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yuan820
(1)殷琦,反渗透和合成膜,(译其中两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8(2)朱长乐,膜科学技术,(编著其中一章),浙江大学出版社,1992(3)时钧、袁权、高从堦主编,膜分离技术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4)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中,膜分离部分的编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北京,(5)高从堦, 陈国华主编,海水淡化技术与工程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6)张玉忠,郑领英,高从堦编著,液体分离膜技术及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 (1)高从堦等,CTA中空纤维反渗透膜的研制,水处理技术1983,4, 19-24(2)Huang Yiming, Gao Congjie et al; lonic-crosslinked PAA RO CompositeMembrane J. Appl. Polym, Sci., 1983, 28, 3603(3)高从堦等,膜材料的选择和几种RO膜,水处理技术1984,6,25-42 (4)Gao Congjie et al, Pore size control of PAN membranes, Desalination,1987, 62, 89-(5)高从堦等,荷电RO膜和UF膜,水处理技术,1987,3,140-145(6)Gao Congjie et al, Pore size control of PAN membranes, Desalination,1987, 62, 89-(7)高从堦等,荷电RO膜和UF膜,水处理技术,1987,3,140-145(8)高从堦等,PA系列RO复合膜的初步研究,水处理技术,1987,2,77-82(9)Gao Congjie et al, Research on chlorine-resistance of RO membraneICSST’89, Hamilton, S1-2F(10)高从堦等,我国膜科技发展概况,第一届全国膜和膜过程学术报告会,大连,1991,17-23(11)高从堦等,聚酰胺RO复合膜成膜机理初探,第一届全国膜和膜过程学术报告会,大连,1991,43-48 (12))高从堦等,纳滤膜,全国RO、UF、MF膜技术报告会论文集,1993,兴城,15-18(13)高从堦. 李东. 鲁学仁. 张建飞. 双极膜和水电渗离解过程简介,水处理技术,1994, 20(6):133-139(14)俞三传,高从堦等,磺化聚醚砜复合半透膜的研制,膜科学与技术,1995,2,31-38(16)高从堦,张建飞,鲁学仁,俞三传纳滤纯化和浓缩染料试验水处理技术1996(22),3,147(17)高从堦膜技术与相关海洋产业海洋通报1997,4,44(18)高从堦膜接触器及相关过程水处理技术1999,6,1(19)高从堦增强创新意识,促进膜科技发展膜科学与技术1999,1,57(20)高从堦集成膜过程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二届学术会论文集北京,1999,253(21)高从堦,张建飞,俞三传膜法软化水技术中国给水排水1997,4,42 (22)金可勇,高从堦等,“渗透现象实验研究”,科技通报,,16(2), P125-129,(23)高从堦,邓麦村,陈翠仙,徐南平膜分离科技进展,1999/2000中国科学技术前沿中国工程院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311—336(24)高从堦从膜分离的发展谈吸附海水利用技术产业发展论坛首次潍坊会议山东潍坊2000,2(25)高从堦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及延伸 2001年海洋与经济发展国际论坛论文集,山东 青岛, (26)高从堦加快我国海水利用技术产业发展及政策研究 2001年海洋与经济发展国际论坛论文集 ,山东 青岛, (27)高从堦生物工程中的膜技术简介浙江省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杭州 (30)王明玺,王保国,赵洪,高从堦 促进传递型支撑液膜分离有机溶剂的研究进展,石油化工, 2004,33(2),178~185.(31)吴礼光,沈江南,陈欢林,高从堦, 固载促进传递膜的研究进展, 膜科学与技术, 2004, 24(6), 51-55(35)高从堦,循环经济中的水的循环再用,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46—49, 海南,博鳌, 2005(40)正渗透,水纯化和脱盐的新途径,高从堦,郑根江,高学理, 周勇.水处理技术, 2007, 3: 1-5.(41)姜海凤,马玉新,高从堦 PVDF/TiO2杂化超滤膜的制备与表征功能材料 2009 40(4) 591-594
上官雨霖
