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果儿小YO
当前,部分地区疫情反弹,我国面临德尔塔和奥密克戎毒株输入疫情的双重挑战。春运即将开始,人员流动和聚集大幅增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发生疫情的地区,要加快筛查、流调、隔离,尽早发现和管控风险人员,尽快阻断传播途径;推进落实区域协查,严防疫情外溢扩散。要千方百计保障群众的物资供应和基本就医需求,确保群众诉求能得到及时回应和解决。下面,和我一起看看德尔塔病毒相关知识吧。
新冠变异病毒——德尔塔毒株有多毒?
德尔塔(Delta)病毒一般指德尔塔(最早在印度发现的变异新冠病毒),是新冠病毒变异毒株。最早于2020年10月在印度发现。
1、传播速度快:
呈现跨省传播,目前我国至少20个城市有波及;新冠变异病毒Delta毒株已扩散至100个国家左右,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易传播的新冠病毒变异株。
2、传染性强:
广东广州曾出现无接触情况下14秒病毒传播案例;英国公共卫生部发布数据称,英国最近一周报告的Delta确诊病例,比原本的数量增加了46%,目前Delta变种病毒占英国新增病例99%。
德尔塔变异毒株一共有13处突变,可能造成S蛋白结构的改变。有研究数据表明这些突变会影响病毒的传播性,以及被抗体中和的能力。
3、潜伏期短:
钟南山院士表示,德尔塔病毒在身体中的潜伏期比较短,两三天就会发病,甚至有些24小时就发病。有的德尔塔10天之内有5代传播。
4、症状不典型:
德尔塔毒株感染患者早期可能仅表现乏力、嗅觉障碍、轻度肌肉酸痛等症状;这并不像新冠病毒变异前的表现:发热、乏力、干咳,还可能出现咽痒、咽痛、鼻塞、流涕、腹泻、味觉异常、嗅觉消失等症状。
5、治疗时间长:
从目前观察的结果看,新冠变异病毒德尔塔毒株,比起变异前的感染者,治疗周期更长,而且更易发展成重症。
6、密切接触者重新定义:
过去认为,密切接触者是发病前两天,患者家里的人还有同一个办公室的,或者一米之内有共同吃饭、开会等等,这叫密切接触者。
根据德尔塔病毒的特点,对于新冠变异病毒德尔塔毒株的密切接触者的定义做了修改,在同一空间、同一单位、同一建筑、发病前4天和患者相处在一起的,都属于密切接触者。
新冠疫苗是否对德尔塔还有效?
大家最为关心的就是,我们已经接种的新冠疫苗对于这种变异病毒是否有效?
《自然》杂志在6月10日上线了一篇研究论文表明,完整接种两剂mRNA新冠疫苗BNT162b2的2周或4周后,人体内产生的中和抗体对德尔塔毒株仍然有显著的抑制效果。
尽管疫苗对德尔塔毒株的防护效果有所减弱,但仍然能显著降低出现新冠症状的风险。完全接种两针mRNA疫苗,保护效力可达88%。
说明目前接种的新冠疫苗,对于变异病毒仍有有效,所以,没有接种的人群,请尽快配合接种新冠疫苗,尤其是容易发展为重症的老人和孩子,尽快配合相关部门完成疫苗接种。
继续做好个人防护的重要性
疫苗不是万能的,不管是否接种疫苗,都继续做好个人防护
即便是接种了疫苗,也 不能保证100%预防新冠病毒 ,更不能保证100%预防变异病毒;因为接种疫苗本身并不是100%能产生抗体。
卫健委指出,我们 现在应对预防新冠病毒的方法对于变异病毒德尔塔仍是有效:
1、正确佩戴口罩,防止飞沫传播。
尤其是2021年,大部分人认为新冠病毒已经被控制住了,在很多场合都不佩戴口罩,甚至很多人去医院都不戴口罩,真是让人费解和头疼。
2、勤洗手保证手部卫生,要用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洗手液。
勤洗手这个习惯,即使没有新冠病毒,我们也应该作为日常预防疾病的习惯养成,而不是说新冠来了我就勤洗手,新冠走了我就不洗手了。何况现在新冠还没走,而且还变异了。
3、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避免聚集。
2020年新冠爆发的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能按时开窗通风,避免聚集,可是今年疫情得到了一定控制,很多人都放松了。其实很多习惯,我们需要长期坚持,一旦养成好习惯,终生获益。
4、出门后不要用手接触鼻和眼睛,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这些个人卫生的习惯,在疫情期间要强调,即使疫情结束,我们也要反复强调。
5、注意保持社交距离。
目前新冠病毒,并没有被我们消灭,我们还应该提高警惕,尤其是变异病毒更加厉害,我们不论是出门还是上班都应该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
6、出现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全程佩戴好口罩。
前往过中高风险的人群,一定联系相关部门,做好隔离。出现发烧症状,尤其是前往过中高风险的人群,更应该及时就医,且要配合好医院,按照规章制度,全程佩戴口罩。
德尔塔变异株感染如何治疗?
