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吃不懈1208
公元前100年,匈奴政权新单于即位,汉武帝为了表示友好,派遣苏武率领一百多人,带了许多财物,出使匈奴。不料,就在苏武完成了出使任务,准备返回自己的国家时,匈奴上层发生了内乱,苏武一行受到牵连,被扣留下来,并被要求背叛汉朝,臣服单于。
被流放
最初,单于派卫律向苏武游说,许以丰厚的奉禄和高官,苏武严辞拒绝了。匈奴见劝说没有用,就决定用酷刑。当时正值严冬,天上下着鹅毛大雪。单于命人把苏武关进一个露天的大地穴,断绝提 苏武
供食品和水,希望这样可以改变苏武的信念。时间一天天过去,苏武在地窖里受尽了折磨。渴了,他就吃一把雪,饿了,就嚼身上穿的羊皮袄,冷了,就缩在角里与皮袄取暖。过了好些天,单于见濒临死亡的苏武仍然没有屈服的表示,只好把苏武放出来了。单于知道无论软的,还是硬的,劝说苏武投降都没有希望,但越发敬重苏武的气节,不忍心杀苏武,又不想让他返回自己的国家,于是决定把苏武流放到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让他去牧羊。临行前,单于召见苏武说:“既然你不投降,那我就让你去放羊,什么时候公羊生了羊羔,我就让你回到中原去。” 与他的同伴分开后,苏武被流放到了人迹罕至的贝加尔湖边。他发现这些羊全是公羊。在这里,单凭个人的能力是无论如何也逃不掉的。唯一与苏武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汉朝的使节和一小群羊。苏武每天拿着这根使节放羊,心想总有一天能够拿着回到自己的国家。渴了,他就吃一把雪,饿了,就挖野草逮兔子,冷了,就与羊取暖。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使衣服上面的装饰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花白了。
回国
当时在贝加尔湖,苏武牧羊达十九年之久,十几年来,当初下了命令囚禁他的匈奴单于已去世了,就是在苏武的国家,老皇帝也死了,老皇帝的儿子继任皇位。这时候,新单于执行与汉朝和好的政策,汉昭帝立即派使臣把苏武接回自己的国家。 后来,汉朝使者到了匈奴地区,终于得知苏武依然健在,于是扬言说,汉朝的天子在上林苑中射到一只大雁,雁的脚上系着帛书,帛书中清楚地写着苏武在北方的沼泽之中。单于只好把苏武等九人送还。 在昭帝始元六年,即公元前81年,苏武终于回到了长安。第二年,上官桀、上官安父子和桑弘羊被人控告谋反,苏武和上官父子、桑弘羊原来关系很好,加上他的儿子也参与其中,苏武被罢官。昭帝死后,苏武因为参与了拥立汉宣帝,被赐爵关内侯。
永远的苏武
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汉最深切的眷顾。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站在忘却与铭记之间、站在逸豫与忧劳之间,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给人性涂上了最浓重的一笔。
擎一支旌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望,奔走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他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游荡于寒沙衰草;他要用挺直的脊梁,驾起横亘天山,沟通中原的飞虹。
哀叹,当汉使谋反事败;正气,当苏武拒绝折节叛敌;惊诧,当单于面对这个宁死不屈,不为富贵所动的铁血男儿;执著,苏武举起羊鞭,选择作高山雪莲那执著而圣洁的守望。
朔风凛冽,他与冷月做伴;北顾中原,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在心灵深处。胡茄幽怨,他与孤冢为伍,怅望大漠飞雪,将“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得一干二净。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精忠报国。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铮铮傲骨却敲响千秋的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犹能忘。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睿智,铭记下对大汉忠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把那光秃秃的旌节升华为一段千古的惊奇,书写了一段铭传千古的悲歌。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勇气,忘却了单于荣华富贵的引诱,在大漠黄沙中渐行渐远,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挥洒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历史不能忘记,在浮华与坚守之间。北海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铁血男儿,用不屈与铮铮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忘却富足,成就气节;铭记祖国,造就伟大。
我明白了,在忘却与铭记之间,在享受与坚忍之间,那行于枯草寒冰之上的苏武,用执著与信念作出了最美好的答案:富贵,只不过是过眼云烟;忘却,便是它的最好归宿;忠心,才是历史的永恒;铭记,才是它的精神家园。
壮哉,那永远的苏武!伟哉,那震撼人心的忘记!奇哉,那惊天动地的铭记!雄哉,那一段忘记与铭记的千载颂歌!
