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31

lunaseayoyo
首页 > 学术论文 > 牛乳毕业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楠木青城……

已采纳

X???无!!!

288 评论

懒洋洋一家

1、 发酵鸡蛋乳饮料工艺研究(食品科学与工程论文) 发酵鸡蛋乳饮料工艺研究(食品科学与工程论文)目录题目摘要及关键词1前言2材料与方法材料设备工艺流程操作要点菌种选择及扩大培养鲜蛋选择牛乳选择...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125 KB 日期:2008-05-01 2、 花生冰淇淋生产工艺的研究(食品科学与工程论文) 花生冰淇淋生产工艺的研究(食品科学与工程论文)目录题目Ⅲ摘要及关键词Ⅲ1前言2材料与方法材料主要设备及仪器方法配方设计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原料...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230 KB 日期:2008-05-01 3、 金针菇保健饮料的制作(食品科学与工程论文) 金针菇保健饮料的制作(食品科学与工程论文)目录题目(金针菇保健饮料的制作)摘要及关键词1前言2材料与方法材料与设备原料菌钟设备实验方法工艺流程...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230 KB 日期:2008-05-01 4、 绿茶饮料加工工艺的研究(食品科学与工程论文) 绿茶饮料加工工艺的研究(食品科学与工程论文)摘要:以茶叶为主要原料开发绿茶饮料,着重对茶叶的原料筛选、茶饮料的浸提、澄清及配方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来确定最佳配比即(茶水比1:200温度80℃,时间...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126 KB 日期:2008-05-01 5、 水蜜桃芦荟复合饮料的研制(食品科学与工程论文) 水蜜桃芦荟复合饮料的研制(食品科学与工程论文)目录题目中文摘要英文摘要1前言2材料与方法原料辅料试验设备3工艺流程及配方工艺流程技术要点水的处理原料3...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227 KB 日期:2008-05-01 6、 复合型胡萝卜姜汁饮料的研制(食品质量与安全论文) 复合型胡萝卜姜汁饮料的研制(食品质量与安全论文)目录题目摘要及关键词1前言胡萝卜的应用价值生姜的营养价值2实验原料与设备材料主要仪器与设备3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胡萝卜原汁制... 类别:其它原创 大小:130 KB 日期:2008-05-01 7、 基于中间件Edge Server的奥运食品安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中间件EdgeServer的奥运食品安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目录摘要4Abstract5第一章RFID简介发展历程技术简介技术发展... 类别:计算机 大小: MB 日期:2008-01-02 自己去找找吧,能找到你要的论文!参考资料:

