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84

快乐皇帝
首页 > 学术论文 > 非典议论文素材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燃情咖啡

已采纳

人物正能量素材 1、钟南山:武汉,是能过关的! 2003年抗击非典,让人们记住了他的名字:钟南山。17年后,担任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在护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一线忙碌,这一年,他84岁。“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他让大家不要去,84岁的他却义无反顾去武汉前线。这样的一位无怨无悔为民出征的钢铁卫士,提到武汉时,却几度哽咽,他坚定的说,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武汉,是能过关的! 2、战疫逆行者:若有战,召必至,战必胜! 疫情就是命令,军医们成为奔向最危险战场的逆行者。17年前,他们是抗击非典的主力军,17年后,他们义无反顾,在请战书上按下一个个红手印。“我们责无旁贷,随时听候调遣”!未着白衣时,他们是家中的支柱,是父母眼中的孩子。换上白衣,换上军服,他们就是随时听从国家召唤,使命必达的先锋战士。危难之时,军人优先!是他们,为我们建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3、正能量作文素材开头 (1)对全国人民来说,这毫无疑问将是一个难以忘怀的春节。本该张灯结彩的街上空空荡荡,本该熙熙攘攘的商场里倍感萧条,本该充满欢乐喜庆和欢声笑语的春节,今年却彷如布上了一层阴霾。而这一切都要归咎于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自2019年12月底武汉官方发布疫情以来,一场抗疫之战已然打响。在这场战疫中,我们的党员干部们身先士卒,始终站在战场的最前线,正以自己平凡的血肉之躯筑起一座抵御新冠病毒的巍巍长城。 (2)“或多难以固邦国,或殷忧以启圣明”。在我们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努力下,在我们政府及时科学的领导部署下,在我们党员干部们奋勇拼搏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打赢这场战争,而经历了这场磨难的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必将在未来复兴的道路上变得更加稳固和强大! (3)当大家都沉浸在即将到来的春节的欢乐气氛中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打破了这一片祥和。辞旧迎新的欢喜,仿佛一夜之间被紧张的全民皆兵所代替,让我不得不接受了这个事实。这个假期注定是一个不寻常的假期,这个春节也注定是一个不一样的春节。接下来的日子里,每天从新闻里了解疫情的发展,看着那个不断增长的数字,我心里充满的恐慌。

204 评论

大嘴小鲨鱼

非典中护士医生救助病人的感人事迹叶欣抗非典,护士长叶欣的事迹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场上,广大医务工作者高扬白求恩精神的旗帜,无私无畏,冲锋在前,用生命谱写了救死扶伤的壮丽篇章。在玉兰花开的时节,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叶欣永远离开了人世,她牺牲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场上。生前,她留下了一句令人刻骨铭心的话:这里危险,让我来。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病人,这是无数医务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境界。正是有了一大批白衣战士的顽强奋战,非典型肺炎蔓延的势头才得以遏制。人民群众才得以安享宁静的生活。———《人民日报》4月18日述评:《人民健康重于泰山》“凡大医治病,必当无欲无求,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唐代名医孙思邈将这篇《大医精诚》冠于中医巨著《备急千金要方》之首,提倡为医者必须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精”于专业、“诚”于品德,这样才是德才兼备的“大医”。这篇《大医精诚》,正是广东省中医院二沙急诊科护士长叶欣在1974年,考上该院的“卫训队”正式从医所上的第一课。在广东省中医院当了23年的急诊科护士长,无论是现场急救跳楼的垂危民工,还是带头护理艾滋病吸毒者,还是冒死抢救非典型肺炎病人,叶欣从来没有“瞻前顾后,自虑吉凶”。她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了中国大医之“精诚”。2003年3月24日凌晨,因抢救非典型肺炎病人而不幸染病的叶欣光荣殉职,终年46岁。连日来,记者探访了叶欣的家人、朋友、同事、病友以及主诊医生(负责她临终前的抢救工作),追寻这位白衣天使不灭的精神。每天给大家派药送汤一定要亲自监督大家用开水服下预防药物,连清洁工也不例外2月份起,省中医院二沙分院陆续接诊非典型肺炎病例。由于此前在大德路总院已经有一线医护人员被传染病倒,叶欣护长尤其小心。每天早上,她提前半小时回科室,给大家准备预防药物,派发到每位医生、护士、护工手里,连清洁工也不例外。有些预防药物有较强的副作用,叶欣一定要亲自监督大家用开水服下。进病房前,叶欣反复强调各项预防措施:换工作服、鞋子、袜子;戴好口罩、帽子、眼罩;进隔离病房前要更换隔离衣;出隔离病房要洗手、漱口。在迎战非典型肺炎的日子里,她每天睡觉的时间只有几个小时,但仍不忘记临睡前煲一锅老火靓汤,有时是花旗参,有时是冬虫草,她要在第二天带回医院给同事们喝,提高抵抗力。总是把危险留给自己面对危重传染病人,她身先士卒,有时甚至关起门来抢救,不让太多人介入没有人能确定,叶护长是在哪一天、哪一次感染到非典型肺炎的。每次有疑似或者确诊病人送到科里,她和急诊科主任就身先士卒,承担起繁重的医护工作,有时甚至关起门来抢救,不让太多同事介入。“我已经给这个病人探过体温、听过肺、吸了痰,你们就别进去了,尽量减少感染机会。”在迎战“非典”的日子里,这番话令很多年轻护士落泪。“叶护长可能是2月24日那天被感染的。”护士小容回...........