永远的苏武。
读懂北海放牧英雄——苏武
暮秋时节,凛冽的寒风将漫地枯叶吹的四处飞扬。严寒,笼罩了整个世界,寒冷中我读懂了苏武,明白了苏武的心声,明白了苏武的忠诚,更加明白为何苏武为后世千古传颂。
时光回转,公元前100年,汉武帝为了答谢匈奴单于的善意,命苏武带领使团出访匈奴——一个荒凉蛮夷的国度。外交使臣做来并不易,因为“虞常事变”,苏武等百余人被单于扣押,面对卫律名与利的诱惑,面对卫律的酷法严刑,有人屈服了,得到荣华富贵,而苏武最终不肯向单于面北称臣。
为此,他被流放北海(今贝加尔湖)牧羊,条件是特别无理—公羊生仔,苏武才能获释归汉。
茫茫北海,无边无垠地冻天寒,人烟罕至,唯一和苏武做伴的便是那根象征汉廷的旌节,刺骨的寒风吹遍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吹弯百草的腰,吹折树木的枝。也惟有苏武手持旌节活着,挺着,誓死不屈服。身上单薄的衣衫,饱经风雨的洗礼,支离破碎,仅能蔽体,已经失去它御寒的功效。寒风似箭刺入骨子里。苏武饥食野草,渴饮雪水,心中却依然操守着诺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誓死捍卫汉廷的威严。
悠悠19载,已是两鬓斑白的苏武,终于有了回国的机会。回到祖国的那一刻,他依旧手拄那件跟随自己19年,却又是色以褪尽的旌节,高拍头颅,激动的流下幸福泪水。苏武没有司马相如文章写的华美,也没有李广驰骋沙场的英勇,但他却默默的信守对祖国的诺言。北海牧羊的英雄气节,足以令他万古流芳……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苏武的英雄气节谱写一曲“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正气歌。苏武的故事催我泪下,苏武的气节催我奋进。青山依旧,绿水依然,秋还是那样寒。走在秋风中的我终于读懂了何为“忠诚”,何为“英雄”。
2004年高考满分作文《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节选(话题: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苫,而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人生之旅,要让我们心里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就只有直面挫折,而不是放大痛苦。
当苏武被流放到北海时,北海的羊群咩咩地叫着,似在欢迎这位坚贞不屈的大汉臣子。这十几年的痛苦如果可以当作是一次挫折,那么这次挫折无疑是痛苦的,可是这位放羊老人却未曾放大痛苦,于是十几年后,大汉的丹青上书写下了民族不屈的坚贞气节。
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因此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苏武传》读后感
初一 丨 议论文 丨 792字
读《苏武传》
阅读是是关注人物生存状态的过程。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样,为人物这种生存状态进行合理的归因。有了这一思考过程,人物就不只是“好人”与“坏人”了,对生命的认识也会因此丰富。读《苏武传》,也不应该强迫自己读出苏武的忠诚。这只是苏武的生存状态,是“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的报恩者和把“臣事君,犹子事父”作为自己最高行动准则的儒生的生存状态。
细读文章,李陵的生存状态真实感人。他没有卫律幸福,他虽然投诚,却始终以投诚为耻。他没有苏武幸福,没有苏武信仰的单纯,眷恋着俗世的幸福。他是一个痛苦的人。当卫律去劝降时,威逼利诱,惹得苏武的一顿臭骂,但李陵去劝降时,苏武却没有动怒。同样对劝降者,班固对卫律着墨不多,但对李陵却用了大量的篇幅。
李陵,“飞将军”李广之孙,名门之后,他继承了其祖英勇善战,也继承了其祖悲剧的命运。不甘沉默,请缨率五千弓箭兵深入大漠,想一战成名。然而最终因弹尽粮绝,突围不得而被迫投降。李陵为什么不杀身成仁呢?将军战死沙场,不正是死得其所吗?然而谁不想活命呢,谁能轻易地舍弃生命呢。何况他还想以另一种方式来证明自己对汉室的忠诚,“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
但不管是真降还是假降,他都觉得自己在人格上已矮了一截了,因此,尽管与苏武是故友,又同在匈奴,“终不敢求武”。后受命劝降,其说辞如实地道出苏武真实的生存困境。终不得归汉,忠诚无人知晓;家破人亡,没有必要归汉;皇帝喜怒无常,即使归汉,面对是鲜花还是刀斧尚未可知。求名、求家人平安、求善终有果,这些都是人之常情。李陵在苏武守得云开见日出之时,置酒相贺,与武决别,泣下沾襟。他提出了一个假设,如果汉室能够赫免他的罪过,保全其老母性命,也一定以反水的方式来表明自己对汉室的忠诚。李陵内心的悲伧全化作了眼泪,当初不得不降,祸及老母,今生无家可归,长作域外之人。
个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助幻化成了那泪流满面的李陵。
111
天开始下起大雪,苏武无力地跌倒在地上,唇干舌燥的苏武看到地上积下的雪,立即用手把雪抓起来往嘴里送。他看到手边汉武帝御赐的手杖,不禁想起自己作为大汉朝的使臣的使命。是的,他不可以死!