1、隐伏花岗岩预测及深部找矿(袁奎荣等) . 北京;科学出版社,、中国观赏石(袁奎荣,邹进福等),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青海锡铁山隐伏铅锌矿床预测(袁奎荣,肖垂斌,陈儒庆等). 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100 万中国南方部分地区隐伏花岗岩分布与预测图(袁奎荣,刘家远) . 桂林: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花岗岩与石材开发(袁奎荣,邹进福) . 桂林: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1988 1、 花岗岩构造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与围岩关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华南隐伏花岗岩预测与地体构造关系及其找矿意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个旧- 大厂及其外围地区锡矿成矿条件、找矿方法及找矿远景研究. 国家“六五”攻关项目(参加与领导),1981~ 、东准噶尔富碱花岗岩地质意义与含矿前景研究. 国家三O 五项目(与刘家远等),1992~1995. 1 、普通岩石学简明教程(俄) (翻译其中一部分) . B1B1 祖布科夫著. 北京: 地质出版社, 、轻金属冶金译文集(俄) (翻译其中一部分) . 中南矿冶学院情报室.3 、国外磷矿文集(俄) (翻译其中一部分) . 北京: 地质出版社.4 、核原料地质概况(英) . 奈尔格尔著. 二机部内部出版. 1 湖南丁宁湾伟晶岩与稀有元素成矿关系(内部) . 湖南望湘花岗岩与稀有元素成矿关系(内部) . 湖南千里山花岗岩与有色金属矿床的成因关系(内部) . 广东某地角闪斜长煌斑岩与铀矿成矿关系(内部) . 广东某地花岗岩与热液铀矿成矿关系(内部) . 某地铀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内部) . 华南某地花岗岩及其所含锆石变种的初步研究(与林绍标合著) . 中南矿冶学院科研论文集, 华南某地地洼型花岗岩的特征. 全国岩矿会议论文集, 广西姑婆山花岗岩的时代及平桂地区锡矿成矿时代问题(与吴正阳合著) . 冶金部地质科研会议: 锡矿专辑, 广西姑婆山花岗岩的特征及其成因问题(与何柏安合著) . 冶金部地质科研会议: 锡矿专辑, 岩浆岩地区断裂构造的特征及其识别标志. 中南309 队专题报告, 不同成因花岗岩类的特征及其工作方法. 中南309 队专题报告, 岩组分析基础. 二机部230 研究所专题报告, 广东海南石碌铁矿的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步分析(与李公时、梁金城合著) . 中国南方富铁矿资料汇编, 鄂东南某富铁含矿断裂带的初步研究(与王祖宣、陈兰桂、侯光汉、易诗军合著) . 地质力学论丛.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77 (4) . 又见: 岩组分析方法文集. 北京: 地质出版社, 岩组图的制作法. 岩组分析方法文集. 北京: 地质出版社, 海南石碌铁矿的成因及富铁矿与构造的关系(与侯光汉、李公时、梁金城等合著) .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77 (3) .18 海南岛西部海西地槽的发现及其对铁矿的意义(与梁金城、朱敏达、李公时、侯光汉合著) .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77,(3) . 又见: 冶金部地质司冶金地质科研成果(摘要) 汇编, 新疆阿勒泰铁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问题(与陈兰桂等合著) . 冶金部专题科研报告, 新疆阿勒泰海相火山岩及其与铁矿的成因关系(与易诗军合著) .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79,增刊. 又见: 冶金地质矿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 从海南石碌铁矿六、七层的构造分析谈石碌铁矿几个地质问题(与梁金城合著) .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79,(3) .又见: 全国铁矿科研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 再论海南岛与大陆东南沿海的海西地槽与铁矿找矿问题(与梁金城、朱敏达等合著) .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80,(3) .23 姑婆山里松花岗岩原始形态恢复及其形成机制的探讨.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1,(1) . 又见: 南岭花岗岩学术会议资料, 海南岛西部阳起石岩—变质火山岩的原岩恢复问题(与李公时合著)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1,(2) . 又见:湖南地质学会论文集———矿物岩石专辑, 海西花岗岩的初步研究(与杨心宜、梁金城等合著)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1 (3) . 花岗岩地质和成矿关系国际学术会议(南京: 1982) 宣读.25′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Hercynian granites of South China. 姑婆山锅状花岗岩基的构造分析. 全国第一届显微构造与组构会议资料. 又见: 南京国际花岗岩会议论文摘要汇编,′The structure analysis of pan - like granite of Gupushan. 花岗岩体中断裂构造的初步研究. 全国第一届显微构造与组构会议论文汇编. 