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26

叶子晓桐
首页 > 学术论文 > 功夫熊猫论文题目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留留恋恋

已采纳

好莱坞动画片《功夫熊猫》取材中国文化,全球上映后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下面是我为你解读《功夫熊猫》的中西文化融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影片之所以能引起各国观众的共鸣,在于它巧妙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国价值观结合起来,体现了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文化的融合,对中国文化的有效传播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论文关键词:《功夫熊猫》,文化融合 一、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 爱德华·霍尔(Edward Hall)1976 年在《超越文化》一书中将文化分为高语境文化(high-context culture)与低语境文化(low-context culture)。根据霍尔的观点,人类交际要受到语境的影响。高语境文化的人们在交际时,大部分信息或存在于社会文化环境和情景中, 或内化于交际者个人, 很少出现在编码清晰的信息里。在低语境文化中, 情况则对正好相反,大量信息都要靠编码清晰的信息来传递,环境传递的信息相对较少。这意味着, 在低语境交际中, 人们更多地要依靠语言本身来达到交际目的; 而在高语境交际中, 语言的作用可能就要小多了, 人们对微妙的环境提示相对较为敏感。受传统和历史因素的影响,中国属于高语境文化,交际时注重“意会”,语言表述常常含蓄模糊,信息更多地存在于文化内涵之中,而非言语本身。此外,非言语交际在高语境文化中有重要作用。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空间距离,甚至沉默都可以传达思想,沟通情感。相反,美国属于低语境文化,十分重视“言传”,强调语言本身传递信息的重要性,要求语言直接,具体和准确。 在《功夫熊猫》中,乌龟大师的语言是影片的一大亮点,不仅体现了高语境文化的交际特点,还反映出深刻的道家思想内涵。言简意赅,充满寓意,含蓄深沉,听者需要有极高的悟性才能领会其内涵。如: “There are no accidents.” (世上没有巧合。) “One meets its destiny on the road he takes to avoid it.” (子欲避之,反促遇之。) “Your mind is like this water, my friend. When it is agitated, it becomes difficult to see, but if you allow it to settle, the answer becomes clear.” (你的思想就如同这池水,我的朋友。水波摇曳,自然不易明辨。但若它平静下来,答案就清晰明了了。) “Yes, look at this tree, Shifu. I cannot make it blossom when it suits me, nor make it bear fruit before its time…. Yes, but no matter what you do, that seed will grow to be a peach tree. You may wish for an apple or an orange, but you will get a peach.” (是的,看看这棵树。我不能随心所欲地令其开花,也不能提前让它结果……是的,但无论你做什么,那颗种子都会长成桃树。你可能想要苹果或是桔子,可你只能得到桃子。) “No news are good or bad.” (消息没有好坏之分。) “To make something special, you just have t o believe it’s special.” (要让东西变特别,你只要相信它是特别的就行了。) 中国文化向来注重和谐,避免冲突,言语中透露出委婉谨慎,以免伤害他人感情,让别人尴尬,丢面子。而影片中的很多对白却直截了当,在中国人看来甚至觉得不礼貌,反映的完全是美国低语境文化的交际风格。如最初阿宝被选为“龙武士”时,浣熊师傅和勇猛五将毫不掩饰对他的排斥和不屑。“Look at you! This fat butt! Flabby arms! And this ridiculous belly! And utter disregard for personal hygiene! ... Don’t stand that close! I can smell your breath.” (瞧瞧你自己!屁股肥大,胳膊松软,肚子大得离谱,还完全不讲究个人卫生!…… 别站这么近,我都闻到你口臭了。) “You don’t belong here…you don’t belong in the Jade Palace. You’re a disgrace to kung fu and if you have any respect for who we are, and what we do, you will be gone by morning.” (你不属于这里,不属于翡翠宫,你是武术的耻辱。如果你对我们还有一丝尊重,就该在天亮之前消失。) 二、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体现了两种不同文化模式的价值取向。集体主义是中国文化的核心,集体主义强调人的相互依赖性和集体利益的重要性,而不是独立个体的重要意义。集体主义者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意识服从集体意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个人主义提倡实现个人的目标和愿望,强调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在《功夫熊猫》中,武林高手们为了和平谷百姓的安危团结一致,立誓打败全民公敌太郎。