他抓起杖上的旃毛和着地上的积雪一起往嘴里送,强烈的求生欲望和仅有的食物竟让苏武生存了多天。
苏武又被发配到海上,维生的食物没有送到,苏武只能掘岛上的野鼠充饥,吃岛上的野草。苏武想,自己是来大汉和番的使者,匈奴屡犯汉朝疆土,武帝是想以和平的方式去换取中原的安定,而自己正是代表汉朝来完成这个伟大的使命!
想起自己之前曾想自杀求死,真是太愚蠢了。为了不负武帝和汉朝人民的期望,他一定要活着回到汉朝!
他要回去见自己的亲人,去拜见大汉天子。
他要拄着这支御赐的手杖,回去交代任务。
他要活下去,即使被单于非人对待,即使被汉朝走狗栽脏陷害,即使风餐露宿食不果腹!
苏武捡起了那支御赐的使者手杖,颤颤巍巍地站起来,他眯起双眼,眺望大汉皇朝的方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心。
苏武用御赐的手杖,在小岛上赶起了羊。养羊,不过是为了继续活下去!
苏武昼起夜伏,牧羊于岛。日子过得飞快,就连那支手杖上的旃毛都掉光了,但是苏武的那颗要活着完成使命的心,却从未改变过!
【502字 请验收~】
太初四年(前101)冬,匈奴响犁湖单于死,其弟且鞮侯立为单于,为与汉修好,他遣使送回以往扣留的汉使路充国等人。
天汉元年(前100)三月,汉武帝为回报匈奴善意,派中郎将苏武、副中郎将张胜及随员常惠等出使匈奴,送还原被扣的匈奴使者,并厚馈单于财物。苏武等到达匈奴后,原降匈奴的汉人虞常等人与张胜密谋,欲劫持单于母亲阏氏归汉。
事发后累及苏武,苏武不愿受辱,自杀未成。单于敬重他,派汉降臣卫律劝降,苏武不为所动。
于是单于把苏武幽禁在地窑中,断绝饮食,以此逼他就范。苏武坚持数日不死。
匈奴以为神,就将他流放到边远的北海(今贝加尔湖)无人烟的地方,放牧羝羊。始元二年(前85),匈奴壶衍鞮单于新立,遣使者欲与汉朝亲善。
汉朝要求匈奴释放苏武,始元六年(前81),苏武等9人由汉使迎接回国。苏武羁留匈奴19年,习知边地民族,归国后被任为典属国,专掌少数民族事务,他在匈奴持节不屈,被后世视为坚持民族气节的典范之一。
——读《苏武传》有感 十九年的执着,十九年的追求,十九年的坚守! 十九年,天之苍苍,地之茫茫,芸芸众生又有多少个十九年呢?苏武却以十九年之久的岁月抒写着一卷民族不屈的丹青.“人生自苦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指的也就是苏武这样的人吧. 度扬沙,过北疆,驼 *** 声歌胡疆;左牵马,右擎旄,忠使迢迢过沙场.茫茫的贝加尔湖边,有一位持着汉节的长者,顶着风雪,啃食草皮,牧放羊群.公羊育儿,谁都知道这是一个笑话,可谁也不会笑,因为他昭显的是民族的尊严,民族的不屈,民族的气节.十九个春秋,几度风云变幻,汉朝帝王换代了,南方的人们也将遗忘了,手握的汉使节杖也褪色了,但这位老人的本色丝毫不改,他心中的热情依然如火般在熊熊燃烧,温暖了北方的那片冰雪大地,温暖了他身边的贝加尔湖,也温暖了一段冰冷的历史. 他的执着,张胜不懂,卫律不懂,李陵不懂,单于也不懂„„许多人都不懂.但他的执着使李陵这些人倍感羞愧,他的执着使单于深深震撼,他的执着使民族牢牢铭记,他的执着感动了我们,乃至历史.这是苏武的十九年. 那么,你我的十九年呢? 在踏入高考场时,也将是迈近我们生命中的第一个十九年之际;那时,你我的十九年又到底抒写了什么呢? 也许,高考不能决定你我的一生,但它无疑是人生中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它必将影响我们往后的路.十九年的青春,弹指一挥间,你是否有自己生命的最淋漓的表现?现实是,有多少人在温柔乡梦中沉醉,有多少人在虚度年华中沉沦,有多少人在挫折磨砺里趴下了……如此,再多的十九年,也是毫无意义的浪费!失落了执着,失落了追求,失落了坚守,也就失落了生命的价值,黯淡了人生的光华! 浩浩天地,朗朗乾坤,斗转星移,历史没有忘记苏武,正因为苏武那光辉的十九年.苏武离开了贝加尔湖,回到他梦里千百遍回望着的家,贝加尔湖失落了一位风雪中的牧羊人,可这失落换来了苏武的璀璨,挽回了一部民族节气的光荣史. 让我们挽回那失落的精神吧!挽回苏武般的执着追求,挽回苏武般的坚持不懈,挽回苏武般的忠贞不渝„„苏武不只是一位历史名人,还是一座精神丰碑.我们应将他不朽的崇高品格传承——传承其坚毅,传承其勇敢,传承其执着„„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畏艰险,坚忍不拔,披荆斩棘,勇攀高峰. 苏武在艰苦卓绝的十九个岁月里坚守着而没有迷失自我,没有失落精神;让我们在风华正茂的十九年里给自己立一个坚定的人生坐标,去收获一个不悔的、光芒璀璨的十九年。