又见: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2,(2) . 构造地质论丛,1985,(5) .28 华南花岗岩类中Ⅰ型- S 型与磁铁矿成矿系列- 钛铁矿系列的不固定关系(与杨心宜合著)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2,(3) . 又见: 南京国际花岗岩会议论文摘要汇编,′The unf ixed relationship between I type - S type and magnetite series -ilmenite series granites in South China. 华南花岗岩断裂带热液银金矿床的几个地质问题(与梁金城、邓燕华、盛云台、张乐凯合著)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3,(3) . 又见: 冶金工业部黄金情报网: 银金矿产选集(2),或成都: 全国第三届矿床会议论文, 中国南部花岗岩在锡成矿中的作用(与杨心宜合著) . 南宁: 国际锡矿地质学术讨论会交流. 又见: 国际锡矿学术讨论学术论文摘要汇编,′The role of granites in tin metallogenesis of South China. 断块构造对中国南部花岗岩内生锡矿的控制作用(与杨心宜合著) . 北京: 首届全国断块构造学术讨论会大会交流.又见: 断块构造理论及其应用. 北京: 科学出版社, The tectonic envi ronment and endogenic tin metallogeny of granites in South China. Yuan Kui rong and Yang Xinyi,Greece : The Crust, Gneissic Orientation St ructures in granitoids and thei r genesis. Greece : The Crust, 陆缘地体增生构造的多期活动——华南含锡花岗岩的大地构造成矿环境(杨心宜合著) . 澳大利亚: IGCP - 220 第三次国际学术讨论会,′Multiperiodic activation of the accretionary st ructure in the continental marginal terranes - geotectono - metallogenesis environment of tin - bearing granites in South China. 花山岩套的成岩成矿特征在华南中生代花岗岩锡成矿演化上的意义(与金跃群、杨心宜合著) . 瑞典: 第六届国际矿床会议,′Signif icance of metallogenetic and diagenetic f eatures of Huashan suite to tin mineralization of Mesozoic granites in SouthChina. 陆缘地体增生与广西花岗岩类及其成矿的关系(与杨心宜合著) . 南京: 国际大陆边缘地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 又见: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8,(3) .36′Accretion of coutinental marginal terrances and the granites in Guangxi with relation to metallogencsis. 个旧—大厂地区隐伏花岗岩及找矿意义(与王玉梅、刘生合著) . 桂林: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地质学术委员会钨锡矿床会议交流. 又见: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30 周年校庆论文集, 有关广西花岗岩的几个地质问题(与刘生合著) . 广西地质学会年会资料, 花岗岩内部构造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与围岩关系.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研究报告, 广西地区隐伏花岗岩预测及锡矿找矿意义(与王玉梅、杨心宜合著) . 桂林: IGCP - 220 项目第四次国际学术讨论会宣读,′The prediction of hidden granites and it’s signif icance f or exploring tin ore deposites in Guangxi areas, 大陆地体增生、演化对花岗岩构造环境及特征的制约(杨心宜、沙连堃合著) . 广州: 国际花岗岩成岩成矿学术讨论会宣读,′Accretion and evolution of continental terrances as a cont rol over the tectonic sett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ranites in South-eastern China. 隐伏花岗岩和矿床预测与地体关系(与杨心宜合著) . 南京: 第四届环太平洋国际地体构造学术会议论文,′Terranes in relation to hidden granite and ore prediction. 二叠纪以来中国主要大陆块漂移特征(与郭福祥合著) . 南京: 第四届环太平洋国际地体会议论文,′Drif t properties of the main continental blocks of China since Permian. 花岗岩隐伏“体中体”的预测及其对深部找矿的意义. 