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静好-静静
园艺(horticulture),即园地栽培(gardenhusbandry),果树、蔬菜和观赏植物的栽培、繁育技术和生产经营方法。可相应地分为果树园艺、蔬菜园艺和观赏园艺。园艺一词,原指在围篱保护的园囿内进行的植物栽培。现代园艺虽早已打破了这种局限,但仍是比其他作物种植更为集约的栽培经营方式。园艺业是农业中种植业的组成部分。园艺生产对于丰富人类营养和美化、改造人类生存环境有重要意义。为了方便地解析由于“gardening”的翻译和农业术语中的“园艺”一词发生同名冲突而出现两个“园艺”,这里把农业术语专用词的“园艺”叫做“专园艺”,把目前流行在普通大众语言中的“园艺”叫做“普园艺”。“专园艺对应的英语是“horticulture”,“普园艺”则对应于英语的“gardening”一词。园艺“普园艺”一般是指与园地活动有关的工作。也因人们运用词语所要表达意思的不同,故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各不相同。随着现代化城乡的发展,高楼林立,道路纵横,地面空间逐渐减少,如何利用城镇居民房前屋后以及屋顶、室内、窗台、阳台、围墙等零星空间或区域,配合城市建设,美化庭院,加速绿化,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无论是在庭院、花园、屋顶、阳台或是室内等相关设施周围的有效空间,均见缝插针,进行人为地创造洁净优美的生活环境和幽雅舒适的工作条件。这对培养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社会风气,发展现代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都起到重要作用。“专园艺”的栽培目的是生产优质作物,以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普园艺”方面的栽培则是观赏为主,生产为辅。因而,前者主要强调管理的科学性,而后者除要求管理的科学性外,一般情况下还要注意应用中的艺术性,要求将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使之表现出观赏和实用双重价值。近些年来,随着人民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除了园林绿化之外,美化到生活环境中的各个角落的风尚正在逐渐形成,所以“普园艺”内容随着发展趋势已不限于指代利用观赏植物进行栽培有关的技术,开始重视造型艺术,使之向观赏艺术的方向发展。
大眼睛鱼儿
学术堂最新整理了十五个好写的园艺技术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1、园艺产品采后处理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2、园艺概论公选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3、园艺专题与讨论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探索4、园艺教育先驱引领专业发展--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艺专业5、园艺藤本植物习性及分类探究6、职业学校园艺专业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7、《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团队建设的措施与效果8、高职类都市园艺专业市场调研与课程体系构建分析9、高校《设施园艺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10、双循环互动教学方式在园艺专业中的实践与探索11、《园艺设施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12、园艺植物营养诊断课程建设途径13、园艺专业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实施浅谈14、中职园艺生职业素养培养策略研究15、园艺产品安全生产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bonbean棒冰
