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杨d妈咪
2014年第44卷第9期的《中国科学.生命科学》杂志刊登了一篇名为《我国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和展望》的评述文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的学者简要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疾病动物模型项目的资助情况, 同时指出了我国疾病模型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文章还全面梳理了我国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内容涵盖了肿瘤、神经及精神疾病、感染及免疫性疾病、心血管与代谢性疾病、药物筛选等不同领域。文章提及了斑马鱼在不同领域中已获得的成果以及在该领域中的前景,包括利用斑马鱼等低等脊椎动物来建立血管增生以及肿瘤转移模型;在斑马鱼中建立了白血病模型;以秀丽线虫、果蝇、斑马鱼等实验动物作为代谢性疾病研究的动物模型等,其中重点强调了斑马鱼在新药筛选和研发方向上的重要作用。斑马鱼作为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 是连接非脊椎动物(小模式生物体)和哺乳动物(大模式生物体)的桥梁,其独特的生物学、基因组学、遗传学优势及其高度保守的疾病信号转导通路,使其成为以表型驱动的“正向”及“反向”遗传学和在基因组规模上研究人类疾病相关病理生理学及在活体内进行先导药物筛选的最佳模式生物之一。斑马鱼作为新型的模式生物,与细胞和小鼠相比, 具有高通量、给药方法、生物和靶点等优势,因此, 斑马鱼活体高通量药物筛选(whole-animalHTS, W-HTS)已广泛应用于药物筛选领域。至今为止,国内已建立了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China Zebrafish Resource Center, http://zfish.cn/)和斑马鱼敲基因联盟(正在进行 1号染色体全基因(1418个基因,包括编码和非编码基因)敲除项目, 目前已经完成50%~70%的任务,其潜在的价值是筛选得到的 1000余种突变体, 可能给医学领域带来各种斑马鱼疾病模型)。作为国内第一家商业化运作的斑马鱼技术服务机构,杭州环特生物也在斑马鱼技术服务外包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目前公司已与国内上百家医药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展了项目合作,参与开发的5个药物也以及成功上市。
清香薄荷amy
2009至2013年,动物研究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计发表SCI论文1197篇,其中在SCI TOP15%期刊发表论文419篇,在IF≧5期刊发表论文182篇。2009至2013年,动物研究所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1项。 论文发表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3年9月27日发布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动物研究所2003-2012年SCI论文累计被引用篇数在中国科研机构中排名第18名(被引用1896篇,被引用次数14882次,篇均7.85次,全国平均值为6.92次),连续3年进入中国科研机构排名前20名(2011年度排名第20名、2010年度排名第19名);动物研究所在2012年度SCI收录中国生物领域科技论文数量在中国科研机构中排名第17名,也连续3年进入前20名(2011年度排名第18名、2010年度排名第16名);动物研究所在2012年度Medline数据库收录论文数量在中国科研机构中排名第10名。根据《中国科学院生物类研究所论文与引文统计(2008-2013)》,动物研究所在SCI第一著者论文收录中从2008年的316篇上升到2013年的402篇,6年间增长了27%,动物研究所的各项统计排名均位居前列。报告中的人均收录论文情况显示,SCI、SSCI、CPCI、EI期刊中共收录动物研究所2304篇论文,人均7.20篇,排名第二;CSCD期刊共收录动物研究所930篇,人均2.91篇,排名第四。动物研究所SCI全部著者论文收录2301,排名第三;SCI第一著者论文收录1442篇,排名第三。 科技创新 在细胞编程与重编程方面,利用CRISPR-Cas技术首次在重要模式动物大鼠上实现了多基因同步敲除,并证明此技术引入的基因修饰可通过生殖细胞传递到下一代,该突破对于推动利用大鼠进行基因功能研究和大鼠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利用果蝇和斑马鱼为模式,发现Smurf通过位点特异性的泛素化修饰Ptc蛋白,正调控Hh信号通路活性,这一机制有利于生物体内信号受体细胞对外源Hh信号进行有效解读,并在维持信号的稳定传递上起重要作用;成功建立了大鼠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系,并证明其在长期培养过程中仍可维持单倍性和多能性,这一工作将对人类疾病模型研发和开展基因功能研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有害动物调控机制方面,成功破译飞蝗基因组图谱并揭示其食性、迁飞和群聚的奥秘,为更好的揭示蝗灾爆发机制以及开发可持续性治理策略和新的控制方法提供了宝贵的基因组资源,也为推动蝗虫成为研究人类疾病和行为的生物医学模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基于多年研究成果的积累,从蝗虫型多态现象的进化、型变的分子基础和调控机制等方面系统阐述了近十年来在蝗虫型变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未来研究中要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对于加深人们对蝗虫型变机制的理解以及蝗灾可持续治理新策略和新方法的开发,都具有重大意义;全面系统阐述了关于红脂大小蠹入侵机制和综合防控理论;在松材线虫转型发育及其与媒介天牛-蓝变菌共生互作方面取得新进展。在动物进化与保护方面,重建了大熊猫800万年的种群分化历史,指出虽然现生大熊猫的三个遗传种群均具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进化潜力,但是其栖息地破碎化现状及隔离种群间有限的基因流再得不到有效改善,他的遗传多样性将会在未来缓慢丧失;从基因组水平进一步确证了地山雀是“山雀”而非“鸦”,并发现其基因组中与能量代谢相关的基因家族发生了扩张、与免疫和嗅觉相关的基因家族发生了收缩以及与低氧反应和骨骼发育相关的基因经历了正向选择和不同程度的快速进化,揭示了地山雀为适应青藏高原的特殊环境,产生了基本的生存适应策略演化。 截至2014年3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共有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并设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二级学科硕士点(6个):基因组学、动物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态学、生物工程 二级学科博士点(6个):基因组学、动物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态学、生物工程 博士后流动站(2个):生物学、生态学 据2015年9月研究所官网信息显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共有流动人员834人,其中在站博士后115人,在读注册博士和硕士研究生52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16人,硕士研究生212人),另有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的研究生137人。 2005年,动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李文东作为第一作者,动物研究所为第一完成单位,在《科学》杂志发表一篇关于SARS研究的文章并于2006年度获得了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2006年(郑艳华博士)、2007年(李文东博士),共获得两篇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
“2000年公布的人类基因组测序,中国只承担了百分之一的工作,这次我们完成了酿酒酵母染色体合成的四分之一,可以说是中国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进一步奠
2014年第44卷第9期的《中国科学.生命科学》杂志刊登了一篇名为《我国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和展望》的评述文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的学者简要介绍
您好李鸿章历史定位李鸿章及其生活的时代,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他作为近代中国一位非常复杂的历史人物,在不同时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所言所行更是斑驳陆离,因而人们评
若学校要求学生查重使用知网查重系统,则学生必须将硕士论文上传至知网中进行检测;若学校要求学生使用其他类型查重系统,学生可以不用将硕士论文上传至查重系统中,但必须
为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努力做好2003年邮政思想政治研究工作,为推动邮政向良性循环迈进提供服务,中国邮政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围绕全国邮政工作的总体部署,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