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舞飞扬庆庆
幼儿的特点是活泼爱动,热于参加各项活动,尤其是游戏。同时幼儿的好胜心较强,谁都不愿因自己的行为失误或行动迟缓,而破坏全队的成绩或名次,更不愿因自己违反规则而令全队受处罚或取消资格。所以在幼儿体育教学中应组织更多的富有生活性、情趣性的游戏,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的同时,达到教学的目的。同时也要注意游戏的选择,好的游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没有组织好的话,整个课堂就会变得乱作一团。 一、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依着书本的知识点,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他们的好动的特点,要想达到好的效果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应穿插一些游戏的成份,或者贯穿整个课堂的始终,游戏在幼儿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 认识的形成过程,首先是大脑对外界信号的收集过程,然后是对收集在大脑皮层的信息资料加以分析、判断、去伪存真的过程。大脑对外界信号的接收效果如何,直接决定了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幼儿收集信息量的多少,在于幼儿是否有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因为有兴趣幼儿才愿意去参与活动。体育游戏往往来源于生活,贴切生活,有利于激发幼儿们探求美好生活的热情。他们在游戏的情节之中扮演各自角色,更好地体会、认识生活。如游戏《大鱼网》,一部分幼儿扮演围网捕捞的渔民,另一部分扮演活蹦乱跳的鱼儿。幼儿们在游戏设计的精巧情节中,体会了捕鱼的过程,了解了渔民作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体验了渔民辛勤劳作的生活。 (二)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体育之所以加入游戏的内容,主要是为了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边动手,边动脑,锻炼幼儿们的观察力、记忆力、判断力,提升相应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教师应在活动中给幼儿更多的思考空间,提出疑问,让幼儿去思考与创造。如在《美化校园》的游戏中,老师发给同学花草、树木之后,可以稍加提示,让幼儿自己去发挥。使他们的构想、创造、思维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三)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幼儿阶段既缺乏合作意识又缺乏合作能力,游戏中的矛盾也常以攻击行为和向老师告状为终。所以我们对幼儿活动过程中的行为及感受进行评价,对不配合的现象和行为予以提醒,鼓励和赞扬幼儿间友好合作的行为,同时,引导幼儿总结合作中的失败与成功,使幼儿更好得体回到合作的愉快。 合作是幼儿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重要素质,通过体育合作游戏,幼儿正逐步掌握着与人协商合作的技能与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学会了也要从别人的立场去观察思考问题,体会到只有共同合作,才能分享快乐、收获成功。这样从小在愉快合作的氛围中成长,我们的幼儿才会长成为被社会接纳与欢迎的公民,从而信心百备的迎接更高、更远的新挑战。 二、体育游戏教学的组织原则 无论什么游戏,都必须具备幼儿、场地、器材、规则等条件。如何合理的使用游戏,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如何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去选择体育游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以组织游戏教学要注意以下原则: (一)体育游戏应适合幼儿心理和生理的特点 一般来说,幼儿的年龄在3—6岁之间,这时期的他们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处于不断发育的过程中,其机体组织比较柔嫩,发育不够成熟,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占优势,兴奋易扩散,控制过程较弱、易疲劳,大脑对氧的需要量相对较大;又加上生长发育十分迅速和旺盛,但是肌肉的力量较弱、耐力较差,动作不够平稳、准确、灵敏和协调,并存在交明显的个体差异。多动、喜欢无约束、纪律性缺乏。对于这些特点,我们在上体育课时,我们要把教学内容转变成游戏方式去传授给幼儿,也就是说用游戏的方式达到教学的目标。例如:在以往投掷网球的教学中,幼儿对此感到枯燥无味。练习中表现出百般无奈,感觉十分无趣,气氛死气沉沉,我采用了“小小解放军”的游戏后,为幼儿设计带有一定情境的游戏之中,效果就不同了。用球作为手榴弹,幼儿受到强烈的刺激,容易培养兴趣并能持久。篮球运球教学时,可以用运球追赶比赛,让一个球性较好的幼儿在前面运球,其他幼儿运球追赶,追赶上的加小组的得分。这样既满足了他们好动的心理,又满足他们的集体好胜心。同时,也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二)体育游戏应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 体育游戏是为体育课教学服务的,特别是在幼儿时期,不能为了活跃课堂气氛,随便使用体育游戏,而置教学内容不顾,要根据具体的需要,有目的地选择。如:在快速跑教学中,使用了20米的迎面接力;在篮球“原地双手击地传接球”的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使用了“迎面击地传接球接力”的体育游戏。 (三)体育游戏要结合实际,便于教学 有些时候,幼儿的上课的主动性不强,只知道一味的去玩,我们在创编游戏时,应该注意到幼儿的年龄特点的同时,还要考虑这一游戏是否结合实际,便于教学。