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46

7爷爱美食
首页 > 学术论文 > 意大利地震论文研究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DPWX遁遁

已采纳

地震发光现象,俗称“地光”,是一种自然光源。世界上有关地光的最早文字记录是《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里面记载了公元前780年(周幽王二年)发生在陕西省岐山地区的一场6~7级地震:“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其中“烨烨震电”就是对此次地震发光现象的描写。公元一世纪,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的《编年史》中,记述了公元17年小亚西亚地震破坏了12座城市和地震发生时火光闪闪的现象。这是外国人对地震发光现象的最早记录。

长久以来,地震前或地震发生过程中是否有发光现象这一问题,让人们倍感困惑。一些人认为,地光完全是目击者在地震发生时因内心恐惧所产生的幻觉。19世纪以前,在有关的观察报告中,地光多被解释为地方性雷暴、云霞、彩虹、激光、流星等。在电力被广泛利用后,又有人怀疑地光是输电线路打火、电焊弧光等等。

1750年,英国和北欧频繁发生地震并出现众多地震发光现象,从而引起伦敦皇家学会的注意。威廉·斯图克雷博士曾试图用地表电流来解释地震的热、声、光现象。直到20世纪初,意大利学者里佐收集了1905年9月8日发生在意大利长拉布里亚地震的42份地光材料,开创了深入研究地震发光现象之先河。1910年,加里广泛收集了欧洲148例地震发光资料,发表了《地震时观察到的发光现象的搜集和分类》一文,成为分析研究地震发光现象的开山之作和精细划分地光类型的宝贵文献。此后,通过逐年对地震发光现象的观察和大量翔实丰富的观察报告,人们才逐渐解除了对地光存在的真实性的怀疑和误解。

地光的形态很难用简单的语言文字准确而形象地描述。它们有的形似霓裳入云,态若仙女散花,色带飘荡,有的光如火炬,霞若宝塔,在天边或直照云端,或如天灯高悬、串球盘旋:有的貌似火红幕布,状若银白屏扇,在地平线附近或彩虹竖立、弧光冲天,或光带平铺、光扇叠嶂,而更多的是明亮耀眼的圆球体,像串串葫芦,光点闪闪……

科学家们分析研究了形形色色的地光形态后,按放电形式将其归纳成3种类型:一种是低空大气的放电形式。它形态多变,有时轮廓模糊,有时旋转飘动,有时一闪而过,但比雷雨闪电持续的时间要长,可以把远山森林的轮廓映衬得清清楚楚。一种是不完全的火花放电形式。它飘忽不定,闪烁着很亮的蓝色光,形态为单一的光束或光带。一种是地下溢出物质流放电形式。它从地面冲天而起,由下而上扩散成光柱、火球、彩带等,光柱顶部多扩展,常呈现各种焰火般的形态,火球从地面升起,呈直线、抛物线和螺旋滚动,彩带呈半球状、扇形的弧线,或临近地平面,或并列于低空。

科学家们认为:地光的成因,一是地球内部能量急剧聚集,于地壳上层直接放热发光,一是地球内部能量强烈释放,于低空大气层辐射放电发光,或者是二者的组合。

在第一种成因作用下,地光的形态多是底边在地面,半径几十米至百米,呈现稍平的半椭球形或扇形彩虹光带,以及拔地而起的光束、光柱、光球等。

在地震发生前,地球内部的部分介质已处在应力急速积累的状态,地壳上层岩石开裂膨胀,并产生电、磁、热及其他物理和化学性质变化。在岩石变形过程中,各部分间的撞击与磨擦能产生大量的热,热度达到一定程度即发出光亮,其道理就像“马蹄上的铁掌与路面上的石头撞击后而产生的火花一样”。

岩层的断裂导致大地自然电流被切断,改变了地壳内部水的流动和地磁场,即在某些地区产生明显的电位差。

曾经有人进行过详细计算:地下水在1000个大气压下流动时,可产生1~10万伏的电位差。若岩石有1%的间隙,每平方千米的电流可达3~30安培,会产生2~200伽马的磁场,极易引发电弧发光,当富含具备压电效应的石英类矿物的高电阻率岩石被低电阻率的岩石覆盖时,由于地下水的存在,其界面电场会发生变化并产生电流。当地震应力在10~100帕之间变化时,如果压电岩体输给发光体的总功率有1%~10%成为可见光的话,就足以产生极光光体。

