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天晴9080
1 论著:《论唐代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巴蜀书社 2001112 《独到的农村生活画面展现——陶渊明与小林一茶的田园农事诗比较》 《九江师专学报》增刊; ; 20013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对日本天皇年号的影响》 《日本研究》; ; 200106204 主编:《古文精粹》四川辞书出版社 《论王维的应制诗》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NO4;;6 《日本和陶诗简论》江西社会科学;NO1;;7 独著:《 古诗精粹 》四川辞书出版社 2002108 参编:《唐宋八大家文观止》1998年2月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9 合著:《杜诗全集》1999年10月四川天地出版社出版。10 独著:《中日古代帝王年号及大事对照表》2004年6月四川辞书出版社11 《日本汉诗概论》;《日本问题研究》1993年1期12 《论白居易的闲适诗》;《河池师专学报》1993年4期13 《苏轼政治讽喻师内容新探》;《河池师专学报》1994年1期14 《论陶渊明“桃花源”理想的生命力》;《河池师专学报》期15 《纪念黄庭坚诞辰95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宜州举行》;《文学遗产》1996年3期16 《改进高等师范院校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广西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3期17 《讨论黄山谷的两次贬谪及贬谪诗》;《河池师专学报》1996年4期18 《豪放健劲与婉约绝谷——杜甫写景咏物诗评谈》;《钦州师专学报》期19 《无巧不成书与偶然和必然——<三言>,<二拍>中冤狱巧合现象杂论》;《钦州师专学报》1997年2期20 《论小林一茶诗歌产生的思想基础及其艺术创作观》;《日本研究》1998年2期21 《杜甫雨诗寓意管窥》;《杜甫研究学刊》1998年2期22 《试论传统文化在当前形势下的意义和作用》;《河东学刊》1999年2期23 《简论日本汉诗的艺术特色》;《日本研究》1999年1期24 《苏文辩伪三题》;《钦州学刊》1999年3期25 《略论杜诗在日本的流传及日本学者研究杜诗的主要方法》《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3期26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读杜诗有感》;《成都大学学报》2000年3期27 《陶渊明与小林一茶农事诗比较研究》;《九江师专学报》2001年增刊28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对日本天皇年号的影响》;《日本研究》2002年3期29 《<烈女传>引<诗>得诌议当》;《钦州师范高等学校学报》2001年1期30 《论鉴真东渡后唐代佛教对日本佛教的影响》;《贵州文史丛刊》2002年3期31 《曾来余亦诗成僻,昨夜分明梦杜翁——谈谈杜诗对日本汉诗的影响》;《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4期32 《略论白居易山水诗的淡美风格》;《古典文学知识》2002年 4期33 《司空图‘韵味说’辩》;《广西大学学报》2002年6月34 《日本和陶诗简论》;《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1月35 《黄庭坚》;《河池师专学报》1994年2期36 《古乐府与古诗十九首——关于中国古代抒情诗成熟的研究》;《河池师专学报》1994年4期(人大复印资料1995年2期全文转载)37 《论宋元明短篇白话小说中的冤狱描写》;《河池师专学报》1995年4期38 《烈女传引诗考》;《河北师院学报》1997年2期39 《论<诗经>‘风’的 概念形成及其理念志向》(上);《贵州文史丛刊》1997年2期40 《论<诗经>‘风’的 概念形成及其理念志向》(下);《贵州文史丛刊》1997年3期41 《论诗经中的天,鸟现象》;《钦州学刊》1997年4月42 《论西汉三家诗的正变说》;《河池师专学报》1997年4期43 《论郑板桥的风雅诗》;《钦州学刊》1998年1期44 《中唐元和讽喻诗小考》;《河东学刊》1998年1期45 《<陶渊明集>所收<问莱使>诗真伪考》;《九江师专学报》1998年2期46 《简论李商隐,<乐游原>诗中的“只是”一词——唐诗虚词初探》;《钦州学刊》1998年3期47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考》;《河池师专学报》1998年3期48 《论刘向“幽厉”时代的诗经学》;《吉林师院学报》1998年4期49 《从“诗迹”看皮日休<馆娃宫怀古>中的“香径”一词》;《钦州学刊》1998年4期50 《从<红楼梦>的二重世界看林黛玉与眼泪之关系》;《河池师专学报》1999年1期51 《评<诗经研究史概要>》;《唐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1期52 《从“连章组诗”的试点看钱谦益对杜甫<秋兴八首>的接受与展开》;《杜甫研究学刊》1999年2期53 《从庞统和诸葛亮看三国故事中军师形象的变迁》;《古典文学知识》1999年3期54 《蜀汉政权论》;《四川社会科学研究》1999增刊55 