不朽的爱国者形象 —《苏武传》试析 《汉书·苏武传》是大学中文系与中学 语文补充教材中的必读篇目之一,但向来少 有论述。
为中学教学的需要,当前特别对学 生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的需要,今将自己 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写出来向大家请教。 《苏武传》是东汉班固奉诏而作《汉书》 中的《李广苏建传》附传。
众所周知,班固 的儒家正统思想极浓。他认为苏武的事迹, 完全合乎封建道德规范,所以其末赞曰: tt.··…孔子称‘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 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苏武 有之矣。”
他就从这角度去收集材料,组织 材料,精心刻画一个有血有肉,个性鲜明, 栩栩如生的爱国忠君的典型形象。千百年 来,多少志士仁人以苏武为楷模,与敌人进 行艰苦卓绝的战斗,以他为榜样,来砒砺鼓 舞自己的斗志。
宋末元初的文天祥在《正气歌》中讴歌 过:“在汉苏武节”。明末清初张煌言在 《被执过故里》诗中的起句:“苏武仗汉 节,十九岁华迁……还朝千古事,归国一身 全。”
顾炎武在《海上》诗中,以苏武与李 陵对比,写道:“海上雪深时,长空无一 雁。平生李少卿,持酒来相劝。”
作者选取 李陵劝降这一情节,写出茫茫雪海,飞鸟绝 迹的艰苦环境下,苏武啮雪吞毡,仗节牧 抵。寒冷、饥饿、孤独、死的威胁,随时向 他袭来。
这时故友李少卿置酒设乐,前来相 :吧!“, 何让读者去思考。言少意邃,突出了苏武的 光辉形象。
《苏武牧羊歌》在抗日战争时期,成为 我国人民妇孺皆唱的流行歌曲。这是因为广 大中国人民在日寇蹂埔下,怀念这位爱国 者,学习这位爱国者,发扬民族气节,鼓舞 人们的抗日斗志。
总之,班固《苏武传》的主题思想,通 过对苏武出使匈奴、不幸被拘留的十九年艰 苦漫长岁月中,表现出威武不能屈,贫贱不 能移,富贵不能淫的高尚事迹的叙述,高度 赞扬了他的始终坚持民族气节的爱国主义精 神,为我们塑造了一位不朽的爱国者的光辉 形象。 苏武一生活了八十多岁,他的经历是丰 富复杂的。
但作者善于剪裁,该详则详,该 略则略,始终环绕着苏武爱国主义精神进行 选材组材。例如文章一开始介绍苏武姓名、出身、籍贯、官职后,一笔不多提他四十岁 前的生活经历,而直接从他出使匈奴写起。
归纳起来,全文结构如下: 苏武出使匈奴之缘由一一)副使张胜参与 匈奴叛乱事件,苏武受累被扣一苏武两次打算自杀成仁,不辱君命‘‘)卫律逼降诱降, 苏武严辞痛斥一置苏武于大窖中,绝不饮食一-)放逐北海,凛食不至,鼠草充饥, 持节牧羊一李陵置酒设乐劝降,苏武严正拒绝一上崩拗哭,旦夕临-令李陵饯一”忍苦十归汉政 漩涡,被罢官一重新起用,不积家财一的民族气节。这种果断坚贞的行动,杀身成仁认子归汉,麒麟阁入画。
的气概,不仅使汉常惠等下属哭泣,而且也感 以上章节中,以卫律逼降,北海牧羊,动了敌人,“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 李陵劝降为重点,写得人物性格鲜明突出,作者就是这样把苏武放在激烈的政治风 光采夺目,跃然纸上;其他章节则主要是交暴中,以生死的考验,来展现苏武性格的。
代事实,简洁严密。苏武伤愈后,卫律奉单于命对汉使进行 在详写部分,作者善于通过典型事例,审判。
卫律先举剑刺死虞常,想以杀鸡做猴 人物动作,对话,内心活动和细节描写,充分的手法,威胁张胜和苏武投降。还说:“汉 抒写出苏武这个不朽的爱国者的光辉形象。
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 苏武奉汉武帝之命,仗节出使匈奴,本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这个多事。
苏武牧羊于北海,坚持民族气节十九年,虽然是封建时代一个忠君爱国的典型,但是,他所表现出来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品格,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可用于“气节”“爱国”等话题)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血,饥吞毡,牧羊海边,心存汉社稷,蚝落犹未还,历经难中难,心如铁石坚。。。。。。。”一首《苏武牧羊》道尽了苏武的一生,历经艰辛,持节不屈,苏武用自己的血泪书写了一段辉煌历史。感慨于苏武气节的同时,自己不禁扪心自问:假如我是苏武,我会怎么做呢?
