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兔18
1/100【题 名】试谈企业税务会计的几个问题【作 者】申延令【刊 名】特区经济.2005(7): 266-2672/100【题 名】现代报业经营管理建立税务会计的几点思考【作 者】林苹【刊 名】集团经济研究.2005(08X): 201-2013/100【题 名】试论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问题【作 者】唐立群【刊 名】林业科技情报.2005,37(2): 75-764/100【题 名】浅析税务会计【作 者】李新燕【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5(09X): 156-1575/100【题 名】浅议企业税务会计的必要性【作 者】黄玲【刊 名】江苏商业会计.2005(5): 42-446/100【题 名】浅析税务会计【作 者】李家华【刊 名】会计之友.2005(06B): 45-467/100【题 名】设置税务会计学科的依据与选择【作 者】侯伟[1] 陈启英[2] 程风雷[3]【刊 名】税务研究.2005(8): 96-978/100【题 名】我国建立税务会计的必要性【作 者】叶桦【刊 名】事业财会.2005(4): 49-519/100【题 名】企业设置专职税务会计的可行性探讨【作 者】陈四平【刊 名】电子财会.2005(8): 62-6310/100【题 名】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差异分析【作 者】丁宏新【刊 名】集团经济研究.2005(07X): 142-14311/100【题 名】试论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作 者】夏继云【刊 名】江苏企业管理.2005(7): 25-2612/100【题 名】建立税务会计制度的现实意义【作 者】滕波【刊 名】上海商学院学报.2005,6(2): 22-24,6213/100【题 名】《税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作 者】李勤【刊 名】南方农村.2005(3): 51-5314/100【题 名】对我国税务会计研究若干焦点问题的思考【作 者】徐丽盈【刊 名】莆田学院学报.2005,12(3): 20-2315/100【题 名】对建立我国企业税务会计的思考【作 者】汪冰【刊 名】经济师.2005(6): 240-24116/100【题 名】中日税务会计的比较及启示【作 者】弓锋伟 段敏生 刘总理【刊 名】现代企业.2005(5): 63-6317/100【题 名】税务会计教学内容改革初探【作 者】刘海英【刊 名】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7(1): 79-8018/100【题 名】企业建立和应用税务会计浅议【作 者】庞少春【刊 名】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7(3): 43-4419/100【题 名】我国建立税务会计的理性思考【作 者】魏朱宝【刊 名】税务研究.2005(5): 90-9220/100【题 名】《税务会计》拨开纳税“乌云”【作 者】杨珺【刊 名】中国总会计师.2005(1): 99-9921/100【题 名】也谈增值税转型和税务会计处理【作 者】王东友【刊 名】财会通讯.2005(3): 36-3622/100【题 名】构建流转税和所得税并重的税务会计模式【作 者】叶建芳[1] 夏晨华[2]【刊 名】税务研究.2005(3): 90-9223/100【题 名】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之统分与信息披露的客观性【作 者】薛智慧[1] 张颖华[2]【刊 名】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7(2): 33-3524/100【题 名】企业存货损失的税务会计处理【作 者】徐意【刊 名】天津经济.2005(3): 76-7625/100【题 名】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和税务会计【作 者】刘钟【刊 名】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5(3): 6-726/100【题 名】论建立税务会计的客观必然性【作 者】吴晓冰【刊 名】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 40-42,5127/100【题 名】小企业更应重视税务会计【作 者】钟宏涛【刊 名】企业家信息.2005(3): 57-5728/100【题 名】有关税务会计的定义及纳税主体问题的探讨【作 者】王新萍【刊 名】事业财会.2005(1): 40-4129/100【题 名】税务会计模式的国际比较及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完善【作 者】周仕雅[1] 刘凌雷[2]【刊 名】涉外税务.2005(1): 55-5830/100【题 名】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在ERP系统中的实现【作 者】陈敏【刊 名】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1): 23-2531/100【题 名】谈企业建立税务会计的必要性【作 者】曹姝[2] 李秀娟[1]【刊 名】商贸与会计.2005(1): 22-2432/100【题 名】对税务会计兴起的思考之我见【作 者】徐继红【刊 名】财政监督.2005(1): 63-6433/100【题 名】浅谈电子商务对税务会计的影响【作 者】蔡永灿【刊 名】商业时代.2004(33): 68-6934/100【题 名】建立我国税务会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 