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希兮
输液泵在临床医疗应用的现状输液治疗是现代医药学中最常执行的操作,也是病人衡量护理技术操作水平的重要依据,它直接影响病人的安全和病人满意度以及康复的结果。据某医院2003年1月~2004年12月调查资料表明,该院20个临床科室发生护理缺陷58例,有关输液治疗的护理缺陷26例,占45%,致病人投诉3例。发生输液护理缺陷的护理人员工龄1~2年的17人次,占65%;工龄2~5年的7人次,占27%;工龄5年以上的2人次,占8%。如此大规模的误操作,必定汇给病人和医院本身带来无法预计的后果,并且在现代医学护理中,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使用的药物及所需要的滴注速度也不相同。为改变输液时仅凭护理人员不断地查看滴速是否异常、输液是否完毕然后手动调节的原始方法,需研制出一种智能型输液泵。这类输液泵在市场上已经有所应用,但目前在医院中使用的静脉输液泵价格均比较昂贵,一般在1~2万元之间,所以在医院中大多只用于危重病人的监护输液,而普通病人的静脉输液多数仍采用手动方式、人工看护。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使普通病人的静脉输液也能自动得到监视和报警,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保证树叶的精确性、安全性,并且便于集中管理,我设计了一种低价位、高性能的智能医用输液泵。 智能输液泵与莫菲氏点滴法的区别及优点传统的临床护理中,多采用莫菲氏滴管输液法 ,莫菲氏点滴法问世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该法在治病救人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但使用中存在着诸多不便,尤其在战地和野外救护中更为突出。如:要靠高度差才能输液,否则,不但不能输液,还会导致血液倒流,造成危险。随着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的发展,数字电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也日益普及,医疗输液泵在对病人的治疗领域成为不可缺少的仪器,它可以在输液过程中精确控制流速,利用单片机对步进电机的控制来调节流速,弥补了莫菲氏点滴法的诸多不足,如伤、病员在移送,走动等过程中,可以做到无需架子的任意放置,达到正常输液救护的目的,可自主设定输液速度、输液完了报警、气泡报警等功能。所以智能输液器的各种优点必将受到人们的重视,未来的开发必然会给医疗护理领域以及战地医疗带来极大的影响。
王玉娜大王
常用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如),其外形和发光二极管led相似,发出红外光。管压降约,工作电流一般小于20ma。为了适应不同的工作电压,回路中常常串有限流电阻。发射红外线去控制相应的受控装置时,其控制的距离与发射功率成正比。为了增加红外线的控制距离,红外发光二极管工作于脉冲状态,因为脉动光(调制光)的有效传送距离与脉冲的风致电流成正比,只需尽量提高峰值ip,就能增加红外光的发射距离。提高ip的方法,是减小脉冲占空比,即压缩脉冲的宽度t,一些彩电红外遥控器,其红外发光管的工作脉冲占空比约为1/3-1/4;一些电器产品红外遥控器,其占空比是1/10。减小脉冲占空比还可使小功率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距离大大增加。常见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其功率分为小功率(1mw-10mw)、中功率(20mw-50mw)和大功率(50mw-100mw以上)三大类。要使红外发光二极管产生调制光,只需在驱动管上加上一定频率的脉冲电压。用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红外线去控制受控装置时,受控装置中均有相应的红外光一电转换元件,如红外接收二极管,光电三极管等。实用中已有红外发射和接收配对的二级管。红外线发射与接收的方式有两种,其一是直射式,其二是反射式。直射式指发光管和接收管相对安放在发射与受控物的两端,中间相距一定距离;反射式指发光管与接收管并列一起,平时接收管始终无光照,只在发光管发出的红外光线遇到反射物时,接收管收到反射回来的红外光线才工作。双管红外发射电路,可提高发射功率,增加红外发射的作用距离。
有什么课程。
老师规定的,根据你学的专业情况。
验光师和验光员的区别在于验光技术等级不同。眼镜验光员实行执业资格证书管理,除了接受过正规视光学专业教育的人员外,其他从事眼镜验光配镜的人员,必须取得劳动部门颁发
我晕 5姐怎么还学习了?? 家庭智能化系统, 报警主机使用说明 , 微机灯光控制系统, IC卡片介绍 ADSL 路由功能的配置
对提纲的几点建议:1、第1章的标题建议改为“太极拳简介”之类的内容,因为1.2节讲的不是发展史内容。此外,本文中心内容就是研究发展情况,所以第1章标题不太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