271 评论

母婴家居学院

食品科学充分体现了服务人、关心人、尊重人的人本主义精神。我整理的食品科学论文模板,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食品科学论文模板篇一 食品安全监管的科学模式探索 摘要:食品安全直接关系群众的身体健康,也影响着稳定的维护。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说明食品安全正处于风险高发期。通过对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及模式研究,探索食品安全监管的科学监管模式。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管模式问题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3)22-0037-02 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显著提高,民众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食品安全问题早已发展成为全球性问题,加强食品安全等社会建设中的重点问题,开展食品安全民主监督活动,制止制假售假行为的猖獗。食品安全事件牵动着无数人民群众的神经,“瘦肉精”猪肉把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推向风口浪尖,事件被曝光之后,卫生监察部门积极行动,深入卖场进行紧急排查,严格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盐酸克仑特罗和莱克多巴胺等“瘦肉精”添加剂。应该时刻反省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不足。 1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和问题 我国面临的食品安全隐患 (1)多部门分段监管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造成了部门之间推诱扯皮的现象。导致我国食品安全权力难以充分履行职责,安全评价标准缺失、致使农产品的农药残留超标严重,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很多农产品原料加工的食品埋下了安全隐患。 (2)食品源头的污染。兽药残留是导肉类产品质量安全性下降的主要原因。肉类产品中的药物残留来源于饲养过程。养殖者为了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实行药物与口粮同步,有的饲料中添加防腐剂、抗菌剂、生长促进剂,通过食物链对人体造成危害,食品中的兽药或饲料添加剂残留超标,在人体内富集易产生变异,威胁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很多食品企业规模小,仍采用传统或手工作坊式生产,食品生产机械化和规范化程度低,生产过程中受到诸多有害物质的污染,还有的企业缺乏卫生设施,极易引起集体性食物中毒。 我国现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多,管理混乱,采取分级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这种“分段监督”条块分割分治的监管体制缺陷非常明显。监管部门应对无力的结果是可以预见的。 (1)未形成肉类加工产业的规范化与规模化。收购和定点屠宰等散户无法控制,存在风险的环节和产业链漏洞较多。无法全面掌控肉类食品的产业链条,食品安全随时可能受到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经营风险很大。食品生产企业自身根基不牢,职权交叉出现在所难免,导致食品安全监管难以形成合力。 (2)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不强。没有建立起卫生规范和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体系。 消费者自己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但是由于缺乏食品安全知识宣传,食品安全基本知识普及力度不够。食品安全缺乏有效的责任追究制度,食品安全企业没有形成有效的失职行为责任追究制度。 2 食品加工科学监管模式 (1)强调风险分析和预防。把肉类食品安全放在风险控制管理上,开展科学监督和监测活动,并以其作为风险分析的基础; 政府必须要改变当前食品安全的监管模式,有一个权威声音对食品安全负按照产品分类来监管。充分发挥地方消费者在食品安全体系中的职责。借鉴国外的食品安全管理模式,食品安全可以由由农业部门监管,从源头到产品的全程监管模式,可以改变我国食品监管被各方踢皮球的状况。严格禁止食品企业进行贴牌生产,一个大企业底下成百上千个小作坊的模式必须消除。”从现存实际问题出发,在借鉴中突破陈旧体制的束缚,建立全新的科学监管模式。 (2)建立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首先是规范生产质量,对食品卫生进行监督,依法核发食品生产企业许可证,抽验食品生产加工的卫生质量,检测食品机构的业务工作。