者】曹设 汤斌【刊 名】涉外税务.2004(10): 68-7035/100【题 名】企业税务会计可行性研究【作 者】郭淑霞【刊 名】创新科技.2004(2): 49-5036/100【题 名】对企业债务重组中的税务会计处理及其纳税筹划的思考【作 者】毛夏鸾【刊 名】商业会计.2004(6): 18-2037/100【题 名】企业税务会计探析【作 者】王碧秀【刊 名】经济师.2004(6): 200-200,20238/100【题 名】浅析电子商务对现行税务会计的影响【作 者】阎伟【刊 名】财政监督.2004(2): 51-5239/100【题 名】企业税务会计独立设置的思考【作 者】姜霞 熊丰萍【刊 名】税收征纳.2004(1): 33-3440/100【题 名】浅淡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的必然性【作 者】张煜钧【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4(12): 34-3441/100【题 名】《税务会计》课程和《税法》课程的整合问题研究【作 者】姚爱科【刊 名】中国科学教育.2004(11): 44-4542/100【题 名】试论构建税务会计体系的重要意义【作 者】耿琴【刊 名】华夏星火.2004(8): 45-4843/100【题 名】会计准则的全球趋同与税务会计模式的动态分析【作 者】叶建芳【刊 名】税务研究.2004(11): 60-6244/100【题 名】论我国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适度分离【作 者】王华明【刊 名】税务研究.2004(11): 62-6445/100【题 名】试论建立税务会计的客观必然性【作 者】陈茸【刊 名】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6): 38-4046/100【题 名】浅议企业税务会计的特点及作用【作 者】钟勇 金道强【刊 名】中国税务.2004(10): 20-2047/100【题 名】关于税务会计核算的几个问题【作 者】杨家穆【刊 名】财会通讯.2004(11): 53-5348/100【题 名】企业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初议【作 者】白林【刊 名】铁道财会.2004(0Z6): 94-9749/100【题 名】税务会计调整核算的特点浅见【作 者】邓中华【刊 名】财会月刊.2004(10A): 26-2750/100【题 名】浅析我国税务会计体系的发展【作 者】金萍 何秧儿 王荷琴【刊 名】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2(3): 21-22,9251/100【题 名】税务会计在税务筹划中的作用探析【作 者】卢强【刊 名】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9): 51-5352/100【题 名】税务会计刍议【作 者】姚春红【刊 名】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4(5): 115-11753/100【题 名】浅析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问题【作 者】薛智军[1] 张继锋[2]【刊 名】中国高教论丛.2004,26(2): 72-7354/100【题 名】谈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必然性及现实意义【作 者】周亚蕊【刊 名】会计之友.2004(8): 68-6955/100【题 名】企业税务会计初探【作 者】蒋惠萍[1] 陶瑗[2]【刊 名】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3): 72-7456/100【题 名】浅议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作 者】余巍巍【刊 名】建材财会.2004(3): 60-6157/100【题 名】论税务会计的定位及其发展【作 者】田伟若【刊 名】会计之友.2004(6): 61-6158/100【题 名】我国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初探【作 者】于振亭 贾丽【刊 名】财会月刊.2004(06A): 16-1759/100【题 名】税务会计案例教学法浅见【作 者】姜雅净【刊 名】职业技术.2004(2): 51-5160/100【题 名】浅谈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必要性【作 者】高红玉【刊 名】会计之友.2004(4): 57-5861/100【题 名】企业会计与税务会计关系协调问题的探讨【作 者】王庆保【刊 名】中华会计学习.2004(3): 24-2662/100【题 名】浅析税务会计的学科特征【作 者】徐淑杰【刊 名】吉林会计.2003(12): 40-4163/100【题 名】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适度分离势在必然【作 者】马洪刚 姜云峰【刊 名】税务(辽宁).2003(6): 26-2764/100【题 名】从世界两大税务会计模式探析我国所得税会计——我国所得税会计与国际惯例的比较【作 者】周萍华【刊 名】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 12-1565/100【题 名】浅谈建立税务会计体系的必要性【作 者】秦俊秀【刊 名】内蒙古财会.2003(5): 35-3566/100【题 名】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之比较【作 者】周松【刊 名】西部财会.2003(11): 54-5567/100【题 名】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立刍议【作 