258 评论

lilybell714

抗击“非典”话题作文写作素材 (1)医学伦理观核心理念希波克拉提斯誓言: 把我的一生献给人道主义服务。我凭着良心和尊严行使我的职业。我首先考虑的是我病人的健康。我将尽我的一切能力维护医务职业的荣誉和崇高传统。在与非典型肺炎斗争中,可敬的医务人员正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这段名言。 (2) 你们正在用自己的生命作堤坝, 护卫着我们所有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让我们默默为你们祝福—— 保重,白衣天使! (3)钟南山:医务界抗击“非典”第一功臣 他是一名院士,但现在他更像是一名战士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在抗击“非典”的最前沿,他殚精竭虑,勇于直言 作为一个67岁的老人,到底承受着什么样的压力 在这场和疫病的战争中,是什么在支撑着他的全部精神?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人们谈“非”色变,形形色色的传言更是让人们感到风声鹤唳。钟南山院士果敢的否定了,卫生部所属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典型衣原体是非典型性肺炎”的观点,为广东卫生部门及时制定救治方案提供了决策论据。正如钟院士所说:“首先尊重事实,而不是尊重权威。”随后,以钟南山为首的广东专家摸索出来的治疗经验,大大地提高了“非典”危重病人的成功抢救率,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 (4)衣原体与冠状病毒之争 最先认定“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为衣原体”的科学家是中国工程院士洪涛,这一位在出血热病毒方面的研究做出杰出贡献的专家,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责无旁贷,立刻投入“非典”病毒的研究。随后,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非典”病人的肺标本上有衣原体,并2月18日向社会公布了这一研究成果。 洪涛说,自己曾要求媒体宣布他的发现时“要留有百分之二十的余地”,但实际发布时“还是余地留小了”,致使“衣原体”之说成为官方“非典并不可怕”“已经得到控制”的一份“医学证明”。 虽然洪涛院士的结论曾获官方认可,但由于他仅仅观察了几个病例,就确定衣原体为“非典”的病原体,广东医疗界人士对此并不认可。钟南山院士就坚决地认为:“不可能!”他们根据临床实践,判断其病原体应是一种特殊的病毒。目前,这场中国医学科研领域最大的公案——衣原体、冠状病毒之争已经落下帷幕,洪院士的结论被证明是错误的。为此,洪涛院士公开坦言:“医学研究不要有浮躁情绪,要冷静!” 科学家的本职就是从事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一个从谬误走向真理的过程;科研没有止境,应该对科学家多一分宽容。 (5)《战斗在“非典”一线 —— 一位护士长的日记》 张积慧: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士长2003年2月,担任“非典型肺炎”病区护士长,4月15日,她写的《一个护士长的日记》在媒体上公布。 在张积慧的日记里,提到了许许多多个名字。在这46天里,共有30几个医护人员参与了“非典型肺炎”病人的救治和护理,在他们每个人身上都发生着这样那样的感人故事,他们克服了个人的困难,顶住了超负荷的工作压力,然而,让他们从内心难以承受的是那些不断转来的染病的同行。 2月18 星期二 早上,上班不久,从传染病院转来了一个昏迷的病人。这是一名护士,她不幸病倒后,深爱她的丈夫每天给她送汤、送饭、送花,不顾医护人员的强烈劝阻。她的丈夫不幸染病也倒下了,而且走得十分匆忙,没能给爱妻留下半句遗嘱。得知这一情况后,在场的医护人员心情无不万分悲痛,这是我们的姐妹啊。 这个护士走完以后,留下一个八岁的小孩,大家有说不出的感觉,有一个护士当时就流眼泪了,她就说如果早一点来,或者早一点抢救她,她是能够活过来的。如果我们能有好的办法,或者是早一点治疗,总是希望她能活过来的。就是因为护理病人,染上了“非典”,八岁的孩子突然间爸爸妈妈都没有了,半个月左右,20天。和和美美的家庭就这样消失了。 3月18日 星期二 刚上班,谢书记和王主任来看望大家。 王主任说:“经过整整一个月的战斗,你们取得的成绩为医院赢得了荣誉,尽管这场战斗还未结束,但医院还是要抽调一部分同志到二线工作。”话音未落,黄侃医生马上站起来说:“王主任,我是男同志,体质好,家庭负担不重,让女医生先下一线吧。”女医生于晓春、郑云、郭群英马上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也不想走,听王主任的安排吧。”她们知道,男医生呆得最久,先下二线的应该是他们。 最后点了三个医生走,一个是陈曲海,还有一个就是詹琪,那还有一个郭群英,是女的。 当时我就见郭群英就背过脸去掉眼泪了:陈曲海,男同志就坐在沙发上,低着个头,就没出声,那个脸支在那里。詹琪是一个年轻医生,像木头一样发呆在那里。