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97

微笑的可爱多
首页 > 学术论文 > 关于绿色饭店论文的参考文献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andy00321

已采纳

我的一个兄弟的,可以给你应应急。试论饭店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日见深入人心,很多饭店都已把它提到议事日程,并掀起了创建“绿色饭店”的热潮。有很多饭店认为,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指要节省能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我们以为,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环保问题,它应成为饭店面对激烈的世纪之战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经营理念。其深层次的内涵是:饭店的经营行为不能以牺牲社会长远利益来换取企业利益和眼前的短期利益;饭店企业的扩张与发展应与外部社会环境、行业环境相适应;饭店企业应通过培植核心竞争优势,以谋求企业不断发展的活力和空间。它意味着对未来趋势的正确把握,意味着对相关因素的科学分析,谋求的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追求的是长远、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 一、 良好的社会形象,是饭店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 饭店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体的一个细胞,它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社会对它的承认,而社会对它的承认则取决于它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因此,良好的社会形象是饭店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饭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 良好的社会形象,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树立的,它需要不断地巩固和完善。饭店企业虽然是一个经济实体,但它的组织利益与社会利益是息息相关的。它不但要履行相应的社会义务,还应积极主动地多承担一些社会责任,时刻关心社会、热心公益事业,例如,依法纳税,改善社区环境、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推动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资助贫困地区,关心福利院的老人与孤儿,支持希望工程等,这种通过履行社会义务所创造的口碑效应是商业广告远远无法企及的。因此,一流的饭店企业不但要有捕捉商机的市场意识,而且还要有“我为人人”的服务意识。作为饭店的经营者,要努力成为“企业家”,而不是做只顾眼前发财的“老板”。 另外,能否正确处理好饭店与其所在社区的各种公众关系,对其生存和发展也有重大的影响。饭店企业容易给人以一种“高档次、高消费”的感觉,普通老百姓通常会敬而远之,甚至对其有敌视态度,饭店的经营活动可能也会给周边居民带来某些不便。如果饭店在多数人群中形成了负面的形象,那么此种社会舆论的消极影响将远远超过我们的营销努力,消费群体将会不断缩小。而当饭店具备积极的正面形象时,自然就会对现实或潜在的消费者产生吸引力,那时若再运用某些营销策略,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既然饭店生存在一个具体的社区环境中,就必须善结良缘,讲究睦邻之道,增进相互了解,在社区中树立一个“好公民”的良好形象。只有这样,饭店才能得到社区公众的爱护、合作和支持,才能为饭店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反之,则会陷入孤立无援,举步维艰的窘境。 二、 稳定的合作关系,是饭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饭店的经营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包括供应商、分销商以及竞争对手在内的系统合作行为。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是不可避免的。随着市场的日益成熟,那种“你死我活”式的争斗只会带来两败俱伤的结果,并造成忠诚客户的大量流失。饭店经营者应充分认识到,饭店之间的竞争是一种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竞争,是一种开拓创新和相互提高的过程。实践表明:许多看似竞争对手的饭店,其实正是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合作伙伴。面对新世纪,各饭店必须抛弃病态竞争的错误做法,而应以“共赢”的思想指导饭店的经营活动。在稳固合作关系的前提下,相互传递市场信息,共同组织和开展一些活动和经营项目,共同抵制一些有碍于企业发展的行为,形成互补互利的共同优势,从而获取更为理想的经济效益。这样在合作的基础上竞争,在竞争的过程中合作,既促进了饭店自身的提高,也促进了整个饭店业市场的健康发展。 作为出售服务的特殊行业,饭店应与它的供应商、分销商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同他们结为战略同盟,既要保证本企业的利润,也要顾及协作单位的效益。因为有着共同目标和密切关系的合作伙伴能够使饭店减少不确定性,降低经营风险,从而保证稳定的业务水平。如果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而选择低价低质的供应商,或者抛开相关的分销商,这无疑是一种杀鸡取卵的短期行为。 饭店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会产业联合、兼并的扩张道路。这既包括上游企业、下游企业的纵向兼并,也包括与其他饭店的横向兼并。从发展趋势来看,靠孤军奋战而取得成功的概率将日趋下降,参加合作网络的做法将被广泛接受。合作网络是一种动态的自激系统。这一系统的纵向和横向的整合联系,充分体现了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优势。合作网络对于小饭店而言,有利于抵御大饭店的压制和减少市场风险,通过联合行动来促进共同发展。对于大饭店而言,可以造成强大的市场进入壁垒,逐步形成一定范围内的垄断,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所以,多元化、多层次的合作关系,会使饭店集中尽可能多的竞争优势,从而为饭店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卓越的饭店品牌,是饭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本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和感性消费时代的到来,未来饭店之间的竞争将更多地表现为饭店品牌的竞争。