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里雨里大太阳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甲状腺癌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术后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摘要: 总结并探讨甲状腺癌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策略 回顾17例甲状腺癌患者从心理、术前准备、术后病情观察等方面的护理策略和效果。结果 通过全方面的护理帮助患者渡过危险期,1例患者并发乳糜漏,后均治愈出院。结论 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的综合护理,能有效减轻病情,推动疾病的恢复。
关键词: 甲状腺癌,护理
甲状腺癌是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手术范围大,术后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顺利康,因此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尤为重要。我科从对17例甲状腺癌患者从生理、心理、病情观察等方面进行护理,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本组17例患者均为甲状腺癌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年龄在26-66岁,其中男性5例,女性12例,术后病理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其中3例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合并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治疗及转归 本组患者7例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11例行甲状腺癌标准根治术,8例行颈淋巴结清扫术,1例并发乳糜漏,住院期间均给予整体护理治疗,从生理、心理,完善术前准备,严密观察术后病情,加强切口与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重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后均痊愈出院。
2.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 患者常在无意中或体检中发现肿块,病史短而突然,或肿块已有多年突然增大,多担忧疾病的预后,表现出紧张、焦虑不安,所以对待患者应热情,使其尽快适应住院环境,多与其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向其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术前准备的作用,,解除其思想顾虑,积极配合疾病的治疗。根据患者情况,遵医嘱予镇静安眠的药,使其处于接受手术的最佳身心状态。
术前准备 要指导患者进行体位锻炼,即将软枕垫于肩部,保持头低、颈过伸位,以利于术中手术野的暴露。指导其掌握深呼吸、有效咳嗽的策略。指导其进食足够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鼓励患者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术前遵医嘱予完善各项辅助检查,根据情况予颈部及胸部备皮。
3.术后护理
病情观察 术后遵医嘱予吸氧、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声音嘶哑、饮水呛咳,有无手足麻木、抽搐感,观察有无甲状腺危象,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对症处理。
切口及引流管护理 切口应观察有无肿胀,周围皮肤有无渗血及青紫,定时挤捏引流管,保持其通畅有效引流,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如有出血或乳糜漏及时汇报对症治疗。
体位及饮食指导 术后患者颈部应制动,以免过多活动引起出血,术后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可改半卧位,以减少切口张力利于引流管通畅且利于呼吸顺畅。术后6小时后根据患者情况予进温凉半流质饮食,切忌过烫。进食时观察有无呛咳等不适。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1)呼吸困难和出血 是术后最危急的并发症,多发生于术后48小时内。按医嘱床边备气管切开包,立即配合床边抢救或进手术室,迅速去除血肿;若为喉头水肿者,嘱其不说话,遵医嘱使用激素。
(2)喉返神经损伤 观察有无声音嘶哑或失音。应做好安慰解释工作,以减轻病人焦虑。
(3)喉上神经损伤 外支损伤可引起音调降低;内支损伤在进食或饮水时发生呛咳、误咽。发生呛咳,要协助病人坐起进食,或半流质饮食。
(4)甲状旁腺损伤 出现口唇、四肢麻木、手足抽搐时,立即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抽搐时,立即用压舌板或匙柄垫于上下磨牙间,以防咬伤舌头。限制含磷较高的食物,如牛奶、瘦肉、蛋黄、鱼类等。
(5)乳糜漏 术后观察引流液情况,引流量突然增加,且由黄色变为乳白色,应怀疑淋巴漏的发生,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引流液的化验,早期诊断治疗。遵医嘱予持续恒定的负压吸引,制约饮食,补充营养,应用奥曲肽等有效的医疗护理措施。1例乳糜漏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完全治愈。
出院健康指导
(1)教会患者自行检查颈部,出院后定期复诊。
