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1

  • 浏览数

    327

加菲猫爱烤鸭
首页 > 医学论文 > 杨华娣医学期刊

1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无锡一号

已采纳

因为先天性没有子宫,22岁的女儿婚后无法生育,这让43岁的妈妈痛苦不已。近日,西京医院妇产科等11个学科、38位专家协作,成功将妈妈的子宫移入女儿体内。目前女儿恢复良好,新移植子宫已经成活。这也是国内首例人子宫移植手术成功实施。从没来过例假 一查没子宫接受移植的女子杨华(化名),安康人。2013年,就读于西安某高校护理学专业的杨华因从未来过例假,到西京医院妇产科就诊。随后出来的B超结果令她难以置信——先天性无子宫无阴道。在与医生交流中,杨华得知,想有自己的孩子,目前唯一的可行方法就是进行子宫移植,而西京医院已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医生的这番话,让原本陷入绝望的杨华,看到一丝希望。 得知自己可能帮助女儿弥补遗憾,43岁的妈妈毅然决定将自己的子宫捐给女儿。“为了能让闺女拥有一个‘圆满’的人生,哪怕是要我的命,我都愿意。”在等待移植的日子里,杨华走进了婚姻殿堂。令她感动的,爱人对手术也非常支持。子宫移植比其他移植难度高在器官移植领域,由于子宫位于人体盆腔深部,血管纤细,术中血管切取、缝合难度极大,加之排斥反应比其他器官更为强烈,护理和治疗均面临严峻挑战,至今仍是一个世界性医学难题。国际上,也仅有个别国家尝试过数例。针对这一世界性医学难题,西京医院自2012年便在国内率先开展相关研究,已成功开展数对山羊间的子宫移植,在手术、麻醉,及抗排斥反应等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专家们分别于2015年4月、8月,为杨华进行了阴道成形术,并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得到了杨华和其爱人的受精卵,冷冻起来为后续孕育子女做好准备。为确保手术成功,西京医院成立多科室知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反复论证研究,制定出严密的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 利用机器人手术历时14小时11月20日,在充分术前准备基础上,西京医院妇产科等11个学科、38位专家协作,同时为杨华和妈妈开展手术。据该院妇产科主任、博导陈必良教授介绍,子宫移植手术面临3大难点:首先切下来的子宫不能有任何损伤,有足够长的血管来保证移植后的供血恢复;移植时缝合精细、血管吻合,重建血流运行;免疫抑制剂的合理使用,预防后期感染。手术中,为将风险和创伤降到最小,专家利用先进的达芬奇机器人技术,为妈妈进行了机器人辅助子宫切取术,术中出血仅10毫升。随后,妈妈的子宫顺利放入杨华体内,在显微镜下进行了血管吻合显微手术。整个手术历时14个小时终获成功。达芬奇机器人技术是一种新型智能微创手术系统,由医生在操作台上看屏幕指挥机器人在供体体内操作,插入细细的机器臂进行仔细分离,将拟移植的子宫准备好之后取出,灌洗干净后与受体的血管吻合。 在昨日的发布会上,杨华的丈夫手拿鲜花,献给了岳母:“妈,谢谢你,感谢你的无私奉献。”据悉,该手术不仅是国内首例,也是世界第12例人子宫移植。在此前进行的11例移植中,8例子宫存活,1例成功分娩。据了解,妈妈术后第2天即可下地活动,目前生活正常,无需服药。杨华生命体征平稳,各项指标正常,新移植子宫已经成活。在医院提供的视频上,为预防感染,长相秀气的杨华仍住在无菌的层流病房内,一会儿和前来探视的妈妈用手机玩自拍,一会儿和医护人员开心地聊天,看起来状态不错。她还需在医院恢复几周后即可出院,但仍需服用免疫抑制剂,定期复查待身体恢复一段时间后,专家们将通过把此前冷冻的4枚受精卵选择性移入新子宫内,帮助她和爱人实现做父母的心愿。

238 评论

相关问答

  • 华西药学杂志杨红芸

    哈哈,跟我同天,就是阳历10年2月07日。我小小小表弟(双胞胎)跟你女儿同年同月同日,腊月二十四生日的队伍又壮大了。我刚刚花钱买了一个软件,周易起名的,帮你查查

    Johnhockson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杨凯华超声医学论文

    《测绘学概论》论文 测绘学概论》 课程名称: 课程名称: 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 旅 专 年 学 队: 业: 级: 号: 测绘学概论 地图学的发展历程 一旅五队

    jiangyue514悦兔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杨慧霞

    2018年5月11日,四川成都,2018华西产科论坛暨第十二届产科危急重症早期预警、诊治规范及产科临床热点研讨会拉开帷幕。本次大会由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主办,中

    紫霞大官人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杨博士医学期刊

    本书由杨定一博士和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女儿杨元宁合著。某晚一口气读完这本书,深感南怀瑾先生预言极是,今后的世间大菩萨有相当多会出自科学家,诚如斯言!      

    纳木错dolphin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中华医学杂志杨城

    陈灏珠,中国工程院院士。1924年生,广东新会人。1949年毕业于前国立中正医学院本科。现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内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心管研

    花开旭航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