是否拥有著名的饭店品牌,将直接决定着饭店的生存与发展。加强品牌建设,实施品牌经营,创造卓越的饭店品牌,是我国饭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本。 饭店品牌,一般是指为了识别其饭店和产品,并区别于其他竞争者所用的一种具有显著特征的标记。她既是一种商标,又是饭店品质的标志和饭店文化的体现,还是一种良好的口碑和重要的无形资产。饭店的品牌经营,则是通过品牌设计、品牌推广、品牌保护及品牌资产评估等活动,以提高客人的满意度、忠诚度和饭店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 中国饭店大都缺乏品牌。即使像广州的白天鹅宾馆、南京的金陵饭店等著名饭店,若与国际品牌相比,无论在经营规模,市场占有额,市场全球化程度、品牌知名度、品牌价值等方面,均有较大差距。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机遇和挑战,中国饭店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创建著名的国际饭店品牌已刻不容缓。 创建著名的国际饭店品牌,当务之急,我国的饭店企业必须在四个方面寻求突破:一是注重文化内涵,创造中国特色。品牌是文化的凝结,中国饭店要创世界品牌,必须着力营造中国文化,这主要表现在饭店设计与装修上的中国特色,服务设计与服务提供过程中的优良民族传统和管理中的中国情结。二是实施服务创新,培养忠诚顾客。品牌是饭店品质的标志,要保证饭店服务的品质,提高饭店品牌的美誉度,就必须提高客人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这就需要饭店必须达到饭店服务质量的黄金标准,即凡是客人看到的都必须是整洁美观的;凡是提供给客人享用的都必须是安全有效的;凡是饭店的员工,见到客人都必须是亲切礼貌的。同时,在此基础上还要注重服务设施的更新,服务内容与方式的改进,特别是服务模式的创新,即从标准化服务模式转向定制化的服务模式。定制化服务是一种追求个性化、人性化、极致化的服务。其服务的保障体系主要有服务信息的网络化、服务组织的柔性化、重要岗位人员的职业化、管理方式的人本化和质量评估的满意化。三是加快集团化进程,实施跨国经营。企业规模化既是量的扩张,又是质的提高,饭店要提高知名度,创造品牌,就必须实施规模经营,走集团化的道路,同时,要创造世界品牌,国际化经营则是必由之路。中国饭店要实施跨国经营,可先利用中国悠久的餐饮文化,在餐饮经营上寻求突破。同时,还可利用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的契机,在旅游目的地国与主要客源寻找机遇,逐步走向国际市场。四是规范品牌战略,实施专业化运作。品牌建设是项系统工程,中国的饭店企业不仅要有创品牌的热情,更要有创品牌的耐心,认识品牌的成长规律,注意品牌的专业化运作。 四、 不断的知识创新,是饭店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我们发现,不管行业的平均利润高低如何,某些饭店总能比其他饭店更多的盈利,其制胜的法宝就是拥有竞争的优势。竞争优势是指饭店可以用于吸引客人、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经营资源,一般具有极高的知识含量。如果说经营实力表明的仅仅是饭店各种力量的现实分布状态,竞争优势就是相对于竞争者而言的力量比较的结果,是一种相比较而言的饭店综合经营能力。人无我有,人少我多,人弱我强都属于优势的范围。 饭店竞争优势的源泉是核心竞争力,实物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都可以作为核心竞争力。培植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就在于知识创新。因为,它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以及难以模仿性这三大特点。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经济资源,它已经取代投资而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实力的核心因素,知识创新将成为饭店竞争力强弱的主要决定力量。在知识经济社会,竞争优势不仅取决于企业的物质资源,更取决于企业的非物质资源,即知识及其运用能力。目前我国的饭店业,产品结构雷同,服务尚停留在规范化的层面,缺少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各饭店的竞争多停留在低层次的价格竞争,饭店质量下降、经济效益低靡。因此,这就需要饭店企业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有饭店企业不断地推陈出新,饭店才有生命力。 未来饭店业的竞争重点将从较低层次的价格竞争逐步转移到以服务、核心技术、品牌为主题的非价格竞争。要成为竞争中的强者,则必须具有知识创新方面的活力和持久性。因为它决定了一家饭店企业的发展潜力,也就预示着饭店企业能否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我们知道,在传统的经济学中,生产函数有一条重要规律,即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然而,知识的无限性和积累性使知识经济彻底打破了这条规律,产生了收益递增性。即随着知识投入的增加或知识创新的积累,边际收益不仅会持续增加,甚至还会产生飞跃。尤其是在劳动密集型的饭店行业,可以通过对人力资源的渗透,提高员工的素质,使之成为“知识劳动力”,进而推进企业全面创新,从而为饭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内在动力。因此,在饭店的发展过程中,适当增加知识型的员工,并使员工之间建立充分信任,积极协作,共同分享知识创新的成果,则是饭店发展战略中的一个核心环节。 五、 以人为本的管理,是饭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古往今来,为政之要惟在用人,企业兴旺人才为本。饭店业的竞争,其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充足的人力资源是饭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这里所说讲的充足,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数量充足。饭店拥有与自身规模、业务经营相匹配的足量员工。二是指能量充足。员工的个人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和谐一致,员工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这就需要饭店运用人性化的人事政策、人事制度、培训体系和激励机制,使员工愿意并且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能,使饭店的人力资源得到最充分最科学的利用,即实行人本化的管理。 