在第二种成因作用下的地光,除具备前者所显现的形态之外,还有其光怪陆离、变化万千的特殊类型。

人们常把地球内部比喻成一个巨大的“天然核反应堆”,地震能量就来自它的“核转化”。在这一转化过程中,释放出的大量带电高能粒子,在高速运移中因受到岩层阻挡而改变速度时,会辐射出光子、中微子,然后毫无阻碍的穿透地壳并使地面大气发生二次电离。

地壳裂缝的急剧开合,可导致地层中的气体、蒸气、铀、钍、氡等放射性物质呈电离状态喷出地面,形成一股股强大的电荷和载热物质流。进入低空大气层后,大气不同部位的静电场的电荷密度发生改变,形成强电场,直接参与异种电荷中和放电过程。在地球表面曲率半径小的山顶和地气喷出的缝隙地带,由于电荷密度大,同性电荷相互排斥,稍有大气扰动,大量的同性电荷就被带到空气中形成“空间电荷气块”。这些“气块”在低空随气流飘动,当遇到异性“电荷气块”,特别是靠近异性电荷异常密集区时,便形成很强的局部电位梯度,使异性电荷击穿空气产生电荷中和,放电发光。当有云块飘来,云块就会感应带电,在适当的条件下放电发光。

上述的放电发光过程,若发生在地表突出物的顶部,因电荷的不断补充,持续时间较长,宽度较大,多形成闪烁型和片状地光,若发生在河谷、喷沙冒水孔、裂缝井壁,由于“地气”(天然气,沼气、高能离子、氨气等)的参与而形成大小不一的火球,若低层空气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放电过程,可在某两个方向相反的放电过程之间形成火球,并由此获得巨大的旋转速度,旋转起飞。由于球体内部带有电离的混合气体(氮、氢、氧、臭氧、氧化氮等)不稳定,在移动过程中碰到障碍物或球与球之间相互碰撞,就爆炸成五彩缤纷的焰火。

据不完全统计,80%以上的地.光是在地震前1小时至震发时段发生的。由于白昼光亮较弱,难以分辨,只有在黑夜里光亮明显,容易惹人注目。所以,常给人防不胜防的恐惧感和发现甚晚之遗憾。但是,在国内外许多地震中,也有在震前几小时、几天,甚至更长时段里出现地光的实例。

在综合研究了世界各大地震的发光现象后,地震学家们发现,震前的地光形态、空间分布及地光亮度等普遍存在以下特性:形态多以光球,片状和闪电式出现。空间分布和亮度上具有初始时分散、亮度弱,越趋发震时越集中、越亮。在震中外围所见的地光方向,或指向震中呈环形展布,或指向断裂构造带呈带状分布,或指向某特定地质体呈块状分布。在未来震中区所见地光方向零乱,但密度和强度要比外围区所见到的大。8级以上地震,地光发光点分布范围可超过500千米;7~8级地震,地光发光点分布范围约200千米:6~7级地震,地光发光点分布在100千米范围内,5~6级地震,地光发光点只限于震中附近地区,而且数量有限。

根据这些特性,人们可以粗略地预测出即将发生的地震的大概方向、时间、地点和震级。可见,地光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临震信息。对它的详细研究和观测,不仅有助于短期临震预报,对探索地震成因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00 评论

毛毛爱囡囡

原来,这是一种强烈地震的前兆,被称为地光。

许多强烈地震都伴随有发光现象。这种特殊的令人毛骨悚然的自然现象,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被人们注意到了。我国是世界上记载地光最早的国家,古书《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里就曾记述了2800年前陕西岐山地震时奇异的声光现象。书中写道,“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家萃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其中的“烨烨震电”之语,就是指的闪闪的地光。因为书中所写的十月系周历,相当于现在的农历八月,这时岐山、宝鸡一带雷暴季节已过,“十月雷电”显然是误传,应该是地震前的地光现象。后来在其他史料中,也有不少关于地光的记载,如“碧光闪烁如是”、“夜半天明如昼”、“夜半天忽通红”、“红光追邑”、“天上红光如匹练”等,多得数不胜数。

