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视投机者
为农村和社区基层医疗服务何明光是一个富于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医务工作者,1993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刚留校中山眼科中心工作,即被李绍珍院士相中,作为其基层防盲治盲工作的助手,长期奔走、驻扎在广东省最边远和最贫困的农村地区从事基层医疗服务工作。农村医疗工作任务的艰巨繁重和医疗环境的简陋是难以想象的,医疗组成员收入又很微薄,下乡的医疗队员难以安心工作,常常趁补充药品和设备时轮流替换回家,要心甘情愿的终身投入基层工作,是需要相当大的毅力和责任感。广州的繁华和便利总是让人留恋,然而农村贫困盲人极端的缺医少药的窘苦状况给何明光更多的是震撼、同情和留下来继续努力工作的动力。他主动向医院领导申请,定岗为中山眼科中心防盲工作的专职人员,并立志将基层防盲工作作为自己终身奋斗的事业。由于常年在农村工作,许多农民朋友已经将他视为自己眼睛的保护神,每次医疗队离开一个地方,总是会出现许多令人非常感动的场面。 探索、推广农村基层眼科服务新模式何明光默默无闻的奉献得到了中山眼科中心认可和重视,并受到国际防盲组织的高度关注。在1998~2001年,他在英国伦敦大学眼科学系进一步求学深造,他利用各种机会向国际防盲组织学习和交流防盲工作经验,为进一步推广中国基层防盲工作构筑了良好的平台。结束深造后,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回国发展,为国家效力。2001年回国后,何明光协助负责美国最大的国际防盲组织海伦凯勒防盲组织(Helen Keller International)在中国的所有研究项目。该项目除了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培训基层眼科医生,还提供医疗设备、药品以及手术耗材,支持大规模防盲项目的开展。回国后,在中山眼科中心的支持下,他凝聚了一支创新能力强、勤奋敬业、扎根基层防盲工作的研究团队,通过他和团队的共同努力,逐渐探索出一套高效的工作经验和模式:选择基层医院——培训基层医生——提供手术器材和手术耗材(中山眼科中心和国际防盲组织支付费用)——开展防盲手术和治疗。基于这一理念,已经在广东的三个基层医院(阳江、阳春、惠东县)建立了基层防盲点,已为1万多名盲人提供了免费和低价的优质白内障手术,该工作受到了卫生部、全国残疾人联合会等的表彰。为了解决资金短缺的困扰,何明光奔走于世界各国,以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杰出的才能,为中国的防盲工作获得了国外大量慈善资金资助,为基层最偏僻的农村地区工作的眼科医生提供技术和服务意识培训。在重点关注解决农村贫困盲人问题的同时,何明光以他敏锐的视觉将目光投向了城市社区的防盲工作。2002年在政府和医院的帮助下,他负责开展了针对城市老年人的青光眼筛查项目,并对发现的青光眼患者提供了部分免费的治疗,并以此项目为基础,申请获得国外100多万人民币的资助,顺利开展了对1万名广州市的老年人进行为期3年的免费青光眼筛查工作。同时,当他察觉到城市弱势群体儿童(外来工子弟和生活困难市民子弟)存在较严重的视觉问题后,申请得到了国际防盲组织HKI 50万美元的资金赞助,为5万名城市弱势群体儿童免费进行视力检查,视觉关爱,并为1万名有需要的儿童免费提供高质量的眼镜。
钱小小小疯纸
何明光,男,汉族,1969年出生,博士,研究员,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防盲办副主任、中华眼科学会防盲学组副组长、国际青光眼学会(AIGS)青年顾问委员会委员。1993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系,留校于中山眼科中心工作,一直从事农村和社区的基层防盲治盲以及眼科流行病学研究工作。他曾先后留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英国伦敦大学,分别获得MPH和博士学位。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6年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获英国外国学者奖励。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损害和特征性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眼内压增高是其主要危险的因素。青光眼通常双眼发病,但是可以首先在一侧眼表现出现,多数患者无任何不适或疼
怎样保护我们的眼睛 我们都知道: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记得老师曾经说过: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书籍。由此可见眼睛是多么的重要啊! 在日常生活中,眼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损害和特征性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眼内压增高是其主要危险的因素。青光眼通常双眼发病,但是可以首先在一侧眼表现出现,多数患者无任何不适或疼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光学影像诊断》内容简介:自眼底镜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发明以来,眼底光学影像检查技术又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共焦激光扫描检眼镜(CSLO)和光学
这个分情况的,在使用看得清哺光仪前,孩子可以先检查一下是否眼底有病变,有病变就不建议使用,正常情况下哺光仪对眼底没伤害,还会起到锻炼眼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