实行人本化的管理,当务之急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四个观念: 首先,从“战术论”转到“战略论”。过去我们所谓的“人事管理”主要侧重于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如劳动组织、档案保管、考核升级、报酬分配等等,相应的负责部门被称作为“人事部”。人事管理往往被看作为一种单纯的业务技术性管理活动,属于战术管理。而现在我们提出的人力资源则是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建立人力资源规划、利用开发的管理系统。其管理活动具有战略性、整体性和未来性的特点。相应的负责部门称为“人力资源部”,并直接参与组织的战略决策,他不能只局限于对劳动力的进、出、管等事务性管理,而应结合本饭店的实际情况、根据行业发展的趋势及人才市场的信息做出总体的战略规划。在时间上,要以长远的眼光对人才需要作分析预测,制定人力资源的吸引和培养战略。在人才组织方面,要确立合理的人才结构与配置,以体现人才的梯队性。在人才开发上上,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滚动培养。实施重点人才优先培养,紧缺人才从速培养,一般人才分批培养的策略,并注重开发人的潜力与活力。 其次,从“要素论”转到“资源论”。长期以来,人力仅仅被看成是被动的生产要素和用来达到利润目标的工具而加以组织控制,事实上,人作为一个有自尊的生命体,是一种资源。人力资源与其它物质资源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动态的、是主动的、是可以开发的。不仅如此,而且人力资源是饭店经营的第一资源。我们知道:饭店的经营活动,离不开人力、物力、信息、时间等资源,而人是饭店经营活动的中心,人力资源是决定饭店发展的首要资源。因为物的资源只有通过人的活动才能发挥作用。饭店是通过向客人提供食宿及其他服务来获得经济效益的经济组织,其服务的多寡、优劣程度直接决定着饭店经济效益的高低。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饭店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打开局面,就必须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企业的素质,增强企业的活力,创造著名的饭店品牌。而饭店服务质量提高的关键则取决于饭店员工的服务意识、精神状态、心理素质等精神因素和操作技术,服务艺术等业务能力,企业素质归根到底是人的素质,至于企业的活力,其源泉在于饭店员工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所以。饭店经营成功与否,其关键在于人力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再次,从“成本论”转到“资本论”。 人力资源是一种能动的、且具有无限潜力的资源,而要把这种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就必须坚持素质倍增原则,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形成人力资本。目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饭店的领导层,把培训、工资、福利仅仅看作是成本,因而,在管理中往往表现对人力成本投入方面的精打细算,对人力资源产出管理方面的无所作为,片面追求减员增效、压缩工资、福利支出,减少培训费用,致使员工疲于加班加点,缩短休息时间、精神恍惚、情绪低落,员工培训投入不足,素质低下,企业凝聚力下降,优秀员工流失率增高。其实饭店的编制定员、薪酬政策、培训投入是一种投资决策,其准则并不是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合理的投入产出比例。饭店的定员决策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工作研究与分析、合理的定额基础之上,追求的是岗位设置科学合理,工作任务安排恰当,工作时间利用科学,而不是简单的裁员。而薪金则是员工个人价值的体现,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要想员工积极而有效的工作,就必须保证员工的正常收入,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至于培训,则更是一种理性的投资行为。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当然这种培训应是科学有效的培训。所以,如何使人力资源成为人力资本,这是人力资源管理能否成功的关键。 最后,从“规范论”转到“潜能论”。 目前,我国极大多数饭店企业,往往把规范员工的行为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强调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枯。国家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高于一切,饭店的事最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最大也是小事。要求员工个人的行为必须服从企业的目标。结果导致饭店员工中潜力巨大,动力不足的状况。西方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认为:“组织的效率,来自于组织中每一个人是否能够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每个人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才智,又能够相互分工协调,这便是组织的奥秘所在。任何组织,如果不能充分地发挥个人的才能,这种组织必定是最低效的或无效的。”所以,要实现饭店企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实施人本化的管理,实现人力资源管理重心的转移,即从规范员工行为转向开发人的潜能,注重构筑饭店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愿景。没有涓涓细流,何来大河,没有饭店员工的奋发进取,何来饭店企业的辉煌。所以,饭店企业必须既注重企业的发展,也顾及员工个人的发展,建立一种与员工共同成长的机制,使员工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真正实现饭店人力资源管理从管理人到解放人的飞跃。 参考文献: (1)何佳讯 品牌形象策划----透视品牌经营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年 (2)杜莹芬 知识经济与企业管理 广东经济出版社 1999年 (3)余凯成等 人力资源管理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 (4)邹益民、韩晓燕 寻求我国饭店企业全球致胜之路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1(7)