在国外,地光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这种记载最早见于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伦的《编年史》,它记述的是公元17年小亚细亚发生了强烈地震。书中说地震前有人曾看到天空火光闪闪。日本的地光记载也很早,据日本地震学家安井丰推测,日本最早的地光记录可以追溯到1500年前,可惜这种推测查无实据。真正书录在案的是公元869年的《三代实录》,书中在记述陆奥地区的地震海啸时,曾提到过发光现象,距今已有1100多年。

人们在很早以前就知道利用地光现象来预测地震,我国古人总结的六条地震前兆,其中有一条讲的就是地光。“夜半晦黑,天忽开朗,光明照耀,无异日中,势必地震。”这类描述曾在不少书中出现过。但地光作为一种奇异的自然现象,被人们进行科学探索,则是18世纪以后的事。据《日本地震史料》记载,1703年12月5日元禄级大地震前,有一位学者在研究了当地天空中奇异的发光现象以后,曾向幕府官员发出警告说,夜里将有强烈雷暴和地震发生。他在当时就注意到了地震与发光的关系,这是难能可贵的。18世纪中叶,当时的英国和北欧一带频繁地发生地震,并屡次伴随有地光的闪烁。在英国皇家学会开会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英国学者威廉•斯图克雷第一次试图用地表电流来解释地光产生的原因,自然,他的认识是错误的。20世纪初,意大利学者里佐率先对地震发光现象进行特别详细的调查,他对意大利1905年9月8日卡拉布里亚地震的发光现象进行了广泛研究。在他的影响下,另一位学者加里也广泛收集了欧洲148例地震发光资料,在1910年的《意大利地震学会汇报》中发表了研究论文。

20世纪30年代以后,地震发光的研究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人们对于地光的真实存在不再感到怀疑了,并开始出现了解释这种现象的理论假说。在这些研究中尤以日本领先。1965年以后,日本学者安井与近藤五郎、栗林亨等利用地磁仪、回转集电器等进行了观测研究,并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地光照片。1974年,我国学者马宗晋在研究了邢台地震以来历次较大地震的临震宏观现象以后,提出了“地光不仅仅是地震派生的结果,而应看作是临震共同发展的统一过程”。这就是说,应把地光同与它同时出现的其他现象联系起来考虑。随着地光现象资料的不断积累,人们从地光的复杂形态中领悟到它的成因也并非是单一的。由于地光发生的时间短促,机会难逢,过去的地光资料也常常缺少详细确切的说明,尤其是直到今天,还未解决仪器观测技术问题,因此地震中地光成因的研究还没有确切结果,仍然处于假说阶段。

地光是由岩块相对摩擦产生的。米尔恩是一位长年工作在野外的地质学家,有一天,他在野外采集岩石、矿物标本,手中的锤子落在坚硬的岩石上时,点点火星迸溅出来。米尔恩从这种现象中得到了启发,第一个提出了地光是地震时岩块相对运动发生摩擦而产生的发光现象。1954年,前苏联学者邦奇科夫斯基也把地震发光比喻为马蹄与石头道路撞击而产生的火花。

这种说法是探索地光成因的一次有益尝试,但它的解释只是对某种形态的地光说得通,对地光的其他形态则难以奏效。例如,有些地光发生在半空中,似乎与地面岩石的摩擦无关;有些地光还伴随有类似日光灯的自动闪烁,这显然也无法用摩擦生光来解释。另外这种观点也很难说明在震区广阔的范围内都可观察到地光以及球形光和柱状光的缘由。因为按照岩块摩擦发光的假说,地光应该主要分布在裂隙带附近,并与裂隙的分布方向一致,发光的部位应接近地面。例如,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时,有人看到本县大青山菱镁矿分布区出现强烈的白色光带,它与该地大量裂隙的分布基本一致,并紧贴地面,持续2~3秒钟,没有明显闪烁,然后突然消失。这种地光可以用岩块摩擦生光观点解释,但以此来解释所有的地光,显然是不全面的。