心随思动,自己摇身一变,成为了即将护送匈奴使回国的大汉使者——苏武。匈奴向来是个凶狠的民族,这次匈奴可汗向外宣称自己是晚辈,又放回了之前被扣留的汉使,皇帝见有和好迹象,便命我前来交涉。
越过千山万水,我来到了匈奴。蛮夷之地,到处是凶神恶煞的目光,想给我下马威吗?我可是大汉使者,于是我一一“回敬”了那些目光。匈奴单于给人的感觉很傲慢。当我说明来意,并送上大批财物之时,单于更加狂妄,这让我想起了“夜郎自大”。
一个多月过去了。一天晚上,副官张胜神色慌张的来跟我说他闯祸了,我仔细一问,原来他与别人密谋,准备劫持匈奴王后,结果人家被捉,恐怕会将阴谋和盘托出。我当时只觉天昏地旋。这个老小子,唉!自己当初会选他做副官,完全是因为他没主见,这样自己就可以为所欲为。我没有骂他,毕竟他也是受人蛊惑。可惜自己的“完美计划”就这样被那小子破坏了。自己想到了逃跑,但如果自己逃跑,匈奴必会问罪于大汉,大汉天子一怒,会杀我全家。我的小娇妻,我那三个可怜的孩子。显然,我不能跑。自己索性来个一死一了百了。到时说不定,汉天子会颁个“因公殉职”奖给我,追我为特等功臣,说不定还有大批奖金。有了这笔钱,他们娘四个应该可以无忧了。
主意拿定,我便跟着来召唤自己的士卒去见审讯官。一到场地,自己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拔出配刀自杀,大庭广众之下,我可不怕没证人。可我的“如意算盘”又打错了。主审那小子见我自杀,怕自己还未问出个一二三来,犯人就死了,落个审讯不力的罪名,就立即叫人寻医。结果,我被一个黑诊所的大夫放在火坑上,那厮还在我背上蹦来跳去。想我也堂堂汉使,竟落得如此地步!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自杀虽未成功,但自己那利索的一刺使自己在匈奴出了名,有的人甚至以为我是神仙。于是,有人向单于进谏说我能使公羊下仔,还说我能不吃不喝几年不死。可恨得是那愚蠢的单于居然相信了,说公羊不产崽,就不许我回来。然后我在北海放了十九年羊。
最后,一个曾经跟过我的人对来匈奴的汉使说明了我的情况。那人很惊讶,他们早以为我死了,并且将我追为了英雄。汉天子为了树立品牌效应,更是把我的事迹神化了了一番。最后,我成了现在教材中的苏武!
永远的苏武 挥一挥衣袖,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山纸河墨,他镌刻出对大汉最深切的眷顾.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站在忘却与铭记之间,站在逸豫与忧劳之间,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为人性涂上最浓重的一笔. 擎一支旌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望,奔走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他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游荡于寒沙衰草;他要用挺直的脊梁,架起横亘天山、沟通中原的飞虹.哀叹,当汉使谋反事败;正气,当苏武拒绝折节叛敌;惊诧,当单于面对这个宁死不屈、不为富贵所动的铁血男儿;执著,苏武举起汉节,选择作高山雪莲那执著而圣洁的守望. 朔风凛冽,他与冷月作伴,北顾中原,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在心灵深处.胡笳幽怨,他与孤冢为伍,怅望大漠飞雪,将“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得一干二净.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朝廷,精忠报国.冰雪飘飞,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铮铮傲骨却敲响千秋的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犹能忘.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睿智,铭记下对大汉忠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把那光秃秃的旌节升华为一段千古的惊奇,书写了一段铭传千古的悲歌.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勇气,忘却了单于荣华富贵的引诱,在大漠黄沙中渐行渐远,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挥洒了一册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我明白了,在忘却与铭记之间,在享受与坚忍之间,那行于枯草寒冰之上的苏武,用执著与信念作出了最美好的答案:富贵,只不过是眼云烟,忘却,便是它的最好归宿;忠心,方才是历史永恒,铭记,是它的精神家园. 壮哉,那永远的苏武!伟哉,那震撼人心的忘记!奇哉,那惊天动地的铭记!雄哉,那一段忘记与铭记的千载颂歌! ——永远的苏武。
麦兜爱李公主
一、苏武简介
苏武(公元前140——前60),以尽忠守节而闻名的西汉大臣。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武帝天汉元年(前100年)以中郎将出使匈奴,后被困于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以牧羊为生。苏武在匈奴前后十九年。
(一)人物事略
出使匈奴
公元前100年,且靼刚刚立为单于,惟恐受到汉的袭击,于是说:汉皇帝,是我的长辈。全部送还了汉廷使节路充国等人。汉武帝赞许他这种通晓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顺便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以答谢他的好意。苏武同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委派的使臣属官常惠等,加上招募来的士卒、侦察人员百多人一同前往。
