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17

小树小树小树
首页 > 学术论文 > 议论文范文初三手机啊手机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木秀于森林

已采纳

如今,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学生中拥有手机的人越来越多,对此,我们应当怎样对待手机——这一高科技的产物呢?很多学生、家长和老师各持不同观点。 通过对部分中学生进行调查我们可以发现,持有手机的学生已经占一定比例。据某中学统计显示,该校平时带手机的学生高达50.8%。目前,很多学校对学生能否带手机进入校园,没有明确规定,但是不提倡学生使用手机的学校居多,其中有的学校已做出在校生不得携带手机的规定。 但是很多学生认为:手机只是一个通讯工具,成人能使用,我们中学生为什么就不能使用?家长、老师把这一问题看得太严重了,实际上是缺少对我们的信任;把手机带入课堂影响大家学习肯定不对,但是如果上课关机,下课有时使用,不影响别人还是可以的;学生使用手机本身没有错,关键是有的家长为满足孩子对手机功能的要求,更换手机较勤,这无形中助长了学生之间的攀比,有的家长为让孩子期末考个好成绩,以买手机作为奖励条件,这一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我们再来看看家长们的意见。有的家长说:“孩子在学校住宿,一周回来一次,给他配备了手机,平时家长用手机与孩子联系,既能随时了解学习、生活情况,有事又能及时沟通。”有的家长认为,让孩子带手机,主要是为了应付突发事情,能够让孩子在第一时间与家长、老师取得联系,同时家长也能掌握孩子上下学时间。总之,比没有手机之前多了一些交流,少了一些担忧。也有部分家长担心:手机的确给学生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同时它给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不容忽视。如课上用手机发短信、玩游戏,甚至扰乱课堂教学秩序等。 然而,老师们的观点就截然不同了。一位老师说,上课突然传来手机的响声,会引起哄堂大笑,这样既分散了学生听课的注意力,也影响了老师的讲课情绪。目前没有什么好办法去制止这一行为,只好口头说说,或让学生调到振动。一位老师说,现在中学生交友范围主要是在班级和学校,没有必要用手机联系同学;有的同学对用手机发短信或玩游戏很感兴趣,甚至还在课堂上给同学发短信,影响课堂学习。其实,许多校园都设有IC卡电话,买个卡,一旦有事完全能与家长联系,可以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手机进入校园”这一问题呢?其实,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把手机带入校园方便了学生们的生活,使得他们便于与其他人进行沟通,但是,它不好的一面在于,学生们过度关注手机,便会对学习产生影响。 所以,学生应该正确的对待手机,他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要注意调节好各方面的关系,好好利用。而学校和家长在对学生使用手机进行教育和引导的同时,也应该制定规章制度加以规范。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建设更加和谐的校园。

