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皑皑
退避三舍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问鼎中原 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 成语典故:洛阳是东周的都城。楚庄王亲自领兵打败在陆浑一带的戎族以后,又到周定王的边境阅兵,显示楚国势力的强大,想以此威胁周天子,与他分治天下,吓得周定王立即派大臣王孙满去慰劳他。 庄王一见王孙满就问:“我听说大禹铸有九鼎,从夏传到商,又从商传到周,成为世界上的宝贝,现在放在洛阳。这鼎有多大?有多重?” 这一劈头盖脑的问话,把王孙满吓呆了。因为九鼎是大禹治水时,用九州进贡的铁铸成的,它是九州的象征,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夏、商、周三个朝代,都把它作为世代相传的国宝,它标志着天子的尊严,象征着王位的神圣,从来都是奉若神明,不容许任何人过问的。 王孙满呆了一会,赶忙哈起腰,皮笑肉不笑地说:“大王,这九鼎嘛……小人不敢应答啊!” 庄王用轻蔑的口气说:“那九鼎有什么了不起呀?从楚国的仓库里随便拿出一点废铁就足够铸成九鼎!” 王孙满一听这口气,吓得不敢在这里多停留,赶忙向楚王告辞回洛阳。他一边走一边想:自古以来,任何人不敢过问九鼎,今天楚王问九鼎的轻重和大小,而且那样蔑视九鼎,是把周天子没放在眼里,莫非是想灭周朝而统领天下!他越想越害怕,连忙快步往回跑。 此时,周定王在宫里坐立不安,正等着王孙满的消息。王孙满一进宫,周定王劈头就问:“楚国那个叫旅(庄王的名字)的小子说些什么?他对你的态度如何?” 王孙满急忙下跪,结结巴巴地说:“哎呀,不,不得了呀!这世道变、变、变了啊!”说着呜呜地哭了起来。 周定王见此情景,更着急了,赶忙追问:“你快说,是怎么回事?” 王孙满一边套一边说:“楚子狗胆包天!他,他问九鼎有多大、多重,他还说,从楚国仓库里随便拿出一点废铁,就足够铸成九鼎。” 庄王问鼎,有损于天子的尊严,更是对周朝政权的威胁。这平素被尊奉如神的周定王一听到这个消息,又生气又害怕,一时沉默不语,呆若木鸡。过了一会,他起身一遍又遍地抚摸九鼎。大臣们知道了这个消息,都来安慰周定王说:“陛下放心,陛下万福!九鼎天命所系。天命不可改变,苍天会保佑您!” 围魏救赵 是讲战国时期齐国与魏国的桂陵之战。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欲释失中山的旧恨,便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这中山原本是东周时期魏国北邻的小国被魏国收服,后来赵国乘魏国国丧伺机将中山强占了,魏将庞涓认为中山不过弹丸之地,距离赵国又很近,不若直打赵国都城邯郸,既解旧恨又一举双得。魏王从之,欣欣然似霸业从此开始,即拨五百战车以庞涓为将,直奔赵国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急难中只好求救于齐国,并许诺解围后以中山相赠。齐威王应允,令田忌为将,并起用从魏国救得的孙膑为军师领兵出发。这孙膑曾与庞涓同学,对用兵之法谙熟精通。魏王用重金将他聘得,当时庞涓也正事奉魏国。庞涓自觉能力不及孙膑,恐其贤于己,遂以毒刑将孙膑致残,断孙两足并在他脸上刺字,企图使孙不能行走,又羞于见人。后来孙膑装疯,幸得齐使者救助,逃到齐国。这是一段关于庞涓与孙膑的旧事。 且说田忌与孙膑率兵进入魏赵交界之地时,田忌想直逼赵国邯郸,孙膑制止说:解乱丝结绳,不可以握 拳去打,排解争斗,不能参与搏击,平息纠纷要抓住要害,乘虚取势,双方因受到制约才能自然分开。现在魏国精兵倾国而出,若我直攻魏国。那庞涓必回师解救,这样一来邯郸之围定会自解。我们再于中途伏击庞涓归路,其军必败。田忌依计而行。果然,魏军离开邯郸,归路中又陷伏击与齐战于桂陵,魏部卒长途疲惫,溃不成军,庞涓勉强收拾残部,退回大梁,齐师大胜,赵国之围遂解。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又后十三年,齐魏之军再度相交于战场,庞涓复又陷于孙膑的伏击自知智穷兵败遂自刎。 朝秦暮楚 在秦统一中国之前,这里是秦楚两国你争我抢的拉锯之地,本地的百姓在秦兵楚将的滋扰之中,学会了聪明的生存方法。早晨,秦兵打过来了,百姓们便说自己是秦国的良民,把秦国的门牌翻过来,晚上楚军攻过来了,百姓们便说自己是楚国的顺民,把楚国的门牌翻过来,以此保护了自己的生命财产。 卧薪尝胆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两年后阖闾的儿子夫差率兵击败越国,越王勾践被押送到吴国做奴隶,勾践忍辱负重伺候吴王三年后,夫差才对他消除戒心并把他送回越国。 其实勾践并没有放弃报复仇之心,他表面上对吴王服从,但暗中训练精兵,强政励治并等待时机反击吴国。艰苦能锻炼意志,安逸反而会消磨意志。勾践害怕自己会贪图眼前的安逸,消磨报仇雪耻的意志,所以他为自己安排艰苦的生活环境。他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古时叫薪),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 勾践为鼓励民众就和王后与人民一起参与劳动,在越人同心协力之下把越国强大起来,最后并找到时机,灭亡吴国。 纸上谈兵 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兵事,认为天下没有比得上他的。曾经和他的父亲赵奢谈论兵事,赵奢都难不倒他,但是并不称赞他。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曰∶“打仗,是生死攸关的地方,而赵括太轻率地讨论它了。如果赵王不让他当将军就罢了,如果一定要让他当将军,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 赵括代替了廉颇以后,全部变更了军法,轻率的任用军官。秦国的将军白起听说以后,指挥奇兵,假装打败撤退,而断绝赵军的粮道,把赵军一分为二,赵军士气不能统一。被困四十多天,赵军非常饥饿,赵括亲自指挥精兵博战,秦军用箭射死了赵括。 赵括的军队大败,数十万赵军投降了秦国,秦国全部将它们活埋了。