意外事变
当苏武完成任务,准备回国的时候,适逢缑王与长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内部谋反,而汉使张胜参与了密谋活动。然而,谋反失败。张胜听到这个消息,担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说的那些话被揭发,便把事情经过告诉了苏武。苏武说:“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样一定会牵连到我们。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对不起国家!”便想自杀殉国。
自杀未遂
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苏武对常惠说:丧失气节、玷辱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汉廷去呢!说着拔刀自刎,卫律大吃一惊,扶好苏武,派人骑快马去找医生。常惠等人哭泣着,把苏武拉回营帐。单于钦佩苏武的节操,早晚派人探望、询问苏武,而把张胜逮捕监禁起来。
怒斥卫律
卫律本是汉臣,投降了匈奴,单于让他来劝降苏武,说:“我也是不得己才投降匈奴的,单于待我好,封我为王,给我几万名的部下和满山的牛羊,享尽富贵荣华。先生如果能够投降匈奴,明天也跟我一样,何必白白送掉性命呢?”苏武怒气冲冲地站起来,说:“卫律!你是汉人的儿子,做了汉朝的臣子。你忘恩负义,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厚颜无耻地做了汉奸,还有什么脸来和我说话?我决不会投降,怎么逼我也没有用。”
窖中受饥
匈奴单于见苏武不投降,便把他关在一个阴冷的地窖里,这时候正是入冬天气,外面下着鹅毛大雪。苏武忍饥挨饿,渴了,就捧一把雪止渴:饿了,扯一些皮带、羊皮片啃着充饥,才免于饿死。
流放北海苏武拒不投降,单于又把他流放到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单于给了他一群公羊,说要等公羊生下羊羔,才放苏武回去!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
苏武归国
苏武被扣在匈奴十九年后,于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春回到长安。昭帝下令叫苏武带一份祭品去拜谒武帝的陵墓和祠庙,任命苏武做典属国。苏武活到八十多岁,于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病亡。
(二)名家点评
(汉)班固:孔子称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爵命,苏武有之矣。
(唐)李白: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渴饮月窟水,饥餐天上雪。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苏武》)
(唐)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苏武庙》)
(元)张养浩:为臣惟命敢辞难,脱遇艰难亦自安。试看子卿持节处,雪花如席不知寒。(《苏武》)
二、素材运用
话题1: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材料加工:
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苫,而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人生之旅,要让我们心里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就只有直面挫折,而不是放大痛苦。
当苏武被流放到北海时,北海的羊群咩咩地叫着,似在欢迎这位坚贞不屈的大汉臣子。这十几年的痛苦如果可以当作是一次挫折,那么这次挫折无疑是痛苦的,可是这位放羊老人却未曾放大痛苦,于是十几年后,大汉的丹青上书写下了民族不屈的坚贞气节。
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因此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2004年高考满分作文《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节选)
话题2:相信自己和听取别人意见
材料加工:
苏子卿在贝加尔湖湖畔。他披着一件白羊裘,毡履,毡裳,毡巾覆首,独立在苍茫无际的西伯利亚荒原当中,有雪潮一样的羊群在他背后。他在孟春的黄昏时分,待要归返穹庐,背景中贝加尔湖上的冰涛,与天际的白云波连山竖。
他向着东行,遥遥地望南翘首:眼阵中含蓄着无限的悲哀,又好像燃着希望一缕。他只相信自己,只相信自己的祖国。
他的心里只有大汉。卫律的劝说他不听,李陵的意见他当耳旁风。他新娶的胡女的眼泪留不住他,他的小儿子的小手拽不住他的衣襟。他谁的话都不听,他用他的坚持塑造了他自己。
一个野花烂漫的碧绿的大平原,平原中立着一个持杖的女人,背后也涌着一群归羊。那是苏武归国后的`风光,他的弃妻,他的群羊无恙;可那牧羊女人的眼中,那含蓄的是悲愤?还是凄凉?(《女神》节选)
话题3:心灵的选择
材料加工:
荒凉的北海,羊群咩咩地叫着,不远处坐着一位手持汉节的人,从黑发到白头,用半生的心血续写着丹青。南方,皇帝一代又一代,然而,谁也不记得,遥远的北海上,立着一座汉朝不倒的丰碑。
汉节上的漆一层层褪去,老人的眼里却始终燃着一丝火光。匈奴的可汗惧怕:怎么还有这么固执的人?他更无法理解,这半生的重量承起的竟是中华民族永世的骄傲!