避免执法部门之间相互制约,办事效率低下的现象。形成统一、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格局,建立管理统一的食品安全监测运行机制。其次是将监督职能赋予食安全综合监管的职能。制定详细的食品安全管理计划,明确和充分发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协调作用,强化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和植物检疫制度进行了研究,借鉴先进经验和管理方式,使得我们的体系建设得以完善和改进。进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对食品的生产加工、消费等全过程直接实施法律监督。负责食品的行政保护,指导检测机构的业务工作。有效地避免多头执法,办事效率低下,打击不力的种种弊端,建立运作协调、监管到位的食品安全监管行政执法体系。 (3)建立食品安全监测运行机制。根据《畜禽屠宰加工条件》等规定,在动物防疫严格宰前宰后检疫。执行肉类流通同步检测制度,特别是防止疫情扩散和有毒有病产品流向市场进入餐桌,严格肉类主体的准入及产地准出和退出机制,发挥检测机构的能力优势,建立诚信联系档案。督促企业强化食品质检科室建设、配备食品安全的培训、健全质量安全的管理制度。 (4)倡导企业规范化管理。企业推广建立良好生产规范和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把好源头监管关。充分发挥检测加工生产技术,开展食品安全诚信企业创建活动,通过媒体对社会反映良好的企业作为典型示范予以推广。对参加的企业建立诚信联系档案,减少对其检查次数,督促企业强化质检技术人员和检测设备的培训、健全质量安全的管理制度。企业推广建立良好生产规范和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要加大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消费者自己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力度,普及食品安全基本知识,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是完善食品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制度,不断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完善食品安全监测机制的事后监督,使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退出市场。 参考文献 [1]李朝伟,陈青川.食品风险分析保证食品安全的新模式[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 [2]郭斌.对食品安全立法及改革现行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思考[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2). [3]李海金.着力构建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05,(12) . [4] 潘文.我国食品安全成因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4). 食品科学论文模板篇二 营养强化食品及其科学消费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青睐于那些含有多种营养素,能预防多种慢性病的营养强化食品。本文介绍营养强化食品及其科学消费。 [关键词] 营养强化 食品 消费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很多人讲究吃得既要健康又要有营养,除了注重食品的色、香、味、形以外,还更加关注食品的营养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青睐于那些含有多种营养素,能预防多种慢性病的营养强化食品。 一、正确认识营养强化食品 根据不同人群的营养需要,向天然食物中添加一种或多种营养素,用以提高食品营养价值的过程称为食品营养强化。这种经过强化处理的食品称为营养强化食品,所添加的营养素称为营养强化剂,需要添加营养强化剂的食品称为媒体食品。碘盐和母乳化配方奶粉就是营养强化食品。 二、进行食品营养强化的目的 1.增补某些食品中天然营养成分的缺陷 如向米面中强化赖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向乳、肉、禽、蛋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品中添加维生素C等可以增补天然食物中缺少的营养素,大大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2.补充食品在贮存、加工和运输过程中损失的营养素 多数食品在贮存、加工和运输的过程中会引起某些营养素不同程度的损失,如在碾米和小麦磨粉时有多种维生素的损失,且加工精度越高,损失越大。