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xiaANDY
张钰哲先生。张钰哲(1902年2月16日-1986年7月21日,Zhang Yuzhe或Yu-Che Chang),中国现代天文学家,“中华”小行星的发现者。张钰哲生于福建闽侯,1919年考入清华学堂,1923年入美国芝加哥大学,1928年发现1125号小行星,命名为“中华”;他长期致力于小行星和彗星的观测和轨道计算工作,和他所领导的行星研究室发现了许多星历表上没有的小行星和以“紫金山”命名的三颗新彗星。哈佛大学天文台1976年10月23日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张”编号为第2051号。1986年7月21日,我国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张钰哲逝世,享年84岁。早期经历1902年2月16日,张钰哲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一个职员家庭。1927年,张钰哲获芝加哥大学天文学硕士学位。随后他继续留在叶凯夫天文台工作,在凡比博教授指导下用口径60厘米的反射望远镜从事小行星和彗星的观测。1928年用美国叶凯士天文台的60厘米反射望远镜发现第1125号小行星,并将它命名为中华。回国发展1929年回国任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兼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后升任该所所长。在20世纪30年代初,即担任中国天文学会《宇宙》杂志主编,出版了19卷。1946-1948年再度去美国从事交食双星光谱研究。1950~1984年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1950年以后,在他的领导下,紫金山天文台行星室长期从事小行星的发现和研究,发现了数以百计的小行星,并开展了用光电测光方法测定小行星光变周期的工作。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院决定在南京建立天文仪器厂,张钰哲为这座工厂的创建,花费了很多心血。1954年他开展了小行星轨道测定、摄动计算和改进轨道方向的计算研究工作,当时在国内具开创性。1954年《天文学报》创刊,他首任主编,1962年-1982年再任主编。1957年初,张钰哲应用天体力学基础理论研究了人造卫星轨道,并发表了《人造卫星的轨道问题》的专题论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地球的赤道隆起和高层大气引力对人造卫星轨道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初,张钰哲又进行了有关月球火箭轨道的研究。1965年,他率领有关人员参加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轨道设计和方案论证工作,为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作出了贡献。1979年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卷》编委会主任。他在国内外发表过六十多篇论文和八部译著,并主编《天问》等书。逝世1986年7月21日,84岁的张钰哲在南京逝世。遵照他的遗愿,他的骨灰深埋在紫金山天文台内的一个极不起眼的角落,地面上没有任何标记。
平淡的朝发夕至
先说明一个问题,把天文当做爱好和把天文当做职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毁掉兴趣的最好方法是什么?就是把它当做职业,所以仅仅因为喜欢就做出选择,理由还不够强大。本科生说的直白点,其实干什么都行,完全无所谓是不是专业对口。不过倘若想从事天文方面的工作,无外乎几条路,其一是搞科研,其二是进天文馆或者学校成为辅导老师,再有一个还沾点边的,就是天文仪器设备单位。说实话,后面两条,并不需要多么深厚的专业修养,我个人在高中阶段自习得到的知识就足够应付理论上的需求了。至于科研,作为化学系的研究生,真是“十年磨一剑”,天文的需求比较小,而且研究的内容也比较艰深和长远,相关的岗位也不太多。如果想要在这方面展开研究,修道博士后学位才是学术生涯的真正起点。而且当前天文研究的热点前沿,和一般人的想象相去甚远,就我而言,即便《天文学报》,半数论文的标题我都完全无法理解。曲径通幽,立志天文,路不好走,不过一旦了解他的艰险依然坚定的前行。我,为你鼓掌。剩下的问题都是细节,各省市高考招生政策不同,不过南大和中科大都是名校,不必一本线高上百八十分是肯定不能到投档线的。前途光明,主要看你大学是怎么过的,再好的学校也有颓废和堕落,在平凡的学校也能拼出青春的精彩。楼主能有对未来的规划非常值得肯定,不过即便进入了本科,也推荐在了解各方面的真实之后再行选择。说的直率些,选择天文几乎等于钉死了自己的未来。如果决心选择天文,不妨先去看看《天文爱好者》杂志关于教授采访的内容或者《天文学报》,好好了解天文学家到底在研究什么。
车厘子妈妈
中国近代天文学奠基人,张钰哲先生1978年8月1日,国际小行星中心把2051号小行星命名为“张(2051)Chang”,并指出这是为了表示对张钰哲的敬意.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南京的骄傲.但他不是近代科学的奠基人 中国近代科学的奠基人,就难说了.很多人都是.要看哪一科的.下面这几个都算.1、钱学森(著名科学家、物理学家.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做出许多开创性贡献.) 2、钱三强(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核裂变”方面成绩突出,是许多交叉学科和横断性学科的倡导者.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和“两弹”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3、竺可桢(地理学家、气象学家、中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一代宗师,是我国物候学研究的创始者、推动者) 4、李四光(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大地构造学家、第四纪冰川学家.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始人.“ ”化石新分类标准的提出、中国南方震旦纪与北方石炭纪地层系统的建立、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发现与研究是他对地质科学的重大贡献.) 