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110

dp73754458
首页 > 学术论文 > 与运河申遗成功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风吹杨柳千条线

已采纳

大运河申遗的理由:

1、大运河是隋朝隋炀帝下令建造,是中华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与长城同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两大工程,在其建造成后的很长时间内,对南北文化,南北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对南北文化,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形成有多种文化元素的中国文化,对日后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起到推动作用,作为南水北调的东线方案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南北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扩展资料

大运河文化,上承春秋周敬王三十四年,下至清宣统末年,续以当代公元两千之初。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以物态文化创造出的流动的历史。

因此大运河文化史——时间至少有2400多年,比中国的封建王朝还要长,跨越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四种社会形态。

而长城则是凝固的历史。“大运河和长城在遗产名录上应该是姊妹篇”刘枫说;“如果将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相加,在某种程度上说可以与长城媲美。”权威专家郑孝燮和罗哲文说。

大运河与万里长城,被列为世界最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之一,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和一大批水利专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伟大创造。

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人工运河,开凿于春秋——吴王夫差开凿的从江都(今扬州)到末口(今淮安)的南北水道邗沟,完成于隋,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疏通于明清,距今已2400多年的历史。

清中叶后,南北海运兴起,津浦铁路通车,加之黄河迁徙后,山东境内水源不足,河道淤浅,南北断航,大运河作用逐渐缩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运河文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政府网-三城市争相牵头中国大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319 评论

sy2009Jason

大运河申遗的理由:

1、大运河是隋朝隋炀帝下令建造,是中华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与长城同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两大工程,在其建造成后的很长时间内,对南北文化,南北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对形成有多种文化元素的中国文化起到重要的作用,对日后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起到推动作用,其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3、作为南水北调的东线方案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南北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扩展资料:

大运河和长城,是中国文化在中华大地上所刻画的两条有形的线,她们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征。大运河申遗的真正目的是把申遗的过程变成保护的过程,将古老的运河所承载的中华文明传向未来。

大运河全长1700多公里,是中国历史上南粮北运、商旅交通、军资调配、水利灌溉等的生命线。经过春秋至明清时期的2500年沧桑,大运河在其流经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和河南等地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除运河河道外,码头、船闸、堤坝、桥梁等水工设施,还有包括钞关、官仓、会馆、驿站等运河沿岸相关设施和依托运河发展起来的历史性城镇、街区和村庄,让这里成为中国的“古代文化长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运河文化遗产申请项目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三城市争相牵头中国大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115 评论

我爱蟹爪兰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相继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一条是现存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一条是世界最长的文化遗产线路,至此,我国已经申报成功的世界遗产总数达47处。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工业革命前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土木工程项目,它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管辖,反映出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决心和勇气,以及东方文明在水利技术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现场代表一致赞同列入名单。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在世界遗产大会中表示,大运河申遗成功以后,中国政府将恪守《世界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的有关要求,继续为大运河珍贵文化遗产提供最好的保护。【理论分析】1.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1)文化对人的影响。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运河数字博物馆的开馆和纪录片《大运河》的拍摄,能使人深受震撼和力量倍增,为人们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2)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国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申遗成功,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3)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我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跨国项目丝绸之路通过审议,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这有利于中国同周边国家合作,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4)文化创新。首个以“大运河”为主题的数字博物馆运用3D影像科技、多媒体互动等数字科技手段展现了大运河千年发展中“桨声、灯影、古桥、民居”相融之景,向世人展现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古运河,显示了与传统博物馆静态展示文物的不同方式。(5)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中国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对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6)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大运河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管辖,反映出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决心和勇气,以及东方文明在水利技术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2.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1)意识的作用。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作用。文化部出台了《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并通过落实该管理办法加强对大运河的保护和管理,有利于保护运河带的生态环境,促进该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这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体现。(2)正确处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要求我们把革命的热情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大运河的管理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保护要尊重客规律,开发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尽管水利史按照不同流域、不同河段来分解研究大运河,但是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如果不将责任落实到地方政府身上,任何规划都是空谈。对大运河只有正确规划并加以落实才能达到保护的目的。(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主体,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和申遗工作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是公众参与的问题,它不仅是国际宪章的要求和作为世界遗产需要考核的内容之一,也是运河遗产带内公民权利的表征。