者】魏秀琪【刊 名】天津财会.2003(4): 25-2668/100【题 名】论税务会计的核算基础及其改进【作 者】任坐田【刊 名】税务与经济.2003(6): 62-6569/100【题 名】税务会计的国际比较及借鉴【作 者】蒋晓蕙 刘广洋【刊 名】涉外税务.2003(11): 48-5170/100【题 名】售后回购的税务会计处理【作 者】邢风云【刊 名】财会研究(甘肃).2003(11): 32-3271/100【题 名】浅析我国企业建立税务会计的必要性【作 者】程梅英【刊 名】浙江统计.2003(3): 23-2472/100【题 名】企业设置税务会计岗位加强纳税筹划工作研究【作 者】黄乃宽【刊 名】广西会计.2003(8): 19-2173/100【题 名】刍议税务会计【作 者】石海磊【刊 名】四川会计.2003(1): 16-1874/100【题 名】企业税务会计独立的理论分析【作 者】张皓[1] 张彩花[2]【刊 名】生产力研究.2003(2): 289-29075/100【题 名】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在确定所得方面的差异【作 者】杜秋红【刊 名】中国审计.2003(9): 53-5476/100【题 名】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作 者】柯树林【刊 名】经济师.2003(6): 203-20377/100【题 名】税务会计的独立性思考【作 者】周滟[1] 刘宇彤[2]【刊 名】北京财会.2003(8): 23-2578/100【题 名】损益确认上财会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作 者】郑永佩【刊 名】企业经济.2003(6): 66-6879/100【题 名】刍议税务会计【作 者】石海磊【刊 名】上海会计.2003(4): 35-3780/100【题 名】几个发达国家税务会计模式【作 者】张建 付代红【刊 名】上海会计.2003(1): 49-5081/100【题 名】浅议税收会计、纳税会计与税务会计【作 者】梁杰 史淑芹 等【刊 名】商业研究.2003(1): 49-5182/100【题 名】刍议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作 者】李雪征【刊 名】经济论坛.2003(16): 80-8083/100【题 名】电子商务对税务会计的影响【作 者】谢宇飞【刊 名】鞍山社会科学.2003(4): 24-2584/100【题 名】对税务会计若干问题的探讨【作 者】符桂珍【刊 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 91-9385/100【题 名】对税务会计若干问题的探讨【作 者】符桂珍[1] 邓中华[2]【刊 名】湖南社会科学.2003(3): 114-11686/100【题 名】论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作 者】陈云珍【刊 名】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20(1): 77-7987/100【题 名】谈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必要性【作 者】郭郅琦[1] 司景丽[2] 邹军[2]【刊 名】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3(8): 12-1288/100【题 名】西方税务会计模式的比较与借鉴【作 者】郄萌【刊 名】天津财税.2003(3): 45-4889/100【题 名】浅析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问题【作 者】杨华 张贵贞【刊 名】税务纵横.2003(1): 45-4590/100【题 名】对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的必然性的探讨【作 者】郭冰【刊 名】税收与企业.2003(4): 33-33,4991/100【题 名】税务会计呼唤分立【作 者】潘辉【刊 名】辽宁财税.2003(1): 28-2992/100【题 名】论企业单独设立税务会计的必要性【作 者】杨爱芳[1] 彭曙峰[2]【刊 名】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5(3): 31-3293/100【题 名】试论我国税务会计的建立【作 者】周松[1] 王爱农[2]【刊 名】贵州税务.2003(6): 27-2994/100【题 名】税务会计——税务与会计的博弈【作 者】黄学民【刊 名】上海财税.2003(10): 26-2895/100【题 名】从增值税看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作 者】张全胜【刊 名】财会月刊.2003(05B): 36-3796/100【题 名】税务会计要素探微【作 者】盖地【刊 名】财会月刊.2003(01B): 9-997/100【题 名】目前我国建立税务会计学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 者】周京燕[1] 曹斌[2] 李彬[3]【刊 名】经济研究参考.2003(64): 46-4898/100【题 名】关于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确认的差异【作 者】王笑梅 李艳丽【刊 名】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35-3699/100【题 名】设立我国企业税务会计探析【作 者】石中美 林楠【刊 名】湖北审计.2002(9): 32-33100/100【题 名】论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在损益确定方面的区别【作 者】梁伟祥【刊 名】经济师.2002(12): 194-194,196