246 评论

gansk兵临城下

目 录摘要及关键词……………………………………………………2第一章 研究的现状及设计目标……………………………… 现行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2 本课题要达到的设计目标 …………………………3 第二章 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 设计中要解决的问题 ………………………………. 具体实现中采用的关键技术…………………………3第三章 系统结构及模型 ……………………………………… 设计实现的策略和算法描述………………………… 设计的模型及数据结构 ……………………………4第四章 系统的实现技术………………………………………. 各模块详述系统各部分的实现方法………………… 程序流程 ………………………………………….…8第五章 性能的测试与分析 ………………………………..… 测试实例的研究与选择 …………………………….… 测试环境与测试条件 ………………….……………… 实例测试 ………………………………………….…405.4 性能分析 ………………………………………..……40第六章:结束语 ………………………………………..……40参考文献 ……………………………………………………41宏都大酒店客房网上预订管理系统【摘要】在高节奏生活的今天,人们整天在各个城市穿梭忙碌着,在过去跑到哪个城市后才能进行预定客房,现在看来是否显得太麻烦,目前很多酒店都已经开始使用通过互联网进行客房预订系统。这样进行酒店的管理就显得更加的轻松。宏都大酒店虽然已经实施了内部的c/s结构的酒店客房管理系统,但是仍然存在上述所说的问题。于是我试着帮他们制作开发能在网上实现预订客房的系统。宏都大酒店管理信息系统中不能通过互联网方式进行客房预订,通过本次设计主要实现通过互联网方式进行客房预订。让客户足不出户坐在家里就能预订出自己想要的客房。主要功能有:酒店简介、客房简介、客房报价、客房预订信息提交,预订信息查询及修改,删除,等等)管理员信息查询、回复预订信息等功能,真正实现酒店的无纸化,电子信息化、无距离限制的进行客房信息的预订。本软件的后台数据库也采用微软公司的大型数据库SQLSERVER2000,与原C/S系统的数据库SQLSERVER2000相同,进行了一次无缝链接,也就是说在原有SQLSERVER2000数据库上面进行适当的添加表,使得能保持在原来的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本文来自: 一流设计吧( ) 详细出处参考:

293 评论

阳澄湖边

绿色管理即环保、节能。1、工程方面:如何节水节电。比如:工程部经理积极学习最先进的节约水电方法,运用到酒店中。2、餐饮方面:如何减少浪费,如何处理食物垃圾。比如:备菜要科学。3、客房方面:如何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比如:提醒客人把要洗的放垃圾篓,不洗的继续使用。4、员工方面:加强教育环保节约意识。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绿色饭店理论概述一、绿色酒店概念二、绿色酒店的特征(一)绿色酒店的发展要符合节约能源和资源(二)绿色酒店的用品要利于环境及生态保护(三)绿色酒店使用的能源要符合国家节能降耗要求(四)树立环保意识,优化人类居住环境三、绿色酒店兴起的原因(一)全球环境日益恶化,能源短缺,人类的生活环境受到威胁(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人们自身环保意识的提高(三)二战以后,各方面条件的成熟第三章 我国绿色酒店发展的现状一、我国绿色酒店发展取得的成效二、我国绿色酒店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思想观念滞后(二)经济技术水平低(三)政府监管不到位第四章 加快我国建设绿色饭店的对策一、实施可持续发展,进行绿色营销策略二、引导消费者绿色消费,树立正确的绿色观念三、采用绿色新技术,节能减排四、推出绿色产品,提供绿色服务内容摘要:绿色物流在我国刚刚兴起,人们对它的认识还非常有限,在体制政策、基础设施、信息标准、人才培养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发展障碍。本文分析了阻碍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各种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关键词:绿色物流 发展障碍 发展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加之一直以来对环境问题的忽略,人为地破坏了生态环境的自然平衡,使得人与自然的矛盾也日益恶化。我们已经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撑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因此必须强化全民的资源环境危机意识,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同时应发展清洁生产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成本以及发展绿色消费以减少消费过程对生态的破坏,发展绿色物流以减少商品流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对资源的消耗。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向生态工业文明的跨越,培育出人与自然、人与人双重和谐的生态文明。目前,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而绿色物流作为绿色供应链的重要环节在我国刚刚萌芽,还未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其理论与实践都尚处于摸索阶段。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仓储、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包装等物流活动。绿色物流是建立在现代物流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是物流操作和管理全程的绿色化。绿色物流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实现经济主体的盈利、满足顾客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等经济利益,它还追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标。绿色物流的内容集约资源。这是绿色物流最本质的内容,也是发展物流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通过整合现有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绿色运输。运输过程中的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是物流活动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绿色运输是指以节约能源、减少废气排放为特征的运输。其实施途径主要包括:合理选择运输工具和运输路线,克服迂回运输和重复运输,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改进内燃机技术和使用清洁燃料,以提高能效;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泄漏,以免对局部地区造成严重的环境危害。绿色仓储。绿色仓储要求仓库布局合理,以节约运输成本。布局过于密集会增加运输的次数,从而增加资源消耗;布局过于松散,则会降低运输的效率,增加空载率。仓库建设还应进行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充分考虑对所在地的环境影响。绿色包装。绿色包装是指采用节约资源、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的的包装方式,包括包装材料的绿色化、包装方式的绿色化、包装作业过程的绿色化三个方面。实施绿色包装的途径主要有:使用环保材料、提高材质利用率、设计折叠式包装以减少空载率、建立包装回用制度等。绿色流通加工。绿色流通加工是出于环保考虑的无污染的流通加工方式及相关政策措施的总和。实施途径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方面变消费者分散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是集中处理流通加工中产生的废料,与废弃物物流顺畅对接,降低废弃物污染及废弃物物流过程中的污染。绿色信息搜集和管理。物流不仅包括商品空间的转移,也包括相关信息的搜集、整理、储存和利用。绿色信息的搜集和管理是企业实施绿色物流战略的依据,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搜集、整理、储存各种绿色信息,并及时运用到物流管理中,促进物流的进一步绿色化。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主要障碍思想认识障碍全社会绿色物流理念淡薄,绿色物流的思想还没确立;各级政府对其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企业片面追求局部效应和短期经济效益,忽视物流活动对环境的负面效应。体制政策障碍我国物流业传统的条块分割管理体制、多头管理、分段管理体制,造成物流各部门之间缺少有效的协调,物流体系内在联系被人为分割,严重制约物流体系的整体统筹与规划,影响各种物流服务的协调发展,妨碍物流社会化、集约化进程,导致物流资源的严重浪费。绿色物流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支持,目前我国在绿色物流产业政策方面还缺少相应的扶持政策,各种法律法规也有待完善。基础设施障碍近几年来,尽管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已有较大的改善,但与我国经济以及物流产业的发展要求相比,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物流效率的提高,不利于绿色物流快速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首先,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仍然偏小,按国土面积和人均数量计算的运输网络密度,美国为公里/万平方公里和公里/万人,德国为和,我国仅为和,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其次,缺乏能够有效连接不同运输方式的大型综合货运枢纽、服务于区域经济或城市的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等现代化物流设施,严重影响物流集散和运输效率的提高。第三,物流设施结构不尽合理,不能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设施的效率。技术障碍我国物流信息管理水平和技术手段比较落后,先进物流信息技术开发应用滞后,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订单管理、货物跟踪、库存查询等物流信息功能较弱,制约了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不同物流部门之间技术、设备、信息标准不统一,非标准化行为相当普遍,尤其在包装、运输、装卸等一些流通环节缺乏统一的标准,造成物流成本上升,资源浪费,不利于参与国际竞争。