(2) 指导其练习颈部活动,推动颈部的功能恢复。颈淋巴结清扫术者在切口愈合后应开始肩关节和颈部的功能锻炼,预防肩下垂。功能锻炼应持续至出院后3个月。
(3)帮助其调整心态,配合治疗。
(4)对于甲状腺全切除者,应早期给予足量的甲状腺制剂,预防肿瘤复发。
(5)术后忌碘饮食,勿食海鲜类食物。
4.小结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外科手术切除是改善其预后的最有效策略。由于甲状腺癌根治性手术创伤较大,因此护理工作在手术疗效和患者预后方面越来越重要,精心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总之,从生理、心理、健康等各方面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能有效减轻病情,推动疾病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黄雪辉,黄梅连,吴秋莉. 甲状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 当代护士 2011,(1):67-68
[2] 周磊,陈秀娟,李晶. 甲状腺癌的围手术期护理[J]. 现代护理 2011,30(3):151-151
[3]李伟汉,张浩,刘平贤. 奥曲肽在甲状腺癌根治术后乳糜漏治疗中的应用[J]. 医师进修杂志, 2005,28⑶:36-37
Alex@美食
谈谈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导语:颈静脉球体瘤属于良性肿瘤,但因其血管丰富,稍加触动就会出血不止,并且周围结构复杂,病变位置深和脑干斜坡结构关系密切,所以手术难度大、风险高。
摘要目的: 探讨颈静脉孔区手术入路的显露范围、手术方法,为提高护理配合水平提供依据。 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患者采用耳后颈联合切口,实施多科医师与护理配合。结果:30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并发症。结论:对颈静脉区神经鞘瘤给予专科护理配合,有效减少并发症及意外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颈静脉神经鞘瘤;切除术;护理配合
颈静脉孔区位于侧颅底的血管神经区,因其位置深、结构重要且解剖关系复杂,此区的肿瘤手术切除十分困难,因而是颅底外科学者面临的难题之一。神经鞘瘤又称雪旺氏瘤,来源于神经鞘,头颈部神经鞘瘤主要发生于颅神经,如听神经、面神经、舌下神经、迷走神经;其次可发生于头面部、舌部的周围神经,发生于交感神经的最为少见。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2012年3月~2013年12月颈静脉神经鞘瘤30例为研究对象,男12例,女18例。年龄37~55岁,平均46岁。瘤体手术平均8 h,术中配置神经电生理学监测仪。
手术方法手术采用耳后颈联合切口,切口上方起自耳廓上缘,下方止于颈5水平。开放切除乳突,鼓窦,上鼓室外壁,初步轮廓化,显微镜下使用电钻显露乙状窦,分离切除部分肿瘤,水中电凝缩瘤,自瘤内分块切除肿瘤,扩大分离瘤床,并完全切除肿瘤,逐层关闭切口,无菌纱布加压包扎。
2护理配合
术前准备
与患者沟通由于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位置深、手术难度极高、风险大,护士在手术前一天访视患者时,做好心理沟通,简单介绍手术室环境,及参与人员的信息,消除患者恐惧心理[1]。
与手术医师的沟通参与手术的护士应与术者进行全面沟通,详细了解手术入路,肿瘤生长情况,及与周围组织关系,评估手术难度,预定应急处理方案。
物品准备常规神经外科器械,耳科高速电钻,耳科显微器械,三钉头颅固定架,神经显微手术器械,神经电生理学监测仪,自体血回输机,单双极电凝,速即纱,骨蜡,明胶海绵,线束,显微镜保护套等。
手术中配合
巡回护士配合
麻醉与体位患者进入手术间后,行静脉穿刺,成功后协助麻醉医师全麻下插管,动脉监测,深静脉穿刺,因神经鞘瘤与神经关系密切,所以额肌插入监测针测三叉神经,眼轮匝肌和口轮匝肌插入监测针测面神经,环甲肌插入监测针测迷走神经,斜方肌胸锁乳突肌插入监测针测副神经。输液贴膜保护患者双眼,棉球塞入耳内,避免消毒液渗进造成损伤。患者采用右侧卧位,头架固定,腋下垫方枕,右手单壁板支出,后背方髂枕固定,胸前抱一软枕,左手自然放在软枕上,左腿下放长枕,右腿自然伸直,对骨突部位进行防护,防止压疮发生。
仪器摆放和使用自体血回输机,单双极电凝机器,神经电生理学监测仪置于患者脚下,高速电钻,显微镜置于患者头部,调节助手镜位置,目镜光圈大小,瞳距距离到最佳使用状态,手术开始后根据术者需要及时调节吸引器吸力大小,电凝、电钻的输出功率及协助助手医师套显微镜保护套[2]。
术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经鞘瘤与血管神经关系密切,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下降,及时提醒术者暂停操作,必要时遵医嘱静脉滴注阿托品 mg[3]。准确记录出血量,严格控制出入量,及时补充血容量。
器械护士配合
与耳科手术医师的配合配合术者沿标记线切开皮肤,依次起开头皮,皮下骨膜,切割电钻和金刚沙钻头开放乳突,外耳道后壁,乳突尖,乙状窦后骨质。术中保留并监测面神经,递取瘤镊摘除肿瘤[4]。
与神经外科医师的配合显露乙状窦后,脑膜尖刀划开硬膜,脑膜剪、脑膜镊以U字型切开硬膜,小细圆针悬吊硬膜,显微剪纵行切开神经瘤外周的神经外膜,锐性分离神经束间外膜,递神经显微剥离子镜下层层仔细剥离肿瘤包膜,取瘤镊与显微剪切除肿瘤[5],选择大小合适的棉片止血,肿瘤切除后速即纱止血,明胶海绵填塞术腔,放置引流管,与巡回护士清点针与棉片。
与巡回护士配合开台前与巡回护士清点手术物品,开台后协助巡回护士连接吸引器,单双极电凝,监测仪探针,随时观察术中可能需要的器械,有预见性的提醒巡回护士给予器械。术毕清点手术物品[6]。
3结果
30例颈静脉球体瘤中21例肿瘤获全切除,9例获次全切除追加放疗,出院时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伤口痊愈,无明显并发症。
4小结