难般聊聊
企业增值税筹划策略研究论文
一、前言
增值税纳税筹划,是企业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融资较难、资金流不足的中小企业来说,一个良好的增值税筹划策略可谓价值连城。目前,新的增值税条例给予了企业更多的筹划空间,尤其是中小企业,可以依据增值税条例从纳税主体身份、混合销售及兼营销售、增值税纳税期限延长、运输方式、折扣销售等几个主要方面入手,寻求最优增值税筹划策略,降低企业税务负担,使企业在税后的利润达到最高。
二、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的意义所在
在增值税条例的要求下进行的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有着多方面的显著意义,具体来说包括:第一,帮助企业按规定缴税,增值税纳税应当符合增值税条例的规定,如果纳税不经过科学筹划,很可能出现违反纳税规定的情况,由于增值税纳税筹划是在增值税条例的规定下进行的,所以就避免了纳税行为违反增值税条例规定的情况的出现;第二,实现企业税后利润的最大化,增值税纳税的多少,和纳税筹划的优劣有着很密切的关系,企业在增值税条例的规定下,找出最佳纳税筹划策略,最终会使企业在纳税行为完成后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第三,降低企业的税务负担,目前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税务负担过大的问题,导致企业发展缓慢,此时利用合理的纳税筹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的缴税额,降低企业的税务负担,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第四,促进市场经济不断健全和完善,纳税筹划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生存的一种科学、合理的行为,实践证明,良好的纳税筹划行为,对于促进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是有推动作用的。
三、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的具体策略
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策略,在制定和完善过程中,要牢牢把握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才能使增值税纳税筹划策略达到最佳,帮助企业获得最大的税后利润。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1.纳税主体身份筹划
新的增值税条例实施以来,成为小规模纳税主体的要求进一步被放宽,对于工业小规模纳税人来说,销售额标准从100万直降一半成为50万,而对于商业小规模纳税人来说,销售额标准从180万直降100万变为80万,可以明显看到,企业成为小规模纳税人的门槛显著降低,可见,以纳税主体身份为切入点进行纳税筹划是非常必要的。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标准是不同的',多数情况下,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是比一般纳税人要重的,原因是小规模纳税人无法除去进项税,因而很多企业为了避免进项税,纷纷从小规模纳税人向一般纳税人转化,但是这一行为会促成会计成本的增加。很多企业发现在转化过程中,新增的支出成本比节税收益还高,于是又开始后悔当初的转化行为,这就是因为纳税筹划做得不够精细的缘故。科学地进行分析,在销售额是定量的情况下,小规模纳税人应缴税款是确定的,而一般纳税人可以根据规定按抵扣的进项税对应缴税款进行合理抵扣,进项税和应缴税款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将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那是人进行比较进而制定筹划策略时,应当把握平衡点,即二者税负相同时的增值率,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将实际增值率与此平衡点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到最佳的纳税主体身份筹划策略。
2.混合销售及兼营销售筹划
兼营销售是一个重要的企业销售类别,兼营,指的是同时经营或从事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应税货物或者应税劳动。对于兼营销售来说,增值税和营业税都会在经营过程中产生,因此进行兼营销售纳税筹划时,要科学衡量增值税和营业税二者税负的大小,根据税负较低的税种进行纳税。很多人认为进行兼营销售筹划时,增值税税负必然高于营业税税负,其实并不一定如此。根据税法规定,企业兼营增值税项目和营业税项目时,应当分开核算两种税种的销售额,分开计算应缴税款,如果没有分开核算,则以二者中较高的税率为标准进行应缴税款计算。因此,进行兼营销售的企业在进行增值税筹划时,务必谨慎细致,采取增值税和营业税区分核算的方式,达到降低综合缴税额的目标。
3.增值税纳税期限延长筹划
增值税纳税期限延长,标准说法为延期纳税,根据我国税法的规定,准许企业在合理的时间内分期或者延期缴纳税款。根据企业的实际请款和增值税的具体条例,纳税期限延长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企业在增值税纳税筹划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增值税相关条例的规定,在合理的范围内尽量延缓纳税,保持企业更多的资金流,这对于企业的资金运转是非常有利的。在进行延期纳税时,期关键点在于将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延迟,并采取适当的结算方式达到这一目的,实践表明,相比于全部直接收款的结算形式,企业采取赊账销售和分期收款的结算形式对筹划延期缴纳增值税更加有利。
