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ena兜兜
优秀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常常被老师和家长所忽视,但并不表示他们没有心理问题,事实上,优秀大学生也是心理问题高发群体。因此,对探究优秀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表现、寻找解决优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及教育策略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及应对策略探究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及应对策略探究全文如下:
【摘 要】 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所承受的压力也随之剧增,与此同时会产生不同的程度的心理问题。而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更会在这种压力下出现诸多的心理问题,所以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解决心理问题成了一个至关紧要的话题。
【关键词】大 学生;心理健康;应对策略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
一学业问题。迈入大学校门,一切都是陌生的,陌生的环境、同学、老师……如何迅速的融入环境、结交新的朋友、处理好与老师的关系、给自己重新定位,就成了每一个大一新生必须面对的难题。没有了中学时代老师的督促,没有了父母陪身边的呵护,也没有了高考前夕的紧张氛围,一切都显得那么孤单。所以直接导致许多大一新生没有学习动力,缺乏奋斗目标,整天浑噩度日,荒废大好青春。因此,就要求每一位同学面对现实,迎接挑战,用最精神的一面赢在大学的起跑线上。
二人际交往问题。人际交往能力是一种在活动中长期培养、形成的技能。高中时期,地域相对封闭,人际交往的圈子相对较小,交往物件简单、多为熟悉的同学等;进入大学,同学们都来自四面八方,地域的差异造成交往物件的文化背景、家庭教育方式、兴趣特长和人生价值观等的不同。现代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各方面的过多关注,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缺少集体意识、较为敏感的人格特征,他们不愿主动与人交往,却渴望获得一份纯洁的友谊,总把希望寄托于他人身上,缺乏自信,甚至有些自卑。所以在遇到人际摩擦、冲突时,因缺乏经验而显得无所适从,处理不当就有可能破坏与人的正常关系,严重时更会走向极端,造成无法弥补的错误。
三情绪问题。第一,自卑心理。自卑是人际交往的大敌。当听到背后有人笑或低声议论什么时,你会觉得他她们是在议论自己吗?自卑者往往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交往,他们把自己封闭起来,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总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引起这种心理的主要原因有:过多的自我否定、消极的自我暗示、挫折的影响和心理或生理等方面的不足。第二,孤独心理。孤独者缺乏与人的交流,会有一些怪异的行为举止,经常沉默不语,兴趣爱好比较少。孤独者往往表现出萎靡不振,并产生不合群的悲哀,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交际和生活。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一家庭因素。家是孩子成长的温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一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家庭德育是完善孩子人格的根本,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孩子世界观的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正确的教育态度、合理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性格的塑造、个性的形成起著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父母还应保持教育理念基本一致,避免双方教育方式方法的激烈冲突。如果父母双方的教育理念、教育态度差别太大,就会让孩子无所适从,很容易养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两面作风,极不利于孩子良好品行的培养形成。
二社会因素。近年来,国内外局势瞬息万变,世界格局重新形成,给我国带来了新的挑战。随之改变的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大学生作为新世纪的主人,要能在钜变之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调整心态,面对挑战,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环境因素。环境的变化可引起心理的不适。大学之前,老师、父母对生活的干预较大,没有形成较强的独立性;进入大学,远离父母,许多事需要自己做主,但因前期没有独立生活过,缺乏基本的生存技能,所以在获得久违的自由时另一方面有患得患失,容易对新生活产生迷茫。虽然大学生渴望独立,但当真正独立生活的时候,又表现的像个小孩子,不知如何处理问题,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大学与中学的课程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课程难度的加大、教学方式的改变,容易使许多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从而出现心理负担。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做好心理咨询和辅导。高校要面向全体大学生,做好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通过电话、网路、谈话等不同形式为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加强对新生、应届毕业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尽快交给专业卫生机构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要不排挤、不排斥,防止心理健康问题反复。
二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高校要充分发挥学校广播、电视、校刊、校报、橱窗、板报以及校园网路的作用,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要积极组织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日或宣传周、心理剧场、心理沙龙、心理知识竞赛等活动,努力开办网上心理健康栏目,经常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对于《意见》的要求,高校应着力做好,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
三主动和家人保持沟通。家是心灵的港湾。也只有在家里,人才能放下戒备,敞开心扉。所以家长或监护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展开中要给予大力支援,确保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进入大学,大多数同学远离父母,往往几个月才能见上一面。因此,家长要通过各种渠道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学校也要利用资料、个别交流或家长学校机会,指导家长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使家长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和行为影响孩子。
四自己主动调控 。除家庭、学校帮助协调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还应该主动适应调解,如:倾诉、宣泄、转移等。找到适合自己的放松途径,减轻压力;积极参加校内各种社团活动;敞开心扉走出去,寻找一份属于自己的友谊;正确看待恋爱问题等。
总而言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配合共同关注的。大学生个人也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塑造健康的人格,书写美丽的人生。
hellosnow.
