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快手337
学术版稿约《中国全科医学》杂志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卫生部主管的国内首家公开出版发行的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本刊为旬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7-9572,CN 13-1222/R;邮发代号:80-258。本刊宗旨:研究中国全科医学发展的现状、特点和趋势;交流全科医学临床研究和临床实践经验;普及全科医学理论知识,全面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全科意识"。主要读者为基层广大医务工作者及从事全科医学的科研、教学及社区医务人员。�1、本刊设有栏目:述评、专家论坛、全科医疗专题研讨、论著、全科医学教育、全科医疗/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研究、社会热点问题研究、社会·行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调查研究、护理与康复、诊治思路、会诊与转诊、临床病例讨论、标准·方案·指南、用药指导、急诊急救、临床误诊分析与提示、全科医生技能发展、中医·中西医结合、全科医生知识窗等栏目。�2、对来稿的要求�(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练,层次清楚,数据准确,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论著、综述等字数一般不超过4000字,短篇不超过2000字。�(2)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3)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 动;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脚注于同页左下方。�(4)摘要:论著需附结构式中英文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四部分,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作者"等,中文摘要200字左右,英文摘要400个实词左右。�(5)关键词: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如"ATP"应标引为"三磷腺苷"。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空2个字。�(6)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7)图表: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本刊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则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8)统计学符号: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中位数仍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Sx;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υ;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等)。 �(9)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共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转行。�(10)参考文献: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期刊〕:作者�文题�刊名,年,卷(期):起页-迄页;〔专著〕:作者�书名.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专著中析出文献〕: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见:原文献责任者�原文献题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11)基金及获奖文稿:论文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本课题为××基金资助(编号××××)",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本刊设有科研基金项目"绿色通道",对基金项目论文优先刊用,并适当减免版面费。�(12)来稿格式:来稿要求字迹清楚,英文摘要及文献应隔行打印。特殊文种、上下角标符号、需排斜体等应予注明。本刊欢迎软盘投稿,请将打印稿和存有相应文件的软盘一同寄至编辑部。文件以纯文本格式存盘。�(13)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具备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14)根据《著作权法》,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来稿在接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接到回执后5个月未收到处理意见,可另投他刊。因本刊条件有限,恕不退稿,请自留底稿。�(15)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16)来稿须付稿件处理费30元,稿件确认刊登后需按通知数额付版面费。确有困难者可申请减免。稿件刊登后酌付稿酬,赠当期杂志2册。�3、本刊投稿指南�每本杂志都有其特定的办刊宗旨和读者对象,本刊定位于慢性病、老年病、常见病、流行病,院前急救以及预防、康复、保健、心理疾患,慢病监测与管理,全科医学教育,卫生服务管理。编辑部在初筛稿件时,首先看稿件是否符合本刊宗旨和主要读者对象的需要;然后再看稿件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与同类稿件相比是否有独到之处,内容是否符合本刊稿约要求等,据此来决定稿件的取舍。因此,不用的稿件不一定是劣质的,刊用的稿件应是优秀而且"对路"。所以,不属本刊范围的稿件,请勿投本刊,以免影响论文正常发表。来稿请寄:北京市南区右安门外西头条10号首都医科大学128信箱,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编辑部;邮编:100069;电话:;传真:;E-mail:zgqkyx@126�com读者版稿约《中国全科医学》杂志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主办的国内首家公开出版发行的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7-9572,CN 13-1222/R;邮发代号:80-348。