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73255815
高考作文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可以总结一些名人事例在写作中加以运用,对作文提分会有很大的帮助。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名人事例作文素材,供大家参考。
瓦氏夫人:历史上真实的巾帼英雄
瓦氏夫人,原名岑花,出生于广西壮族土官之家,自小练习武术、操练兵法,婚后便改称为瓦氏。1554年(明嘉靖三十三年),倭寇屡屡进犯沿海,传出倭寇不可战胜的传言。朝廷便征调了素有战名的广西少数民族军队“俍兵”出征。
已经58岁的瓦氏夫人此时已丧夫、子、孙,便决定代替年幼的重孙前往江浙前线。于是她被授予“女官参将总兵”军衔,行前留下铁血字句:“是行也,誓不与贼俱生。”
此后在金山、嘉兴等地抗倭战役中,瓦氏夫人率领俍兵浴血奋战,数次突出重围。明人谢肇淛所著的笔记《五杂俎》中称她“戎装跨介驷,舞戟如飞,倭奴畏之。使其得人驾驭。”浙江巡御史胡宗宪也在《筹海图编》中称瓦氏夫人用兵“能以少击众,十出而九胜”“可死而不可败”。
最终,瓦氏夫人获得抗倭战争的首次胜利,此后又三战三胜,打破了所谓倭寇不可战胜的传言,被嘉靖帝封为“二品夫人”。
浙江民间因此流传“花家瓦,能杀倭”的民谣,称她为“宝鬓将军”,而她所使的“瓦氏双刀功”也传给了浙江的豪侠,流传至今。
虽然瓦氏夫人在后世的声名不显,但她勇冠三军的功绩和女子参政从军的经历都记载于史书上,“谁说女子执针线, 看我巾帼布阵局。”广西壮族地区至今有纪念瓦氏夫人的活动,鼓 *** 性勇敢作为。
李兰娟:身处抗击疫情一线的国士
当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阴影笼罩在2020年的开年之际,那些逆行的身影尤为引人瞩目,被称为“国士无双”的李兰娟院士就是其中之一。她率领团队援鄂,前往救助一线,在实验室中分离病毒毒株研制疫苗,还多次应邀媒体告知大众防范疫情的注意事项……满满的行动力让大众安心,也让人们忘了她已经是73岁的高龄。
这不是李兰娟第一次被大众熟知,2003年抗击非典也有她的力量,时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的她提出一系列防治措施,尤其是对杭州1000多名密切接触者果断实行“就地隔离”,牢牢控制了初代传染源,才确保了浙江省没有发生二代病人和医务人员被感染的病例。
SARS过去十年后,当初在浙江接受治疗的病人未出现股骨头坏死等后遗症,也得益于李兰娟的谨慎,“我们在整个抢救过程中对激素、抗生素的使用都十分注意,只在关键时刻进行合理应用。”李兰娟说。
工作中的李兰娟医者仁心,率领团队创建了人工肝支持系统,让无数病人从此获益。工作外的她是长者慈心,因为从小家境贫困,她接受了社会的支持才走上行医之路,又深知医学对于国家、民族的重要性,她和丈夫郑树森捐资设立了人才基金,以奖励、提携中国的杰出科技人才。
巫漪丽:钢琴键上的一代大师
2018年4月21日,已经88岁的巫漪丽老人从新加坡飞越4000公里来到北京,登上了《经典咏流传》的舞台。鬓发已苍的她,因年岁已高而腰背佝偻,当但她端正庄重地坐在钢琴凳上、满是皱纹的手指在黑白琴键上跳动飞扬时,一曲悠扬动人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仍然感动了在场所有人。
巫漪丽9岁师从意大利著名音乐家梅百器,24岁便成为北京中央乐团的第一任钢琴独奏家,更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钢琴部分的首创及首演者。
“《梁祝》是1959年的献礼作品,人家都要求要听《梁祝》,没有钢琴伴奏,那我就从资料室去借了总谱来,花了三天三夜写好,所以我是《梁祝》钢琴伴奏的首创者跟首演者。”
巫漪丽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钢琴演奏和钢琴教育。她的学生多为中老年,其中还不乏耄耋老人,“谁说老年人不能学钢琴?什么年纪学习钢琴都不晚。”
当盛名传来,她总淡泊以待,“我一辈子想的,跟音乐作伴儿。我们这些人就是老知识分子,就是有一点,不求闻名于诸侯。”2019年,巫漪丽在维多利亚音乐厅的演奏音乐会上,倒在了这个舞台上,人们遗憾“一曲梁祝成绝响,人间再无巫漪丽”。
蜡笔1982
适用于梦想 困难与挫折 意志 价值观等话题的作文 请采纳!素材缩写1975年,夏伯渝第一次攀登珠峰,因冻伤而双腿截肢。他没有就此沉沦,而是凭着不屈的意志走出了人生谷底。虽遭残疾、癌症等多重打击,依然没有放弃心中的梦想。他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又先后三次挑战珠峰,但三次都因自然、天气等原因未能成功。69岁时,夏伯渝第五次走向珠峰,皇天不负有心人,2018年5月14日,他终于成功登顶。43年前,他在这里失去双腿,43年后,他靠着一双假肢,把这座世界最高峰踩在了脚下。素材解读所谓坚强,就是能在绝望处看到希望;所谓勇气,就是敢把不可能变为可能。高龄、截肢、癌症、血栓、禁令……夏伯渝有太多的理由放弃登山,但所有这些理由加起来也敌不过心头的梦想。是梦想,支撑了他的坚强和勇气,是梦想,支撑他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夏伯渝的登顶再次告诉我们:只要梦想还在,一切皆有可能! 有人说,登山有什么用处?为了它失去双腿,还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屡次以身犯险,意义何在?这样的问题很容易让人想起另一位登山家——英国的马洛里。1924年,马洛里在攀登珠峰途中丧生。生前,他曾被问及为何要登山,他的回答是:“因为山就在那儿。”(Because it's there)。是啊,如果以世俗的眼光来看,有些事情很难找到什么实际意义。但是,战胜不可战胜的困难,达成难以达成的目标,本身就是意志和勇气的象征,本身就能带给人无可比拟的满足和快乐。从物质层面来看,它也许毫无意义,从精神层面来看,任何物质享受都无法与其相比。所以,我们不能把功利作为价值判断的唯一标准。每一个凭着意志和勇气实现的梦想,都值得我们尊重和赞扬。
想学好语文?积累各类作文素材是关键,下面是20个议论文名人事例素材,为大家提供参考。1.三国时,曹操率军作战,在行军途中自己的马踏坏了农田里的庄稼。按照军纪当斩
和名师一起,做语文课堂教学麦田里的守望者 写在前面的话:语文老师,要用读书提升精神,用写作充实人生,用儒雅涵养性情,用敏锐洞察生活,用激情点燃学生,用严谨对待事
人物素材在作文中是很常用的,很多议论文中都会引用一些,运用的好,作文分数会高一些,具体来看一下! “大别山师魂”汪金权 汪金权22年前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放弃留
想要写好一篇语文作文就需要有一个具有说明意义的作文素材,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名人事例的素材。 - 1.“疯狂义工”张仁杰 来自安徽省六安市的“80后”青年
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想要写好作文一定要多多积累素材。下面介绍的是初中作文素材,仅供参考。 一位记者随同一所受捐助的学校教师迎接一位捐助者,在机场为了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