四川眉山: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 隐伏花岗岩“顶上带”综合模式与深部找矿. 南京: 有色金属隐伏矿床学术讨论会论文, 隐伏花岗岩及深部找矿(与王玉梅、杨心宜、刘家远合著) . 华盛顿: 28 届国际地质大会论文,′Hidden granites and exploration of deep ore deposits. 花岗岩与石材开发(与邹进福合著)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9 (1~4),1990 (1~2) .48 地体构造对中国金矿成矿特征及规律的制约(与杨心宜、刘生合著) . 沈阳: 国际金矿地质与勘探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ont rol of terrane tectonics on characteristics and regular patterns of metallogenesis of Chinese gold deposits. 广西平桂地区隐伏锡矿预测及其找矿效果(与刘文龙合著) . 西宁: 第四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 “顶上带”在预测隐伏花岗岩及深部找矿中的重要意义. 西宁: 第四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 花岗岩与石材开发(与邹进福合著) . 西宁: 第四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 岩浆侵位定位构造分析———隐伏含锡花岗岩预测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与刘文龙合著) . 南京: IGCP - 282 项目第一次国际会议,′The analysis of magmatic emplacing st ructures : A n important method of predictive research of hidden tin - bearing granites. 平桂地区花岗岩浆侵位定位特征与隐伏花岗岩预测(与刘文龙合著) . 南宁: 广西地质学会第四次学术年会, 广西花岗石石材资源特点及其开发前景的初步研究(与刘文龙合著) . 南宁: 广西地质学会第四次学术年会, 中国北方隐伏花岗岩预测与深部找矿问题(与刘生、邹进福合著) . 沈阳: 首届北方花岗岩会议, 隐伏花岗岩与盲矿体找矿问题(与邹进福合著) . 地质找矿新进展.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采矿情报网, 花岗岩固态侵位与隐伏矿床预测(与陈儒庆合著) . 矿床地质与矿床地球化学研究新进展. 兰州: 兰州大学出版社, 华南隐伏花岗岩预测与地体构造关系及其找矿意义.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研究报告, 初论中国观赏石资源特点及开发前景(与刘文龙合著)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91,(增刊) . 又见: 全国有色冶金岩矿地化学术会议大会报告, 欧洲珠宝业的概况与发展趋势(与尹宗烈合著)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91,(增刊) .61 隐伏花岗岩预测及深部找矿的进展和展望(与邹进福合著)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92,(3) .62 走在前沿的广西珠宝教育和科研. 广西珠宝,珠宝科技,1994,(增刊) .63 翡翠皮色与赌石的预测(与陈志强合著) . 中国宝玉石,1996,19 (1) .64 翡翠的矿物成分与赌石的预测(与陈志强合著) . 矿床地质,1996,15 (增刊) .65 中国观赏石事业的前景预测(与邹进福合著) . 矿床地质,1996. 15 (增刊) .66 华南中生代隐伏花岗岩成矿与基底地体关系(与杨心宜,陈儒庆,郭福祥合著) . 30 届国际地质大会,1996,′Mineralization of mesoioic hidden granites in south China and its relation ship with basement terranes. 30 th international gteological congress,1996, 翡翠皮色与赌石的预测(与陈志强合著) . 30 届国际地质大会,1996,′Crust color and crure - stone prognosis of jadeite jade. 30 th inter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e,1996, 关于利用和开发中国观赏石资源的建议(与周军,袁雁合著) . 中国地质,1998,(1) .69 翡翠赌石的地质预测(与陈志强,袁雁合著) . 云南地质,1998,(3,4) .70 观赏石的评价(与周军,袁雁合著) . 中国奇石盆景根艺花卉大观. 新华出版社,1999, 东西方人的藏石风格(与周军合著) . 中国奇石盆景根艺花卉大观. 新华出版社,1999, 大力培育观赏石市场(与周军,袁雁合著) . 中国奇石盆景根艺花卉大观,新华出版社,1999, 中国观赏石(与邹进福,刘文龙合著) . 中国奇石盆景根艺花卉大观,新华出版社,1999, X 光岩组分析在中国珍珠组构上的应用(与邓燕华,马红艳合著) .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1999,30 (5) .75 优质翡翠与显微构造的成因关系(与邓燕华合著) . 桂林工学院学报,2001,21 (1) .