根据水的毛细管电位理论。日本学者寺田寅彦闲来无事,对物理学中的电动现象甚感兴趣。他看到液体和固体相对运动时,常伴随有一些电现象,即在液体和固体的接触面上会出现两层异种电荷。如果液体在压力下通过一个固体毛细管,那么就会在毛细管的两端出现电位差,这就是流动电位。这位学者由此萌发了水的毛细管电位理论,试图能在地光成因问题上一显身手。他认为,一场强烈地震所影响的深度可与地面波及的范围相当。在地震影响的深度范围内,地下水受到挤压,便通过岩石的孔隙向上移动,产生流动电位。寺田推测,地下水所受到的压力,相当于100千米厚的岩柱所产生的压力。根据计算,它所产生的电位差可达到300万伏。显然,这样巨大的电位差足以导致产生高空放电,形成地光。寺田的理论得到了日本部分学者的支持,但国际上多数学者对这理论提出了质疑。尤其是美国学者麦克唐纳对寺田计算出来的300万伏电位差表示怀疑。这位美国人设想了地球内部产生电位差的各种可能原因,研究了地下核爆炸时所产生的压力对地下水流经岩石和土壤中孔隙的流动电位的影响,结果发现,在300多米的深度范围内,能产生的最大电位差仅有几百毫伏。即使地震的影响能达到100千米的深度,所产生的电位差也不过几百伏,远比寺田所说的小得多。这样小的电位差,是不可能引起大气发光的。

这个水的毛细管电位理论,就这样夭折了。

石英的压电效应说。芬克尔斯坦和鲍威尔,当年曾是继美国人麦克唐纳之后水的毛细管电位理论的主要反对者。他们在推翻日本学者的理论以后,提出了石英的压电效应说,企图利用地电电位差来解释地光的形成。

1970年,芬克尔斯坦和鲍威尔首次发现了地震孕育过程中石英的压电效应。科学家们早在物理学的实验中发现,许多晶体在受到挤压或拉伸时,会在两个平面上产生相反的电荷,这种现象被称为压电效应。今天,它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仪器中,也被广泛应用于导弹、电子计算机、航天等尖端技术中。压电石英就是这样的一种晶体。由于石英在地壳中分布很广,地震是岩层长期受力突然破裂的表现,可以想象,在地震孕育过程中必然也有压电效应产生。两位学者推断,当石英在地壳中有规律排列时,如果沿长轴排列的石英晶体的总长度,相当于地震波的波长时,就会产生地震电效应。若地震压力的压强为30~330帕,就有可能产生500~5000伏/厘米的平均电场。这个电场足以引起类似暴风雨时的闪电那样的低空放电现象,产生地光。由于压电效应并不一定在地震发生时才有,所以在地震前的几个小时也可以看到地光。

如果按照这种理论,地光应该只发生在某些特定的分布有定向排列的大量石英晶体的区域内,然而实际上出现地光的强震区其地下岩石并非都是石英岩,而是多种多样的岩石,但无论地下岩石性质如何,都有出现地光的可能,这一实际情况与石英压电效应理论不相吻合。另外,石英压电效应理论也不能解释在一些震区观察到的极为独特的“电磁暴”现象。

更难解释的奇怪现象。1966年,前苏联塔什干大地震前几小时,塔什干上空突然发生了一场电磁暴。天空中耀眼的白光就像镁光灯一样,使人目眩。更令人奇怪的是,室内的日光灯无故自亮。科学工作者观测到电离层中电子密集度达到顶峰。

这次地光的奇异特征,显然很难用前面的几种假说解释。

1972年,日本学者安井丰等人提出了“低层大气振荡”的看法。他们认为,由于大气中含有各种正负离子,所以大地具有微弱导电性。当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受到来自太空的宇宙射线和地球本身的放射性元素射线的撞击,结果使这些气体离子带电。地震区常会有以氡为主要成分的放射性物质,地壳震动把它抖入大气中,特别是在含有较多放射性物质的中、酸性岩石分布区和断层附近,大气中的氡含量将显著提高,这也将使大气离子导电性增强。这时如果地面有一个天然电场,那么就会向空中大规模放电,使地光闪烁起来。