1 ①谈“当地”(学生所在的地方)休闲农业的现状和发展 2 ②谈儿童活动区的规划要求 3 ③探讨“生态”在公园规划中的体现 4 ④谈园林景观中的休闲空间及应用 5 ①居住区景观设计探讨 6 ②公园景观设计探讨 7 ③广场景观设计探讨 8 ④小区水体景观生态设计方法探索 9 ①水生花卉及其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10 ②~~(省/市/县)花卉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 11 ③~~(花卉)组织培养繁殖技术研究 12 ④~~切花采后生理及保鲜技术 13 ①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分析研究 14 ②开放性公园规划设计初探 15 ③匾额、楹联在园林中的应用 16 ④观光农业园发展初探 17 ①城市景观大道植物造景 18 ②居住社区植物造景 19 ①~~(城市)色叶植物资源调查 20 ②~~(城市)行道树资源调查 21 ①高校校园规划设计 22 ②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 23 ③公园规划设计 24 ①乡村旅游(景观)探讨 25 ②观光农业(景观)探讨 26 ③浅析XXX校园景观 27 ④浅析XXX城市景观 28 ①~~小区园林规划设计 29 ②~~社区公园规划设计 30 ③~~工厂核心区园林规划设计 31 ①滨水景观设计 32 ②城市公园规划设计 33 ③乡村景观保护与规划 34 ④公共绿地可达性调查研究 35 ①浅谈住宅小区景观的色彩设计与应用 36 ②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的营造手法 37 ③园林景观设计中小品的表现手法和作用 38 ④园林景观设计中铺装材料调查 39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研究 40 关于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方法的思考 41 城市广场植物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42 关于城市广场铺装设计方法的思考 43 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44 城市步行街景观设计方法的研究45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方法的思考 46 山地城市中地形设计方法的研究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2013年春 园艺专业毕业论文题目1 当地果树生产现状及对策 2 当地蔬菜产业现状调查及对策 3 设施栽培效益分析 4 节水灌溉系统的建设及管理 5 园艺作物节水灌溉效益分析 6 “某一种”蔬菜产销体系的调查研究 7 当地蔬菜生产模式现状与对策 8 当地食用菌产业发展方向与新技术推广的研究 9 当地蚜虫危害园艺作物的种类及消长规律研究 10 当地农业杂草种类的调查及防治方法研究 11 当地蔬菜生产与营销现状及对策 12 品牌在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13 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农药污染问题的调查研究 14 蔬菜标准化生产的实践与思考 15 我国蔬菜种子产业发展现状 16 绿色食品蔬菜生产中的问题及对策 17 蔬菜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18 果树苗木繁殖技术研究(以当地你感兴趣的某一种果树为材料) 19 xx地区果树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以某市或者某县的果树产业为研究对象) 20 果树病虫害防治研究(以当地一种果树的某种病害或者虫害为研究对象) 21 xx地区水果行情调查分析(以某市或者某县的水果行情为研究对象) 22 某种蔬菜作物的繁殖技术研究 23 某种蔬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24 当地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5 当地特色蔬菜的开发与利用 26 植物激素在果树生产上的应用 27 植物激素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 28 植物激素在花卉生产上的应用
janesmonkey