金夫人照相馆
优质解答keep somebody at arm's length,形影不离 be on one's back,卧病在床 make somebody's blood boil,热血沸腾 Keep one's shirt on,忍辱负重 Shout something from the rooftops ,登高而呼 Be all ears,洗耳恭听 out of the blue,猝不及防 at sixes and sevens,乱七八糟 A bolt from the blue 晴天霹雳love you love your dog 爱屋及乌 a bad apple,金玉其外,败絮其中It rains dogs and cats.倾盆大雨 Fish in trouble water.混水摸鱼 Teach fish to swim.班门弄斧 Beat the dog before the lion.杀鸡敬猴。
饱经风霜
bǎo jīng fēng shuāng
【解释】饱:充分;经:经历;风霜: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一出:“鸡皮瘦损,看饱经雪霜,丝鬓如银。”
【结构】动宾式。
【用法】用于经验极其丰富;有时也可用拟人化手法指物。一般作谓语、定语。
【正音】经;不能 读作“jīn”。
【辨形】经;不能写作“径”。
【近义词】饱经世故、曾经沧海
【反义词】一帆风顺、养尊处优
【辨析】~和“饱经沧桑”;都含有“阅历深”的意思。但“饱经沧桑”偏重强调经历许多变化的意思;“~”偏重强调经历过长期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练的意思。
【例句】
(1)这位~的老人深深地热恋着自己的祖国。
(2)王大爷在旧社会~;十分热爱新社会的幸福生活。
【英译】endure all the hardships of exposure
起舞徘徊风露下
我在 1982 年写过一篇短文,题为《论中文四字成语的英译》,刊于台北《中英文周刊》(590期)。所讨论的主要对象为香港出版的《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主旨在指出一般汉英词典,对于中文广泛使用的四字成语(例见后)仅给予字面上的解释便算满足,从来不管它们在实际应用句中该如何翻译的问题。 我之所以特别挑选四字成语来谈它的翻译,乃因为中文的四字成语常具有句子的形态,很容易让人把它当做一个独立的短句或谓语(即无主语的句子)来翻译,因此常造成在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没有问题的翻译,而在实际应用上却格格不入,完全不能适用,必须另起炉灶,重新翻译。 当时我随意提出了十多个四字成语,一一检视了林氏汉英词典所给的翻译,其中有当做短句翻译者,如: (1) 危言耸听:A startling statement creates a sensation. (2) 夜长梦多:prospect is dark and dreary 有当做谓语(predicate)翻译者 (=无主语的句子),如: (3) 得意忘形:lose all bearings in moment of pride and satisfaction (4) 骑虎难下:’riding on a tiger’ — afraid to go on and unable to get down 问题是,如何把这些翻译直接套进一个完整的句子,如: (A) 请你不要在这里危言耸听,好不好? (B) 此事必须速谋解决,以防夜长梦多。 (C) 像你这样得意忘形,是会得罪人的。 (D) 看样子他是骑虎难下,只好硬干下去了。 所举其它的成语还包括:明哲保身、日新月异、破镜重圆、兵荒马乱、莫名其妙、无时无刻等,但均无例句。 今天,欣见《新时代汉英大词典》(以下简称《新时代》)对于上述的成语,除了给予字面上解释性的翻译以外,还有实际涵意的翻译,并且各举一个或两个例句,以明其在实际造句中该如何翻译,可说弥补了向来汉英词典的一大缺点,尽到了一部理想的汉英词典所应尽的责任,代表了汉英词典出版界的一大进步。 然而,编一部规模如此钜大的词典,参加的人手如此之多,对于我体例上的统一要求,实在是一项极大的挑战。尤其所举例句中相关字词的意义,常有与定义不完全配合的情形。就以前面所举的各成语而言,《新时代》的处理,便有以下若干分歧现象。大部分也都是在「定义」中只给字面上的解释,而在例句中另作翻译,例如: (a)「明哲保身」:use one’s wits to ensure one’s own survival (and shirk moral responsibility); be worldly wise and play safe. 【例句】他一向信奉 ~ 的处世哲学。