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羊羊
十四五规划属于论文的参考文献类型,参考标准格式指的是写论文的引用已经发表的文献格式,根据资源的类型可分为这本书[M],[C]学报》发布会上,报纸文章[N],[J],期刊文章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一]学报文献、杂志[G]。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报[EB]
崽崽龙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下文简称《纲要》,共19篇65章,约65000字,本文将其压缩至约3700字,大约需要6分钟读完,通过定量分析其细节,希望对朋友们在未来的5年生活工作中能够提供帮助并从中获得更大的价值。 大师德鲁克说过如果事物无法衡量那么就无法管理。定量分析就是衡量事物的一种很好的办法。中国未来5年,会重点衡量些什么?纵观《纲要》可以概括为社会发展的20个指标,分别归在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等5大类,其中经济发展是核心指标,从这个指标上我们发现了《纲要》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到2025年国家没有明确的增长指标,只写着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可以视各年情况提出,它的含义非常清晰,中国正在从数量时代迈向质量时代,那么质量发展如何实现呢? 纵观整篇《纲要》,我们得到两个内核,分别是改进效率和迈向和谐,那么效率和谐的抓手又是什么呢?我们进一步量化分析20个指标,未来5年数值变动最大的指标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 一、每千人拥有三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从要增长到,变化率为150%; 二、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从件提升到12件,变化率为93%; 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提升到10%,变化率28%; 四、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 五、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 这不难看出推动中国变革的3个底层变量,分别是人口、科技和绿色,这3个变量又引出5大方向,科技变量引出科技创新和数字中国;人口变量引出一老一小和城市群发展;绿色变量引出新能源、城市群和数字中国,这5大方向也会推动扩大内需和产业升级。 内需和产业两大领域同时变革,又能反过来为中国迈向2060碳中和打下基础,这就是中国的一盘大棋。 首先是科技创新,未来15年中国会全力迈向创新驱动,202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提高到60%,这意味着大学生就业会成为就业市场绝对的重点,那么如何避免大学生内卷呢?只能通过科技创新摆脱依赖,才能驶向高附加值的星辰大海,这里面一切的根基是科研。 《纲要》分了七大项,分别是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脑科学基因技术、临床医学、深空深地深海基地,它里面给出了大量的细节,比如人工智能提到了专用芯片研发和深度学习框架平台构建,这两个领域是中国急需补短板的防守点;再比如量子信息提到了量子通信是中国发挥强效的进攻点;再比如集成电路设计工具,材料研发先进工艺这些领域我们既有防守点也有突破点,比如我们之前讲过的柔性屏生产工艺就已经成为中国的突破点等。 第二、有了研发也就有了产业配合,所以接下来新兴产业方向政府也制定了清晰的目标,未来5年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要超过17%,这里面就包含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航空航天、海洋装备这些领域又和产业升级有着巨大的联系,而这其中制造业升级势能最大,今天中国的制造业正在脱胎换骨,这次《纲要》明确指出制造业要补齐基础短板,中国制造正在掀起攻克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的大浪潮,那么这股浪潮又会出现了哪些细分行业?《纲要》里列出了8大核心升级领域,分别是高端新材料、重大技术装备、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技术、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北斗产业化应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高端医疗装备和创新药、农业机械装备,相信未来5年这8个领域将会创造大量新增的工程研究类岗位。 第三、那么接下来还有一条创造新就业的道路,就是数字中国的到来,而这里面不只是理科生,文科生也会有大量机会,未来我们中国的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浪潮不会停止,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向深度融合,催生出大量的新产业和新模式,《纲要》里面就列出了7大数字经济产业,还有10个数字应用的场景,这7大产业分别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当然这里面有的技术未必在未来两到三年就能够大放异彩,比如说区块链和AR/VR,但这并不表示它们完全没有前途,有些技术等待成熟的时间可能比大多数人想象的都要长。比如人工智能,1956年就产生,但是它的真正成熟却等了足足60年等。 另外还有5G,到2025年5G用户普及率会提高56%,它将会和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多个产业大融合,催生出10大数字应用场景分别是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能制造、智慧农业及水利、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文旅、智慧社区、智慧家居和智慧政务等。总体而言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道路注定漫长,但人间正道是沧桑,它可能是今天中国突破内卷唯一应该走的路。 在知识科技创新这件事情上,国家有着坚定的决心和清晰的思路,这对于广大年轻人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接下来创新释放的供给能力就需要需求能力来承接了。这次《纲要》明确提出了一个词,就是扩大内需,要促进消费项目绿色健康安全发展,这会促进整个社会消费领域的熵减,所以未来新型消费的崛起势不可挡。