我国地震工作者在研究了辽宁海城地震以后,发现震前氡含量明显增加,大气中电离子也明显增加,在震区上空形成电荷密集区,大气的导电率增加以后,在地面电场作用下便可能发生放电发光,大面积放电和氡蜕变放出的射线都可能产生荧光,使日光灯管闪亮。

这个低空大气发光理论,是目前比较成立的假说。不过,也有人认为日光灯管发亮的原因与地震时的高频地震波有关。

此外,最近又有人提出,黏土矿物也是地光的光源之一;还有人重新提出岩块摩擦生热与地光的关系,并考虑了电场的形成。这些观点也都不能圆满地解释地光的成因。

从现有资料看,地光是地震时有着多种成因的发光现象的总称。要想彻底揭开它的形成之谜,就必须加强对地光的科学观察,特别是要用现代的先进技术装备,及时地捕捉有关地光的各种信号,并仔细地区分不同类型,最后终将洞悉地光的秘密。

中国地球物理学家郭自强最近通过岩石压裂实验研究,得知岩石在受到压力发生破裂时,会放出强烈的电子流。地震发生之前,岩石受到地壳应力作用而破裂,也会产生强电子流,这些电子流可以通过地壳裂缝进入大气,使空气分子电离而产生地光,这是目前世界上对地光的最新解释。

360 评论

lunaseayoyo

(Dipartimento di Scienze della Terra,Universita degli Studi di Trieste,via Trieste,Italy)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Earthquake Prediction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Geophysics,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Warshavskoye,79,.)

摘要CN算法在此被应用于意大利境内的中期地震预报以及地震构造模式的确定。通过利用CN算法并考虑地震构造模式,在意大利划分出三个主要地区,分别为北部、中部及南部。它们之间并无明显分界,基于不同的分区,有可能识别出交汇区,作为两个主要分界区之一。当TIPs持续时间减少并包括交汇区时,在这些地区发生的地震有助于利用CN算法在每一主要地区识别出地震的前兆现象。

进而我们用意大利最新的地震活动资料建立一个经修订的地震目录,并且我们严格依照意大利地震构造模式所限定的边界考虑其区域性。每一地区仅包括具有相似性的地震构造特征的带。此方法所得结果较好且稳定,是以往研究的一种改进。

关键词CN算法中期地震预报地震构造模式意大利

1引言

基于CN算法,利用正态函数分析震级大于或等于给定阀值Mo的一次强震的增加概率时间(Time of Increased Probability)(TIP),以描述被分析地区的地震活动模式。这样在加利福尼亚—内华达地区应用的原始算法,不经任何调整,就可直接用于大小和地震活动水平不同的地方,Keilis-Borok等[5,6]详细介绍了CN算法。

由地震及构造论据支持的一种分区减少了[2,4]警报历时和预报的失败,并且当研究区边界仅仅依所用地震目录的完整性而定义时,与所得结果相比[7]算法稳定性增加。因此,CN算法允许考虑现代区域地球动力学模式的发展,包括控制地震活动性的关键构造要素与为预报所做最佳发震断层系统的选择之间的关系[12]。

考虑到意大利的地震构造模式[10]和地震震中的空间分布,可以将其分为三个主要地区(图1)[4]。每一地区有其占优势的地震构造特性、与其他地区不同的地震活动水平,以及与其相一致的Mo。

图1意大利地震构造模式[10]及三个主要分区和两个过渡区

在此我们介绍一种更为详尽的分区,在意大利的北部、南部及中部严格按地震构造带的边界划分的分区[10]。每一新的地区具有同样特征的地震构造带,构造带之间具有过渡特性。

在目前的分析中,一个新的地震目录“CCI96”被应用于意大利的CN算法中。该目录是由PFGING[2,3,11]目录经修订编辑而来,主要是历史资料[1],加入了最近出版的有关地震活动性资料。在PFGING目录和新的CCI96目录之间存在一些差别,如在一些大震级中,最大震级地震主要发生于意大利南部。