4.运输方式筹划
税法中规定,企业的营利方式为销售货物并用自由的车辆进行运输,属于混合销售,必须缴纳增值税,并且,运输车辆的保养、维修、燃料等支出可以作为进项税的抵扣依据。基于此,为了避免将运费收入计入混合销售额中进而出现增值税,企业可以成立一个运输公司进行独立的运输核算,实现企业整体税负的降低。在企业需要运输货物时,由企业成立的独立的运输公司进行运输,在企业需要向购货方收款时,由企业成立的独立的运输公司向购货方单独收取运费。当然,在新建运输公司的时候,也必须统筹兼顾,全面衡量各项利弊因素,达到最佳筹划,因为成立一个新的运输公司,不仅需要注册费用,还需要新增管理费用和其他费用,如果不能科学预测新建公司的费用支出,那么很可能导致新建运输公司产生的费用支出比企业税负降低节省的资金还要多。
5.折扣销售筹划
折扣销售也是增值税筹划中可筹划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筹划切入点为“进行折扣销售的企业,其折扣销售的部分应税销售额的计算可以取折扣销售余额”。目前,很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都存在折扣销售行为,并且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效果,所以,企业进行折扣销售筹划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具体来说,不同的折扣销售方式,对企业纳税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相比之下,折扣销售方式比销售折扣方式产生的税负更小,因此,企业应当尽可能将和客户签订的合同中的销售折扣方式改为折扣销售方式,当然,前提是购买企业产品的客户具有较高的信誉度,货款回收风险较小,如果客户信誉度差且存在较大货款回收风险时,就必须谨慎行事,尽量修改既定的销售方式,以降低货款回收风险为第一要务。相对于其他的增值税筹划项目,折扣销售的筹划空间相对较小,方式也更加简单,对于企业来说更加容易把握。
四、结语
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增值税纳税政策的差别,给企业在增值税纳税筹划方面带来了较大的空间,给企业提供了通过选择优势增值税纳税策略实现税负降低的可能。在新的增值税条例下,企业的增值随纳税筹划空间进一步扩大,企业在进行增值税纳税筹划时的选择也进一步增加,此时,如果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增值税条例中的相关规定,制定出更优的增值税纳税方案,无疑可以使企业的增值税纳税后利润实现更大化,增加企业可流动资金流,降低企业融资风险,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发展。
虫子不乖
1/100.我国企业税务会计问题研究.王欣欣.经济研究导刊.2007(8): .对税务会计的再认识.林淑玲 刘小娜.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9(4): .我国实行混合型税务会计模式的必要性及完善措施.岳蕊.商场现代化.2007(08Z): .试论新形势下企业税务会计的独立性.刘福生 康伟平 吴桂山.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17): 222-222,.从税务会计的产生看其职能发展.郭恒泰.发展.2007(7): .高职《税务会计》教学模式的探讨.龚永丽.经济师.2007(7): .论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李辉.经济师.2007(7): .浅谈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张燕珍.技术与市场.2007(5): .中国的税务会计财务会计分离的必要性.黄彩云 李婧.集团经济研究.2007(06S): .设立企业税务会计的必要性.王向丽.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3): 55-55,.关于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思考.周洪艳.时代经贸:下旬.2007(05Z): 116-116,.浅谈企业税务会计的建立和应用.谭健.山东纺织经济.2007(3): .略论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王蕾.商场现代化.2007(04Z): .浅析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建立和完善.郑宝凤.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2): .论企业税务会计管理的若干理论问题.何建荣.商场现代化.2007(03S): .刍议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分离.秘琳.北方经济:学术版.2007(2): .税务会计模式的国际比较.郭小东.涉外税务.2007(3): .浅谈高职会计类专业《税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郑宝凤.中国教育与教学.2007,5(2): .设立我国企业税务会计探析.杨小燕.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4): .税务会计的独立性探讨.朱杰 朱彬.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5): .试论企业税务会计的几个问题.乔敏 焦跃军.经济师.2007(1): .从税务会计的定位看会计信息的失真问题.白彦锋.