He has always believed in the philosophy of self-preservation. 有许多情形,中文一个四字成语,在翻译时常只等于一个英文字的意思,这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问题是为什幺不能把 self-preservation 放入「定义」之内,俾使定义能与用例更为密切配合?也就是说,定义实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字面上的解释,一部分则是在例句翻译中之英文的等值语(equivalent)。在《新时代》中,已有一些成语的「定义」是这幺处理的,但仍常有未能与例句翻译完全配合的情形。 (b)「兵荒马乱」:troops on the rampage; chaos of war; turmoil of war. 【例句】~ 的年月turbulent years of war. 那时 ~,动荡不安。In those days of lawlessness and disorder, life was chaotic. 这也是一个例句中之英译,未能与定义配合的例子。这里有一点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兵荒马乱」常与时间词一起用,如年月、时候,作为它们的修饰语。如果能对此点加以说明,这时便可以把 turbulent 和 of lawlessness and disorder 加入「定义」,岂不两全其美。 (c)「破镜重圆」:join together a broken mirror; put together the wreckage of a married life; retie a marriage knot after a separation (of a couple); achieve a reunion and reconciliation after a rupture. 【例句】王老师的帮助使他俩 ~。Thanks to Mr. Wang’s help, the estranged coupled were reunited. 这一次的字面解释,似嫌过于累赘,重三复四,只点出了一个最关紧要的字reunion。所谓「破镜」只不过是中国文化所惯用的一个比喻,而此成语的重心只在后面的「重圆」,所以英文只需要一个字 reunion 就可以包括了。不过有趣的是,这个例句中所用的不是名词 reunion,而是(被动式)动词 were reunited。这可以说明,中文的一个四字成语,在英文中所扮演的角色,视情况而定,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或形容词,或副词等等。就目前而言,一般汉英词典(包括《新时代》),无论对于单字或两字以上组成的词语,均未分辨「词类」 (parts of speech)处理,而「词类」对于英文却是很重要的。定义分「词类」处理,这一点是否可以作为汉英词典未来发展的目标之一,值得思考。 (d)「日新月异」:change with each passing day; undergo changes day by day. 【例句】家乡面貌 ~ 。My hometown has been undergoing great changes with each passing day. 科学技术的发展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been developing at an amazing speed. 这里有两个例句,前一句完全符合定义,但后一句却是从另一个角度—速度—思考的。原来「日新月异」还有「高速度 amazing speed 」的意思,这一点,「定义」似乎没有理由漏掉,不加处理。当事者可能辩称,当「定义」过多时,自然不可能面面顾到,但当执笔者自己所举的例句摆在眼前,还能算是没想到吗?另一方面,如果说任何用法只要有例句就可以交代了,那岂不等于说全部「定义」都可以省了? (e)「夜长梦多」:when night is long, dreams are many; a long delay may mean trouble. 【例句】这事要快点办成,免得 ~。Please get it done without delay, otherwise something untoward may happen. 其实这句英译的后半句,并非必要如此大费周张,另起炉灶。如果能依照定义已有的译法,将这后半句改为for a long delay may mean trouble,岂不简单明了又省事。 (f)「骑虎难下」:ride a tiger and find it hard to dismount; get a tiger by the tail and be unable to let go; have no way to back down. 【例句】事到如今,已经是 ~ 了。 As things stand, it is already impossible to back down. 这个成语的重点也是在后二字「难下」,如果要让「定义」内容更为周全一点,则可以说:(如果主语指「人」) have no way to back down; (如果主语非指「人」) be impossible to back down.这样使读者对于例句中为何不用have no way,而用 is impossible,会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g)「得意忘形」:be intoxicated by one’s success; get dizzy with success. 