2分区(Regionalization)

为了将空间不确定性降到最低,预报一次强震发生的区域应尽可能地小,但有三种因素限制它的最小尺度:①应尽可能依照地震活动的最低点画出区域的边界;②震级大于或等于目录完整性阀值的年地震数须大于等于3;③区域的线性尺度必须约为5L到10L,L为预期震源的长度。

在由Costa等[4]提出的分区中,三个主要地区:北部、中部及南部之间的分界并未明显确定,它们可更好地由一个过渡域表示(图1)。事实上,在意大利境内,由两个过渡区域分割出三个主要地区,这种划分与CN算法显示的地震活动的特性相一致。在每一主要地区,为了分析过渡区域地震活动对于预报的作用,拿两种不同的地区做试验,每一构造区仅以地震构造带为边界(图1、2)。在所有被考虑的情况中,包括过渡域的地区得到的结果最好[4]。

ALPOR[1]中地震资料被用于编辑新的地震目录CCI96,该目录被用于在一个新的分区格架中进行CN分析(图3),这种分区严格依照地震构造带的边界进行,且处在意大利的优先监测中。

图2Costa等[4]所做的分区

a—意大利北部第一种不同的分区(1区);b—意大利北部第二种不同的分区(2区);c—意大利中部第一种不同的分区(1区);d—意大利中部第二种不同的分区(2区);e—意大利南部第一种不同的分区(1区);f—意大利南部第二种不同的分区(2区)

图3本研究所做的意大利分区(实线)

a—研究区位置;b—意大利中部;c—意大利南部,虚线表示Costa等人[4]所用的分区

3意大利北部的CN分析

阿尔卑斯山弧,意大利北部最重要的构造特征,被不同的国家所分割,因此对于我们的研究,目录PFGING很不完全[4];为此引入另外两个地震目录的资料以填补空白,ALPOR[1]和NEIC[9]。

依据CN算法所用的标准[3],定义强震的震级阀值被选择为Mo=。由于1960年前地震目录严重缺失,只分析了1960~1992年期间的地震目录[4]。本地区(图2a)过去的30年间只发生了两次强震(1976年5月6日M=和1988年1月2日M=)。事实上1976年9月15日的6级地震是一次强余震,被认为是相关强震[8],因此它不是CN算法的一个目标。

定义的发震区如图2a所示。预报了两次强震,并且TIP持续时间占整个时间的27%(见图4a)。1988年强震后只有一次错误警报。

中期地震预报不能忽略集中于大地构造边缘或与其他构造带相交区域的地震,为了检验此假设,Costa等[4]考虑了一个次级分区(图2b),它仅包括东阿尔卑斯的挤压区(图2b)。预报了两次强震(图4b),但TIP持续时间增加到整个时间的34%,并且有三次错误警报。

在此考虑的新的分区沿用意大利东北地震构造模式的挤压带(图3a),因此与意大利中部相分离(图3a)。在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境内地震构造带只划在意大利边界附近,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分区,因此意大利之外的边界仅由地震活动性划定。这种分区以及应用CCI96目录(图5a)所得结果是:预报了两次强震,TIP持续时间为整个时间的,两次错误警报,空间不确定性减少约28%。

4意大利中部CN分析

由于目录PFGING在此相当完整,CN算法最初应用于意大利中部[3,6]。因此,基于考虑地震构造的一种分区被提出[3](见图2c)。在意大利中部只用了发生于地壳的地震,根据Costa等[4]提出的模式,只有少数中深部地震属于意大利中部,用CN算法时应予以考虑。事实上,它们的加入不影响结果,这并不奇怪,因为这些事件的数量和大小较小。定义强震的震级阀值被确定为Mo=。预报了两次强震,警报约占整个时间的30%,两次错误警报(见图4c)。