第二天,写了一封《致亲密战友的一封信》,他说我真的不舍得离开你们这个集体,但是我不得不离开你们。在临时病区工作的二十多个日日夜夜,是我人生最难忘的一段时光,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救治非典型肺炎的宝贵临床经验,同时还深深感受到集体的友情和亲情,虽然我提前离开了你们,但我的心依然和你们并肩战斗在一起,随时听候你们的召唤。 大家在这个集体里,由从不认识到像兄弟姐妹一样融洽,好像有一种力量把大家拧在一起拉不开,谁都不愿走。我记得有一个护士组织决定要把她撤下去,因为她身心都很疲倦,结果她说我不走,你能不能让我不走,我说不行,是上级要让你走,你得走了,你很累了。结果她整个背影就这样一步步走向那个梯子下面去。当时我看到那背影我觉得好凄凉。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凄凉,这当时我形容不出当时心里面是怎么样的凄凉,然后我想又不是让她去做一种很为难的事或者怎么样的事,只是让她就去休息或者做一种不是很危险的事,就造成了一种让我难受的这种感觉。 后来我现在收到一个信息,她说头儿,你知道吗?我当时走的时候,我认为自己是一个逃兵,她这样说,我的手机里还有这个信息。我一直没有把它抹掉,没抹掉这个信息。 我觉得这是一种最珍贵的纪念,是缘自战友对我的信任,是我们在生于死的边缘,共同战斗建立的友谊。 (6)姜素椿·生死试验 一位74岁的老传染病专家——姜素椿,曾多次参与地区传染病的控制和处理工作。1975年,他们的医疗队成功处理了陕西户县出血热疫情;2002年赴黑龙江密县成功平息疫苗风波。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又是姜素椿不顾年事已高身患癌症多次化疗,主动请缨加入抗击“非典”的战役。在一次非同寻常的会诊中,他不幸感染上了“非典”,还是他执意要求尝试“康复病人血清”疗法。输注任何血制品就有一定的风险,是试验就会有失败的可能,但为了找到克服病毒的方法,一场生死试验开始了。 姜素椿教授的病终于一天天好起来,就在他还没有出院的时候,就开始要求到“非典”一线工作,他觉得自己身上有了SARS抗体,可以不再被感染,同时表示需要时可以献血。 (7)佑安医院里的志愿者:王兰 具有帮助他人、帮助社会的能力是一种幸福;把这种能力付诸实施是一种美丽。 身为大雄珠宝公司董事长的王兰,在生意场上的摸爬滚打使她只信奉坚强。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看到战斗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舍生忘死的情景,她落泪了。她原想同当医生的丈夫一起到小汤山非典第一线,虽不懂医,可以做点打扫卫生、照顾病人的活,但没有被医院批准。 随后,她从报纸上看到一条消息:地坛医院有护工因惧怕感染“非典”而辞工。于是,她用电话于地坛医院、小汤山医院、佑安医院联系做义工。一小时后,王兰成为了佑安医院护理部的一名志愿者。

180 评论

super阿狸

说的最多的话:我们要众志成诚,抗击非典。非典又叫:非典型肺炎。

109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任正非的议论文素材

    bTrue mastery of any skill takes a lifetime.

    神仙姐姐S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议论文典型事例素材

    吴王夫差立志为父报仇,打败强国——楚国;贪图享乐,败于自己曾打败过的小国——越国、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末了命运交响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不

    小禾小影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高考议论文经典素材

    高考议论文素材摘抄如下: 1、奥斯特洛夫曾经说过: “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到岛屿与暗礁,就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我们只有迎击风险,驾驭风险,才能通过勇敢的驰

    他们的快乐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面对非议议论文素材

    坚持自我的例子一:陈健——心愿之旅留在北大荒的55岁上海知青。30年前,20岁的上海知青金训华为抢救国家财产,在黑龙江省逊克县纵身跃入洪水不归。英雄的行为影响了

    小托0207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非典议论文素材

    人物正能量素材 1、钟南山:武汉,是能过关的! 2003年抗击非典,让人们记住了他的名字:钟南山。17年后,担任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在护击新型冠状病毒感

    快乐皇帝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