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97

小宇巴波比
首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杂志贾源隆简介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大米粒圆又圆

已采纳

临床医学八年制毕业生培养及现况调查

在后面的临床教育阶段,八年制医学生被分到湘雅医院和湘雅二医院两个附属教学医院完成后期的临床教学、实习和毕业。

[摘要] 国内有关八年制医学毕业生的就业信息缺乏大样本的统计分析。中南大学首届八年制医学生已毕业,本文就我校首届八年制医学毕业生的培养及就业情况做一简单的调查分析和总结,期望对我校八年制医学教育改革和未毕业的八年制学子提供参考信息。

[关键词]中南大学;八年制;培养模式;就业信息;调查分析

随着医学教育的改革,继1917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和2001年北京大学医学院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后,2004年5月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又批准5所重点高等院校试办临床医学八年制教育,包括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南大学[1]。中南大学首批八年制医学生是从2004年入学的七年制中通过选拔和择优录取的。

一、招生和培养

中南大学首届八年制共招收100名医学生,在培养过程中采取严格的淘汰制度,在不同阶段共淘汰了5名学生,并从其他专业中择优选拔4名有志从事临床医学的学生进行了补充,最终中南大学首届八年制共毕业99人,分别来自全国24个不同省份、直辖市或自治区,其中以湖南本地生源为主,约占37%,其中男生48人,女生51人。

中南大学首批八年制的培养模式相比七年制医学教育增加一年的理工科基础教育。在前两年理工科基础教育期间,100名医学生被分成3个模块(物理模块、化学模块和信息模块),分别接受物理、化学和信息专业方面的知识学习,目的是为了结合个人兴趣培养有不同理工科基础的综合型医学人才。完成两年的理工科教育后,八年制医学生在医学院接受两年相同的基础医学教育。在后面的临床教育阶段,八年制医学生被分到湘雅医院和湘雅二医院两个附属教学医院完成后期的临床教学、实习和毕业。

二、就业情况调查与分析

对中南大学2004级99名首届八年制医学毕业生的工作单位和从事专业进行调查,共搜集了95位毕业生的信息,调查结果如下。

(一)就业单位情况。截止2015年3月,受访的95名中南大学首届八年制毕业生已全部就业,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湖南、浙江、北京三个省或直辖市,分布于全国12个省份的26家省市级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基本上为高校附属医院(见表2)。其中,超过半数的毕业生留在湘雅系统的附属医院工作(约占60%),湘雅医院27人、湘雅二医院20人、湘雅三医院13人。

其他省份分布较多的主要有浙江省13人,主要就业单位为浙江省人民医院(3人)、浙江省肿瘤医院(4人)、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2人)、宁波大学附属一医院(1人)、宁波李惠利医院(2人)、温州医学院附属一医院(1人)。其次是北京市有9人,包括北京阜外医院5人,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北京肿瘤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各1人。再次是江苏省有3人,分别是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人,苏州大学附属一医院1人。其他省份分别较少。

(二)从事专业情况。95名中南大学首届八年制毕业生大部分从事内、外科(约占66%),部分毕业生从事麻醉科和一些辅助科室,如放射科、超声及病理科等(见附图)。进一步分析毕业生在毕业前后选择和从事专业的情况,结果发现58人从事的专业与毕业前选择的专业一致或相关,37人(约40%)从事的专业与毕业前选择的专业不一致。八年制的培养模式为非定向培养,这就决定了八年制毕业生就业的灵活性和主动选择性。然而,导致约40%的毕业生从事与之前选择专业不一致的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专业的供求失衡,如骨科、普外科等从事人员相对较多的专业,毕业学生相对较多而需求量少,导致部分从事骨科和普外科的学术毕业后不得不从事其他科室。而相对偏一点或一些小的科室,如胸外科、眼科、康复科等,因选择的`学生偏少,且目前这些科室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其需求量大,所以从事这些专业毕业生可以顺利就业。