《中国全科医学》(医生读者版)办刊宗旨:创新办刊理念,期刊与网络有机结合;提供临床医生与专家交流互动平台;传授医生临床诊治技能;介绍医学标准与规范。办刊方向:改变医学期刊的严肃面孔,打破医学领域的沉闷气息,力求科学严谨,有趣可读、易懂实用、亲切自然。刊物特点:每期一个主题,均以病例分析为经线贯穿始终,充分体现“易懂、实用、便于收藏”的特点。1. 主要栏目专家在线(专家面对面、今日我出诊、每期一课)、指南·标准·方案·共识、临床点拨(专病、讲述、经典病例、循证、临床决策、查房记录、误诊剖析、用药指导、中医中药)、前沿与进展、争鸣、全科医学频道(慢性病管理、急救快车、康复广场、全科医生诊室)、杏林百味(医生·患者、医生与社会、职业发展、医苑杂坛)、临床工具、双语专栏、医生信箱等。2. 来稿要求(1)医学知识类文章要求具有科学性,突出实用性,淡化理论,语言通俗易懂,所介绍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便于基层医生理解、掌握和运用。医疗人文社会类文章(包括交流)要求积极向上,具有启迪性,对提升基层医生的综合素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本刊主要强调文章对基层医生的实用价值,一般不接收研究论著式稿件。(2)来稿提倡原创。如果非原创,请注明出处。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3)一般不超过2000字(最多不超过2500字)。3. 收稿形式本版长期收稿,作者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邮寄方式将文章寄到本编辑部。本版部分内容将力邀相关领域专家做以专题讲解。同时跟踪报道、翻译、摘录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和信息,争取把实用性的医疗知识及时、准确、大量地传递给一线医疗工作者。4. 稿费来稿一经采用,我们将按照统一标准支付给您一定稿酬,以致谢意。5. 出版形式本刊录用的所有稿件,均以纸载体形式出版。本刊定位于提高基层医生的临床技能和知识更新。编辑部在约稿和筛选稿件时,首先看稿件是否对基层医生临床诊治有指导意义,然后再看稿件是否具有实用性,据此来决定稿件的取舍。因此,不用的稿件不一定是劣质的,刊用的稿件应优秀而且实用。本编辑部联系方式如下:《中国全科医学》(医生读者版)编辑部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右安门西街8号邮政编码:100069中国全科医学杂志分学术版和读者版,学术版对文章质量相对要高一些,偏向科研方面,读者版定位于提高基层医生的临床技能和知识更新。
角落里的镜子
是核心期刊可以去网站看看 可以去看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的网站中国全科医学共分3个版本 学术版 临床版和读者版,是北大核心期刊也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读者版在中国知网上都能查到读者版的邮发代号是80-684
libby131313
全科医生专科培训基地现状分析一、专业开设背景和经过1)背景我国卫生人才资源分布不均衡、结构失调且现行培养模式与需求不协调,过度集中在大城市和大医院,农村社区卫生人才短缺,总体素质不高,特别是全科医学人才严重匮乏,由此造成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医疗卫生发展不平衡,农村社区卫生发展严重滞后,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居民健康状况差距扩大。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做出了“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的重要决策。实现这一战略任务,加快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建设一支以全科医师为骨干的高素质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深入、健康、持续发展,是高等医学院校肩负的重任。根据这一特殊国情的迫切需要,我院审时度势,在卫生部陈竺部长的亲自指示、关怀和支持下,紧密结合我国当前现有国情和我院实际办学能力,顺应天时、地利、人和,创造性的提出了在临床医学专科起点的基础上培养定位于广大城镇社区和农村社区的全科医学教育,为广大农村和城镇社区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合格的实用型全科医生。2)经过(1)成立全科医学课题小组我院领导班子对该项工作高度重视,并为此专门成立全科医学课题小组,由一名副院长主抓该项工作,课题组成员是由我院的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业务骨干组成。(2)出外学习考察调研课题组分期、分批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徐州医学院等有丰富的全科医学教育经验的医学院校学习、考察,初步确立了适合我国国情和我院实际的专科起点的全科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对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的制订、师资培训、考核体系等方面也作了全面细致的调研。此外,课题组还明确分工,一部分成员深入到国内著名的多所三级专科医院(如北京友谊医院、复兴医院等)及其各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站点,调研全科医学生在专科医院和社区中心的临床实习及社区实践情况;另一部分成员则深入到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社区服务中心(站点)广泛调查,取得第一手资料,以本地状况作为缩影,初步掌握当前我国城镇社区和广大农村的卫生人才资源现状、老百姓的健康状况及其对卫生健康需求状况等(详见调查报告)。根据以上调研,课题组及时写出在我院开设定位于城镇社区及广大农村的专科起点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的可行性报告。课题组的各项调研工作得到了卫生部、省卫生厅领导和国内知名医学院校的相关专家以及我市卫生行政部门的高度评价和大力支持。(3)制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专家论证在最短的时间内,课题组集中集体的智慧与力量,精细安排,科学分工,密切合作,广泛调研,严格按照培养目标和全科医学教学、实践的思维理念,制订出教学大纲初稿,然后将初稿呈送到国内知名医学院校和卫生部的相关全科医学专家手里,全面、广泛地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后完成了第3稿。