《从试点的角度看白居易诗歌中身体语言的描写》;《钦州学刊》1999年3期56 《论金元诸宫调的韵》;《川东学刊》1999年3期57 《论<诗经>十五国风所体现的科学思想》;《第三届诗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58 《释<毛诗注疏>中的“若然”》;《第三届国际诗经研讨会论文集》59 《高吹万<诗经>收书轶事》;《第三届国际诗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60 《论<毛诗注疏>对司马迁<史记>的有关评价》;《第四届国际诗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61 《论<诗经>中鸟的表现寓意》;《第四届国际诗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62 《简论<宋本杜工部集>中的几个问题》;《杜甫研究学刊》1999年4期(人大复印资料2000年7期全文转载)63 《朱东润的生平和学术成就》;《嘉应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1期64 《钱起<归雁>“水碧沙明两岸苔”苔之含义考》;《山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0年2期65 《略论<老莱子孝行>中孝的真义》;《贵州文史丛刊》2000年2期66 《陈硕甫小论》;台湾《中国文哲研究通讯》2000年4期67 《郝敬的诗序论》;《贵州文史丛刊》2000年4期68 《从视力障碍的角度解释白居易诗歌中眼疾描写的意义》;《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1期69 《略论<岁寒堂诗话>对杜甫与白居易诗歌的比较评论》;《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1期70 《陶渊明“乐天委分,以至百年”考》;《九江师专学报》2000年4期71 《陈奂传》,《陈奂研究集》;(台湾)中央研究院 中国文哲研究所编著。台湾达雯印刷有限公司 2000年12月出版72 《陈硕甫年谱》《陈奂研究论集》;(台湾)中央研究院 中国文哲研究所编著,台湾达雯印刷有限公司 2000年12月出版73 《陈奂的经学思想》《陈奂研究论集》 (台湾)中央研究院 中国文哲研究所编著 台湾达雯印刷有限公司 2000年12月出版74 《陈奂<说文部目韵>考》《陈奂研究论集》 (台湾)中央研究院 中国文哲研究所编著 。台湾达雯印刷有限公司 2000年4期75 《从赠答诗的世界看陶渊明与青年友人的关系》;《九江师专学报》2001年3期76 《论杜甫的夔州诗》;《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4期77 《略论<儒林外史>中的“把”字结构》;《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2年3期78 《<诗经>与<坊记>——从以<诗经>为源头的<坊记>形成过程看人类所存在的基本理念志向》;《诗经研究丛刊.第二辑》(中国诗经学会编.学苑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79 《论郑玄的诗经学》;《第五届国际诗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80 《从归鸟意向与<易经>之关系释陶渊明<饮酒>(其五)诗》;《九江师专学报》2002年2期81 《白居易<池上篇>考》;《河池师专学报》2002年3期82 《论玄言诗在文学史上的意义》;《鞍山社会科学》2002年3期83 《季本的诗经观》;《嘉应大学学报》2004年4期84 《略论李白<蜀道难>的演变的过程——谦论<蜀道易>系列诗的政治意义》;《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1期(人大复印资料2003年7期)85 《从处所与理想的视点释陶渊明的‘暖暖远人村’》;《鞍山社会科学》2002年5期86 《从知识分子“忧道”与“忧贫”的角度释陶渊明的<劝民>诗》;《九江师专学报》2003年2期87 《论王维的应制诗》;《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期88 《论杜甫在东鲁时期与李白的交友与诗作》;《杜甫研究学刊》2004年1期89 《略论王安石的性情命论》;《华东理工学院学报》2004年1期90 《明清女子题壁诗考》;《河池师专学报》2004年1期91 《郝敬的赋比兴论》;《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4年2期92 《略论<诗经>中“南亩”的意义》;《圣经研究丛刊.第七辑》(中国诗经学会编.学苑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93 《论鲍照对同时代诗人陶渊明的继承和创新》;《鞍山社会科学》2004年3期94 《苏武,李陵诗考》;《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3期9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读杜诗有感》,成都大学学报;;20000396 《中日学者的‘陶渊明情节’》,九江师专学报;;20000197 《陶渊明‘乐天委分,以至百年’考》,九江师专学报:;200004;98 《杜诗全集》,天地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99 《陈硕甫小论》,台湾《中国文哲研究通讯》;;200006;100 