138 评论

RedWeiPrincess

众所周知吗,手机是信息时代的标志物。手机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相对的弊端。你对手机有什么看法?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手机的 议论文 ,仅供参考。关于手机议论文篇1 手机,通讯时代的代言词,潮流的代养人,现如今,全国约有亿人在使用手机,这看起来丝,似乎很帅。但是,孰不知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手机亦是如此,他也有阴阳两面, 现如今,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样必不可少的一样工具。一提出这个观点,很多人会无视他,也有人会反驳说,手机的好处很多,它可以方便人们的联系,有利于人们的生活,还有很多功能可以帮助人们生活,这是不假但是,现象过他的危害吗。吸烟的危害,相信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如果有人跟你说,每年因为手机而死亡的人数,比因为香烟而死亡的人数还要多时,你是否会大吃一惊?! 近日,英国一名癌症研究专家发出了迄今为止最严重的手机警告:因使用手机致死的人数将超过吸烟受害者! 有统计显示,全世界手机用户已达吸烟人数的3倍。因此,专家认为,手机的危害将比香烟更严重。目前全球每年有500万人因吸烟导致的疾病死亡。 1977 年,记者劳德首次发表提出使用手机可能会对大脑产生不良影响。由于当时使用手机的人很少,这篇 文章 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1985 年,美国科学家林恩推测,长期用手机可能会诱发脑瘤。他还建议,尽量只用手机接电话,而不要往外拨打。所以说手机不尽危害自己还危害家人。而且,现在有的学生上课玩手机,用手机做题。令成绩一落千丈。我不能阻止别人买,但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在这,我要告诉大家,任何事都有两面性,换一个角度思考会更好。 关于手机议论文篇2 走进今天的中学校园,我们会发现许多中学生都拥有自己的手机。从某种意义上说,手机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我们调查了本校的部分学生和老师,据他们了解,每个班里约有10个左右的学生使用手机,有的班级甚至更多。按照一个班60人计,有大约16%左右的中学生使用手机。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些使用手机的学生中,分为固定和临时两类。固定的是家长亲自给孩子买的,学生可以自由支配,而临时的是当家长在某个时期不用时,拿给孩子用的。小县城如此,大城市又如何呢?据网上资料显示,一个记者在两所中学发放了500份问卷,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作了一次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是:拥有手机的学生达到258人,占调查总人数的,其中以高中学生为主。在北京、上海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其比例更是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就连一些来自发达国家的外籍教师也对此感到惊讶。 那中学生该不该拥有手机呢?对于中学生使用手机是利是弊,引起校方和学生家长们的极大关注。 家长:用手机“遥控”孩子行踪 主张给孩子买手机的家长都表示,买手机的目的一是为了关键时刻能找到孩子,比如放学后能督促其尽快回家。二是一旦孩子路遇歹人,也能及时用电话报警。我们来听几位家长的声音:一女士声称“现在的手机价格不高,样子又很漂亮,给孩子买一个,联系起来挺方便的,省得一整天都找不到人。”暑假就给17岁的儿子刚买了一部手机。 另一位家长也说“孩子有了手机之后,我们之间的交流多了。以往总好象儿子大了就与妈妈有了代沟,现在,他会时不时地给我们发发短信,聊聊天开开玩笑。家里气氛好多了。”手机实际上是一根“绳”,能“拴”住孩子让做父母的放心。 看来,家长们的本意是好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手机的学生也给家长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刘先生也给今年升入中学的儿子买了个手机。谁知,每当刘先生有事需要马上找到儿子时,手机总是“关机”,怎么着急也联系不上,现在,儿子照样晚回家,理由不是手机没电了就是忘记了开机,反正他能有一百个理由等着你。 一位家长还说,自从给孩子买了手机,孩子干脆不用家里的电话了,常躲着父母用自己的手机对外联系。家长还承认,孩子用手机谈论学习方面的内容少,主要用于学生之间发短信、玩游戏,或是登录互联网。 有一些同学对父母这片好心的理解为:“父母动不动就给我打电话,‘监视’我的一举一动,特烦人。” 关于手机议论文篇3 谈手机 众所周知吗,手机是信息时代的标志物,自从时间跨入21世纪以来,它得到了大家广泛的应用,由此可见,手机对当今的我们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我认为,手机对我们而言,有利也有弊。 手机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手机使我们的交流通讯更为方便快捷。在古代如果有消息或命令需要传达必须要骑快马,一站一站地跋山涉水,越过万水千山,将消息传达完毕。这中间的诸多不便,是不言而喻的。而且这还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费时费力。而如今手机的问世,使这一切变得十分简单,手指只消按几下按键,数秒之后,我们便可以和千里以外的人交流并传达信息了。一不费时二不费力,就可以和远隔千里的好友说笑交流了。所以,在通讯方面手机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良好的影响。 同时手机对我们生活之余的休闲娱乐也起到良好的影响。手机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人们并没有手机,它们只能过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乏味单调的生活。闲暇时也只能靠谈一些无关紧要的家常或者枯坐一隅,打发时间。这样的生活着实无味。而拥有手机的人们,却能够在休闲时打开手机听一听动听的音乐,感受优美的意境,或者打开游戏功能玩一玩游戏,给身心一个良好的放松。而且,在出游期间手机也可以用来充当照相机、摄像机留下一些美好的纪念。 然而,试卷并非百利而无一害,它仍在一些地方影响不好! 第一, 手机有害于我们的健康,屏幕具有辐射性。曾经有一个 故事 说:让两个手机持续通话四十五分钟,在它们中间放一个生鸡蛋,四十五分钟后,鸡蛋竟奇迹般地熟了!这样看手机的辐射性不可小觑!而且医书上说长期使用手机会使人皮肤过敏,而且长期玩手机而不去运动会使身体肥胖造成三高。由此可见手机对人健康危害不小。 而且手机对我们的内心也是有危害的!长期沉溺手机会使我们感到生活无味,甚至自杀。而且,如今许多学生家长反映学生上课玩手机,导致学习成绩低下,并且严重叛逆、身心俱伤。还有一些心理专家指出,手机对人精神有害,它如同一剂鸦片,让人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让人胸无大志、只想消磨时间。如果当代的青少年沉湎于手机,会使它们进入虚拟世界,情感淡漠,没了壮志与灵魂。所以,手机对人们的精神,有着不可忽略的危害! 总而言之,手机有利有弊,我认为它的主要功能为通讯,我们万万不能沉浸其中却不知归路,手机应当慎用,不要被它迷失本性! 猜你喜欢: 1. 关于手机的高中议论文 2. 以手机为话题的作文 3. 手机的利与弊作文范文 4. 手机的利与弊作文 5. 关于手机与人交流沟通的800字作文 6. 关于时尚的高中满分议论文