因此,向精白米面中添加B族维生素是很有意义的。 3.简化膳食处理 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要想获得全面的营养就必须同时进食多种食物,但原料的购买及制作均比较麻烦。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营养素普遍不足或不均衡的快餐和方便食品,如果有针对性地对其强化适当的营养素,则能达到食用较少种类食品即可获得全面营养,从而简化膳食处理。 4.满足不同人群的特殊营养需要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工作性质、劳动环境,以及处于不同生理、病理状况的人来说,他们所需的营养是不同的,对食品进行不同的营养强化可分别满足其需要。如母乳化配方奶粉就是以牛乳为原料,通过强化维生素、添加乳清蛋白、不饱和脂肪酸及乳糖等,使其组成成分接近母乳,更适合婴儿的喂养。 5.预防和减少营养缺乏病 食品营养强化对改善人群的营养缺乏状况,预防和减少营养缺乏病具有重要意义。如对缺碘地区的居民采取食盐加碘措施可有效预防碘缺乏病,用维生素B1防治食米地区的脚气病,用维生素C补充北方地区在缺乏新鲜蔬菜水果季节的维生素C摄入不足。 三、目前市场上的主要营养强化食品 纵观时下的食品市场,营养强化食品种类繁多,琳琅满目,已成为食品行业的新潮流。目前我国已基本确定将盐、面粉、大米、食用油、酱油、调味品、乳制品和儿童辅助食品作为营养强化战略的实施载体。市场上的主要营养强化食品有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D等维生素类强化食品;钙、碘、铁、锌等矿物质类强化食品;赖氨酸等氨基酸类强化食品。 四、科学选择营养强化食品时应遵循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每个人的遗传因素、身体状况、所处的年龄阶段、生活环境、营养状态等各方面的条件均不相同,因此,在选购营养强化食品时首先要了解食用者的健康状况,其次要掌握营养强化剂的天然食物来源及食用者的膳食搭配,最好经过医生检查、确诊某种营养缺乏,然后再选用相应的营养强化食品。 2.平衡性原则 人体所摄取的营养素应该与身体的生理需要之间形成相对平衡,而且各种营养成分的补充必须合理,不能偏补或过补。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素之间有着十分复杂的关系,各种营养素在人体内都有一定的含量和比例。 3.循序渐进性原则 如果同时存在多种营养素缺乏,应有计划地逐步进行强化。哪一种营养素缺乏最严重,就优先强化哪一种,待该营养素缺乏的情况纠正后,再强化另外一种营养素。如当儿童缺铁同时又缺锌时,一般可先服用铁剂或强化铁的食品,待贫血纠正后,再吃补锌的食品。 4.安全性原则 在购买强化食品时一定要去正规商场,选用国家批准、卫生部门验收合格且在保质期内的食品,仔细阅读食品包装上的说明,注重其质量问题。普通人最好选择国家营养改善项目推广的强化食品。 五、选择营养强化食品时应注意的事项 1.了解人体的营养素需求及需要量 了解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中国居民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各个年龄段和特殊人群的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并能够根据身体状况对一些营养缺乏做出初步判断,有目的地选择添加相应营养强化剂的食品。 2.选择合理的强化剂量 只有食物中可吸收的营养素不足时,缺少的部分才需要由营养强化食品来补充。否则,一种营养素摄入过多,会造成其他营养素吸收减少或排出增加。如钙摄入过多会导致磷排出增加,糖摄入过多会导致维生素B1消耗增加,补锌过多会降低铁的吸收。因此,要选择适量的强化食品,不缺乏也不要过多地摄入。 3.避免盲目选用营养强化食品 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营养强化食品。如饮食过于精细、经常吃精白米面和喜欢吃捞饭弃汤的人群容易导致维生素B1的缺乏;食欲不振、毛发枯黄、有异食癖的小儿可能有锌的缺乏;3岁以下的儿童、孕妇和月经量过多的女性应适当补铁;吃动物性食品较少的人可选择维生素A、维生素B2强化食品。 4.食用营养强化食品有时间限制 人体的营养状况是处在随时变动之中的,营养强化食品不适合长期当作普通食品来吃。如果已经解除某种营养素的缺乏,应及时停用,代之以天然食品供给充足的营养素,以避免因某种营养素摄入过多,而破坏它与其他营养素之间的平衡,从而加重组织器官的代谢负担。 5.不可用营养强化食品代替日常普通食品 虽然营养强化食品可以补充某些营养素,但是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的主要来源和最佳来源还应当是日常合理的膳食,应大力提倡吃大自然提供给人类的各种食物,只要做到食物品种多样化,数量足,质量高,营养全,营养素含量比例合适,烹调加工合理,完全可以均衡地获得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看了“食品科学论文模板”的人还看: 1. 食品科技论文模板 2. 食品科技论文范文 3. 食品论文范文 4. 浅议食品营养论文范文 5. 食品毕业论文范文