意大利北部和南部地区的界定使Costa等[4,3]所提出的意大利中部的分区有必要做一次修正。经修正的分区如图2d所示。由于该区较小,震级阀值为Mo=。此区已发生4次强震。从图4d中可看出其中三次被CN算法预报,而1979年的地震未预报出。有4次错误警报,TIPs增大,由原来TIPs研究的30%提高到整个时间的38%。

严格依照地震构造带边界所划的新的分区(图3b),包括扩张带及一些过渡带。定义强震的震级阀值为Mo=,所用目录为CCI96。三个强震全部被预报,且警报期约占整个时间的21%,三次错误警报(图5b)。

5意大利南部CN分析

地震目录PFGING在意大利的这个地区只在1950年之后被认为是完整的,且震级大于3。Costa等[4]所用定义强震的震级阀值为Mo=。

北纬41°线将亚平宁(Apennies)分成两个完整的不同构造域[10],在意大利南部研究了图2e所示区域。CN算法在此区[4]的结果如图4e所示。所有三次强震(1954年11月23日M=年11月23日M=及11月24日M=)均被预报,TIP持续时间为整个时间的33%,有5次错误警报。

为研究相应的深部地震活动性[4]的影响,这里只考虑了浅部地震,1980年11月23日M=强震被正确预报,图4f给出CN算法的结果。上述强震虽被正确预报,但TIP持续时间增大至整个时间的44%,且有6次错误警报。

图4利用图2的分区得到的意大利CN分析结果,所用目录为PFGING

箭头表示M≥Mo的地震,TIPs由黑色矩形表示。在e和g中震级表示在Tyrrhenian海中的一次中深部地震;e和f中震级7表示1980年亚平宁地震,a和b中的震级为1976年Friuli地震。在意大利南部目录中的最大震级被用于本次计算中,而在北部和中部用的是优先震级(priority magnitude)Mpr(ML、MI、Md、Mo)[3]

图5用图3的分区得到的CN分析结果,所用目录为CCI96

箭头表示M≥Mo的地震,TIPs由黑色矩形表示。采用优先震级Mpr(ML,MI,Md,Mp)

依据意大利中部的分区[3],作为第二种试验,意大利南部的北界沿北纬°勾划(图2f)。在此区预报了两次强震,分别为1954年11月23日级地震及1980年11月23日级地震。预报的1980年地震其TIP持续时间延至整个时间的25%;1954年级地震未预报出来且有两次错误警报(图4g)。

新的分区(图3c)严格依意大利南部的扩张及过渡地震构造带(在北纬42°之下)划分,包括西西里地区地震活动小而密集的火山带,但不包括地震构造带前陆区,如Costa等[3]在意大利中部所做的那样。

意大利南部PFGING目录和CCI96目录之间M>Mo地震的震级差别非常大,因此不可能与Costa等人[4]所得结果做直接比较。新目录与新的分区所做的改进,允许意大利南部采用和北部及中部同样的标准,震级阀值为Mo=,可被预报的地震数为4次。它们均被预报且TIP持续时间为整个时间的(图5c),3次错误警报。对于Costa等(1996)的结果而言,空间不确定性减少是相当大的,约为72%。

6结论

CN算法被用于中期地震预报以及证实意大利境内的构造模式。

利用ALPOR[11]中地震资料修订了Costa等[3,4]所用的目录PFGING,编辑了一个新的地震目录在此应用。当考虑意大利南部最大震级时,对于大的震级在PFGING目录和新的目录之间差别较大。

一种严格按地震构造带[10]边界划分的新的详细分区被提出。只有具相同性质或过渡性状的地震构造区可被包含于一个新的地区。这种分区是对Costa等[4]所提出的分区的一种改进,预报的平均空间不确定性降低约45%,TIPs持续时间及错误警报总体减少。这种改进在意大利南部影响相当大。

基于Costa等[4]所得结果,作者推断三个地区没有明显的分界,在不同的区划基础上,可以识别出交汇区,它们可被划给任一相邻的地区。当这些交汇区被纳入CN算法时,结果得到改进。利用新的分区方法对意大利南部和中部进行计算时,此结论得到证实。在意大利北部,挤压地震构造带从过渡及挤压地震构造带中被分离出来,把后者纳入Costa等[4]所提出的分区中,因此,对比只可能在图2b所示的区域中进行:相对于以往的结果有改进,且交汇区的效果最明显。

致谢作者非常感谢给予的鼓励,我们感谢来自MURST基金的经济资助(40%和60%)CNR-Gruppo Nazionale per la Difesa dai Terremoti合同号和INTAS经费批准号94-0232。

(周庆译,郝重涛校)

参考文献

[1] of the Eastern Geofisico (computer file),1987.