292 评论

amandawei201

2006年3月58位政协委员联合向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提交了一份提案,呼吁从战略高度启动对京杭大运河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并在适当时候申报世界遗产项目。 这58位委员中,既有北京、天津、江苏、河北等大运河沿岸六省市的现任政协主席及原政协主席,也有国家文物局的前后两任局长——张文彬和单霁翔。舒乙、王铁城等知名人士也纷纷签名。 第一提案人刘枫委员说,大运河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古代科技库”“名胜博物馆”“民俗陈列室”,其历史遗存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绝好实物资料,是中国悠久历史文明的最好见证。站在保护人类文明的高度看,大运河不仅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也为世界所公认。大运河水系绵延数千里,纵贯南北,构成独特的自然风情,孕育出浓郁的线形文化景观,如果再加上还未被很好发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就更加丰富。 “如果将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相加,在某种程度上说可以与长城媲美。”两位权威专家——1985年呼吁中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郑孝燮、罗哲文如此预测,“我们坚信,京杭大运河‘申遗’的成功率非常大。” “大运河和长城在遗产名录上应该是姊妹篇。”刘枫委员提醒说,但是必须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运河的传统功能逐步衰弱,真实性和完整性正在遭到破坏。如果不注意启动有如“申遗”这样重大的、为各地重视的保护工作,她的历史文化、遗迹和自然风光等,将不可避免地退化并迅速消亡,这将是中华民族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 京杭大运河的保护与“申遗”工作绝不是某个地方和部门的事。政协委员们建议,应从战略高度,立即启动对京杭大运河的抢救性保护工作,成立由相关部委、有关专家、沿岸政府参加并鼎力支持的研究机构,摸清大运河“家底”,尽快制定大运河整体保护规划,并在适当时候申报世界遗产项目。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纵贯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大运河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 京杭大运河显示了我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凝聚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大运河与长城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征。保护好京杭大运河,对于传承人类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运河的传统运输功能已经改变,河道、沿河风貌和人民生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当前又面临着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严重挑战。如果再不加强保护,大运河的历史文化遗存、风光景物和自然生态环境就会不可避免地遭到破坏,真实性和完整性就会不复存在,这将是中华民族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对大运河进行抢救性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到了紧要关头。 呼吁 ━━唤起公众对大运河重要地位和多重价值的社会认知度,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的保护意识,总结和宣传各地在保护与发掘运河深厚历史文化内涵方面的经验,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大运河的保护与申遗工作,延续运河文脉,传承运河文明。 ━━从国家战略高度,建立统一协调机构,制定大运河保护的法律法规,统筹保护与发展规划,调动各方力量,实施有效保护,科学合理利用,造福子孙后代。 ━━按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要求,重视并启动京杭大运河申遗工作,以创新的思路,正确处理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正确处理保护、利用与发展的关系,切实把申遗的过程变成加强大运河保护与管理的过程。 ━━尽快成立由相关部委、有关专家、沿线城市参加并全力支持的研究机构,收集资料,摸清家底,以严肃的科学态度,开展调查研究和价值评估工作,向有关部门提出可行性建议。 ━━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大运河沿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实施过程中,更加注重大运河的整体风貌,确保沿线文物得到有效保护,合理利用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使古老的运河重新焕发青春与活力。数字京航大运河 为了更好保护京杭大运河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我国将“开凿”“数字京航大运河” 2007年5月初在京召开的全国社会发展科技会议提出,我国将在“十一五”期间实施数字京杭大运河专项。 根据国家文物局发布的《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一五”规划》,我国专家将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制定京杭大运河住处采集标准,系统开展调查评估工作,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手段建立京杭大运河文化遗产综合信息系统。 《规划》介绍,这一系统能将京杭大运河的文字、图片、地图、遥感图像等非空间数据在同一地理参考坐标系下进行统一管理,实现通过文字和图形进行统一管理,实现通过文字和图形进行双向查询、检索并对图象进行浏览、查询、分析和制图,形成基础信息数据库,为实施京杭大运河的保护、研究、展示、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京杭大运河治理目标近年来,太湖流域内年用水总量290亿立方米,而流域内本地区多年平均水资源量只有162亿立方米,剔除因污染不能利用部分,太湖流域3000多万人口年创造近万亿元GDP,用水量竟是实际资源量的两倍。由于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与经济发展和流域人口数量不相协调,流域水体污染十分严重,使太湖流域面临水质型缺水的严峻形势。根据1998~2000年三年间连续水质监测评价表明,尽管近几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加大了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力度,但太湖水体水质总体上尚未得到明显好转,湖泊富营养化在整体上也未得到明显改善,2000年总磷、总氮、化学耗氧量均远未达到规划治理目标;河网的水污染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部分地方还有恶化的趋势,太湖流域水资源面临严峻的形势。另一方面,京杭运河与钱塘江沟通后,随着杭州城市的发展,船舶运输在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影响,船舶的噪音和废气的排放,已经严重影响了市民的生活品质,船舶航行发生的多起涉桥事故,对拱辰桥等重点保护文物也构成了不可避免的威胁,货运船舶的参差不齐的外观形象,也与目前的景观河道很不协调,并且已经发生了多起船舶碰撞、损坏景观设施的事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杭州生活品质之城的建设。如果运河杭州到塘栖段停止货运船舶航行,改为完全的旅游河道,旅游经济产生的效益和沿岸房地产业的经济效益,将是巨大的。因此,开辟钱塘江水系富春江与太湖水系东苕溪的航道,沟通钱塘江太湖流域,引富春江的优质水源,自然流经东苕溪,冲排太湖水系的劣质水,为杭嘉湖地区及上海提供优质水源,改善这些地区的水资源环境,在逐步对污水进行截污纳管后,使京杭运河及其叉河成为杭州、嘉兴等城市的优质自来水源,具有现实的意义和可持续发展的远景。为确保船舶航行安全和水质不受船舶污染、以及节约土地资源,采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电气化轻轨控制船舶航行,从而实现低航道等级、高通航能力的安全型、节约型航行方式,在全国率先实现绿色航运。2006年05月25日,京杭大运河作为中国春秋至清时期的伟大工程,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24 评论

