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诺喜乐
《读者》杂志从1981年创刊至今,
已经走过了39个年头。
这本小小的杂志,
曾陪伴着无数人成长、蜕变。
在本杂志中,
你可以窥见生活中每一个温暖的角落,
能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沉浸于古今中外的百家文化。
如今,
互联网充斥着生活,
温暖的文字日渐稀缺,
但《读者》杂志仍然陪伴在很多人身边。
不管你处在人生的何种阶段,
都能从《读者》里找到归属和温暖。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看《读者》的,都是怎样的人吧!
文案 | 末日 寒江雪
绘画 | 李佳佳
辣椒0908
周六上午,带闺女在新华书店待了两个小时胡乱翻书。去新华书店翻书,曾是我刚工作时的最大爱好,最近这些年已经淡下来了。乱翻书的好处就是总能遇到好玩的书,或者某篇精彩的文章。现在书店里的书多数都带塑封,能够打开翻阅的书已是非常寥寥了。 翻看《肖复兴散文》一书,读到了他回忆在北大荒时借书经历的文章,题目是《借书奇遇》。肖复兴的著作我不熟悉,只知道他的文章被《读者》杂志选登很多。我曾经统计了《读者》杂志从创刊的1981年至2020年共40年的作者发文信息,在大陆作家中,肖复兴的发文量排在周国平、毕淑敏、贾平凹之后,列第四。 在这篇文章中,肖复兴回忆自己1971至1973年在北大荒插队时借书的经历。书是从18里外的猪场的曹大肚子那里借的,每次借书都要“我”先写个书单,他回家去找。一般他都能找到,如果找不到,他就找几本相似的书借给“我”。 在那个年代,曹大肚子藏的都是“禁书”。他有这么多书,说明是有学识的;敢于把书偷藏起来,说明是有见识的。更难得的是,他对同样爱读书的“我”的信任和关爱,体现了特殊岁月里读书人之间的相惜。对于那个年代人们的各种坚守,我都心存敬意。 作者也很怀念那段岁月里的借书经历。文章结尾写道:“我非常感谢他和他的那些书,在那些充满寂寞也充满书荒的日子里,他家的那些书奇迹般地出现,让我感到荒凉的北大荒神奇的一面,也让我感到处江湖之远民间力量,让我对这片土地不敢怠慢不敢轻薄,让那些日子有了丰富而温暖的回声……”
《读者》杂志原名《读者文摘》,创办于1981年4月,当年为双月刊,共出5期。至1999年12月,共出版221期。《读者》杂志是综合性的文摘杂志,主要刊登其他报刊
《读者》半月刊 定价:4元 全年价:96元邮发代号:54-17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读者》(乡土人文版)月刊 定价:5元 全年价:60元邮发代号:28-2
1、《读者》比较的理性,其中不乏闪烁人性的智慧;《青年文摘》却是贴近社会,驱散密布已久的阴霾,鼓舞青年的自信心;《意林》是一个个寓言与小故事。 2、《意林》强调
《读者半月刊2021年05期》百度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链接:
《读者》杂志从1981年创刊至今, 已经走过了39个年头。 这本小小的杂志, 曾陪伴着无数人成长、蜕变。 在本杂志中, 你可以窥见生活中每一个温暖的角落, 能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