比如信息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时尚消费等,同时也要鼓励中国自主品牌的崛起,一方面发展中华老字号;另一方面要提升新品牌的竞争力,《纲要》明确指出要在化妆品、服装、家纺、电子产品、这四大领域优先培育属于中国的高端品牌。上文所述的供给革命、消费革命二者需要人口支撑,但今天中国的出生人口在一路下滑,2016年开放二胎,当年出生人口是1786万,2017年降到1725万,2018年降到1523万,2019年降到1465万,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到2050年中国65岁的老人可能会接近30%,老龄化社会无疑,所以应对人口老龄化也成了这次《纲要》的一个新增模块,解决托育问题和儿童安全问题,是2个关键点,我国已经在150个城市动用社会力量进行大规模的社区服务建设,未来5年这个领域将迎来250%的增长,这其中将蕴藏大量的新机会,也将对100个城市进行儿童友好型城市的示范改革探索,比如释放更多的公共空间,引导儿童开展校外活动等。坦率的说,政府从改造城市公共资源入手,缓解家长的抚育负担,我认为这是非常明智的做法。老人方面会建立居家社区机构协同发展的养老体系,意味着接下来居家社区养老体系将会成为重点,这里面涉及到两个领域,一个是社区改造,会支持200万特殊困难老人家庭进行改造,这里面包含家装电梯无障碍防滑处理等;另一个是构建养老服务网络,未来5年中国将在500个区县建设连锁标准化的养老服务网络,将建成一张全球规模最大的养老服务网络。 那么在城市建设方面,第一是户籍改革,一方面城市落户会整体松绑,另一方面北京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也将精简积分项目;第二是发展城市群和都市群,中国采用3级阶梯来发展城市群,第一级已经有的要给它更多,要进一步强化,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五大城市群的实力;第二级不够强的要让它变强,要发展山东半岛、粤闽浙沿海、中原,关中平原、北部湾等城市群;第三级还很小,要让它长大,要培养哈尔滨、长春、辽中南、山西中部、黔中、滇中、呼和浩特包头、兰州、西宁、天山北坡、宁夏沿黄河等城市群等。对于今天中国而言,发展城市群的好处是非常明显,它会让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产业可分工,基建可共享,同时满足效率和和谐两个内容,所以未来中国发展城市群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那么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高房价又怎么解决?《纲要》态度非常明确,还是要坚持房租补偿,具体而言主要依靠政府担责、金融调控、税收调节、发展租赁4个方向发力,而这其中发展租赁这方面,这次《纲要》里面细节最多,比如要扩大租赁住房供给,扩大保障性租赁房,完善租房法律保护,让租房者享有购房者同等权利等,而城市群的发展也会带动乡村振兴,一方面城市效率和绿色消费的推进将会缓解中国的粮食压力,另一方面中国也会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保障粮食的绝对安全。 同时随着新农村生态的建设,123产业也会不断融合,所以类似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经济这样的特色产业也会得到大量的鼓励,这里面也会催生出更多的新机会。另外《纲要》里面还提到了几个重点区域,比如长江黄河生态保护,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中部大崛起,这4点中尤其长江黄河的生态保护是最高优先级,这个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迈向绿色经济的决心,而在绿色经济中,新能源是重中之重,未来5年单位GDP能耗要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要降低18%,非化石能源占比要达到20%,中国的新能源革命正在催生一条罕见的长达40年增长超级赛道,接下来类似风电、光伏发电、分布式能源、海上风电、西南水电、沿海核电都会迎来大机会。 除了上面提到这些领域,《纲要》还涉及到金融、生态、教育、医疗、农村文化、开放、民生、安全、国防、法治、一国两制等方面数千个细节。 最后我想说说自己读完这份纲要之后的感想:第一,中国正在形成很多非常确定的慢变量,长赛道在新中国的发展历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比如上面说过的产业升级、新能源革命、科研攻关、国货品牌、育儿养老、大城市群崛起等全都是慢变量,如果你赌2年内,它们会排山倒海,你会大失所望,如果你赌15年内它们会硕果累累,你会喜出望外,慢变量是长期主义者的天堂,却是急功近利者的地狱。第二,今天中国要考虑的问题真的是太多了,科研、金融、能源、国防、货币、生态教育、医疗、外交贸易、安全、法治、粮食、交通机器、文化、儿童老人等这么多的领域相互关联制约,形成了极其庞大的复杂系统,但是我们却找到了应对这个复杂系统的最优解,那就是改革,改革构建了一个耗散结构,让中国得以不断的排出积累的熵,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使得当今的中国在如此庞大的经济运作体系中保持着持续不断的活力。投资人张磊说过,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而这股活力正在和全球百年不遇的大变局之势相互作用、相互成就。 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木易小青争
文:天风宏观宋雪涛/联系人赵宏鹤
一、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形势的总体判断
会议的总体判断是“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新的机遇主要来自我国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在“ 社会 制度、治理效能、物质基础、人力资源、市场空间”等方面相比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展现出一定优势;新的挑战主要与当今世界正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关,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涉及改革、创新、农业基础、城乡区域发展、收入分配、生态环保、民生保障、 社会 治理等等。因此,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基础上,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以一个新的五年规划和二零三五远景规划,明确下一阶段的经济 社会 发展主要目标。
二、新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是“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 健康 发展”,没有提及未来五年的具体增长数量目标。