211 评论

lin2000west

相信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尤其是有严密的逻辑性的议论文,议论文可分为三部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那么写这类作文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以手机为话题的议论文(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如今,手机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通讯工具,有的人用它办公,有的人用它聊天,有的人则用它劈劈啪啪地发短信……现代人无论做什么,都离不开手机,手机都是我们所认为的最好的“朋友”。

在我们的生活中,虽然手机可以增进交流,方便沟通,但同时也可能带来一定的的弊端,让我们养成一种常见症状——“手机依赖症”。

手机依赖症可使你的学业或事业荒废(分论点一)。一名来自广州的女白领,他原本自信干练,可一次挫折后,自己觉得被生活打败,从此患上了手机依赖症:手机没电就像没命,发微信只为求点赞;工作出信息焦虑,时刻刷屏为资讯……

这种人大多来自于富贵家庭,自己对自己的自制力不强,所以患上这种症状。这种症状毁了他的事业和生活,这些现象警示我们,在生活中要加强自身自制力,要多加强与朋友的交流,不要把精力寄托在那些虚拟的世界中。

手机可使人们的攀比心理增强(分论点二)。一高中学生拿着一个苹果5S的手机到学校张扬,有一些同学看了不以为耻,心生嫉妒,回家和家长要钱买,造成了他们的攀比心理。而有些人却因家里穷,上外偷自行车卖了来买手机,填充自己虚荣的心理。

这种人嫉妒心和攀比心太强,这不利于他们以后的发展,会对他们的未来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正确利用手机,不能利用手机来赢得别人的嫉妒与羡慕,让手机发挥它真正的作用。

手机可使人的身体受到侵害(分论点三)。从事40多年电磁辐射研究的中国通信学会,中国电子学会认为手机的电磁辐射可使人体产生比较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候群,如头痛,头晕乏力等不适,或出现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视力下降,耳部肿胀,面部出现红斑等症状。手机功率越大,使用越频繁,对人体组织细胞损伤就越大。所以我们要适当远离手机,避免手机对自己的健康造成危害,我们要明白:不能用自己的生命去换一时的快乐。

作家刘震云有一篇小说就叫做《手机》,其实也不是谈手机,谈人,谈为人,谈婚外恋,反映社会现象。梁实秋在《雅舍小品》集里有一篇文章叫《信》,那个年代不流行手机,天各一方的两人靠信飞来飞去,传递感情。梁实秋是个有品位的人,他说,西人称书信是最温柔的艺术。而他喜欢的信也必须是雅丽可诵才好。可惜他觉得我国尺牍繁多,居今之世,大多书信沦为庸俗。我想说的是,自从有了手机,天下人就只知手机不知信了,还哪里有雅俗之分,大凡愿意亲笔躬耕,以一张洁白的信纸,不吝笔墨,不吝时间,悠哉乐哉的给你写信者,我想不必看内容,那一定是属于比较雅的人吧。从某种意义上讲,手机是不是让人变俗了?