在生命的天平上,有人选择个人的荣辱得失,但是更有人选择个性的无碍释放,国家的繁荣太平,民族的坚贞气节。而往往是这些人,托起生命的天平,紧握永恒的绳索,在生命与永恒的拔河中,探到永恒的答案。(2002年浙江高考优秀作文《与永恒拔河》节选)
话题4:自尊与他尊
材料加工:
《苏武传》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当苏武与其副使张胜同被单于抓获后,面对单于的诱惑和威逼,苏武选择了精忠报国,而张胜最终选择了投降。以常理推断,对苏武的宁死不屈和拒不投降,凶残的单于不可能不杀他。但正是由于苏武的这种节操,却赢得了单于的尊敬和历史上的美名。而张胜、李陵乃至卫律,则被永远地钉在了耻辱柱上。事实上,历史上由于自尊而获得他尊的例子不胜枚举。(《苏武的尊严》节选)
话题5:道德与名节
材料加工:
中国人历来看重道德与名节。旧时高洁的文人即使在百般困顿之中,依旧保持人淡似菊的操守。古代烈女被市井泼皮碰碰手臂,竟然利刃断手,以致留下烈节牌坊。汉代苏武被迫牧羊,在冰天雪地中渴饮雪,饥吞毡,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凛然持汉节而不改其志。“时穷节乃现,一一垂青史”。所有这些,都留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佳话。(《道德与名节》节选)
话题6:信念
材料加工:
在苏武出使匈奴时,因随行人员参与了匈奴人的叛乱而被扣留。在危难之中,苏武处处维护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利益,既表现了对匈奴的修好之愿,又抱定必死的决心,决不屈节辱命。面对卫律始而威胁,既而利诱,最终又以断水绝粮相逼等手段的逼迫,他从容处之。在受审时,他甚至以自刎来避免受辱。后来的审讯中,卫律当场剑斩虞常以此胁迫汉使,副使张胜在此情况下投降了,而苏武面对卫律之剑,岿然不动。卫律又以富贵劝诱,苏武则直言怒斥,更以两国安危责之。在匈奴将他置于冻饿之境时,苏武仍然没有屈服,凭借顽强的意志和信念,他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还是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念念不忘自己是汉朝的使者。匈奴又派故人李陵来劝降,企图打消他对汉朝的眷恋之情,苏武不作正面的交锋,只是以君臣和国家的大义自剖心迹,反倒使李陵感到羞愧,无言以对。(《信念》节选)
话题7:选择
材料加工:
悠悠岁月,历尽多少冷暖:滚滚浪花,淘尽多少英雄,但伟人之风永存。
那是苏武牧羊的北海吧!苏武选择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气节,发扬了华夏文明的优良品德。这样的选择崇高、无私!
浩浩天地,朗朗乾坤,多少仁人志士留芳百世,虽死犹荣。他们或是崇高无私,或是明智无悔,或是崇高质朴。正是他们所做出的无上光荣的选择,使得我们的民族摺焰生辉,使华夏文明万古流芳。
历史选择了苏武,苏武选择了崇高无私,选择了明智,选择了质朴。那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是历史的星空中最耀眼的星座,引领着后来者在暗夜里找寻生命的座标,勇往直前而不迷失。(《无尚的选择》节选)
话题8:坚持
材料加工:
当苏武牧羊于北海时,单于派降将李陵到北海劝说苏武投降。李陵说:单于诚心诚意等待您归顺,看来永远不会让您回大汉了。白白地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受罪,有谁知道您对朝廷的忠义呢?李陵历数苏武出使匈奴以后一家的悲惨遭遇(大哥和弟弟被迫自杀,母亲去世,妻子改嫁,儿女不知去向),妄图动摇苏武归汉的决心。但是,苏武却坚定地说:我平时就希望为朝廷抛头颅、洒热血,如今有了舍身报效的机会,就是挨刀斧、下汤锅,也是甘心乐意的。他始终不受诱惑,为后人所颂仰。(《热爱祖国坚贞不屈的使者》节选)
三、成品展示
拜谒苏武墓