《略谈杜甫诗在日本的流传及日本学者杜诗研究主要方法》,杜甫研究学刊;;200003;101 《论杜甫在东鲁时期与李白的交友与诗作》,《杜甫研究学刊》2004·1102 《略论王安石的性情命论》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4·1103 《明清女子题壁诗考》 , 《河池师专学报》2004·1104 《郝敬的赋比兴论》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4·2105 《略论〈诗经〉中“南亩”的意义》,《诗经研究丛刊·第七辑》(中国诗经学会编·学苑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106 《论鲍照对同时代诗人陶渊明诗歌的继承与创新》《鞍山社会科学》2004·3107 《苏武、李陵诗考》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108 《简析杜甫〈唐故万年县京兆杜氏墓志〉的写作特色——兼论‘义姑’京兆杜氏对杜甫的影响》, 《河池学院学报》2004·3109 《从〈大别狐妖〉到〈二刻拍案惊奇〉再到〈型世言〉看狐妖谭内容的变革与继承》 《明清小说研究》2004·4110 《简论〈饮酒〉(其十七)诗的寓意》, 《九江学院学报》2004·1111 《略论〈世说新语〉中“人”的自称词用法》,《河池学院学报》2004·5112 《略论王褒的送葬诗》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113 《季本的诗经观》 《国际汉学论丛》(林庆彰主编)第二辑·台湾台北乐学书局)2005年2月出版
lifang88322
发表论文数十篇,主要的有:《楚辞研究史略》(《语文导报》1986年10期),《楚辞版本源流考索》(《浙江学刊》1987年1期),《浙江四十年楚辞研究概述》(《浙江社会科学》1990年4期),以上三篇皆经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中心转载;《论版本和善本》(《杭州大学学报》1988年4期),《〈四库全书总目〉版本考辨》(《文史》第35辑)等。附论文不完全列表: [1]崔富章. 十世纪以前的楚辞传播[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6:74-90. [2]崔富章. 四库提要诸本分析——以《四库全书总目》本为优[J]. 文献,2012,03:3-17. [3]崔富章. 十世纪以前的楚辞传播[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4]崔富章,周晶晶. 《世本集览》手稿本之文献价值[J]. 文献,2010,04:52-58. [5]崔富章. 《楚辞补注》汲古阁刻本及其衍生诸本——竹治贞夫等四家误判辨析[A]. 中国屈原学会、南通大学楚辞研究中心.中国楚辞学(第十八辑)——2010年江苏南通屈原与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屈原学会、南通大学楚辞研究中心:,2010:7. [6]崔富章. 读漆雕世彩《梅赋》感言[J]. 职大学报,2010,01:44. [7]崔富章,朱新林. 《古逸丛书》本《玉烛宝典》底本辨析[J]. 文献,2009,03:144-150. [8]崔富章,柯亚莉. 天一阁藏明人奏疏四种经眼录[J]. 文献,2009,01:153-157. [9]崔富章,柯亚莉. 《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楚辞类》补正[J]. 文献,2008,03:72-77. [10]崔富章. 21世纪楚辞学的开拓与发展[J]. 国际学术动态,2008,03:8-11. [11]方铭,张曦,石川三佐男,陈怡良,崔富章. 中国屈原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资料汇编[J]. 职大学报,2008,01:35-37+140. [12]崔富章. 天一阁与《四库全书》——论天一阁进呈本之文献价值[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1:148-155. [13]崔富章. 《四库全书总目》传播史上的一段公案——从傅以礼的《跋》谈起[J]. 文史知识,2007,12:44-49. [14]崔富章. 《楚辞书录解题》后记[A]. 中国屈原学会.中国楚辞学(第十四辑)——2007年浙江杭州屈原及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屈原学会:,2007:4. [15]崔富章. 《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楚辞类》补正[A]. 中国屈原学会.中国楚辞学(第十四辑)——2007年浙江杭州屈原及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屈原学会:,2007:6. [16]崔富章. 《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楚辞类》补正[A]. 东亚细亚比较文化学术会议、中国屈原学会.2007年楚辞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东亚细亚比较文化学术会议、中国屈原学会:,2007:4. [17]崔富章,郭丽. 《四库全书总目·韩魏公别录提要》补正[J]. 文献,2007,03:59-62. [18]崔富章. 屈骚精神 互古常新[A]. 中国屈原学会.