我觉得很有必要谈谈手机。

手机让人变得直接了。中国人历来都比较含蓄,写信恰能有充足的时间挖尽心思编织巧言花语,可以一环扣一环的表达绵绵情意。可是手机就不同了,两个男女青年聊天,聊到正热乎时,一不留神就脱口而出:做我女朋友吧、做我男朋友吧之类云云,概不夸张。然后如果两人确实郎有情妾有意还算好,女孩儿羞羞一笑:好啊倒也快哉,若是一方恰不愿意,这可就不免尴尬了,弄不好两人反目,连朋友都难做了。

手机的功能是:正经话不善长篇大论、高谈阔论、滔滔不绝,说多了不免冗繁,听者记不住,说者也未必知道自己说了什么,听者听得认真了,说者说的随意了,难免又起干戈。废话倒是一箩筐一箩筐的说,煲电话粥倒也未尝不妥,要么是情侣,闲着无聊,不能彼此肌肤相亲,又不能睹物思人,便只好在电话里甜言蜜语,也大多是问问今天吃的什么饭,遇到了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儿,实在无话可说没有话题了,就说:今天这儿好凉快呀,你那怎么样?有个小虫在我面前爬呢。如此云云。总之没有一句不是废话的。或者就是好朋友,两个人互吐苦水,或是一个人吐,一个人接,一个牢骚满腹,一个装成熟摆大哥,循循善诱。

手机让人变懒了。看书,做题,购物,充话费,都可以用手机实现,听歌不用MP3了,照相不用数码相机了,玩游戏不用游戏机了,看视频了不用电视了,查个资料也不用翻字典了,算个账本也不用计算器了......古诗词不用背了,历史不用学了,不懂直接百度就OK了,随时随地可以了解最新新闻了,也不用背时事政治了,上上微博,看看腾讯,你就成潮人了。

正因如此,手机让人上瘾了。工作带着它,学习带着它,运动带着它,开会带着它,就连洗澡也带着它,工作累了发个短信,学习倦了,玩会游戏,跑步时放放歌,睡觉前靠在床头更是盯着手机一刻不肯离开,我有一朋友用手机看电子书到了痴颠程度,睡前躺床上看,睡醒趴床上看,吃饭边吃边看,蹲厕所边蹲边看,走路看,上课看,生病了躺床上打着吊针更看,更牛的是,期末考试进考场的前一分钟还在看!这手机可害他不浅。据说有人一天没有手机就会寝食难安,两天就会疯狂,三天没有就近崩溃了。它像空气一样,让人离开了就会窒息。想起《荒岛余生》里,那与主人公朝夕为伴的排球伟信,我想失去手机的痛苦与无奈莫过于当初主人公逃生时失去的`伟信。

手机如此不可或缺,也不是因为要和谁一刻不停的联系。有人总是盼望着有人给自己打来电话,可是从来也没人打来过,可是他还是一天24小时开机,手机从来都是放在身上,晚上睡觉放在床头,去个厕所忘带了再跑回来拿走再去......神经质的认为或许自己不在的某一瞬间,就会有人打电话来,可是最终还是无人问津,而他仍然乐此不疲。有人正好相反,打给他电话的人很多,他却常常关机,还常常停机,原因不乏没电,没费,坏了等等如是。或者就是一到晚上某点某时就关机,一律不接电话。他们的电话要么正好出去没带,要么逛街放那又大又厚的手提包肩跨包里,没听见,或者又是调静音。如此云云不胜枚举。后来,拿起手机,终于看到了未接来电,也是爱回不回,收到短信自然更是爱理不理,反正自然是拿手机了,必是要用,该干嘛干嘛,忙完我的再说。