三、讨论

临床医学八年制是医学教育改革的产物,和美国八年制医学教育相比有很多不同,很多地方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改进[1],目前仍在探索和摸索阶段,国家没有形成固定和统一的培养模式,不同的高等院校根据自己学校的特色有自己的培养体系。因八年制大规模招生是从2004年开始,目前已有三届八年制毕业生逐步开始毕业走向自己的工作岗位。但目前就八年制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的研究,以及不同院校之间的八年制毕业生之间比较的研究均相对较少。

本文的调查统计了中南大学首届临床医学八年制毕业生的培养及就业情况,总体来说,因为是第一届八年制,其培养模式也是在以往的七年制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演变而来。通过加强医学前的通识教育即理工科学习来扩大医学生的视野,为的是以后在医学领域能有更多的创新思维。目前国内八年制院校的八年制医学生的培养也不尽相同,如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为“5+3”模式,浙江大学医学部为“4+4”模式,但其本质基本一致,基本都包含了通识教育、基础医学教育和临床医学教育[2]。

首届毕业生的招生考虑到湖南本地的生源为主,工作基本为国内大型三甲医院。因八年制培养为非定向,其学习期间专业的选择不影响以后就业专业的选择。牛海涛[3]等分析了八年制学术的素质和就业特点,认为八年制教育“重基础、宽口径;八年一贯,可塑性强”,毕业后适合在国家级、区域性省级综合医院、高等医学院校的医疗机构等部分工作。就八年制医学毕业生从事专业来看,中南大学首届八年制约40%的毕业生从事的专业与毕业前选择的专业不一致,大部分毕业生(约66%)还是从事内、外科。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还是与八年制医学的特点以及当前的就业形势有关。

王蓓[4]早在2008年就对北京大学八年制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做了调查分析,调查认为八年制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存在就业意向与用人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主要包括毕业生就业期望与政策向导“错位”,自我定位与用人要求“不符”,医学院校应通过各种途径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关于中南大学首届八年制毕业生的科研、生活、出国等其他各方面的情况,我们将在后续的中南大学八年制毕业生的调查分析中统一分析。

目前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就国内其他八年制院校的毕业生来看,中山医学院八年制毕业生的科研情况较好。根据中山医学院的网上调查显示的结果(截止到2015年2月23日),中山医学院参与调查的每一位毕业生均发表过核心期刊的文章,其中有的毕业生以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的文章在2-3篇,的毕业生以第一作者发表过SCI收录的文章[5]。在出国学习方面,第二军医大学首届八年制45%学员在毕业前拥有出国学习和交流的机会[6],表现出了其培养模式的国际视野和教学工作的国际化。对于八年制医学毕业生的生活、工作等情况的满意度缺乏相关的文献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亚平,范学工,梁莉,等.中美两国八年制博士教育发展的比较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2010(1):118,121.

[2]白一,龚云辉,刘希婧,等.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现状[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10(1):113-115.

[3]牛海涛,陈曦.临床医学八年制学术的素质与就业特点[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3,3(4):42-43.

[4]王蓓.浅谈我校医学八年制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与就业指导[J].现代企业文化,2008(35):80-81.

[5]中山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就业情况调查问卷[EB/OL].[2015-2-23]..

[6]钟飞,左乔,李凯,等.第二军医大学首届八年制医学生培养回顾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2):116-117.

280 评论

hellosnow.

曹素华主 编赵耐青 (按拼音顺序排列)陈峰 邓伟 刘晓云张文彤 周琴编者(按拼音顺序排列)陈 峰 南京医科大学邓 伟 复旦大学董 伟 复旦大学郜艳辉 广州中医药大学郝元涛 广州中山大学何艳青 复旦大学刘晓云 复旦大学罗剑锋 复旦大学邱 宏 上海中医药大学宋艳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汪 涛 复旦大学张文彤 复旦大学赵耐青 复旦大学赵新平 复旦大学周 琴 复旦大学朱 骥 复旦大学赵耐青 1954年1月生于上海。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获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澳大利亚Newcastle大学,获医学统计硕士。现任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统计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常务理事、卫生统计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卫生统计理论与方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学数学会常务理事,上海预防医学会卫生统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统计学会委员。主编教育部“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医学统计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副主编《卫生统计学方法》,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参编《现代医学统计学》等10余本医学统计学教材和《医用高等数学》教材;发表40篇论文。参与国家“973”课题“环境医学相关生物资源库和ECP损伤一防御的信息数据库”。

