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makuaipao
一个人的光芒 这个世界,让兔子成了短跑冠军,同时也给它一个天生不会游泳的遗憾。 这个世界,让人类成为万灵之长,同时也给他们一个天生不会飞翔的遗憾。 这个世界,无所谓完美,无所谓十全,无所谓全能。 这个世界,需要我们做好一件事,一件便足矣。 当代著名作家池莉说:“一个人一生可做的事情很多,但世界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有做好一件事!” 于是,我陷入了对这句话的思考中…… 突然,一束刺眼的光透过窗户照进,在光芒中,我看到了一个人,站在玫瑰丛中,周围彩蝶飞舞,他陶醉于这一片生机中。望着这一片玫瑰园,他露出了如炊烟般散淡的笑,是的,他看到了火一般的红,看到了花一样美的理想。 从此他翻山越岭,寻找不同姿容的玫瑰。整整20年,他记录了170种玫瑰的姿容,绘成了被誉为“玫瑰圣经”的《玫瑰图谱》,至今无人逾越。他就是法国画家雷杜德,一生只画玫瑰。 我看到了一个人,力士脱靴,贵妃磨墨,醉后舞剑,撒入豪肠,三分啸成剑气七分酿成月光,秀口一吐,就是半个唐朝。他是中国的诗魂,是一生中诗作数不胜数;他是发光的生命,在历史长河中,照耀着,奔腾着。 他用自己的一生为中国的唐诗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用时代的最强音,发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怒吼。他就是李白,一生只写诗。 雷杜德、李白的一生只将一件事情做到了最好,被后人熟知。仅此一件,便足矣。他们为做好这一件事,付出了全部的心血,但他们得到了自己应有的回报,这是命运的鉴定,注定凄艳的荣幸! 先贤们的光芒如天上的繁星,如今照亮了我们,给我们了智慧之光:人一生能做一件事但要做好。 每个人都是一颗星,终会发出属于他自己的光芒。
KingkonG19870210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一门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 毕业 论文是考核学生的一个重要环节,写作现当代文学论文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确定题目。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一) 1. 汪曾祺小说文体的独创性 2. 试论汪曾祺的传统性 3. 论张贤亮小说的女性情结 4. 余秋雨 散文 的 文化 “寻根”情结 5. 千古文人侠客梦——论金庸小说中的侠与义 6. 论池莉市民小说中的“日常生活理想” 7. 阿城《棋王》的叙述学分析 8. 论阿城小说中的中国 传统文化 精神 9. 莫言小说运用色彩词的特点 10. “酷刑”与审美——论莫言《檀香刑》的美学风格 11. 论残雪小说的窥视心理描写 12. 两种病态人格的心理透视──论张爱玲与残雪笔下的母亲形象 13. 余华小说中死亡意象分析 14. 余华创作中的苦难意识 15. 《白鹿原》中的宗法文化研究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二) 1. 阿Q“精神胜利法”的心理学分析 2. 《阿Q正传》中的丑陋人性 3. 《伤逝》和《寒夜》爱情悲剧比较研究 4. 鲁迅《狂人 日记 》与果戈理的同名小说比较论 5. 《狂人日记》的解构主义特征 6. 《狂人日记》的反讽叙事 7. 在过去、现在、将来之间穿越——鲁迅《狂人日记》的叙述学解读 8. 社会学场域中的悲剧之痛——鲁迅《祝福》之还原性解读 9. 论鲁迅小说的叙事伦理 10. 鲁迅小说中女性人物的主体意识 11. 鲁迅小说创作中的疯癫意象透视 12. 鲁迅小说中人物“死亡”现象初探 13. 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分析 14. 论鲁迅《野草》的原罪意识 15. 郁达夫作品中的忏悔意识 16. 沉沦与救赎——论郁达夫小说中的情欲描写 17. 颓废——郁达夫悲剧小说的美学形态 18. 冰心与庐隐之比较 19. 论许地山小说的宗教色彩 20. 论《雷雨》中的“俄狄浦斯情结”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三) 1. 论曹禺早期剧作中的基督教意识 2. 《雷雨》的神秘命运色彩探微 3.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曹禺的影响 4. 家的梦魇——曹禺戏剧创作的心理分析 5. 曹禺前期戏剧中的人性剖析 6. 曹禺笔下的女性形象比较研究(如繁漪、陈 白露 、花金子、愫方等) 7. 蘩漪悲剧成因的心理探析 8. 试论曹禺剧作的“出走者”人物系列 9. 论《骆驼祥子》中的戏仿叙事 10. 高觉新和汪文宣比较论 11. 论沈从文小说中的乡村少女形象 12. 色彩、意象与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性 13. 朦胧诗与新生代诗比较论 14. 汪曾祺小说创作中的宗教情怀 15. 从《受戒》看汪曾祺的佛教文化意识 猜你喜欢: 1. 现当代文学论文选题参考目录 2. 文学论文题目大全 3.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参考 4. 有关当代文学毕业论文 5. 浅谈现代文学本科生论文 6. 关于当代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池莉(烦恼人生)中的烦恼是否真实
【摘 要】德莱塞生活在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开始盛行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正处在上升的垄断阶段。资本主义工业生产飞速发展,一方面,商品经济和人们的物质生
太长时间了吗你太
根植在生活的沃土中 关于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学艺术问题——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九日在广东省文学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 “文艺是
十九世纪末的美国正处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期,贫富之间的差异,劳资之间的矛盾,道德观念的败坏,人性的泯灭,正引起人们的日益关注。然而,当时的美国文坛却充斥着中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