拜谒苏武,是在阳春三月的一个日子里。武功城里,桃杏花开得正繁,麦苗己经起身拔节,碧森森的连天空都要染绿了。出武功老县城往北行约3里地,就到了那个因苏武而著名的龙门村。苏武墓就掩隐在一片绿色里。墓呈圆锥形,土封而成,高约4米,南北东西约有30平方米的面积,杂草野花密匝匝挤满了墓地。墓前有汉典属国碑和重修苏武门碑两块,俱为清代建筑,风吹日晒,倍显苍凉。苏武不是皇上,也不是三公九卿,在现在人眼里,他只是一个倒霉鬼。人都想神气富贵,情愿费时费力来拜他这个倒霉鬼的人,毕竟有限。倒霉鬼没有经济效益,故而无必要的保护和管理。没有人收门票,也没有讲解员,倒是一位放羊的老汉漫不经心、无所顾忌地讲了墓主人的事情。老汉只牵着一只羊,跟在羊后面的是几只小羊羔,欢蹦乱跳的极不安分,老汉就不时地被羊缰绳拽得摇摇晃晃,但这并不影响老汉说话。老汉说话时的神态颇有几分高古之气,旱烟锅上的红火星明明灭灭,更增添了几分历史感。
老汉说,要说苏武这个人嘛,差不多跟老汉我算同行,都是个放羊的嘛。他在北海放羊,我在他的墓前放羊,差就差了点时间。说到这里,老汉笑了,说老汉我的名字叫苏北海,是我爷起的,苏北海跟在北海放羊的苏武就是一回事嘛,就这么个名字,便把我老汉放羊的命运给决定了。
放羊老汉抿住嘴咂了两口烟,说成天围着苏武墓转圈圈,时间久了,就觉得苏武跟我近,近得就跟老哥兄弟一般。这当然只是一种感觉,说到底,苏武是咱的先人呢。当初,苏武北使匈奴时,官职也不小,中郎将,怎么说也是个将军吧。北海可是个荒无人烟的苦寒之地,苏武去了那里,匈奴人也不给他送粮食,也不给他盖房子,还要让他死。可人的命是没法说的,有的人,一碰就没命了,有的人,七灾八难,天亏人害,可就是不死。苏武先人就是这后一种人。没有老鼠,苏武就挖老鼠洞,老鼠洞中有老鼠积攒下的草籽儿,苏武就用鼠洞里的草籽儿充饥,硬是不死。苏武出使匈奴,是持有汉节的,相当于现在的身份证,但那时的汉节是个杆子,上面有旌帜毛穗。北海风大雪狂,时间久了,汉节上的旌毛都掉光了,可苏武不分白天黑夜放羊睡觉,都把汉节抱在怀里,一心归汉呐!
说到这里,苏北海老汉激动了,猛拽了一下牵着的羊,双手一拱,向着苏武墓拜了三拜,大声说,苏武先人骨头是最硬的,他在北海时,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去劝说过他,当下被他骂了个狗血喷头,他说人活着不能像条狗,谁给它肉吃就帮谁咬人。人各有志,不可勉强,我这条命是汉家的,死也要把它献给汉家。你们说,苏武这人忠不忠?他在匈奴十九年,苦楚受尽,磨难受尽,却始终坚贞不屈,终于归汉,这般英烈之祖不拜,还要拜谁?拜秦始皇?我才不拜呢,当时修长城,害了多少军队!孟姜女哭长城的戏没听过?
老汉说着,拱手又一拜,一脸崇敬。我随着苏北海老汉,也对苏武先祖行了九叩十八拜的大礼。我拜得非常认真。苏北海老汉很高兴,执意要我去他家喝羊奶。我哪儿有资格喝苏北海的羊奶,那是维系铁骨铮铮节操昭昭的苏北海生命的救命水,凡人如我者,岂敢消受。
我谢过了老汉,于暮色之中返回县城,炊烟弥漫之间,我似乎隐约看到了持节牧羊的苏武的不屈形象。我心里当然明白,这个形象的获得,就来自在苏武先祖墓前放羊的那个苏北海。
忠魂不灭,苏北海老汉便是苏武先祖在新时代的化身。
最喜东坡词,品苏轼之词,如品烈酒,不似清照词之婉约,亦不似后主词之凄苦。苏轼之词,如大江东去,引人吊古伤今。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有关苏轼的 作文
这个故事讲了汉武帝时,苏武被任命为使节出使匈奴。但是匈奴不守信用扣押了苏武,并百般利诱劝他投降。苏武宁死不屈,匈奴首领只好把他送到了北海边上去放羊,还对他说:“
苏轼作文素材 (一) 有一天,苏轼看到王安石案几上有“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苏轼见此不由一声冷笑,他想,菊花怎可能在秋天凋落。于是挥笔续
如果说人生是一枝“凌寒独自开”的梅,坚守自我就是那默默浮动的暗香,只要你耐得住寒冷和寂寞,你的人生就会香远益清。如果说人生是一只小小的鸟,坚守自我便是“精卫填海
A.复习目标:1、了解文学类文本、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的命题类型和解题技巧;2、文学类文本得分不少于14分,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得分不少于14分。B.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