218 评论

wangwei868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的安全卫生状况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但是,近年来国际上发生的禽流感、新城疫、李斯特杆菌、二恶英、口蹄疫、疯牛病等影响食品安全的问题此起彼伏,动摇了公众对食品工业和公共管理保证食品安全能力的信心。如何通过有效监控保证食品的安全,已成为各国政府非常重视的问题。许多政府已将食品安全作为其最优先考虑的问题之一。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加强从农场到餐桌的安全卫生控制,是保证食品安全卫生的必要手段,而作为非常重要的中间环节的食品生产者,则理应对食品安全负有主要责任。因此,作为预防潜在危害、控制食品安全的经济而有效的手段,“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管理体系应运而生,并得到不断发展。在我国食品添加剂行业推行HACCP管理体系,已势在必行。 □HACCP管理体系的产生和发展 HACCP管理体系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承担宇航食品开发生产的PILLSBURY公司提出,目的是既保证宇航员在航天飞行中所使用食品的安全,又尽量减少为判断食品的安全性所做的检验,从而降低生产成本。1971年,PILLSBURY公司第一次在美国国家食品保护会议上公开提出HACCP原理,立即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所接受,并决定首先在低酸罐头食品生产企业的良好操作规程中采用。从那时起, HACCP管理体系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和各发达国家纷纷在食品生产管理法规中推广运用 HACCP管理体系控制食品的安全卫生状况。从低酸罐头到水产品、肉类、果蔬等,大量食品生产企业开始采用HACCP管理体系。 □HACCP管理体系的原理和特点1.HACCP原理(1)进行潜在危害分析,确定工序中的显著危害和预防措施。 (2)确定关键控制点。 (3)确定关键限值。 (4)建立关键控制点的监控程序。 (5)建立纠偏行动。 (6)建立有效的记录保持程序,对HACCP管理体系运行的情况进行记录。 (7)建立企业自我验证程序,确认HACCP管理体系能否正确运作, 并不断予以完善。 2.HACCP管理体系的特点 HACCP管理体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1)HACCP不是一个孤立的管理体系,它建立在企业传统的、良好的食品卫生管理的基础上。如果企业卫生状况很差,首先要建立良好操作规范加以改善。 (2)HACCP是预防性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它要求对所有潜在的生物、物理、化学的危害进行分析,并确定预防措施,其重点是预防危害的发生。 (3)HACCP要根据不同的食品加工过程来确定,要反映出某一种食品从原料到成品、从加工场所到加工设施、从加工人员到消费方式等各方面的特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地制定预防措施。 (4)HACCP管理体系强调的是关键点控制,企业在对所有潜在的生物、物理、化学的危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要确定哪些是显著危害,找出关键控制点。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应将精力集中到最容易发生安全危害的环节上,加以重点控制。在这个问题,应注意合理配置资源,集中力量解决关键问题,而不要面面俱到,否则等于没有确定关键点。 (5)HACCP是基于科学分析方法建立的管理体系,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当然,企业可以寻求外援,也可以利用他人的科学研究成果,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所得到的实验数据、分析结果等尤为重要。 (6)HACCP不是零风险的管理体系,但可以尽量减少食品安全危害的风险。因此,企业需结合产品检验、卫生管理等手段控制食品生产过程,从而保证食品的安全。 (7)HACCP管理体系不是僵硬的、一成不变的、一劳永逸的教条和框框,而是与企业的实际密切相关,并不断发展变化的管理体系。 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任何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导致HACCP管理体系发生变更。那种不顾企业实际情况照搬他人模式,或主张对一类企业、一类产品搞一种通用的HACCP管理体系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8)HACCP管理体系不是一个时髦的摆设,企业在制定了HACCP计划后,要积极推行、认真实施,同时不断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并在实践中加以完善和提高。只有持之以恒地采用HACCP管理体系进行食品安全控制,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企业的安全卫生管理水平才会有长足的进步。 □HACCP在我国的应用 HACCP在我国应用源于1990年。原国家商检局组织实施了“出口食品安全工程研究的应用”计划,其中包括在出口食品企业实施HACCP计划,涉及水产品、肉类、禽类和低酸罐头类食品。美国FDA于1995年颁布水产品HACCP法规后,我国商检部门又于1997年12月规定所有输往美国的水产品必须符合美国HACCP法规要求。此后,又将实施HACCP推广到其他出口食品行业,如低酸罐头、禽肉制品等。 2002年3月,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食品生产企业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管理体系认证管理规定》。该规定指出:国家鼓励从事生产、加工出口食品企业建立并实施HACCP管理体系。列入《出口食品卫生注册需要评审HACCP管理体系的产品目录》的企业必须建立和实施HACCP管理体系。同年4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登记管理规定》。该规定指出:列入《实施出口食品卫生注册、登记的产品目录》的食品生产企业,实施卫生注册管理,未经卫生注册或者登记的企业的出口食品,国家质检总局设在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不予受理报检。申请卫生注册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建立卫生质量体系。 2002年4月1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第20号令,明确提出了《卫生注册需要评审HACCP体系的产品目录》,第一次强制性要求六大类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和实施HACCP管理体系,将HACCP管理体系成为出口食品的法规的一部分。至目前为止,有80%以上出口水产品加工厂和一些出口罐头、肉禽产品、冻菜、果蔬汁等生产企业建立了HACCP体系。2002年3月20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第三号公告《食品生产企业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管理体系认证管理规定》,自2002年5月1日起执行,鼓励所有的食品企业建立并实施HACCP管理体系,同时对认证和官方验证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2003年6月1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第52号令《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三条明确指出,鼓励企业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HACCP认证,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144 评论

相关问答

  • 牛仔布毕业论文

    牛仔面料因为染色是活性染料,所以通过洗水手擦等工艺可以脱色,所以在牛仔服装上面得到丰富的效果,工艺方面也是千变万化,这个要根据服装的风格来做。奔达纺织集团专门生

    茵茵一夏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毕业论文牛肉

    绝对准确的资料(摆度) 日本饮食文化的特点 中国对日本的文化感觉,好似男人与男人或女人对女人,有一种同类感。日中交流了数千年,正因为"一衣带水",隔海相望。舟船

    小陆是吃货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蒙牛乳业上市案例研究论文

    回答你这个问题我还要先去把老牛的发展历程翻来看一下...你去问老牛自己吧

    jerrystone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牛乳毕业论文

    X???无!!!

    lunaseayoyo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毕业论文牛奶

    伊利乳业新产品营销模式研究.pdf异地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研究——以“伊利集团公司”为例.pdf更多课题,留下您Q,我联系您

    xiaotingzi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