目前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治疗主要采用中西医结合,对症支持治疗。
科普划重点:
看似小小的病毒,折腾我们人类两年,至今仍未被我们消灭;相反狡猾的病毒变异了,在我们彻底消灭新冠病毒前,我们能做好的就是个人防护和配合疫苗接种,这是目前预防和控制新冠病毒以及新冠变异病毒德尔塔毒株最有效的方法。
油炸妹子
今年我国多个地区都出现了疫情反复的状态,而且多个地区的疫情是非常严重的,所以今年我国又加强了对新型新冠疫苗的研发;因为这几年受到疫情的影响实在是太严重了,所以我们战胜疫情刻不容缓;根据相关部门的反馈:我国目前病毒的研发进展顺利。
这个新闻让大家非常的兴奋;很多人都迫不及待地期待它的到来,因为今年多个地区遭受疫情的影响十分严重,很多人都没有办法正常的工作生活。甚至有的人出现了高昂的负债。
可以看出我国在新型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目前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进展;这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是一件非常利好的消息,因为今年疫情病毒的复发是非常快速的传播速度也非常的快,在加上病毒的超强潜伏期对于我们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比较大的困难。所以疫苗的成功研发会对于我们攻克疫情起到很关键的作用。这也是大家非常期待的事情;因为大家受到疫情的苦已经非常多。很多人现在情绪非常的焦虑恐慌,甚至有些人出现了精神疾病,严重影响到了生活和工作。
希望所有人都能够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在这个非常关键的时期,一定要积极配合好我们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的安排,只有我们所有人动员起来努力起来,我们才能够早日的战胜疫情。这样我们才能够尽早地恢复到正常的生活之中,我们的经济才会逐渐的恢复期。这样才会解决大家的经济困难问题,才会让所有人能够吃饱饭穿暖衣能够住上房子,能够还上房贷。
对于新型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所有人都是比较期待的,让我们大家一起观望我们好消息的到来。在这期间一定要采取好保护措施,积极的配合我们防疫工作的安排。
艳醉迷风
网易没打疫苗感染率低近日,网络上流传着一张关于科兴感染效率的数据图。图中表示,根据香港第五轮疫情的最新数据,科兴预防奥密克戎的有效率较低,即使是已接种第三针,在接种后14日,防感染有效率仅为36%,而6个月后仅剩8%。事实真是如此吗?这并非真实统计数据通过溯源我们发现,这张图最早见于今年2月,香港调查性新闻通讯社《传真社》所报道的一项香港大学疫情发展模拟模型,数据内容为模型推算结果,并非香港社会的真实统计数据。2月10日,港大公共卫生学院发布了第五波疫情发展模拟模型,其中通过不同医学研究的数据,推算了各疫苗组合于不同时期的有效率。研究估计,接种第三针科兴疫苗第14天的预防奥密克戎变种病毒感染有效率为36%,6个月后跌至8%。那么,真实情况如何呢?根据香港12月23日公布的疫情数据,在第五轮疫情中(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12月21日),香港累计感染232万人,超过704万人已接种至少一剂疫苗,有万人已接种第四剂疫苗。粗略计算来看,接种灭活疫苗与mRNA疫苗,在感染占比上无较大差异。以接种第四针后的感染占比为例,接种灭活疫苗的平均感染占比为,而接种mRNA疫苗的感染占比为,两者相差。这一差值随着年龄增加而减少。在80岁以上群体中,两者的感染占比仅相差。并且,随着接种疫苗剂数的增加,预防感染的有效性有所增加。防感染灭活效果略低于mRNA疫苗尽管实际感染率上两者无较大差异,但从预防感染的角度来看,灭活疫苗防感染的有效性的确低于mRNA疫苗。