尽管知道敌人武功高强,凶狠手辣,勇猛五将还是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主动向太郎发起了进攻,集体主义的精神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此外,浣熊师傅发现神龙秘笈其实空无一物时,命令徒弟们立即护送百姓撤离和平谷,自己一个人留下来对付太郎,从而为其他人争取更多逃命的时间。浣熊师傅明知自己不是太郎的对手,但为了大多数人的安全毅然决定牺牲自我,这一举动显然也是受集体主义价值观所影响的结果。 阿宝虽然是最终打败太郎的英雄,但在他身上却反映出许多个人主义的特征。最初他听说太郎越狱要回和平谷复仇,而他作为神龙武士要去迎战时吓得拔腿就跑,认为那是螳臂挡车,自寻死路。但当他领悟到神龙秘笈的真谛在于相信自己之后,又重新建立起了信心,并最终挺身而出打败了太郎,在危难关头拯救了师傅,拯救了整个和平谷。不难发现,好莱坞电影的永恒主题——个人英雄主义在阿宝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此外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结合还体现在家庭方面。在中国,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程度较高,家庭为个人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中国人往往把家庭摆在第一位。在传统中国家庭中,孩子要服从长辈的安排和决定,并承担起照顾家人,为家族争光的责任。美国家庭则崇尚自我决策和自我依赖,父母从小教育孩子要独立自主,并在很大程度上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阿宝从小就迷恋功夫,渴望成为一个武林高手。但父亲却一心期望他继承家族世代相传的面馆,当一名厨子。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子女父母之命不可违,因此阿宝最初并不敢违背父亲的意愿,几次要脱口而出,却又欲言又止。然而阿宝之后的言行却出乎意料,尽管知道父亲会伤心失望,阿宝还是鼓起勇气大声喊出“我爱功夫! ”并离开家追寻自己的梦想,这一点恰恰符合个人主义所强调的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层级制度和平等主义 吉尔特·霍夫斯塔德(Geert Hofstede)在其文化价值取向模式中提出了“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这一概念。权力距离是指在一个社会中,组织或机构中的弱势成员对权力分配不平等的接受程度。一般而言,高权力距离相对应的是层级制度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国长期以来就是一个高权力距离的国家。高权力距离社会中,等级观念根深蒂固,人们承认不平等的存在,认为地位高的人享有特权,下级理所当然要服从上级。中国长期受孔子思想的影响,严格的社会礼仪和规范支配着人际关系和交往。社会地位的高低和权力的大小往往取决于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甚至年龄的大小。相对而言,低权力距离的社会则强调平等主义的价值观。美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低权力距离社会,主张人生来就是平等的。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身份和地位是靠个人能力和努力取得的,而不是依赖家庭背景、社会关系或是年龄资历,因此人人都有机会通过奋斗获得成功,从而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此外,由于不同地位和权力的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不注重僵化的礼节、身份、头衔、与年龄差异,因此人际交往表现出非正式的特点。 在中国,老人和教师格外受到尊敬,他们常常被认为是经验和智慧的象征,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影片中,乌龟大师是和平谷年纪最长也是武功最高的人,所有百姓都视其为圣人和领导者,对他十分尊敬。甚至连浣熊师傅见到乌龟大师也要鞠躬行礼,语气谦卑,并每每随传随到,严阵待命,即使对乌龟大师的决策有所不满,也没有违背他的指示。勇猛五将的身上的同样体现了尊师重道,恪守礼仪的中国传统。在称呼乌龟和浣熊时,从不直呼其名,而是每每强调“大师(master)”的头衔。在开始一天的训练之前要先集体向浣熊师傅问好并行礼,跟师傅说话时也是严肃礼貌,从不敢在师傅面前玩笑嬉闹。 然而,在中国高权力距离文化的背景之下,影片中却有一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看似格格不入,那就是主人公阿宝。与其他人对乌龟大师和浣熊师傅毕恭毕敬的态度不同,阿宝似乎完全不懂传统的辈分礼数,不仅对两位师傅直呼其名,还胆敢拿浣熊师傅开玩笑,甚至毫不客气地大声质疑并责问浣熊师傅。在发现神龙卷轴空无一物时,还大不敬地说:“乌龟也不过是个老疯子。”阿宝不拘礼节,敢于挑战权威的个性正是美国平等主义价值观的表现,他的语言也反映出低权力距离文化的非正式的特点,如“Hey, how’s it going?” “Hey, guys!” “Come on!” “No way!” “Oh, Man!” “wanna,” “gonna,” “awesome,” “suck,” “kidding,” 等等。值得一提的是,阿宝的父亲和浣熊师傅虽身为长辈,可还是会对阿宝说 “Thank you!” “Sorry!”这也体现了平等主义的价值观,而在中国传统的父子和师徒关系中是鲜有发生的。 四、《功夫熊猫》带来的启示