18302209800L
有色冶金化工原理分析论文
摘要 :本文对有色冶金化工的生产过程进行了概括分析,对其中的工艺原理做出归纳探讨,以期让相关理论更加浅显明晰,对实际生产产生增益作用。
关键词 :有色冶金;化工过程;工作原理
1有色金属冶金技术现状及原理
目前金属的化工冶炼方法主要包括三种方式:火法冶金、湿法冶金和电冶金。
火法冶金
火法冶金在冶金领域是非常传统的生产方式,在整个操作中并未加入水溶液,因此这种方法也叫做干法冶金,主要的原理是制造高温的条件,矿石就能经过化学、物理反应,让其中的金属与其他的成分分离,这样就能提炼出金属单质。实际操作流程的第一步是矿石准备,第二步是冶炼,第三步是精炼。第一步:矿石准备选择精矿后要加入适当的熔剂,对精矿进行加热,让其中的矿料可以在加热情况下形成块状,或者是加入一些粘合剂来制造成型,形成小球状后结成球团,然后放进鼓风炉里进行冶炼。第二步:冶炼这一过程主要是生成两个部分,分别是炉渣和金属液。金属液中也是有着少量的杂质,因此要进行进一步的精炼。这一过程是在鼓风炉中发生,其中加入了必要的材料以及熔剂,并加入焦炭来作为还原剂,主要是为了在铁矿中还原出生铁,在铜矿中还原出粗铜,还有对硫化铅矿进行冶炼,还原出粗铅。除了生成金属液以外,还有诸多杂质组成的炉渣。若是在氧化条件下反应,对生铁用转炉来精炼,在转炉中引入适当的氧气,用氧化的方式将铁水中的杂质去除,并炼出一定品质的钢水,可以将其铸成钢锭,这就是氧化吹炼的过程。造锍熔炼是对硫化铜或者硫化镍矿石进行处理,通常来说是在反射炉以及矿热电炉中进行反应,也可以是用鼓风炉来反应。在其中会加入一些石英石熔剂,便于形成炉渣,炉渣之下会留下熔锍。第三步:精炼。这个步骤是为了将金属液中依旧存在的一些少量杂质进一步去除掉,可以让金属的纯度得到提升。如在炼钢的时候,可以对生铁进行适当的精炼,这样就能在其中去除掉更多的非金属杂质,或者是进行更加深入地脱硫。精炼铜则是将粗铜放在反射炉里氧化,再用电解的.方式进行精炼。不同的金属有着不同的精炼方式,在设备以及原料上都是有所区别的。
湿法冶金
这种方法的另一个名字叫水法冶金,是借助各类熔剂,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实现对金属的提取以及分离,主要的步骤分为四步,其中第一步就是浸出。①浸出就是将矿物里的目标成分引入到溶液里,便于接下来的步骤逐渐展开。②通过过滤等方法,将浸出液与残渣分离,同时将夹带于残渣中的冶金溶剂和金属离子回收。③采用萃取法或离子交换法,将浸出液中目标组分富集,并和其他杂质离子分离。④从净化液中提取目标金属或化合物。湿法冶金在钴、镍、铝、铜、锌等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世界上全部的氧化铝、大部分锌和部分铜都采用此法生产。湿法冶金对低品位矿和相似金属分离都具有很好的适用性,而且金属回收程度高,不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生产过程易实现连续化和自动化,利于提高生产效率[1]。
电冶金
电冶金是以电能为能源进行提取和处理金属的工艺,根据电能转化形式的不同分为电化冶金和电热冶金两类。电化冶金是利用电极反应而进行的冶炼方法,对电解质水溶液或熔盐等离子导体通以直流电,电解质便发生化学变化,在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而在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电热冶金具有加热速度快、调温准确、温度高(可达2000℃),可以在各种气氛、压力或真空中作业,具有金属烧损少等优点,是冶炼稀有高熔点金属、半导体材料等的一种主要方法。例如,目前冶炼金属铝就属于电热冶金方式,首先从铝土矿中提取氧化铝,然后在氧化铝中加入冰晶石作为助熔剂,在高温下熔融电解。
