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利希尔
文汇报在解放前是一份进步报纸,曾两度被封杀(一次是日伪,一次是国民党),其办报人还是有点骨气的。据徐铸成的回忆,国民党封杀文汇报后还是想给一条出路的,但是有条件:一由官方入股,二派个编辑部副主任。这在今天是多少报纸梦寐以求的啊,但徐铸成断然拒绝了。此后一部分报人到香港续办文汇报(今天也成为中国大陆在港机构的一份子了);建国后上海也恢复了文汇报,但很快就被并入北京的教师报。也许觉得文汇报毕竟是老牌报纸,有关方面后来又恢复了文汇报(当时报址有两处可选,或在北京,则今天也是“中央大报”,但上海有关方面很热心,最后文汇报还是回到上海)。1957年得到毛泽东表扬,说他看报总先看文汇报,再看人民日报。不久反右一来,文汇报因发表了许多批评时政的文章而遭殃,毛泽东亲自撰文批“文汇报近来的资产阶级方向”,轰动一时。文革之前姚文元发表批《海瑞罢官》文章,拉开文革序幕。整个文革期间,张春桥姚文元控制下的文汇报大红大紫,成为四人帮的得力工具,在国内影响几乎比肩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前几天央视播出的《在那遥远的地方》,讲文革期间,昆仑山上的哨卡里只有一份报纸,就是文汇报)。文革后文汇报率先登载反思文革的作品,如小说《伤痕》、戏剧《于无声处》,影响巨大。巴金复出后的第一篇作品也刊于文汇报。可以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尤其是前半期,文汇报迎来了一个高峰期,维续了全国性大报的地位。此后文汇报影响渐渐下降(上海有关方面对媒体管得较紧,解放日报等上海大报现在在国内都缺少影响力)。该报作为上海两大综合性日报之一,以侧重思想、文化方面为特色(解放日报的文化论坛大量请电视上的学术明星、媒体主持人,甚至小沈阳之类,但文汇讲坛却只请所谓高端学者,或官方已退高层人员,以示严肃性),“笔会”栏目多名家名作,是国内报纸中品味较高的副刊,已成为该报品牌。文汇报出过许多有影响的报人,如柯灵、唐弢、黄裳等,在文学史上都有一席之地的。不过文汇报在经营上好像比较弱,广告不多,这对报纸的发展非常不利。
Dana是天枰座
现在登报是不需要亲自跑一趟报社的,其实这也并不现实。毕竟,登报发声明、发公示,对报纸的等级都是有要求的,要求声明和公示都必须发布在市级及以上级别的报纸上,方具有法律效力。丢失人也实在不可能为了登报而去跑一趟长途,舟车劳顿不说,还特别地浪费时间。因此,现在登报都是通过在线的登报平台,在那里先填写登报申请,报社就会马上安排登报了。登报申请页面的进入方法:上支付宝或是微信搜[跑政通],主页面上找到“登报”进入即可看到客服头像,点击就可以在线留言咨询了。一般地,企业登报会更常见,企业的证件类物品发生遗失时,应当立马联系当地的办证机关,如营业执照遗失,那就联系工商部门,在那边挂失备案后,就需要去登报了。通常,办证机关会出具一份申请,申请中会注明登报的要求,比如报纸名称、登报声明的格式,以及登报的有效期等。办证机关要求,登报时必须得严格遵循的。如果,办证机关对报纸和格式均不做要求,那么登报时我们可以选择刊登在国家级的报纸上,不但看此类报纸的人群广,而且登报收费会更低,比如选择:中国商报、人 民日报。还有,登报的计费标准是按字数来的,所以选择的模板也直接决定了价格的高低。
土匪温柔
就我在文汇报工作的理解来看, 首先,文汇报是一份倾党的报纸,属于红色,每年都有党中央专门的财政拨款,以促进文汇报的发展.同时,文汇报的办报方针就是"坚持一国两制,遵守香港基本法,爱国爱港". 其次,文汇报是一份在全球华人区颇具权威性的纸制报纸,工作团队人员素质过硬,新闻能力强,尤其是对中国新闻的报道,更是本报的一大亮点,敢言,是这个报纸的显著特点,文汇报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新闻真实性的真谛. 香港文汇报,目前在全球的日发行量是60多万份,报纸的读者主要是知识分子,在校大学生及以上学历,从政人员,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专家及爱好者等一系列的社会精英人士. 目前,香港文汇报在内地的发行量不是很大,除了北京上海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带,在其它地区的报纸市面基本不能买到香港文汇报,只能邮订. 好了,上面就是我对文汇报的简单理解, 废话累赘的语言很多,还请多多谅解.如还有什么不懂或者想更深层次了解的,可以继续探讨~~
1图书,优点:图书的内容比较系统、全面、成熟、可靠缺点:传统印刷业图书的出版周期较长,传递信息速度慢。但电子图书的出版发行可弥补这一缺陷。2期刊,内容新颖、信息
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 因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各刊不尽相同,投稿前作者应注意杂志稿约的有关规定,至少得先看看有关期刊发表的论文的参考文献是
大学的学报属于期刊,所以做注释和参考文献时应按期刊格式标注 首先学报有两种,一种是学术刊物,一种是学校官方介绍学校方方面报道的报纸,简称学报。同时这些期刊都是经
红旗杂志是1958年毛主席倡导创办的思想理论刊物,由毛主席题写刊名“红旗”,在当时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合称“两报一刊”,是新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和思想文化战线的核心
《科学导报》是被龙源期刊网收录的国家级报纸,《科学导报》创刊于1985年,其前身是《科技消息报》。2002年10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更名为《科学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