颈静脉球体瘤属于良性肿瘤,但因其血管丰富,稍加触动就会出血不止,并且周围结构复杂,病变位置深和脑干斜坡结构关系密切,所以手术难度大、风险高,这就要求护士具有专科水平,巡回护士术前准备用物、仪器齐全并处于功能位,能预测术中发生的紧急状况,冷静、快速地解决,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出血情况、引流等情况,严格控制出入量,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避免损伤神经。器械护士熟练准确地传递器械。密切配合手术医师,不耽误手术进度。颈静脉球体瘤术后的患者多存在忧虑、悲观心理。这种创伤大的手术会影响患者的病情的稳定及术后的功能恢复,所以要掌握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时给予疏导,术前用说服诱导方法,帮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结果显示,医护的密切配合提高了疾病的疗效,30例患者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有效的帮助患者恢复健康,为手术禁区填写了空白。
参考文献
[1]朱天红,赵平,杨文梓.混合型颈静脉球瘤切除护理[J].河北医药,2011,32(22):3247-3248.
[2]陈尔嘉,林静,李凤卿,等.颈静脉球体瘤显微手术治疗的护理配合[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9):159.
[3]宋晓东,高宏伟,张秀云,等.颈静脉球瘤切除术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报,2011,18(3A):55-57.
[4]林静,陈尔嘉,罗玲,等.软骨鼓膜修补联合Ⅲ型鼓室成型治疗粘连性中耳炎的手术配合[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8):138-139.
[5]陈尔嘉,郑娅启,杨海弟.经圆窗膜径路保留残余听力人工耳蜗微创植入的手术配合[J].全科护理,2013,11(10):2747-2748.
[6]黄敏仪,李凤卿,陈尔嘉.15例升主动脉瘤的手术配合[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1,11(2):155-156.
何时何处
肿瘤学论文参考文献 考文献是论著文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论文内容的可信程度,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著录格式:序号。作者名。文题。刊名。年,卷:起止页码。 按照国标准规定,作者不超过3位时,全部著录;超过3位时,只著录前3位,后面加“等”,或相应的'外文。 举例: 1 蒋代凤,陆应麟,邱宗荫,等。肺巨细胞癌高低转移株转移能力差异相关分子的研究。中华肿瘤杂志,2003,25:531-534. 2 Obonai T, Mizuguchi M, Takashima S, et al. Developmental and aging changes of Bak expression in the human brain. Brain Res,1998,783:167-170. 引用书籍的格式:序号 作者。书名。卷(册)次。出版者,年份。起止页。或:作者。文题。见(英文用In):主编者。书名。卷(册)次。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年份。起页-止页。 举例: 1 黄国俊,黄孝迈,黄偶鳞,等。 肺癌的治疗(外科治疗)。见:徐昌文,吴善方,孙燕主编。肺癌。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 2 颜子颖,王海林译。精编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南。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著录参考文献时应注意:只著录最必要的最新的文献;只著录作者亲自阅读过的和在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内部资料”和“待发表”文章应避免引用,因为这些文献或者可能缺乏科学性,或者难于查找。 参考文献应按在文内先后出现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文后参考文献的序号应与文中角码相一致。 ;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甲状腺癌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术后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摘要: 总结并探讨甲状腺癌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
肿瘤学论文参考文献 考文献是论著文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论文内容的可信程度,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
浅析在胃结肠肿瘤中肿瘤标志物的诊断价值论文 【摘要】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TM)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CA724(CA724)、
左焕琮等,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初步报告,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85 年; 左焕琮等,三叉神经的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86 年
偏方这些还是不要想了,胆囊癌切除后也没什么所谓的食补,建议踏实的去正规医院就诊,别耽误你父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