2有色冶金化工生产的核心设备的工作原理
虽然冶金化工产品种类众多,冶炼方法一般各不相同,但诸多生产流程所应用原理却大致相同,核心设备上也有着一定的共同点[2],下面对几种主要设备介绍。高炉冶炼原理:高炉生产乃连续进行,在实际操作中,是从炉顶的位置加入各类原料以及添加剂,从下部的风口鼓入高温达到一千摄氏度以上的热风,同时喷入煤粉等燃料。铁矿石的成分主要是铁的氧化物,这样用高温的方式就可以用燃料在燃烧后形成的一氧化碳,用来进行还原反应,实现对铁矿石中氧化物的还原,就能得到单质铁。这种情况下形成的是高温铁水,从出铁口就可以放出。同时在铁矿石中有着诸多的其他物质,构成了炉渣,炉渣就要从出渣口的位置排出,经过除尘处理之后,这些还能作为一些工业的生产原料。
3结束语
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对理论的研究解析,了解工艺、反应及设备的本质,使实际生产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和时间效益。本文浅析了冶金化工生产中的几种主流方法的原理和工艺流程,对部分设备进行了理论分析。当前我国冶金设备正在高速地革新,冶金设备提升的同时,冶金化工在不同领域也会有广泛的发展前景。面对当前的压力和未来的挑战,我们需要不断深入地研究原理,并与先进技术相结合优化现有设备与工艺,在实践中解决各类有色冶金化工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第十一届学术会议——“‘化工、冶金、材料’前沿与创新”在宁波隆重举行[J].杭州化工,2016,46(04):44.
[2].济南冶金化工设备有限公司一流的煤化工及焦化设备专业制造商[J].燃料与化工,2016,47(01):2.
作者:胡睿康 单位:澧县第一中学
先找一个毕业论文的范文格式,再找一个,你的论题,如果老师定了的话,那就不用想了,论题有了,就直接在网上拼凑呗,一次不过,再拼一次,简单修改修改,没啥的。
镍冶金渣资源化利用现状分析论文 摘要:镍冶金渣作为重要的二次资源,含有铁、镍、铜等有价金属。随着镍需求量的增大,排放的镍渣也越来越多,若不能得到合理利用,既造成
我给你两篇,有可能不完全符合你要求,你可以自己修改修改,从而达到自己要求。1减少电力消耗能源成本随着于2009年12月19日召开的长达13天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
粉末冶金成型是将金属粉末或混合料装在阴模型腔内,通过模冲对粉末施加压力压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孔隙度和强度坯块的工艺。下面我整理了粉末冶金件成型技术论文,欢迎
镁法海绵钛爬壁钛生成量的初探沈俊宇(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贵州省 563004)摘要:在海绵钛的还原生产过程中,反应器的上部器壁会生成大量环状的爬壁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