如果要快速跑时,让他们毫无范围的乱跑,要发号施令时就非常的困难,甚至教学的效果也就体现不出了。我们要让他们在不乱的情况下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就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三、体育游戏教学采用的教学法 在游戏选择时还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现在的幼儿独生子女较多,很多人在家庭中都是百般呵护,家中的小皇帝,从小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而离开家庭后,则会产生较强的焦虑和不安全感,甚至导致性格的孤僻。有些时候他们的游戏兴趣也不是很高,所以体育游戏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教学的开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角色扮演教学法 角色扮演教学法是以幼儿为中心、教学互动的一种提高幼儿参与积极性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幼儿时期,在体育游戏中让他们扮演一定的游戏角色,使游戏有一定的情境性,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热情,促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集体对自己所承担的角色的期望,而得到同伴的喝彩和教师的表扬。从而得到自我肯定和确认,让他们对该运动产生兴趣。如“运球接力”“看谁传得快”等等。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经常得到表扬有助于培养个体的自信心使内向的性格变得开朗,豁达。养成善于与人相处的性格特征,对活泼调皮的幼儿,通过在群体活动中犯规受到的指责来修正他们的行为,自然养成有秩序,守纪律的作风。对他们的出色表现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通过完成游戏的角色扮演来激发幼儿的学习、活动兴趣,从中可以使幼儿在活动中得到评价,以此来认识自己和自己与群体的关系,逐渐克服以个人为中心的习惯和离开家庭后的狐独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性格。 (二)逐渐增加难度的游戏法 在幼儿期间,好奇是幼儿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好奇不仅是幼儿学习的动力,而且是推动科学进步的原始动力。幼儿对事物产生了好奇感,常常想亲自体验。这样在不自不觉中就在学习了。所以,教师在上课时,应多采用新异有趣的教学方法,并逐渐增加活动的难度来引导他们保持对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敢于挑战的精神,如“小小解放军”“跳障碍”“走平衡”等。遵从幼儿好玩的天性,教他们在这些活动中学习参加集体活动的方式,在克服自身和自然障碍过程中使身心得到承受外来冲击和打击的锻炼,并产生积极情感,通过遵守游戏规则和服从裁判来逐渐了解群体活动的各处规则,学会自己克服困难和解决矛盾的方法。
许清池79
幼儿教育中教育游戏的应用论文
【 摘要 】幼儿时期的孩子,游戏是其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游戏来感知世界,认识周围的事物。幼儿教学当中使用教育游戏提升幼儿学习兴趣,帮助幼儿形成较好的习惯,是优秀的教学手段。幼儿教育当中教育游戏的应用值得幼教人员深入思考。所以,文中将重点对幼儿教育当中教育游戏的具体应用进行阐述。
【 关键词 】幼儿教育;教育游戏;应用
时代进步的过程中,我国开始逐渐加深了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非常重视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尤其是幼儿教育,其作为一个人接受学校教育的启蒙教育,给幼儿智力、思维水平的提高带来重要的作用。所以,充分利用教育游戏的优势进行幼儿教育,与传统的教育模式比较起来,效果更加显著。
1.幼儿教育中开展教育游戏的主要特点
1.1趣味性。教育游戏当中趣味性是最重要的特点,幼儿这一年龄段具备十分强烈的好奇心,一旦游戏无趣,那么对孩子并不具备吸引力,也不用说提升知识水平。所以,良好的教育游戏一定是将趣味性作为基础,游戏能够利用简单的情景再现、多彩的画面、形象的集体游戏的方式进行。
1.2自主性。玩游戏的过程中,幼儿要对自己身边的事物进行感受,之后主动选择事物,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想法参与游戏,之后研究自己喜欢的东西,更好的将体育游戏的自主性表现出来。从而最大程度上将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关注度提高,从而发挥出幼儿的想象力,推动幼儿将来的进步。
1.3操作简单。因为幼儿年龄低,动手操作与接受能力不够。所以在设计教育游戏当中,要简单,不能过分复杂,游戏难度要低,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如果教师需要培养幼儿的团结合作精神,就要设计多人合作完成的游戏,这样的游戏对幼儿之间的合作有比较高的要求。
2.幼儿教育中教育游戏的具体应用
2.1富有实践性的教育游戏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把传统游戏应用到教育游戏当中来,要关注教育游戏的创新和实践性。只有创新才能够让孩子们感到新鲜,有吸引力,动手实践可以保证更好的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对开发智力有很大的帮助。教师能够利用积木游戏以及折纸游戏,提高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要在一边进行指导,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丰富的想象力搭建成自己想象的事物,或者折出自己想象的东西,整个流程不但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同样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这样的动手类游戏,创新空间非常大,孩子可以无限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有效的锻炼自己的脑力,提高孩子的协调力。