【例句】胜利使他 ~ 。He got dizzy with success. or Success turned his head. 一个人 ~ 的时候常常会遭霉运。More often than not, bad luck approaches a person quietly when he is beside himself with elation. 个人认为,这里出现在例句中的 turn one’s head和beside oneself with elation皆可进入「定义」,以求圆满一致。 (h)「莫名其妙」:(1) be unable to make head or tail (of sth.); be puzzled. 【例句】他匆匆离开上海也不跟朋友打个招呼,真弄得我 ~。I was baffled at his sudden departure …。 大家搞不清他这话是什幺意思,都 ~ 地望着他。Nobody could make out what he meant, so they all looked at him in perplexity. (2) without rhyme or reason; for no apparent reason; unaccountable; inexplicable. 【例句】他 ~ 地发起脾气。Quite unaccountably he flew into a rage.我常常 ~ 地受到呵斥和挑剔。I was often berated and picked on for no apparent reason. 「莫名其妙」这个成语,在句中经常用作副词,由例句中四分之三都是作副词用这一事实可以说明。因此,定义中的 unaccountable 似应作 unaccountably 较符合事实,或二者皆列 unaccountable; unaccountably) 。前例中之 ‘in perplexity’ 系以介词词组形式作副词用。目前 ‘定义’虽不区分词类,但遇此特殊情形,似可加入:“(作副词用时)in perplexity; unaccountably; for no apparent reason.” — 岂不功德圆满? (i)「无时无刻」:all the time; at every moment; always.【例句】宇宙万物 ~ 不在发展变化。Everything in the universe is changing unceasingly. 这里的问题性质,与前面稍有不同。第一、「无时无刻」译作 ‘all the time; at every moment; always’ 到底正不正确?第二、例句的翻译似乎也漏译了一个字。因为unceasingly如果等于「无时无刻」 all the time ,那幺中文原句中还有一个 「不」 字,怎幺不见了?被吃掉了?关于「无时无刻」这个习语的翻译,所有汉英词典一向都是大而化之,不予深究的态度。连林氏《当代汉英词典》也不例外,他的翻译也类似: every hour and moment 。但我们仔细研究一下,「无时无刻」在中文里似乎总是用在否定句,例如「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你」,实际就等于说「我时时刻刻都在想念你」。说到这里,难怪本节例句的英译 「吃」掉了一个「不」字,原来是把「无时无刻」译为 ‘all the time; always’ 惹的祸。要厘清问题的所在,我们试把 ‘I’ve been thinking of you all the time’ 倒转来翻成中文,能翻成「我无时无刻想念你」吗?必然是翻成「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你」才对,不是吗?所以我们的结论是:要把「无时无刻」改为「无时无刻不」,英文才能译作 ‘all the time; at every moment; always’!仅「无时无刻」只能译作 ‘at no time; never’! 总结 : 综观以上的讨论使我们觉得,汉英词典今后发展的方向有二: 需要作字面解释的词语(如四字成语),定义应分两部分:a.字面解释;b .翻译,即在实际英文造句中直接可用的翻译。 中文词典向来不分词类,也可以说根本没有词类的观念。但汉英词典不同,它的目的语是英文,而英文是注重词类的。所以,在一本完善的汉英词典中,所有的定义能依其在英文造句中所扮演的词类角色,给予一个适当的词类标示,对读者的帮助会是很大的。
one one one one oneone one one one one one one one one one one two two two two
英语四级考试作文的评分依据是:文章切题,条理清楚,语言准确和字数符合要求。要在30分钟的时间内,达到这些要求,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显然是不行的。 2020上半
ok ,俺棒吧。
毕业论文外文翻译:将外文参考文献翻译成中文版本。 翻译要求: 1、选定外文文献后先给指导老师看,得到老师的确认通过后方可翻译。 2、选择外文翻译时一定选择外国作
翻译方向的论文2010-09-15 20:31翻译是跨学科的,注定要采取多学科的视角研究翻译现象和翻译问题。一、选题范围1、翻译与文化: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