手机有时候也会很让人烦。那是当不断有不可理喻之人骚扰时。

手机有时让人等的焦灼,那是当你给喜欢的人或是暗恋的人发出一条信息时。

手机让人看不到表情,摸不清对方心境,或许谈话间是欢笑,实际却是面露悲伤或怨怒,或许实则心里坦坦荡荡,电话里却让人误以为计较生气,不知如何是好。

手机对于人类之重要,莫过于它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可是若是人们自身不好好利用和珍惜,它却会引来很多的不便,甚至是危害。至于手机是不是使人变俗了,已成一个毫无意义的引子。其实,对于怪手机给自己带来某些的困惑,完全是冤枉了它。若是今日写信,或许还会落得杳无音信的下场。若是一封文采飞扬情意绵绵感人肺腑的情书告白信,被丢之,甚或不回被收信人弃之,实在可惜。不像徐志摩、王小波此等人物,还有爱人珍存着,惦记着呢。

手机,通讯时代的代言词,潮流的代养人,现如今,全国约有2。4亿人在使用手机,这看起来似乎很帅。但是,孰不知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手机亦是如此,他也有阴阳两面。

现如今,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样必不可少的一样工具。一提出这个观点,很多人会无视他,也有人会反驳说,手机的好处很多,它可以方便人们的联系,有利于人们的生活,还有很多功能可以帮助人们生活,这是不假但是,现象过他的危害吗。吸烟的危害,相信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如果有人跟你说,每年因为手机而死亡的人数,比因为香烟而死亡的人数还要多时,你是否会大吃一惊?!

近日,英国一名癌症研究专家发出了迄今为止最严重的手机警告:因使用手机致死的人数将超过吸烟受害者!

有统计显示,全世界手机用户已达吸烟人数的3倍。因此,专家认为,手机的危害将比香烟更严重。目前全球每年有500万人因吸烟导致的疾病死亡。

1977年,记者劳德首次发表提出使用手机可能会对大脑产生不良影响。由于当时使用手机的人很少,这篇文章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1985年,美国科学家林恩推测,长期用手机可能会诱发脑瘤。他还建议,尽量只用手机接电话,而不要往外拨打。所以说手机不尽危害自己还危害家人。而且,现在有的学生上课玩手机,用手机做题。令成绩一落千丈。我不能阻止别人买,但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在这,我要告诉大家,任何事都有两面性,换一个角度思考会更好。

我看了一篇关于您愿意出资40万元购买传统手机以根治某中学学生的沉迷于智能手机问题的文章。你的儿子也是因为过度玩智能手机而导致视力下降,而更换传统手机后,视力好转。您认为更换传统手机是拯救在智能手机中沉迷学生的最好办法。可怜天下父母心,您对祖国新一代的关心确实值得追崇,可是我始终认为这种办法太过独断专行,也不能从根本上根治手机病。

有一句戏言是:“世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在你面前,而你却低头看手机。”这句戏言充分反映了智能手机带来的危害。功能多样化,内容丰富化,都是带来问题的弊端。手机病是大部分人群的通病,而其中一大群人居然是在校学生。我也是一名中学生,能充分体会这种感觉。离不开手机,在课堂上也在偷偷的看手机,打游戏。小说,游戏,微博,QQ等一系列高科技产物在无时无刻侵蚀我们的正常生活,身体健康等。

“玩物丧志”是一种写实。有一段时间,我迷醉于小说里,不管是玄幻的浮夸,还是穿越的纸醉金迷,都令我不能自拔。早上看,晚上看,下课看,上课也看。于是不听课,跟不上老师节奏,功课全靠抄。眼睛近视度数加深,脊椎和脖子酸痛。灾难终是到来了。期末考试一败涂地,脊椎病等一系列问题接连出现。