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7,20(1): .在我国建立税务会计的必要性之理论探索.沈群.集团经济研究.2007(01S): .税务会计在我国的前景展望.徐林峰.铜陵学院学报.2006,5(6): 23-24,.中国的税务会计财务会计:分离还是合并.程六满 杨文静.决策探索.2006(09B): .浅议税务会计.梅亮.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9(4): 27-28,.浅析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陈顺显.商业会计:下半月.2006(12): .税务会计的独立性探讨.郭晓玲.事业财会.2006(6): .设立我国企业税务会计探析.李波.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6): .设立企业税务会计的必要性.王慧彬.西部财会.2006(11): 43-44,.浅谈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潜在差异与联系.初传敏 杨会玲.齐鲁粮食.2006(11): .论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选择.田璇 耿贵彬.商场现代化.2006(11Z): .促销税务会计处理.凌辉贤.财会研究(甘肃).2006(11): 32-32,.从增值税看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潘松涛.辽宁经济.2006(10): .企业税务会计初探.张惠锋.商业会计:下半月.2006(10): .论现代企业制度下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黄海梅.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3): .纳税会计的定义及与税务会计的区别研究.王树锋 马丽亚.集团经济研究.2006(10S):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戴荆陵.机械管理开发.2006(5): .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分离的必要性及完善措施.翟英敏 侯秀华.商场现代化.2006(09Z): .浅议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问题.杜婷玉.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3): .关于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的探讨.张菊.电子财会.2006(9): .我国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关系.刘姣.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10): .会计信息市场约束下的税务会计模式选择.孔念虹.煤炭经济研究.2006(8): .浅论税务会计理论结构.李玉萍.财务与会计.2006(9): .对企业税务会计要素的若干思考.徐丽盈.莆田学院学报.2006,13(4): .新会计规范下对我国税务会计的重新审视.金治军.商业会计.2006(08S): .企业设立税务会计的必要性.刘晓宇.甘肃科技纵横.2006,35(4): .税务会计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启示.易雄军 昌灿云.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4): .税务会计调整核算探析.邓中华.财会通讯.2006(8): .建立企业税务会计的必要性.张霆军.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4): .上市公司收入确认的税务会计问题.李瑞.会计之友.2006(08S): .加快建立我国税务会计的思考.李庆卫.现代农业.2006(8): .我国设立企业税务会计的必要性.秦小冬.决策探索.2006(06A): .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分离.李秀迎.决策探索.2006(06A): .设立企业税务会计初探.饶和辉.法制与经济.2006(07X): .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选择与协调.邢启亮.财会研究(甘肃).2006(7): 28-29,.浅析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吕小丽.商场现代化.2006(07S): .我国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趋同的依据与设想.伍冬凤.科技创业月刊.2006,19(7): .试论企业税务会计设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芦茂季.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1(2): .税务会计的前瞻性思考.高素芬.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6(7): .关于《税务会计》教学几个问题的探讨.罗先锋.职业教育研究.2006(7): .关于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关系的思考.王子朋 苗俊杰 邹钰.商业经济(哈尔滨).2006(7): .关于税务会计的再认识.吴萍.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8(3): .