从实际情况看,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以“二 二 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二 一 年翻一番”的方式提出对经济增长的量化目标,背景是适逢“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 ”临近收官,因此是以“新的目标要求”的方式呈现。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并没有提及量化目标,正式公布的全文中则明确指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
值得注意的是,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中提到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按照2019年国内人均名义GDP 10262美元、中等发达国家人均名义GDP15000-20000美元计算,假设未来15年中等发达国家人均名义GDP平均增速,我国未来15年的人均名义GDP平均增速应在之间。按照GDP平减指数2%估算,人均实际GDP平均增速应在之间。由此可见,为了实现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仍要保持一定幅度的经济增速,但最终实现路径和难度有较大不确定性,与全球经济形势、国际外交环境、国内大循环发展等都密切相关,实现目标兼具可行性和挑战性。
三、新产业定位
科技 产业: 本次全会将产业部分的总体要求从十八届五中全会的“构建产业新体系”升华到“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内涵也从“制造强国”、“战略性产业”、“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延伸,强调了“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同时要求“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地产金融: “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侧面表明房地产炒作、金融过度自由化甚至泡沫化重现的概率进一步降低,房地产的中长期目标是在不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平稳回落并逐渐降低经济对其的依赖,金融则是回归本源,坚持服务于实体经济。
基建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内容提到了“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可能意味着基建尤其是新基建仍然是“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基建投资有望继续保持一定的低位增长水平。
绿色发展: 与十八届五中全会一致,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仍然是下一阶段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可能涉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清洁能源等多个方面。与之相呼应的是现代产业部分提及的“推进能源革命”,可能对“十四五”期间的新能源、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四、新政策方向
自主创新: 创新的定位与十八届五中全会完全一致,是“全局核心地位”。但相比于当时的“理论、制度、 科技 、文化”等全方位创新,本次全会对创新的内涵表述非常聚焦,明确指出“把 科技 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自主创新的战略定位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走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的重要依托。
国内市场: 这是一个十八届五中全会未提及但今年以来反复强调的重要命题,背景是近年来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以应对潜在的外部冲击。实现强大国内市场的战略基点是“扩大内需”,实现途径是“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具体措施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由此推测,消费和投资在“十四五”期间仍然是驱动内需的两架关键马车,合理的有效投资仍然是实现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
老龄化: 相比于十八届五中全会,本次全会删去了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转而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严峻性日益彰显,考虑到人口是一项长周期因素,这一问题可能在“十四五”期间进一步发酵。相比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日本、韩国等东亚发达经济体,我国当前的相对发展水平类似,但人口老龄化问题出现更早更严峻,亟需加大应对力度。可以预期“十四五”期间对于生育问题的鼓励政策可能继续增多,限制政策可能逐渐减少。
风险提示
团队介绍
宋雪涛 | 宏观团队负责人
美国北卡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2018-19年金牛奖最具价值分析师,2019年金麒麟奖新锐分析师,发表有央行工作论文、CF40金融书籍和多篇学术论文。
向静姝
伦敦商学院硕士,主要负责海外宏观和大类资产研究。曾任职于英仕曼投资旗下核心量化对冲基金AHL。
赵宏鹤
中央 财经 大学金融学硕士,主要负责国内宏观经济和政策研究。曾任职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发展战略部。
林彦
武汉大学金融工程硕士,主要负责大类资产配置研究。曾任职于弘尚资产。
郭微微
武汉大学金融学硕士,主要负责行业比较和产业趋势研究。
论文参考文献的基本格式要求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
形式:[发布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网址],[发布时间].
你说下吧我看下我帮你弄.
8月3日,据中国科学院院刊微信号消息,中科院两名作者刊文称,在“‘十四五’时期行政区划优化设置的总体思路”一块,设立直辖市,缩小大省管辖幅度,推进扁平化管理。配
佚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C]// 2016:243-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