种质资源(ge rmplasm resources ):指具有不同种质可供研究和利用的各种作物品种和类型。 包括品种、类型、近缘种和野生种的植株、种子、无性繁殖器官、花粉甚至单个细胞,只要具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都能归入种质资源之内。凡可供利用和研究的一切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的植物类型,统称为作物种质资源,它包括品种、类型、近缘种和野生种的植株、种子、无性繁殖器官、花粉,甚至单个细胞。我国目前保存的园艺植物资源种类包括:蔬菜:万份,其中根菜类1800份,白菜类1500份,芥菜类800份,甘蓝类500份,瓜类3000份,豆类4000份,茄果类2500份,葱蒜类500份,绿叶菜类2000份,其他400份。果树:国家果树种质资源圃保存苹果、梨、柑橘、葡萄、桃、李、杏、柿、枣、栗、核桃、龙眼、枇杷、香蕉、荔枝、草莓16个主要树种。云南特有果树砧木资源、新疆名特果树、寒地果树种质8900份。观赏植物:全国100多个植物园,保存了当地主要的观赏植物。南宁金花茶基因库、武汉中国梅花种质资源圃、洛阳国家牡丹基因库、南京菊花种质资源圃等。 起源于中国的园艺植物种类有:果树:花红、红肉苹果、山荆子、湖北海棠、楸子、沙梨、白梨、秋子梨、杜梨、豆梨、褐梨、山楂、湖北山楂、木瓜、桃、山桃、甘肃桃、光核桃、李、杏李、乌苏里李、杏、东北杏、梅、樱桃、毛樱桃、枇杷、杨梅、狗枣猕猴桃、葛枣猕猴桃、高山茶藨、红花茶藨、乌苏里茶藨、刺悬钩子、多花悬钩子、山葡萄、刺葡萄、板栗、日本栗、银杏、山核桃、核桃楸、榛、华榛、毛榛、日本榛、香榧、油榧、荔枝、龙眼、柑橘、甜橙、香橙、宜昌橙、黄皮、枳、金柑、金豆、圆金柑等。蔬菜:大豆、竹笋、山药、草食蚕、萝卜、牛蒡、荸荠、藕、茭白、慈姑、蒲菜、芋、百合、白菜类、芥菜、黄花菜、苋菜、韭菜、葱、莴笋、食用菊花、大黄、紫苏、无棱丝瓜等。次生中心:豇豆、黄瓜、甜瓜、中国南瓜等。观赏植物:松柏类、竹类、梅、牡丹、菊花、兰属植物、蔷薇属植物、月季花、报春花、杜鹃属植物、山茶花、荷花、腊梅、铁线莲、扶桑、多种海棠花、多种木兰、多种丁香、多种萱草、紫薇等。 二、简述我国目前开发的园艺植物资源种类及其开发前景(20分)。答:我国是世界第一蔬菜生产大国。2001年,我国蔬菜产量亿T,总产值约为人民币4000亿元左右,出口314万T,创汇亿美元。 10多年来,我国共引进、选育或扩大栽培地区性蔬菜新品种1000多个,有很多是珍稀名优类型。主要有:荷兰豆、生菜、紫叶生菜、紫甘蓝、紫菜薹、紫苏、绿玉甘蓝、奶油生菜、奶白菜、西兰花、黄秋葵、石刁柏、金皮西葫芦、牛蒡、樱桃萝卜、樱桃番茄、珍珠番茄、圣女果、莙达菜、西洋芹、香芹、豆瓣菜、翡翠南瓜、迷你黄瓜、蛇瓜、飞碟瓜、网纹瓜、金瓜、瓠瓜、美洲防风、婆罗门参、球茎茴香、乌塌菜、青花菜、韭菜、细香葱、新西兰菠菜、七彩菠菜、彩椒、香艳茄、绿芦笋、米邦塔食用仙人掌以及国产特菜莲藕、莼菜、茭白、荸荠、菱角和佛手瓜等,丰富和提高了"菜篮子"的品位。我国的野生蔬菜资源十分丰富,较常见的有100多种,是发展蔬菜业的宝贵资源。野生蔬菜中,有些种所含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比栽培种还高出几倍,且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矿物质和锌、钙、镁、硒等微量元素,为群众所喜食。如薇菜、荠菜、山香椿、藜、马齿苋、龙芽草、苦苣菜、车前、芦蒿、地肤子、独行菜、委陵菜、悬钩子、莼菜等。许多野菜还可用作中药,如马齿苋、蒲公英、小蓟等。野生蔬菜不施用化肥、家药,是纯天然食品,其中有些已有人工栽培,有可能驯化为新的栽培植物种。蕨菜、山蘑菇(松蘑、肉蘑、香蘑、白蘑)木耳、发菜、竹笋等山珍菜,味道清醇悠长,是我国传统的出口产品。有些花卉也兼可作蔬菜食用。称作花食。如玫瑰花、梅花、桂花、菊花、杜鹃花、扶桑花、紫罗兰花、木槿花、鸡冠花、桅子花、紫薇花、玉簪花、茉莉花、荷花等,色香兼有,食之别有雅趣和风味。我国生产食用菌90多种,除平菇、香菇这些开发早、已大众化的菇种外,较后开发的有金针菇、黑木耳、白木耳、银耳、猴头菇、鸡腿菇、百灵菇、红平菇、杏鲍菇、真姬菇、茶树菇、杨树菇、阿魏菇、栗菇、牛肚菇、竹荪、姬松茸(巴西蘑菇)、灰树菇、黄伞菇、大球盖菇等一些珍稀品种。我国是世界第一食用菌生产大国。2000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万吨,产值亿元,产量占世界65%左右,出口万吨.创汇6亿多美圆。香菇则占世界产量80%以上。食用菌生产遍及南北。有望成为一大产业。我国也是世界第一水果生产大国。2000年,我国水果面积867万hm2,占世界面积18%,产量6237万T,占世界13%;人均。苹果年产2100万T,占世界43%,稳居世界首位;梨产量亦为世界第一;柑桔产量居世界第三;荔枝产量更占到世界70%;从寒温带到热带的水果应有尽有。而且每一种水果都有很多引进和自选的新优品种。作为第一大水果的苹果,其优良品种,大多为引进的。