浅谈税务会计的设立.胡小荣.山西财税.2006(4): .商业银行税务会计核算问题的探讨.曹彦婷.商业会计.2006(05S): .浅析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田晓明.甘肃农业.2006(4): .税务会计调整核算的方法及特点.邓中华.事业财会.2006(2): .从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看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关系.盖地.财会学习.2006(1): .有关税务会计的几个问题.高萍萍 宋迎红.现代审计与会计.2006(4): .我国税务会计独立成科的理论依据与设置思路.方存强 侯伟.铜陵学院学报.2006,5(1): 33-34,.关于我国税务会计的研究.刑利 孙德升.税务研究.2006(4): .论电子商务对现行税务会计的影响.康世硕.财会研究(甘肃).2006(4): .税务会计原则、财务会计原则的比较与思考.盖地.会计研究.2006(2): .跨国经营企业的税务会计方法选择.戴晓星.商业会计.2006(01S): .论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适度分离.侯金平 张晓莉.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8(2): .我国设立企业税务会计的必要性.牟伟明.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6(3): .试论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刘桂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 .税务会计若干问题探析.刘爱玲.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01X): .税务会计独立成科的必要性分析.张国义.会计之友.2006(02B): .构建我国税务会计范式与模式探讨.盖地.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6,26(2): .建立企业税务会计是当务之急.叶里.上海企业.2006(2): .浅议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付洁.商场现代化.2005(12X): .浅谈我国应设立企业税务会计.李改香 王子静.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24):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和差异探讨.吕成 姜丙华.商场现代化.2005(10): .视同销售业务有关税务会计处理的探讨.江希和.财会月刊:综合版.2005(11): .企业税务会计处理的改进建议.葛敏超.财会月刊:会计版.2005(10): .论建立税务会计的客观必然性.王红.事业财会.2005(6): .税务会计目标与理论结构探讨.盖地.现代会计.2005(5): .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选择和完善.成骏.煤炭经济研究.2005(11): .税务会计刍议.杨梅.财会研究(甘肃).2005(12): 14-14,.我国应当逐步推行税务会计.王永红 李涛.价格月刊.2005(12): .论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卓越.审计与理财.2005(11): .建立税务会计的迫切性.林德俊.商业经济(哈尔滨).2005(10): .对协调企业会计与税务会计关系的几点认识.朱芹香.经济论坛.2005(19):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差异及其统分问题的分析.杨青.林业财务与会计.2005(11): .关于我国税务会计发展问题.陈勇.引进与咨询.2005(11): .急议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魏玲丽.集团经济研究.2005(09X): .试论税务会计的独立性问题.王淑媛.农业科技与信息.2005(10): .设立企业税务会计的必要性及原则.李振朝.西部财会.2005(9): .建立独立税务会计的思考.郭叶飞 屠丽霞.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3): 24-26..
增值税转型对石化建设项目经济效益测算影响初探摘要:增值税转型是指增值税由现行的生产型转为消费型。两类增值税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允许销项税额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增值
营业税改增值税下的邮政行业探究 营业税与增值税的产生的时间并没有前后之分,它们同时产生于1994年。只不过它们的区别就在于,营业税的对象为提供劳务和销售不动产,
1/100.我国企业税务会计问题研究.王欣欣.经济研究导刊.2007(8): 35-36.2/100.对税务会计的再认识.林淑玲 刘小娜.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
营业税改增值税下的邮政行业探究 营业税与增值税的产生的时间并没有前后之分,它们同时产生于1994年。只不过它们的区别就在于,营业税的对象为提供劳务和销售不动产,
[1]黄爱玲,. 企业增值税税务筹划研究与分析[J]. 财会通讯,2011,(12).[2]王小玉,. 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的税务筹划[J]. 经济研究导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