中国楚辞学(第八辑)——2007年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一)[C].中国屈原学会:,2007:10. [19]崔富章. 屈骚精神 互古常新[J]. 中国楚辞学,2007,01:1-10. [20]崔富章. 屈骚精神 互古常新[J]. 中国楚辞学,2007,01:1-10. [21]崔富章. 屈骚精神 亘古常新[J]. 甘肃社会科学,2006,01:46-48. [22]崔富章. 《四库全书总目》武英殿本刊竣年月考实——“浙本翻刻殿本”论批判[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1:104-109. [23]崔富章. 《楚辞》校勘文献概论[J]. 中国楚辞学,2005,02:99-115. [24]崔富章. 《楚辞》校勘文献概论[J]. 中国楚辞学,2005,02:99-115. [25]崔富章,崔涛. 《春秋繁露》的宋本及明代传本[J]. 文献,2005,03:146-157. [26]崔富章. 文澜阁《四库全书总目》残卷之文献价值[J]. 文献,2005,01:152-159. [27]崔富章. 大阪大学藏楚辞类稿本、稀见本经眼录[J]. 文献,2004,02:232-243. [28]崔富章. 民俗节日里的屈原故事与士人向往的屈原形象[J]. 职大学报,2004,01:40-43+74. [29]崔富章. 陆时雍《楚辞疏》引“晁无咎曰”辨证[J]. 北方论丛,2004,01:1-3. [30]崔富章,石川三佐男. 西村时彦对楚辞学的贡献[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5:31-39. [31]崔富章. 版本释名[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2:101-107. [32]崔富章. 楚辞校勘文献概论[J].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1:20-25. [33]崔富章. 《楚辞》校勘文献概论[A]. 中国屈原学会.中国楚辞学(第七辑)——2000年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中国屈原学会:,2000:17. [34]崔富章. 论嵇康的著述指趣[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1:44-51. [35]崔富章. 嵇康的生平事迹及《嵇康集》的传播源流[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04:9-16. [36]崔富章. 论嵇康对《诗三百》传统的继承与发展[A]. 中国诗经学会.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诗经学会:,1999:10. [37]崔富章. 班固笔下的屈原[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04:81-86. [38]崔富章. 屈原《卜居》与嵇康《卜疑》[J]. 云梦学刊,1997,02:6-9. [39]崔富章. 浙江的刻书与藏书[J]. 文史知识,1996,10:65-70. [40]崔富章. 《四库提要·诗类》补正[A]. 河北师范大学.1993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河北师范大学:,1993:9. [41]萧兵,赵逵夫,戴志钧,刘毓庆,崔富章,汤漳平,曹大中,潘啸龙,江立中,黄中模. 楚辞学:现状与未来十人谈[J]. 云梦学刊,1991,01:1-6. [42]崔富章 ,黄征. 浙江敦煌学研究概述[J]. 浙江社会科学,1991,01:29-32. [43]崔富章. 浙江四十年楚辞研究概况[J]. 浙江社会科学,1990,03:22-25. [44]崔富章. 四库提要补正[J].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01:46-54. [45]崔富章. 四库提要补正[J].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01:46-54. [46]崔富章. 四库提要补正四则[J]. 文献,1988,04:236-241. [47]崔富章. 论版本和善本[J].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04:84-92. [48]崔富章. 《楚辞》版本源流考索——兼及《楚辞要籍解题》之讹误[J]. 浙江学刊,1987,01:120-125. [49]崔富章. 四库提要补正——史部地理类(浙江)[J]. 杭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02:89-97. [50]崔富章. 四库提要补正[J]. 文献,1982,03:187-198. [51]崔富章. 章学诚“方志为外史所领”说发疑[J]. 晋阳学刊,1982,02:20-22. [52]崔富章. “秬秠”辨[J].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04:125-127. [53]崔富章. 沈约籍贯考[J].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01:109-111. [54]崔富章. 从《秦献记》《秦政记》写作年代谈起[J]. 文史哲,1979,03:77+62. [55]崔富章. 关于《秦献记》的主题及其他[J].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03:127-133.