354 评论

paradisevita

动画这门综合艺术自诞生以来,就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动画”的概念经历了无数次分离与融合,但动画始终是融合了技术与艺术的双重性质,给全世界的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它是一种没有国界的世界通用的语言,是世界文化的缩影。 中国动画曾经无比辉煌,但是经过70多年的大起大落,现在已远不如世界其他的动画强国。党的十五大之后国家开始出台政策大力扶持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先后建立杭州、常州、深圳、吉林、长沙等国家动漫基地,生产大量动画片。发展到今天,中国动画的确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网络联系着世界,当今中国的动画片受众大多还是依靠网络接受日本和欧美动画强国的洗脑,中国动画片对于青少年的影响依旧甚微。 创新是创作的灵魂 中国的动画创作从创始初期就积极开拓,题材和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多彩,讲述儿童喜爱的故事,寓教于乐。但这样却形成了一个误区:动画片大多都针对低龄儿童,缺乏青少年尤其是青年喜爱的动画作品,留下了市场空缺。而相比之下的美国、日本动画片在创作上思维活跃,题材丰富,并且老少皆宜,日本更是“全民动画”,每个年龄阶层的人都有合适的动画作品。这些中高年龄层的作品就全数进入中国国内市场,占领了空白。 美国动画电影不论是迪斯尼还是PIXAR、梦工厂都善于吸收世界文化,过去经典传颂的埃及题材的《埃及王子》、希腊题材的《大力神》、阿拉伯题材的《阿拉丁》、中国题材的《花木兰》暂且不表,就说2008年暑假轰动的梦工厂三维动画大片《功夫熊猫》,就足以吸引全球人的眼光。 功夫和熊猫都是中国的国宝,二者的结合无疑是典型的中国风。片中宏大的中国风背景音乐配上宏伟精彩流畅的武打场面、诙谐幽默的故事设计、各具特点的造型,虽然是绝对的喜剧,却看得不少人潸然泪下。是感动吗?是在感叹,为什么如此好片,竟然不是国人自己创作的!而在感叹的同时反省、修正自身创作的不足,对中国动画的复兴大有裨益。突破思维定势,转化观念。中国动画片创作一直秉承“寓教于乐”的宗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化意义被过分强调,失去了动画娱乐的前提。教化思想下动画片大多一副严肃的面孔,大人不看,小孩更加不喜欢。而日本动画片实行市场分级制度,有适合各个年龄和阶层的作品,同时还有深刻的社会思想包含其中,观众在看故事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了解做人处事的基本道理。 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动画片既是对文化的传承,也是对传统的发展和创造。《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人物,从电影、电视到动画,这一形象可谓深入人心,就连《宝莲灯》里都免不了要把这一形象搬出来。中国动画学会的徽标也是这只“国民猴”。但这么多年来关于孙悟空并未有过任何造型和故事上的突破,永远是那身黄色的衣服、红黄两色的金箍棒,千年下来,从熟悉到腻味。日本根据中国古典文学改编的漫画《最游记》因其疯狂的颠覆、吸引人的剧情、曲折的情感和深刻的生活哲理,瞬间就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迷恋,甚至有不少人因为《最游记》这部漫画才去阅读《西游记》原著。 在世界风靡中国风的当今,2008年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更把中国推向了世界,我们动画创作人在继承中国千年传统文化的时候,更应该对过去进行颠覆和再造,这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使得动画艺术得到更好的发展。 技术与艺术相结合。随着CG技术的不断进步,神奇的电脑科技给动画艺术带来令人咋舌的感官表现,强烈震撼了人们的视觉神经。在一些关于中国动画发展方向的讨论上,总是会有人问到“我们应该保留艺术的发展,还是要完善技术支持”,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技术和艺术缺一不可,齐头并进。只有先进的技术才能丰富艺术表现,更高的艺术需要更高超的技术来完成。现在世界动画逐渐跨越传统动画的一些障碍,迈向无纸动画的领域,不仅三维动画,技术的发展使得二维动画也摆脱了纸张的限制,在CG的世界中畅游。 但我们必须避免两个误区:一是技术运用不要超过动画艺术表现本身,为炫技而技术;二是避免对迪斯尼和日本动画的过度模仿。《宝莲灯》里的小猴子明显带有迪斯尼的幽默,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播出的《围棋少年》则带有日本动画片《棋魂》的影子。 期望有一天,中国的动画片就是“中国”的。 发掘市场是当务之急 在世界动画发展史上,动画更多是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的。美国动画在创始初期就很快进入产业化操作,在商业上获得巨大成功。而日本的动画与漫画结合的产业文化还被称为“伟大的发明”,成为日本一大经济命脉。 中国的动画创作艺术性很强,但市场意识却十分薄弱。发掘中国的动画市场是当务之急。中国动画的市场是巨大的,其路径在于艺术创作和市场相结合,艺术与商业相结合,完善中国动画的产业链,建立完整的产业运作,形成由中国特色的动画领域。 市场化操作。首先,改变制作体系。我们不能再像过去那样聚集一批“热血”创作者,小作坊制作,不盈利靠国家支助。动画具有

