系电镀锡-钴合金镀层的表面膜.化学学报,1984,42(8):764—769.19 罗勤慧,沈孟长,丁益,任建国,戴安邦.铬(Ⅲ)在水溶液中的状态.中国科学(B辑),1986,(2):137—145.20 Xin Xinquan,Wang Xin,Wu Peicheng,Dai Anbang,Zhang Yuchang.A Mossbauer Study on Supported Iron(Ⅲ)Oxalato Co—ordinationCompounds.J.Mol.Sci.(Wuhan China)1985,3(1):123126.21 曲筠,唐雯霞,戴安邦.顺铂与DNA结合方式N7、N1链内交联模型化合物的合成和表征.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6,7(4):287291.22 吴伟雄,游效曾,戴安邦.核磁共振化学位移的MNDO/DIAO微扰计算.化学学报,1986,44(10):10771079.23 王国雄,毛延,陈荣三,戴安邦.硅酸及其盐的研究XIX.CNDO/2法研究单、双和三硅酸的酸强度.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7,8(2):103107.24 吴伟雄,游效曾,戴安邦.包括d轨道的NMR化学位移INDO/σ法计算.中国科学(B辑),1987,(5):451—456.25 Tang W.X.Qu Y.Dai A.B.Structure,Activity and Mode of Action of Antitumor PlatinumCom pounds.Pure & App1.Chem.,1988,60(8):12711278.26 臧焰,王国雄,曾成,戴安邦.N-氧化吡啶2-甲醛缩氨基硫脲双核铜配合物的磁性研究.科学通报,1989,34(17):1316—1319.(英文版)1989,34(22):1877—1880.27 Chen Dong,Tang Wen-Xia,Dai An-Bang,Hung You-Qing,HuSheng-Ahi.The Preparation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Imidazolate Bridged Heterotrinuclear Complex[(NH3)5RhImZn(dien)-ImRh(NH3)5](ClO4)·4H2O.JIEGOU HUAXUE(J.Struct.Chem.,)1990,9(2):121—125.28 陈荣三,杨宇翔,郭腊梅,王占文,柳海澄,戴安邦.硅酸及其盐的研究XXI.三甲基硅烷化-气相色谱法测定单硅酸的离解常数.无机化学学报,1990,6(1):87—88.1991,7(1):9397.29 曾成,臧焰,王国雄,戴安邦.链型四核配合物中的磁交换作用.化学学报,1990,48(7):678—685.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重视实验教学,挖掘实验全面的教育教学功能,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愈显重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化学实验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无机及分
用料: 芝麻酱30克、清水25克、盐1.2克、醋5ml、酱油5ml。 做法: 芝麻酱加入清水稀释,用筷子沿一个方向搅拌,使芝麻酱和清水融合,继续加入清水、搅拌成
科学研究是人类文明积累的基础,这是张青莲的信条,也构成了他的人生价值观。从1935年至今,他一直在进行着重水和稳定同位素的研究,涉及氢、氧、碳、氮、锂、硼、硫、
在企业仓储管理中,配送管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配送同时也是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配送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 要]本文从
提供一些物流信息管理的论文题目,供参考。1、xx物流改进方案(某行业或某物流企业)2、xxx供应链的改进策略3、XX公司的物流成本控制4、论XXX公司物流发展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