人才障碍随着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也急剧增加,物流人才的严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现代绿色物流业发展的瓶颈,物流专业人才也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当前我国现有的物流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比较低,缺乏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物流学历教育与培训认证工作滞后;物流师资力量薄,教育手段落后,严重制约绿色物流的快速发展。发展我国绿色物流的建议树立绿色物流全新运作理念政府要加强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唤醒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危机意识,为绿色物流的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引导工商企业打破其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的自我服务来完成的经营组织模式,鼓励企业实行物流外包,开展第三方物流,以提高物流资源的使用效率。物流企业要打破“环保不经济、绿色等于消费”的传统观念,应着眼于企业和社会的长远利益,树立集体协作、节约环保的团队精神,将节约资源、减少废物、避免污染等目标作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制定规范的现代绿色物流产业发展政策现代绿色物流业是一个新兴的复合型产业,涉及运输、仓储、装卸、货代、联运、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环保等行业,政策上关联交通部、铁道部、民航总局、商务部、信息产业部、海关、环保、工商、税务等许多部门。为避免政出多门,确保政府部门间政策的协调一致,我们应该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协调机制,设立统管物流的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能是提出现代物流发展政策、协调全国和地区物流发展规划、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组织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等。绿色物流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来有效地规范、监督和激励物流企业的行为。通过环境立法、排污收费制度、许可证制度和建立绿色物流标准来约束、干预物流活动的外部不经济性;通过制定绿色补贴政策、税收扶持政策、贷款优惠政策等激励政策激励和引导物流主体的行为,促进绿色物流健康发展。加快绿色物流公共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首先要重视现有物流基础设施的利用和改造,通过对其规模、布局、功能进行科学的整合,提高现有设施的使用效率,发挥现有设施的综合效能。其次要加强新建物流基础设施的宏观协调和功能整合。应从整体战略的高度协调物流相关规划,理顺各种规划的关系,使物流规划、不同运输方式的场站建设规划、工业及商贸流通行业的仓储设施规划能够有机衔接和配合,防止重复建设,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第三,要继续扩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加大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和城市配送等设施的建设力度。对基础性、公益性设施,政府要增加投入,对经营性设施应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扩大投融资渠道,鼓励企业经营。第四,要注重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加快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大力发展多式联运。促进物流信息系统发展和标准化体系建设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是发展绿色物流的重要基础,有助于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性。首先,政府应引导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包括全面质量管理(TQM)、电子数据交换(EDI)、射频技术(RF)、全球定位系统(GPS)、企业资源计划(ERP)等技术,全面提高企业信息管理水平。其次,政府应大力支持建设公共网络信息平台,加快构筑全国和区域性物流网络,实现不同物流部门、物流企业的资源共享、数据共用、信息互通,为物流信息交流的畅通和高效创造条件。物流标准化是资源整合的重要基础工作。针对我国当前物流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和国际物流标准化的发展方向,政府应加强对物流标准化工作的重视,一方面要在物流术语、计量标准、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运作模式与管理标准等方面做好基础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标准化的组织协调工作。在对各种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梳理现行标准,对已经落后于物流发展需要的标准应予淘汰,并代之以新型标准;对部分不符合实际需要的标准进行修订完善;对尚缺的标准应抓紧制订,以使各种相关的技术标准协调一致,与国际标准接轨。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绿色物流属于新生事物,政府应大力支持和引导绿色物流科研工作,一方面要积极支持绿色物流基础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良性循环,加强应用性物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在物流人才培养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物流教育体系是保证物流产业形成合理人才结构、提高物流管理水平的决定性因素。首先,政府应鼓励高等院校开设现代物流专业课程,包括与绿色物流相关的环境科学,开展本科、硕士、博士等多层次学历教育,为现代绿色物流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其次是加快推进职业资格培训认证工作。由于我国学历教育刚刚起步,人才培养需要一个过程,总量规模有一定的限制,仅靠院校培养的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这就要求必须加速开展物流职业培训和资格认证工作。通过对在职人员的培训与认证,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物流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与管理水平,满足国内市场对各类物流人才的需求。第三,优化物流教育师资力量,提高物流教育质量。一方面要不断充实物流师资队伍,大力引进海外物流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大物流师资培训力度,通过选派优秀教师出国深造,学习国外先进理论与实践经验;通过邀请国内外专家开展学术讲座和短期培训,拓展教师知识面,提高物流专业师资水平。参考文献:1.濮小金,司志刚.现代物流[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夏春玉,李健生.绿色物流[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3.王长琼.绿色物流[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4.金勇,谭欣.发展我国绿色物流的对策研究[J].新疆社科论坛,2004,(5)本文转载自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恶化程度加深,作为经济活动的一部分,物流活动同样面临环境问题,需要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绿色物流管理系统,就是21世纪的新的物流管理趋势。本文分析了绿色物流的三大理论基础,并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提出实施绿色物流管理的诸项措施。