255 评论

villavilla

你自己的毕业论文还要别人帮你想? 这还算是你的吗? 别人帮你做得了.

223 评论

相关问答

  • 熊猫论文查重代理

    PaperTime在线改重+实时查重功能实现了边修改边检测,修改哪里,检测哪里,通过哪里。 实时查重只对此次修改的句子计费,修改几句就可以提交实时查重,马上看到

    狂睡不醒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功夫熊猫论文题目

    好莱坞动画片《功夫熊猫》取材中国文化,全球上映后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下面是我为你解读《功夫熊猫》的中西文化融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影片之所以能引起各国观众的共鸣,

    叶子晓桐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熊猫论文和知网合作

    论文查重通常可以通过学校、机构或在线查重平台进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在线查重平台:

    夏日风清凉 8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功夫熊猫英雄主义毕业论文

    光听这个名字,感受到了强烈的中国气息。功夫,中国功夫历史悠久,世界文明。熊猫,可爱的、肥肥的熊猫是我们国家的国宝。听过这个名字之后,我就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肥肥

    久美雍希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功夫熊猫中西文化差异论文

    据悉为了拍摄《功夫熊猫》,相关的制作人员研究了八年中国文化,才复刻出像模像样的中原大地。《功夫熊猫2》在这一点上依旧没有疏忽,制作人员在第二集制作前专门到中国来

    小小小黄鱼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