288 评论

卷毛咕咕

赵红霞医生简介毕业于贵阳医学院医疗系、在三甲医院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二十年。擅长于高危妊娠、不孕不育,内分泌疾病及妇产科疑难危重病人的诊治,在处治产程及各种难产剖宫产,子宫全切、新生儿新法复苏等方面经验丰富,开展孕产期心理指导及遗传优生指导。在省、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获市级科研成果进步奖。王尼萍医生简介毕业于江西医学院医疗系,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编委,擅长妇产科危重症及疑难病症的诊治:包括妇科宫腹腔镜手术,阴式子宫切除术,宫颈癌的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及腹膜外剖宫产术,新生儿新法复苏等,对产科高危妊娠,头位难产的处理及妇科不孕症,内分泌疾病的诊治经验丰富。有20篇论文在省级及国家级杂志上发表,7项科研获市科技进步奖。汪玉芳医生简介毕业于南华大学临床医疗系,从事本专业工作十五年。对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有科学独到的处理方法。擅长妇产科的疑难病症的诊治,对不孕症的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妇科肿瘤的诊治,独立完成阴式手术、妇科良性肿瘤手术、妇科恶性肿瘤的广泛根治术及综合治疗;主持开展腹腔镜、宫腔镜手术近千例,开展推广无痛分娩及陪伴分娩。王明灿医生简介王明灿外科主任医师 教授 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医疗专业,在湖南医科大学第五临床学院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达二十多年。是中华外科学会会员,曾担任《中国普通外科杂志》编委。擅长普外科(包括腹腔镜微创外科),对肝、胆、胰消化道肿瘤以及甲状腺、乳腺等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手术临床经验丰富,造诣很深。周淑辉医生简介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中华麻醉医学会成员,省麻醉学会常务理事。从事临床麻醉、教学、科研工作20多年,有科研成果6项,有专业论文10多篇。对临床麻醉、疼痛治疗、重症病人的监测和抢救有很深的造诣。孙玉财医生简介毕业于吉林医学院,曾任吉林地区神经外科学术委员,从事脑外科临床工作十余年。擅长颅脑损伤、脑肿瘤、高血压脑出血诊治及各型颅内血肿的开颅手术,脑室引流及颅骨缺损修补术等。周亚军医生简介周亚军普外科肛肠外科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湖南中医学院医疗系,从事外科临床工作近二十年。湖南省肛肠外科学会,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擅长诊治普外科(肝胆胰腺外科、消化道疾病、甲状腺、乳腺疾病、腹腔镜微创外科)各疾病;尤其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外科(结、直肠癌、息肉,内、外痔疮、肛裂、肛瘘、肛门外生殖器尖锐、湿疣等)疾病方面,经验丰富,疗效显著。

296 评论

相关问答

  • 临床医学期刊简介

    设有:论著、综述、经验交流(临床研究、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临床检验、医学影像学、医院管理、教学园地)、调查研究、病例报告、护理园地(健康教育)等。

    傻喵喵123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国际临床医学杂志简介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答案如下: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国际临床与

    无敌幸运星1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贾敏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9年板中记载中国城市自杀率为4.82人/10万,农村8.58/人10万。题为《中国自杀率报告:2002~2011》的论文称,199

    青烟缭绕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简介

    刊名 :中国临床医学(《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主办 :复旦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上海市语种:中文开本:

    嗜吃福將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现代临床医学杂志简介

    张纾难,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 现任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呼吸科副主任。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常务委

    CHA1LUL1ANG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