馒头笑开了花
1. “NP+好+V”构式语义探究,《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2. Topic and Its Negation in Chinese Sentences,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sian Language Processing IEEE Computer Society, . 《诗经》叠字计量研究,第十六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诗经学会《诗经研究丛刊》第二十一辑,学苑出版社,2013年。4. Categoriz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Fragments with Shi Plus Punctuation,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sian Language Processing IEEE Computer Society, . Computer Identification of the Ambiguity Structure “A Shuoshenme Ye B”,越南亚洲语言处理国际会议论文集,2012年。6. 副词“才”的语义指向及其计算机识别研究,《长江学术》2012年第1期。7. 对“之前”和”以前“异同的新认识,《中国语文的现代化与国际化》,中国语文现代化第一届国际会议暨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集,军事科学出版社2012年。8. On the Semantic Orientation and Computer Identification of the Adverb “cai”,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sian Language Processing,IEEE Computer Society, . 中文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第11期。10. On the Semantic Orientation and Computer Identification of the Adverb “Jiù”,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sian Language Processing ,IEEE Computer Society, . On the Semantic Orientation and Computer Identification of Adverb bie(别),新加坡亚洲语言处理国际会议论文集,IEEE Computer Society, USA,2009年。12. “甭”与“别”,《语言研究》2009年第4期。13. 副词语义指向自动识别的路径探讨和个案分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第4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9年第5期摘录。14. 论副词“也”语义指向的制约因素,《长江学术》2009年第3期。15. 诗经一价动词研究,第八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诗经学会《诗经研究丛刊》第十六辑,学苑出版社,2009年。16. 从语言问题到语言资源,《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17. 文科大学生实践创新模式探讨,《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年第8期。18. 论“X从小Y”的词切分,第七届中文信息处理国际会议论文集《中文计算技术与语言问题研究》,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19. Constraints of Word Segmentation on Computer Identification for Semantic Orientation, 《Recent Advance of Chinese Computing Technologies》,新加坡Chinese and Oriental Languag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ociety ,2007年。20. 《诗经》形容词的配价研究,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诗经学会《诗经研究丛刊》第十二辑,学苑出版社2007年。21. 《诗经》使令动词配价研究,《长江学术》2006年第4辑。22. “从小”语义指向的计算机识别,《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05年第1期全文转载, 2006年3月录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词汇学理论与应用》(三)。23. 《诗经》“给予”类三价动词配位方式考察,中国诗经学会《诗经研究丛刊》第六辑,学苑出版社2004年。24. “静女”非“美女”—与熊焰先生商榷,《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25. NP施+VP+NP受及其同义句式的选择,《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26. 同义句式的语言研究和言语研究,《长江学术》2003年第4辑,第一届言语与言语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言语与言语学研究》,崇文书局,2005年。27. 《诗经》“给予”类三价动词及其句式构成,《人文论丛》2003年。28. “NP+在+NPL+V着”及其同义句式语用研究,《语言科学》2003年第4期。29. 《围城》述补式超常搭配小议,《修辞学习》2003年第2期。30. 述宾结构和主谓结构变换略论,《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第6期。31. 先秦“被·动”式、“见·动”式再认识,《古汉语研究》2001年第3期。32. 《诗经》结构变换修辞论,《修辞学习》2001年第2期。33. 论动宾结构和主谓结构论变换的语用价值,《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34. 直接引用人物语言时标点的变化,《语文建设》1999年第1期。35. 科学体与艺术体状中结构的比较,《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第4期。36. 论超常搭配的变换及语用价值,《平顶山师专学报》1999年第3期。
对刑事侦查与刑事技术衔接配合的思考 -----【作为论文,对其中的一些关键点还是应该有数据支持,比如你实习时所在的分局的年发案数据、现场勘查数据、十类必勘案件
一个月写作坚持下来,仅仅是文字堆砌和生活琐事的赘述,虽然没被踢出群,但心里明白份量好浅,一月下来,没有一篇拿得出手和值得推荐好文章。几天来略感颓废,不想前行。晚
会议论文和期刊论文中,期刊论文含金量高。 会议论文是以会议方式提交到EI数据库,属于CA方式。期刊则属于JA方式。要说明的是,JA质量一般都比CA要高,不过JA
1,以“外化”传译茶典籍之内隐互文主题,Journa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
1 论著:《论唐代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巴蜀书社 2001112 《独到的农村生活画面展现——陶渊明与小林一茶的田园农事诗比较》 《九江师专学报》增刊; 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