[关键词]绿色物流;绿色运输;绿色包装;绿色流通加工绿色物流(Environmental logistics)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随着环境资源恶化程度的加深,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越大,因此人们对环境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现代物流的发展必须优先考虑环境问题,需要从环境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即需要形成一个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这种物流管理系统建立在维护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基础上,改变原来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与消费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即向绿色物流转变。因此,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强调了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强调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体现了企业绿色形象,是一种新的物流管理趋势。一、绿色物流理论基础(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过程构成威胁。1987年国际环境与开发委员会发表的《我们共有的未来》的研究报告提出,当代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有利于下一代环境的维护及其资源的持续利用,因此,为了实现长期、持续发展,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我们的自然环境。这种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同样适用于物流管理活动。由于物流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消耗能源和资源,产生环境污染,因而为了实现长期、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自然环境。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正是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了物流与环境之间相辅相成的推动和制约关系,进而促进了现代物流的发展,达到环境与物流的共生。(二)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经济学是研究再生产过程中,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转化和价值增值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物流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它既包括物质循环利用、能量转化,又有价值转化与价值实现。因此,物流涉及经济与生态环境两大系统,理所当然地架起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联系的桥梁。而传统的物流管理没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过多地强调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效益,导致了社会整体效益的下降。经济效益主要涉及目前和局部利益,而环境效益则关系到宏观与长远利益。现代绿色物流的出现,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绿色物流以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为指导,以生态学为基础,对物流的经济行为、经济关系和规律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以谋求在生态平衡、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生态与环境的最佳结合以及协调发展。(三)生态伦理学理论生态伦理学迫使人们对物流过程中造成的环境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义务感。为了人类自身更健康和安全地生存与发展,为了千秋万代的切身利益,人类应自觉维护生态平衡。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人类对自然应尽的权利与义务。绿色物流正是从生态伦理学中得到了道义上的支持。二、如何实施绿色物流管理绿色物流管理作为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论政府有关部门还是企业界,都应强化物流管理,共同构筑绿色物流发展的框架。(一)政府的绿色物流管理措施1 对发生源的管理:主要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环境问题的来源进行管理。由于物流活动的日益增加以及配送服务的发展,引起在途运输的车辆增加,必然导致大汽污染加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发生源进行控制:制定相应的环境法规,对废气排放量及车种进行限制;采取措施促进使用符合限制条件的车辆;普及使用低公害车辆;对车辆产生的噪音进行限制。我国自90年代末开始不断强化对污染源的控制,如北京市为治理大气污染发布两阶段治理目标,不仅对新生产的车辆制定了严格的排污标准,而且对在用车辆进行治理改造,在鼓励提高更新车辆的同时,采取限制行驶路线、增加车辆检测频次、按排污量收取排污费等措施,经过治理的车辆,污染物排放量大为降低。2 对交通量的管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推动企业从自用车运输向营业用货车运输转化;促进企业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发展共同配送;政府统筹物流中心的建设;建设现代化的物流管理信息网络等,从而最终实现物流效益化,特别是要提高中小企业的物流效率。通过这些措施来减少货流,有效地消除交错运输,缓解交通拥挤状况,提高货物运输效率。3 对交通流的管理:政府投入相应的资金,建立都市中心部环状道路,制定有关道路停车管理规定;采取措施实现交通管制系统的现代化;开展道路与铁路的立体交叉发展。以减少交通堵塞,提高配送的效率,达到环保的目的。推进绿色物流除了加强政府管理外,还应重视民间绿色物流的倡导,加强企业的绿色经营意识,发挥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从而形成一种自律型的物流管理体系。(二)企业绿色物流管理措施1 绿色运输管理(1)开展共同配送:共同配送(Jointdistribu tion)指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几个中小型配送中心联合起来,分工合作对某一地区客户进行配送,它主要是指对某一地区的客户所需要物品数量较少而使用车辆不满载、配送车辆利用率不高等情况。共同配送可以分为以货主为主体的共同配送和以物流企业为主体的共同配送两种类型。从货主的角度来说,通过共同配送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如中小批发者,如果各自配送难以满足零售商多批次、小批量的配送要求。而采取共同配送,送货者可以实现少量配送,收货方可以进行统一验货,从而达到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的目的;从物流企业角度来说,特别是一些中小物流企业,由于受资金、人才、管理等方面制约,运量少、效率低、使用车辆多、独自承揽业务,在物流合理化及效率上受限制。如果彼此合作,采用共同配送,则筹集资金、大宗货物,通过信息网络提高车辆使用率等问题均可得到较好的解决。因此,共同配送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员、物资、资金、时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同时,可以去除多余的交错运输,并取得缓解交通,保护环境等社会效益。(2)采取复合一贯制运输方式:复合一贯制运输(Combinedtransportation)是指吸取铁路、汽车、船舶、飞机等基本运输方式的长处,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多环节、多区段、多运输工具相互衔接进行商品运输的一种方式。这种运输方式以集装箱作为连结各种工具的通用媒介,起到促进复合直达运输的作用。为此,要求装载工具及包装尺寸都要做到标准化。由于全程采用集装箱等包装形式,可以减少包装支出,降低运输过程中的货损、货差。