除已普及的红富士、乔纳金外,新近推广的还有皇家嘎拉、藤牧一号、松本锦、萌(嘎富)、珊夏、早捷、粉红女士、太平洋玫瑰、早红蜜、美国8号、金世纪、斗南、新世界、红王将、重阳红、丰艳、安娜、千秋、南方脆、GS48、GS58、烟富1号、3号、6号、澳洲青苹果等。目前鲜食苹果已无大的发展空间,宜迅速发展澳洲青苹果等酸度高的苹果,作为加工出口苹果汁的原料。梨的优良品种有黄金、水晶、丰水、幸水、新水、新高、园黄、爱宕、绿宝石、红酥脆、红香酥、红巴、八月酥、脆蜜果、早美酥、美人酥、翠冠、西子绿、清香、黄冠、金珠果、中华玉梨等。梨已产过于求,砀山酥梨、蒲城酥梨、赵州雪花梨等均已销售疲软,唯采后有后熟期的早熟、优质西洋梨还可适度发展,老梨园可采取高接换头更新品种。水蜜桃优良品种有浅间、大和白桃、仓方早生、川中岛、大久保、红清水、白清水、阿部白桃、加纳岩白桃、濑户内白桃、安农水蜜、早风王、红甘露、北京8号、黄金桃、白雪红桃、仕女红桃、红仙界、雪里红、沙红桃、秦王桃、八月脆、桃王99、中华寿桃、莱山蜜、莱选1号、大珍宝赤月桃、特大丰王桃、红芙蓉、黑乌桃、黑桃皇后、蜜桃王、王母蟠桃、源东大白桃、新疆白桃等。目前水蜜桃市场已近于饱和,一般品种,不宜再大面积发展。油桃新优品种有曙光、早美光、华光、艳光、瑞光18、22和28、早油王、黑宝石、贵人香、红珊瑚、世纪红、千年红、双喜红、晴朗、丹墨、早丰、早红珠、早红霞、五月火等。早熟、不裂果的甜油桃依然有发展空间。杏品种有凯特、金太阳、端午黄、黄金、金寿、红丰、玛瑙、新世纪、串枝红、曹杏、早荷、早黄金、短枝特大杏、特早熟1号、特早熟2号、玛瑙杏、太平肉杏、风味皇后、新世纪、轮南白杏等。李子优良品种有黑宝石、红宝石、蓝宝石、澳大利亚14、红西梅、琥珀李、秋姬李、井上、西梅、早美丽、贵凌、秋凌、早红、安哥诺李、莫尔特尼、索瑞斯、三华李、杏李杂交种风味皇后等。杏李类杂果中的新优品种,还可适度发展。葡萄优良品种有藤稔、早藤、巨峰、红地球、信农乐、先峰、户太8号、金星无核、凯丰、绿宝石、绿珍珠早、克瑞森、维多利亚、红贵族、黑提、乍娜、高妻、美人指、冠球、京秀、京优、京亚、凤凰51、京红1号、中华香提、矢富罗莎、皇家秋天 、里扎马特、玫瑰香、无核白鸡心、金星无核、意大利红、世纪玫瑰等。鲜食葡萄发展空间已不太。近年来,红地球发展很快,不过仅两三年时间过去,而价格已趋大众化。酿造专用的葡萄品种赤霞珠、品丽珠、蛇龙珠、北醇等也有发展,但原料不敷加工业需要,还应扩大面积。枣的优良品种有赞皇枣、金丝枣、大雪枣、冬枣、梨枣、晋枣、骏枣、无核脆枣、苹果枣、木枣、蜂蜜罐枣、大白铃枣、鸡蛋枣、桐柏枣、信阳枣、糖枣、水枣、打瓜枣、内黄枣等。鲜食枣在国际市场上售价甚高,应大力发展。大樱桃新品种有红灯、大紫、枣红宝石、红鲁比、乌梅极早、大果、拉宾斯、宾库、那翁、雷尼尔、维卡、伦尼、萨米脱、抉择、红艳、红蜜、早大果等。樱桃成熟早、病虫少,在我国的人均消费量极少,人均不过1~2粒,价格仍然远高于一般水果,仍大有发展空间。我国特有的水果猕猴桃,石榴等,更应大力发展。使其大批量进入国际市场。猕猴桃原产于我国,全世界猕猴桃共有63个品种,而我国就有59个。目前陕西、湖北、浙江、河南等省,已有了集中产区,有望在将来使我国超过新西兰,重新恢复为世界猕猴桃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优良品种有京亚、秦美、海沃德、武植3号、通山5号、金魁等。除栽培品种外,很多野生果类如山葡萄、刺梨、沙棘、红树莓、黑梅、松子等也有开发前景。三、园艺植物杂种种子生产有哪几种方法?试以利用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性所选育的一种园艺植物杂种生产体系为例,简述其杂种生产的方法与技术(20分)。答:园艺植物杂种种子生产有以下几种方法:简易制种的方法、利用苗期标记性状的制种方法、利用化学去雄剂的制种方法、利用雄性不育系的制种方法、利用自交不亲和系的制种方法、利用雌性系的制种方法、利用雌株系的制种方法等。 植物不同品种、自交系等相互之间杂交后的第一代往往表现出优势的现象称为杂种优势。利用这种杂种一代优势现象进行新品种选育,就是杂种优势育种。由于杂种一代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现已成为茄果类、瓜类、甘蓝类、白菜类以及萝卜、洋葱等蔬菜的主要育种途径。 1990年,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培育雄性不育植物成为一个热门课题。美国和比利时的科学家相继从植物(如油菜等)的花药中分离出了与花粉发育有关的基因启动子。将这种启动子与雄性不育基因或水解酶基因构成嵌合基因,然后转入植物。转基因植物产生的蛋白或醇可以阻止花粉的产生,杀死所有的花粉,从而获得雄性不育植物。 1992年进一步建立了一种依据基因工程手段控制育性从而利用显性核雄性不育的杂交体系,克服了核雄性不育保持的困难。