5、袁隆平(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于1981年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6、侯德榜(著名科学家,杰出的化工专家,我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 7、周培源(著名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8、茅以升(著名桥梁专家、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 9、邓稼先(物理学家,在核物理、理论物理、中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统计物理和流体力学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10、童第周(生物学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的创始人) 11、钱伟长(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我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兼长应用数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著述甚丰.特别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 12、严济慈(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物理研究奠基者之一.) 13、吴有训(物理学家,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教育家) 14、张钰哲(中国现代天文学家,“中华”小行星的发现者.) 15、汤飞凡(微生物学家,世界上第一个分离出沙眼病毒的人,沙眼病毒被称为“汤氏病毒”) 16、丁颖(著名的农业科学家、教育家、水稻专家,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主要奠基人.) 17、梁希(林学家) 18、林巧稚(著名妇产科专家中国科学院第一位女学部委员.) 19、张孝骞(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等职.他长期从事内科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是中国胃肠病学的奠基人,一生确珍和治疗了许多疑难病症.) 20、吴阶平(医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泌尿外科开拓者之一,在泌尿外科、男性计划生育等方面有突出贡献.)我个人认为:李善兰.是不可以忘记的.虽然是个翻译,但绝对算上奠基人了.
sy四叶草
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是中国科学院直属事业单位。前身为成立于1928年2月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是我国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以天体物理和天体力学为主要学科方向,以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前沿研究为主线,着眼于解决若干重大和关键的科学问题和国家战略需求问题,努力在天文学基础研究和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及社会进步提供高层次服务方面作出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贡献。紫金山天文台总部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北京西路2号,在全国有7个天文观测站:江苏南京紫金山科研科普园区,青海观测站、盱眙天体力学观测基地、赣榆太阳活动观测站、洪河天文观测站、姚安天文观测站和青岛观象台。紫金山天文台以总部及观测站为依托,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科研科普园区、盱眙铁山寺风景区、青岛观象台、青海省德令哈市(筹建中)、云南省姚安县(筹建中)等地建设(或与地方政府联合建设)5个天文科普园区,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天文科普教育。紫金山天文台有4个研究部:暗物质和空间天文研究部、南极天文和射电天文研究部、应用天体力学和空间目标与碎片研究部、行星科学和深空探测研究部。每个研究部在其学科方向按照 “研究单元-实验室-观测基地”的三角结构加以布局,共有19个研究团组、实验室和基地单元,构建了从基础研究到技术研发到应用需求的完整的科技创新价值链。紫金山天文台建设和运行中国科学院射电天文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空间目标和碎片观测重点实验室,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目标和碎片观测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南极天文中心(筹)以及中国天文学会的挂靠单位,也是《天文学报》(季刊)和英文刊《Chinese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的承办单位。知识创新三期,紫金山天文台组织了以暗物质粒子和空间天文、恒星形成和太赫兹技术、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研究、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四个重大方向为牵引的科研组织体系,在暗物质粒子空间探测、嫦娥1号伽玛谱仪研制、建设中科院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研究体系、太赫兹超导探测技术研究与应用等多方面取得重要创新性科研成果。
这两个期刊的内容类型略有不同,哈医大学报较强调临床应用和实践报告,而中国临床研究杂志则多是理论性的文章。因此,具体要选择哪一个杂志投稿取决于自己的文章类型。
中医药学报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的期刊,创立于【1973】年,属于【统计源期刊】,影响因子是【】,【双月刊】审稿周期
英国《每日邮报》曾报道,来自英国兰开夏郡的劳拉·多芬(Laura Dove)在经历过15次流产和死胎后,终于拥有了她梦寐以求的宝宝。 15次流产,带来的不仅仅是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包括 自然科学版 和 社会科学版 这 2种。 这2种 都在 最新的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之中 。 评上 中文核心期刊,就算是 国家级核心期刊
随着法学硕士,特别是法律硕士的泛滥,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办了法学、法律硕士,据不完全统计,开办院校高达近300所!部分法学院校的法学、法律硕士的招生名额远远多于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