复合一贯制运输方式的优势还表现在:它克服了单个运输方式固有的缺陷,从而在整体上保证了运输过程的最优化和效率化;另一方面,从物流渠道看,它有效地解决了由于地理、气候、基础设施建设等各种市场环境差异造成的商品在产销空间、时间上的分离,促进了产销之间紧密结合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有效运转。(3)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logistics)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方式。发展第三方物流,由这些专门从事物流业务的企业为供方或需方提供物流服务,可以从更高的角度、更广泛地考虑物流合理化问题,简化配送环节,进行合理运输,有利于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对物流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配置,可以避免自有物流带来的资金占用、运输效率低、配送环节繁琐、企业负担加重、城市污染加剧等问题。当一些大城市的车辆配送大为饱和时,专业物流企业的出现使得在大城市的运输车量减少,从而缓解了物流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压力。除此之外,企业对各种运输工具还应采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和环境的原料作动力,如使用液化气、太阳能作为城市运输工具的动力;或响应政府的号召,加快运输工具的更新换代。2 绿色包装管理绿色包装是指采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包装。绿色包装的途径主要有:促进生产部门采用尽量简化的、以及由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包装;在流通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实现包装的合理化与现代化:(1)包装模数化:确定包装基础尺寸的标准,即包装模数化。包装模数标准确定以后,各种进入流通领域的产品便需要按模数规定的尺寸包装。模数化包装利于小包装的集合,利用集装箱及托盘装箱、装盘。包装模数如能和仓库设施、运输设施尺寸模数统一化,也利于运输和保管,从而实现物流系统的合理化。(2)包装的大型化和集装化:有利于物流系统在装卸、搬迁、保管、运输等过程的机械化,加快这些环节的作业速度,有利于减少单位包装,节约包装材料和包装费用,有利于保护货体。如采用集装箱、集装袋、托盘等集装方式。(3)包装多次、反复使用和废弃包装的处理:采用通用包装,不用专门安排回返使用;采用周转包装,可多次反复使用,如饮料、啤酒瓶等;梯级利用,一次使用后的包装物,用毕转化作它用或简单处理后转作它用;对废弃包装物经再生处理,转化为其他用途或制作新材料。(4)开发新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器具:发展趋势是,包装物的高功能化,用较少的材料实现多种包装功能。3 绿色流通加工流通加工(Distributionprocessing)指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组装、价格贴付、标签贴付、商品检验等简单作业的总称。流通加工具有较强的生产性,也是流通部门对环境保护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绿色流通加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措施:一是变消费者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如饮食服务业对食品进行集中加工,以减少家庭分散烹调所带来的能源和空气污染;二是集中处理消费品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以减少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的污染,如流通部门对蔬菜集中加工,可减少居民分散加工垃圾丢放及相应的环境治理问题。4 废弃物物流的管理从环境的角度看,今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结果必然导致大量废弃物的产生,尽管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加速废弃物的处理并控制废弃物物流,但从总体上看,大量废弃物的出现仍然对社会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导致废弃物处理的困难,而且会引发社会资源的枯竭以及自然资源的恶化。因此,21世纪的物流活动必须有利于有效利用资源和维护地球环境。废弃物物流(Wastemateriallogistics)指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的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废弃物物流的作用是,无视对象物的价值或对象物没有再利用价值,仅从环境保护出发,将其焚化化学处理或运到特定地点堆放、掩埋。降低废弃物物流,需要实现资源的再使用(回收处理后再使用)、再利用(处理后转化为新的原材料使用),为此应建立一个包括生产、流通、消费的废弃物回收利用系统。要达到上述目标,企业就不能只考虑自身的物流效率化,而是需要从整个产供销供应链的视野来组织物流,而且随着这种供应链管理的进一步发展还必须考虑废弃物的循环物流。即管理型物流追求与交易对手共同实现效益化;供应链型物流追求从生产到消费流通全体的效益化;循环型物流应追求从生产到废弃物全过程效率化,这是21世纪绿色物流管理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参考文献][1]宋华,胡左浩。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2]张铎,周建勤。电子商务物流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刘志学。现代物流手册[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1.[4]林敬松,钟唯希。对发展绿色物流的思考[J].物流,2002,(8).[5]王之泰。现代物流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

131 评论

黄小琼琼

某某饭店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这个论文该怎么写较为好

205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绿色建筑的论文

    绿色建筑也被称为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生态建筑,将来极可能会成为21世纪建筑设计的主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绿色建筑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本文从绿色建筑

    gavin70606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绿色饭店论文提纲模板

    绿色管理即环保、节能。1、工程方面:如何节水节电。比如:工程部经理积极学习最先进的节约水电方法,运用到酒店中。2、餐饮方面:如何减少浪费,如何处理食物垃圾。比如

    爱吃烤鸭的小猫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绿色环保酒店论文参考文献

    酒店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gdyjs我为您整理的酒店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欢迎浏览借鉴! [1] 夏秀清.  咸阳海泉湾温泉酒店市场营销方案设计与实施[D

    好运大鸟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有关绿色包装论文的参考文献

    浅析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摘要: 随着近年来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绿色壁垒作为一种新兴的贸易保护措施, 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对发展中国家极具不平等性,我国

    微笑藤弥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创建绿色酒店论文带参考文献

    酒店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gdyjs我为您整理的酒店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欢迎浏览借鉴! [1] 夏秀清.  咸阳海泉湾温泉酒店市场营销方案设计与实施[D

    小予乖乖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