这该怪谁?难道是玩手机的过错吗?温婉的老师与我促膝长谈了一次。无外是从我成绩下降而引发的智能手机争论。她说:‘’成功的人不是智力最好的,也不是最努力的,而是最善于控制自己的。”而后,她又说到‘’我也是喜欢看小说的主。“还亮出手机给我看。”可是我从未耽误你们的课程。不是要制止你们玩手机,而是要让你们正确使用手机。”现在我依然在看小说,可是我已经收敛了,认真听课,认真完成功课,认真复习。最后抽出时间来看小说。现在学习稳定了下来。我认为使用智能手机不能‘’一竹竿打死一船人”要正确引导和沟通。

走进今天的中学校园,我们会发现许多中学生都拥有自己的手机。从某种意义上说,手机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我们调查了本校的部分学生和老师,据他们了解,每个班里约有10个左右的学生使用手机,有的班级甚至更多。按照一个班60人计,有大约16%左右的中学生使用手机。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些使用手机的学生中,分为固定和临时两类。固定的是家长亲自给孩子买的,学生可以自由支配,而临时的是当家长在某个时期不用时,拿给孩子用的。小县城如此,大城市又如何呢?据网上资料显示,一个记者在两所中学发放了500份问卷,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作了一次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是:拥有手机的学生达到258人,占调查总人数的,其中以高中学生为主。在北京、上海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其比例更是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就连一些来自发达国家的外籍教师也对此感到惊讶。

那中学生该不该拥有手机呢?对于中学生使用手机是利是弊,引起校方和学生家长们的极大关注。

家长:用手机遥控孩子行踪

主张给孩子买手机的家长都表示,买手机的目的一是为了关键时刻能找到孩子,比如放学后能督促其尽快回家。二是一旦孩子路遇歹人,也能及时用电话报警。我们来听几位家长的声音:一女士声称现在的手机价格不高,样子又很漂亮,给孩子买一个,联系起来挺方便的,省得一整天都找不到人。暑假就给17岁的儿子刚买了一部手机。

另一位家长也说孩子有了手机之后,我们之间的交流多了。以往总好象儿子大了就与妈妈有了代沟,现在,他会时不时地给我们发发短信,聊聊天开开玩笑。家里气氛好多了。手机实际上是一根绳,能拴住孩子让做父母的放心。

看来,家长们的本意是好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手机的学生也给家长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刘先生也给今年升入中学的儿子买了个手机。谁知,每当刘先生有事需要马上找到儿子时,手机总是关机,怎么着急也联系不上,现在,儿子照样晚回家,理由不是手机没电了就是忘记了开机,反正他能有一百个理由等着你。

一位家长还说,自从给孩子买了手机,孩子干脆不用家里的电话了,常躲着父母用自己的手机对外联系。家长还承认,孩子用手机谈论学习方面的内容少,主要用于学生之间发短信、玩游戏,或是登录互联网。

有一些同学对父母这片好心的理解为:父母动不动就给我打电话,‘监视’我的一举一动,特烦人。

181 评论

相关问答

  • 论文范文手机版

    对于大学生来说,一篇好的学术论文,不仅可以体现出自己的写作能力,还能体现出自己专业的知识水平。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学学术论文 范文 范例,供大家参考!大学学

    七碗爱玉味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议论文范文初三手机啊手机

    如今,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学生中拥有手机的人越来越多,对此,我们应当怎样对待手机——这一高科技的产物呢?很多学生、家长和老师各持不同观点。 通过对部

    小树小树小树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机械手plc论文范文

    路过,一般求杀毒软件序列号,和这种比较大的东西的,都很难得到比较好的答复。学了4年,自己做一个吧,不然参加工作怎么办?百度也不是包治百病的。

    A+黎明前的黑暗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手机论文范文网

    中国知网,也叫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网,我看到:通知:部分论文取消、条件放宽。查阅各省最新职称政策可搜:全国论文办郑州郑密路20号办(原18号。在百度、36

    无敌小天兵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手机助手毕业论文

    一:如果是360手机助手或其它手机助手下载的,可以打开手机助手,在里面的管理页面可以查看下载安装记录,如果没有删除里面的记录的话就可以。二:如果通过网页下载的,

    蛋蛋妹妹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