[2] and deiforti terremoti in Italiadal Nazionale di Geofisica SGA storia geofisica ambiente,1995.

[3] and of premonitory seismicity pattern and intermediate-termearthquake prediction in Central (in press).

[4] and models and CN algorithm:the case of (1):119~130.

[5] and of Long-Term Earthquakes' School for Research Oriented to Earthquake Prediction-Algorithms,Software and Data Handling,Lima,Peru,1986.

[6] and of Time of Increased Probability of strong earthquakes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world:algorithm ~72.

[7] and Intermediate-Term Earthquake Prediction in Central ~92.

[8] and and upper mantle models along the active Tyrrhenian Nova,1996,7.

[9] earthquake Earthquake Information Center(NEIC),USGS,Denver,USA.(computer file),1992.

[10] and basin and Apenninic arcs:kinematic relation since late ~451.

[11] dei terremoti italiani dall'anno 1000 al (computer file),1985.

[12] and geodynamics and seismicity of Asia of Seismology,.

[13] and of Occurrence of Related Strong Earthquakes in ~41.

141 评论

一吉一吉

1、意大利是因为它处于非洲板块和亚欧大陆板块的交界处,非洲板块每年都在以2厘米左右的速度上升,释放能量,这使得意大利随时处于地震的“活跃地带”,尤其是山脉绵延的中部地区。因此意大利每隔5到10年就会发生一次6级左右的地震。2、专家预警 当局无视 当救援人员仍在搜寻地震幸存者时,一名地震学家的先前预警成为意大利舆论焦点。意大利古城拉奎拉6日发生强烈地震的数周前,意大利一名科学家预测到该市一带会发生强烈地震,但有人认为他向民众散播恐慌而向当局举报。该区最初在一月中感到连串震动,而且震动其后每隔一段时间就出现一次,使这个罗马以东古城的民众担忧起来。地震学家朱利亚尼预测大地震即将发生后,多辆配备扬声器的客货车就穿越拉奎拉的大街小巷,呼吁当地居民疏散。结果这个举动触怒了市长。虽然朱利亚尼以地震活跃带的氡气浓度作为他的预测依据,但有人向警方举报他“散播恐慌”,迫使他在互联网删除已公布的研究成果。意大利的民防局3月31日还在拉奎拉召开主要风险委员会会议,指民众所感到的震动仅属“典型序列”,不需担心。主要风险委员会的成员是负责评估这类风险的科学家。

196 评论

相关问答

  • 抗震研究论文

    这是摘抄别人的,将就着看吧!在这个网站 应有尽有,无所不有 1.从重庆赶来北川的王川,原本来寻找在此打工的妻子,却惊喜得知妻子已经平安无事回到家中。但看到这番悲

    朵喵喵ljh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研究意大利电影的英文论文

    英文论文写作也是先做出摘要引言,然后提出一些理论,最后通过一定的论点查找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提出问题是依据现状来说,解决问题需要解决你提出的问题,这是论

    孙家员外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风荷载地震作用研究论文

    丹麦留学生毕业论文不难的,写中欧对比或者跟中国有联系的就行。也是上届学长给的莫文网,很有用基于中欧对比分析的中国高新技术园区人才管理信息化规划研究中国轿车工业的

    黄黄的树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地震毕业论文

    谢谢!咋天期中考试,冯艺璇语文99分,数学97.5分,总分全班第一名!

    融发装修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强震区特大地质灾害研究论文

    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按灾种将易发级别相同的评价单元合并连片,并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对边界加以修正,即可圈定出地质灾害易发区。碎屑岩区和碳酸盐岩夹碎屑岩区划分出...w

    自由自在的GUCCI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