小胖爱旅游

1、使河南省文化气息加强;

2、引起人们对京杭大运河的重视;

3、促进了河南省当地水利发展;

4、国际上加强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5、增加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扩展资料:

隋朝大运河申遗成功原因

1、突出普遍价值打动国际专家

2013年9月16日至2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咨询机.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两名国际专.家莉玛·胡贾、姜东辰来华现场评估。两专.家表示,中.国大运河代.表人类创造精神,是一种建筑、建筑群、技术整体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现了历.史重要发展阶段。

2、省部联动建立全线协商机制

大运河于2006年12月被列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宣告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正式启动。

2007年9月26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宣布扬州为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牵头城市。

20О8年3月,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会.议在扬州召开,35座城市结成大运河申遗联.盟。此后每年春季,运河沿线35座城市都相聚扬州。2009年4月,国.家13个部委、大运河沿线8省(市)共同组成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省部际会商小组,从更高层面上协调运河申遗相关工作。

3、扬州牵头示范全线合力申遗

成为申遗牵头城市后,扬州在大运河资源调.查、保护规划编制、文物本体保护、环境整治等方面迅速行动,各项方案均率先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

156 评论

我就叫小猪

隋朝大运河申遗成功对河南的意义:

使河南省文化气息加强;引起人们对大运河的重视;促进了河南省当地水利发展;国际上加强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加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隋唐大运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大动脉,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巨大作用。

作用意义

第一、加强了中国南北的沟通。在古代,水运通常是比陆路靠马、牛车运输方式便宜的。坐船过河甚至跨海,既快捷又能辎重,往往比走旱路要便宜。

大运河把南北用水道连起来,组成水网,把几大自然水系(长江、淮河、黄河、海河、钱塘江)变成一个大水系。

第二、促进沿河城市的繁荣。唐、北宋的频繁开凿、疏浚、整修使大运河在较长的时期保持畅通,经过唐宋的长期发展,大运河沿线的城镇借助大运河的便利条件,发展的更加兴旺。大运河促进了沿线城市扬州、杭州、西安、洛阳、开封的发展。

130 评论

嘟嘟的Daddy

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大运河是人类利用自然造福人类的杰作,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289 评论

你瞅谁啊

不仅有利于遗产保护,也将助力河南省黄河沿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大运河流经的全国县(市、区)核心区共150个,河南占到了40个,是运河流经核心区最多的省份。”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表示,河南已启动大运河文化带、生态带、旅游带等发展规划,要整合和展示运河资源,让民众更了解历史,更享受大运河文化遗产。

据介绍,河南将对遗产资源连续集中、价值内涵丰富多样、保存状况良好的河段进行重点打造,实施一批传承运河文化、弘扬运河精神、讲述运河故事、体验运河生活的文化服务设施,构建集文化、景观、游憩、生态等“多线合一”的运河文化遗产线路。

多位专家表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经济抓手。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大卫看来,大运河文化带的复苏仍需经济效益推动,将历史文化遗产与现代消费场景有机结合,才能真正盘活历史。以前的遗产保护都是一个个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将把这些沿岸散落的文化遗产串联起来,不仅有利于遗产保护,也将助力沿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扩展资料:

“遗产保护应被摆在首要位置,在此前提下合理开发。”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刘庆柱认为,大运河文化本身就是大排档的文化,是纤夫、基层群众的文化。随着时代发展,大运河沿岸的农耕文明印记、码头文化元素正在消失,保护和传承刻不容缓。

1400多年前,隋炀帝杨广下令开凿通济渠、永济渠,以洛阳为中心、贯穿中国南北的隋唐大运河体系随之建立,生生不息。近年来,河南稳步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古老运河焕发出新的生机,越来越多的人触摸到大运河所承载的中华文脉。

参考资料:人民网-河南大运河文化带延续千年中华文脉

301 评论

相关问答

  • 与赵成帅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对当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探讨 摘 要: 随着新课程的逐渐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为学生自身的发展夯实基础。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

    小布丁儿0126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与伊犁河谷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丝绸之路的基本走向形成于公元前后bai的两汉时期。它东面的起点是西汉的首都长安(今西安)或东汉的首都洛阳,经陇西或固原西行至金城(今兰州),然后通过河西走廊的武

    zhaoyaxiao12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泉城申遗论文参考文献大全

    1. 陶立璠、樱井龙彦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论集.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62. 刘红婴.世界遗产精神.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3. 周耀林、王三山、倪婉主编

    言小旭他妈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与渭河行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因为地球表面温度不同

    偶素小cici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与运河申遗成功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大运河申遗的理由: 1、大运河是隋朝隋炀帝下令建造,是中华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与长城同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两大工程,在其建造成后的很长时间内,对南北文化,南北经

    dp73754458 8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