新农村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和策略论文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学校的德育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教师应分析新农村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原因,并针对于此,提出切实有效的策略,提高德育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 新农村;德育;现状;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德育工作的导向作用越来越明显。根据新农村学生的特点,如何有效开展德育工作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一直关注的课题。现笔者简单地分析新农村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一些策略。
一、新农村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
我国正在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新农村问题。很多城里的潮流思想涌进农村,一些不良的思想占据着农民的脑子。因为父辈曾经的生活很艰辛,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子女重复他们走过的路,更希望子女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无忧无虑地生活,所以他们过于溺爱自己的子女。经济条件稍好一点的家庭几乎不让孩子做什么家务;而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家庭,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也不愿意让孩子跟着自己下地干活或者做家务。以前,农村流传着“读书改变命运”这样的座右铭,而如今,农村坚持“读书无用论”,不重视子女的教育。因此,这样的环境造就了现在的一些农村学生贪婪、自私、任性、好逸恶劳。在农村学校里,我们碰上了如下案例。[案例1]三年级学生滕某,在课堂上拿玩具出来玩耍。教师口头提醒无效,只好暂时没收他的玩具。他马上把书本往课桌底下一扔,趴在桌上睡觉,一天不听课。[案例2]三年级学生黄某,因为在课堂上多次主动与周围的同学说话,造成恶劣的影响。教师批评了他,他就把笔和作业本扔到课桌抽屉里面,坐在座位上不停地用余光瞪教师,脸上写满了仇恨。[案例3]五年级学生黄某和滕某,下课时间在走廊上因一件小事打架,教师见状站在他俩中间劝架。他们不顾教师在场,仍然冲向对方拼命撕打,一副誓要把对方打死的样子。笔者在农村教学中,发现以上的3个案例在农村小学每周都会上演。教师在德育方面也努力做了疏导,然而效果甚微。教师采用道理说服法,但学生并不吃这一套;教师采用榜样示范法,学生则嘲笑树立榜样者,甚至拉帮结派,疏远品德较好的学生;教师希望家校联合,共同教育学生,而多数家长以农活繁忙为由,不愿意来学校见教师,或者直接在电话里回应教师说他的小孩很犟,他们管不了。更有令人啼笑皆非的情境:某教师批评了一位学生,第二天早上,该生的父亲来到学校,站在操场上破口大骂学校的教师。之后再有教师批评学生,学生便这样回应教师“:你敢骂我!等下我回去告诉爸爸来骂你!”于是就造成了现在很多农村小学的教育现状是学生打不得、骂不得、不服管。
二、分析造成新农村学校难以开展德育工作的原因
1.新农村、新思想促成了教育的新观念
如今的农民不再愁生活的温饱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一些农民把自家的种植地承包给了土地种植专业户,而一些有技术、有经验的农民则自己开发种植地,大搞农业建设。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他们反过来这样理解教育:当年我读书也是一窍不通,现在我不也发达了,生活过得很好吗?
2.新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低下,难以开展德育工作
新农村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大部分农民的月均收入超过了当地农村小学教师的收入。很多农民盖起了漂亮的小楼房,家里买上了小汽车,装上了电脑,拉了宽带。所以在农村,经常能听到农民这样评论教师:一个小学教师有什么了不起,那么一点工资,都不够我一个月化肥钱的一半。当教师在学校教育学生要好好学习,将来才会有出息时,学生居然能够用“读书有什么用,我家有小汽车,你家还是电动车”之类的话语来回应教师。卑微的社会地位让教师的德育言论是如此的苍白!以前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低下,很多人认为是小学教师的知识水平低;而现在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低下,大家都认为是因为小学教师的收入低。
三、加强农村学校德育教育的策略
1.陶冶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陶冶教育法也称情感陶冶法,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情感和环境的元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学生的心灵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进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方法。小学生极易受到整个新农村、新环境和新思想的影响,尤其易受到父辈教育态度的影响。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利用好校园环境资源,达到熏陶和感染学生良好情感的目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何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很多农村学校不重视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学生走进校园,除了看到教学楼、宿舍楼、饭堂、几条宣传语、几棵常见的树和一些草坪之外,很难见到有意义的墙壁画、美丽的花儿、有文化气息的宣传栏等。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有意义的图画、标语,每班种植各种不同的花儿,或者让学生利用DIY作品,装饰校园各个角落,以此丰富校园文化,达到熏陶学生情感的目的。
2.晒特长———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
农村学生的思想贫瘠源自于单调的生活。在农村,学生无法享受到各种娱乐设施,他们在学校也只是单调地学习语文、数学,而对于很多像美术、音乐、科学等副科,教师很少按课程安排表来授课(因为缺乏相应的教师),学生没有施展才华、特长的平台。这就造成了一种局面:农村学生的生活追求不再像以往那样单纯,学生的爱好广泛,而学校不能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现有的条件又不能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以至于农村学生常处于精神恍惚的状态,对学习、生活都失去热情。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特长的平台。教师可以从晒学生的特长做起,每周固定一个时间、固定一个校园宣传牌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从而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摒弃不良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比付出———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为什么现在的农村学生的内心变得贪婪?这是因为家长过分溺爱孩子,无条件地让孩子索取,却不向孩子索要。在学校,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从“比付出”活动做起,让学生在每一天的“比付出”活动中体验劳动的快乐。那么,教师应该怎么做呢?首先,引导学生比一比昨天自己为父母做了一件什么家务事;其次,比一比昨天自己为学校做了一件什么好事;再次,比一比昨天自己为老师做了一件什么好事;最后,比一比昨天自己为好朋友做了一件什么事。教师要利用好学校的宣传栏,每天都让专门的学生管理员去更新每个班有进步的学生的情况,以此来激励一个集体的进步,并达到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目的。总之,新农村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不容忽视。教师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找出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努力探索有效的德育策略,切实抓好农村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从而更加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作者:卢桂萍 单位:广西隆安县那桐镇中心小学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
泛家居行业的冰与火 以下是互联网泛家居行业的资深人士陈怡健先生的看法: 2018年挑战的确很多,但只要冷静下来稍微做一下复盘,就可以明白: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
浅谈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关键词:农业保险财政支持经营体系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着新的挑战。但是由于农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公路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论文(精
医药市场营销论文范文篇2 试谈医药市场营销DTC模式的忧思 摘要:医药市场营销的DTC模式作为一种新型营销模式,因生产企业直接从事营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