在这一体系中,雄性不育性的获得可以通过将嵌合核糖核酸酶基因导入未成熟花药中而得到。雄性不育性的保持则通过将该基因与一个抗除草剂基因紧密结合,在F1代田间应用除草剂的喷洒而获得。雄性不育性的恢复则可通过阻止核糖核酸酶表达的抑制基因而获得。这一体系已成功地应用于油料作物、花椰菜、莴苣、番茄、棉花和玉米中。四、简述园艺植物的育种途径及其育种技术要点(10分)。答:1、“查”,即种质资源调查。通过对现有种质资源的调查可能发掘长期蕴藏在局部地区而未被重视和很好利用的品种类型,再经过品比、区试、生产示范以及审定或登记可直接应用于生产。2、“引”,即引种。从外地或国外引进新品种或新的作物,经过品比、区试、生产示范以及审定或登记可直接应用于生产,这是解决一个地区或国家品种问题最简捷、最快速的方法。通过引种丰富本地区或本国的种质资源,尤其是一些特异、重要资源的引进,如抗病性、抗虫性、抗逆性及雄性不育性等,将会使本地区或本国的育种水平产生质的飞跃。 3、“选”,即选择育种。选择育种是利用现有品种或类型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变异,通过选择、淘汰的手段育成新品种的方法,是改良现有品种和创造新品种的简便而有效的育种途径。选种的变异主要来自: 自然杂交,即串花引起的基因重组,假设一种植物在100个位点上各有两个相对的等位基因,通过串花后可能生产的新的基因型即新类型可达3100。 自然变异,植物在自然环境中,由于包括气候因子(高温、寒冷、干旱、雷雨等)、生物因子(病原菌、寄生物等)、生态因子(从南方引到北方,从高山引到平原)等的变化而引起植物发生可遗传的变异。这种变异通常在万分之几到十万分之几,虽然频率较低,但在一个较大的群体中认真、细致的辨别、鉴定,还是不难发现的。如目前,所选育的各种雄性不育性,其不育源相当一部分是来自自然变异。 五、举例说明基因工程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10分)。答:例如转基因技术的建立,为转移单个基因进行作物改良提供了动力。其过程直截了当:确定携带某种希望得到的性状基因,将其转移到目标植物中,并使其在目标植物中进行表达。它不仅对新的转基因进行了充分检验,而且展示了培育带有某些希望得到的性状的转基因植物的可行性。基因添加的例子很多,包括各种转入抗虫、抗除草剂、抗病毒及其他病原微生物基因以及通过转基因的方法改善了生产性能的植物。 六、以一种园艺植物为例,拟定一良种繁殖推广方案。方案应包括推广园艺植物的种类与品种、繁殖方式、亲本(良种)繁殖圃地(园)的建立、良种繁育技术、推广区域的确定及推广的策略等(20分)。答:加利福尼亚2号芦笋全雄系繁殖推广方案:1、种类:芦笋。2、品种:加利福尼亚2号。3、繁殖方式:组织培养。4、良种繁殖圃地的建立:选择土壤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保水保肥力强,富含有机质的微酸砂壤土,精心过度定植,培育壮苗,以备大田生产之用。5、良种繁育技术:选取无毒、健壮的雄性植株为母体材料,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快速扩繁。6、推广区域的确定:黄河、渭河滩涂区域。7、推广策略:通过试验、示范,进行对照分析,靠产量、质量和效益带动农户接受。
在中药学 毕业 论文中,题目是 文章 的眼睛,既要概括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要简炼,有吸引力。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中药学毕业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园艺植物育种的发展趋势育种目标更加紧密结合生产与科技的发展及市场竞争的需要育种目标总的趋势;培育“髙产\优质、,高效”的品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国都十 分重视
1、布鲁纳的学科结构主义理论 2、赞科夫的发展主义理论 3、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
野生植物保护存在的问题与策略论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我精
3、 国内外水资源管理学研究进展 3.1 国际水资源管理学研究进展 到目前为止,明确提出水资源管理学的文献极为有限。根据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面临的新的问题和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