2.2应用教育游戏培养幼儿创新能力。创新是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关键,推动人类文明和人类思维文化发展的原始动力。从而可知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幼儿是国家的希望,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十分重要。幼儿教育当中使用教育游戏,保证学生感受到游戏的乐趣的同时培养起创新能力。比如:拼图游戏当中,教师可以使用拼图当中的各种不同形状、颜色拼凑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幼儿在进行拼图的过程中,脑海当中充满着一整幅图的样子,之后将按照自己的想象和图形进行拼图,利用自己的思维和方式打造出完整的图形。有的同学可以拼成非常漂亮的一幅图,有的则拼成另外一番景象。都是学生自我创新的结果,虽然拼图游戏看似简单,可是对培养幼儿思维和创新能力有非常大的帮助。
2.3利用教育游戏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兴趣。传统上的幼儿课本因为形式古板,就算是搭配亮眼的色彩,也无法吸引幼儿关注,同时幼儿年龄小,大多数的幼儿很难具备较高的阅读兴趣。因而,为了尽早的对幼儿早期阅读兴趣有所培养,现实教学过程中,应用教育游戏教学,应用文字、图片、声音的多媒体游戏方式,大大提升幼儿的阅读兴趣,引导幼儿主动思考,保证幼儿可以在自由愉悦的氛围当中学到知识,得到能力的提高。例如幼儿教育过程中,可以将灰姑娘的故事引入到电脑当中,综合视频、图片的方法进一步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里面设置一定的问题游戏,幼儿一定要了解内容之后才可以解题,才可以进入到下一个阶段,问题可以是朗读训练、选择题等等,保证在开心的游戏流程中,有效的提升幼儿的阅读兴趣。
2.4应用音乐游戏提高幼儿们的表达能力。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幼儿的过程中发现有的男孩子喜欢利用暴力来与其他伙伴交往,或者不经意的就喜欢打别人;有些女孩子喜欢别人让着自己,如果自己提出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就立刻大哭。以前都将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归咎在幼儿品行低,后来有研究表示证实这是幼儿不会与其他人进行沟通表达的问题,想将自己的想法表达给其他人的时候只是会使用情绪化的方法,因此教师要引导幼儿从幼儿时期就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音乐的游戏有效提高幼儿的表达水平,保证良好表达自己的前提上获得更多的和其他人交流的机会。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幼儿玩《狼和小兔》的音乐教育游戏,保证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可以学会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开展教育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不但要完成自己扮演的角色、掌握好自己的节奏,还要配合其他人将剧情完成,保证幼儿可以充分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提高表达能力。教师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应用教育游戏可以更好的培养幼儿的表达习惯,利用音乐游戏帮助幼儿养成活泼、乐观、积极、为他人着想的品质,在音乐教育游戏当中学会和他人相处。总而言之,幼儿教育当中使用教育游戏作为现今对幼儿教育的核心要求。传统的让幼儿乖乖坐在座位上,听教师听讲的教学方式已经被取代。要从幼儿全方位发展出发,培养幼儿的创新力和想象力,幼教人员主动学习幼儿心理学,对幼儿在不同游戏当中的反应仔细观察,设计出符合教学需要的教育游戏。尽管游戏并无法替代讲授教学模式,可是游戏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1]甄珍.浅析教育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J].好家长,2016,(34):128.
[2]王东梅.教育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6,(07):56.
[3]李春红.浅谈幼儿教育中教育游戏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5,(27):2.
毕业论文,泛指专科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学士学位毕业论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博士学位论文)等,即需要在学业完成前写作并
《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现状及组织策略研究》 【摘 要】幼儿园音乐游戏不仅仅是让孩子掌握一些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活动让孩子获得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
幼儿园论文参考文献包括幼儿园的管理幼儿园的培养幼儿园的策划幼儿园的作文等等的幼儿心理这些论文都可以捐助。
幼儿园游戏幼儿园角色游戏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哥哥我可以给你完整的都是以前自己用过的来取
幼儿的特点是活泼爱动,热于参加各项活动,尤其是游戏。同时幼儿的好胜心较强,谁都不愿因自己的行为失误或行动迟缓,而破坏全队的成绩或名次,更不愿因自己违反规则而令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