根据香港大学公共卫生研究院今年11月发表的论文,该研究通过对香港5310名受试者的血清调查,来分析复必泰和科兴新冠疫苗的有效性。 研究发现,同样接种了三剂疫苗,在接种后的7天后,灭活疫苗的有效性(31%)略低于mRNA疫苗(47%)。 两者的有效性都随时间推移而递减,皆为短期有效预防新冠。 但相较之下,灭活疫苗有效性周期较短。 mRNA疫苗抗体在血液中保留有效浓度的时间较长,经过104天后有效性衰退一半。 而灭活疫苗的半衰退周期为40天左右。有效性的强弱或与疫苗所采用的技术有关。mRNA疫苗含有病毒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其工作原理是向宿主细胞发送指令以复制刺突蛋白,使免疫机制能够及时产生抗体,应对病毒。而灭活疫苗是通过注射完整的、被杀死的病毒副本,使其无法复制而不引发疾病。 两者使用的技术不同,因此产生的有效性也有所差异。防重症及死亡效果灭活疫苗同样显著尽管在防感染有效性上有所不足,但在预防重症与死亡上,灭活疫苗的效果与mRNA疫苗旗鼓相当,甚至更胜一筹。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今年11月发表论文,尽管灭活疫苗所引导的抗体反应不如mRNA疫苗,但灭活疫苗能够引发针对病毒上不同蛋白质的广泛免疫反应,对于对抗重症感染更有效。研究发现,相较于其他类型的疫苗,灭活疫苗更易产生针对病毒蛋白的T细胞反应。灭活疫苗会刺激名为CD4 T的细胞,当它识别病毒抗原时,会释放成为细胞因子的化学物质,以帮助激活其他类型的免疫细胞。负责该项目的安东尼奥·贝尔托莱蒂教授表示,由于奥密克戎免疫逃逸能力较强,相较于抗体,T细胞在改善疾病方面更有效。从实际数据来看,在香港本轮疫情中,总个案死亡率(或者统称总病死率)为,未接种疫苗者感染新冠病毒而病死的机率是。接种一针科兴疫苗的病死率为、两针为,三针则为。 换言之,不接种疫苗的人群比打三针科兴疫苗的病死率高出倍。根据香港大学公共卫生研究院今年7月发表的论文,在接种3针后,灭活疫苗对于预防重症、死亡的有效率都超过95%。从平均值来看,灭活疫苗与mRNA疫苗无异。在预防重症上,灭活疫苗的有效率为,仅比mRNA疫苗低了;而在预防新冠死亡上,两者有效率皆达到98%,差距仅有。 甚至在部分年龄段上,灭活疫苗的有效率优于mRNA疫苗。 例如,针对80岁以上人群,灭活疫苗预防重症与死亡的有效率都高于mRNA疫苗。
基因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综合发展基础上于 20 世纪 70 年代诞生的一门崭新的生物技术科学。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基因工程学术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随着春节临近,国家相关部门也印发工作方案,部署加强当前农村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相关专家也提醒,春节期间,应加强对脆弱人群的保护力度。一起来关注最新疫情
1、描述寄生虫学阶段:这一阶段系寄生虫学的区系分类与地理分布研究,就这一研究的实质性内容来看,是对寄生虫和寄生现象的观察描述阶段。在中国,在20世纪的前半个多世
疫苗的历史疫苗的历史我们是怎样谈论人的?会不会像天文学家看到的那样只是一点尘埃,无依无靠地在一颗不重要的行星上蠕动?或像化学家所说的是巧妙地摆弄在一起的一堆化学
相似文献: - 防制猪流感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作者:查红波, 刘尚高, 会议 第六次人畜共患病学术交流会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汇编 2004年 - 猪流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