专科起点的全科医学教育在我国是一个全新的新生事物,尽管做了一些前期工作,也得到了国内相关专家学者和上级部门的高度评价和大力支持,但毕竟还处在最初的探索阶段。为了更加科学、严谨地办好这个创新性的专业,我院于2008年7月31日邀请了国内知名医学院校的教授、专家、学者及卫生部、省卫生厅和上饶市的相关领导来我院对我们的前期工作进行评估、论证,希望他们对我们的后续工作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此次论证会邀请了卫生部科教司孟 群司长;首都医科大学崔树起教授;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刘海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施榕教授;浙江大学余海教授;南昌大学袁兆康教授;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少浪教授;省教育厅聂威处长;省卫生厅李志刚处长。论证会的召开非常成功,得到了新闻、媒体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更得到了参会的各位教授、专家和领导们的高度评价和一致认可。当然,各位专家、教授也对我们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内容提出了许多中肯而宝贵的意见,现在,课题组根据专家、教授们的意见和建议,正在进行第三稿的修订与完善。二、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以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为中心,按照长远发展与当前需要相结合和实事求是,突出重点,分类指导,逐步完善的原则,以毕业后全科医学教育为核心,以师资培训和岗位培训为重点,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到2011年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市实际较为完善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数量充足的以全科医师为骨干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为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二)发展目标坚持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向个人、家庭与社区提供连续、综合、便利的基本卫生服务为目标,建立起适应我市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立足于社区,为广大居民提供基本卫生服务,能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开展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高素质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三)具体任务1、2009年,构建全科医学教育的基本框架。建立市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和各区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站、临床培训和社区培训基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2、2010年,初步建立和完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加强市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临床和社区培训基地建设探索培养高素质全科医师的有效途径和模式,然后逐步总结推广。3、2010-2012年,完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1)制定全科医学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编写讲义、教材和实验指导围绕建立以农村社区为导向的全科医学教学教育模式的总目标,项目组成员集体讨论,制订出符合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要求的较完善全科医学教学课程设置及各课程(包括实习)教学大纲的编制;并编写授课讲义和实验指导;进一步编写专科层次全科医学教材。2)全科医学教学方法改革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采用多种形式的讨论法,如专题小组讨论法、选题小组讨论法、以问题为中心的小组讨论法等;讨论学科与学科、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的沟通与跨越;提高学生“六位一体”全科医疗服务能力,同时通过讨论了解方案实施碰到的新问题并及时解决。3)建立全科医学见习和实习教学基地建立固定的全科医学见习和实习教学基地,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实践教学考核制度确定考核项目;制定考核与评分方法,进行考核评价。4)进行全科医学教学计划和大纲的专家论证邀请有关专家和领导进行全科医学论证和教师培训。5)进行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和进修学习工作联系首都医医科大、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来我院培训师资。6)进行上饶市基层卫生人力资源和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7)赴有关院校和社区考察并写出考察报告和向卫生部请示报告和可行性报告。三、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具体措施1)改革培养目标与能力要求:以培养具有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职业道德,“下的去、用的上、留的住,干的好”的农村社区实用型全科医学人才为目标。其专业能力要求为: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全科医疗的诊疗思维模式,具备对社区常见、多发病、传染病健康问题和疾病的防治能力,能够运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社区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为一体的卫生服务,达到全科医师岗位的基本要求。2)革新培养模式:根据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将过去那种学校教育加医院实习的培养模式改为:80周在校教育+二级以上医院见习4周+医院轮科实习40周+防疫站6周(防疫科和卫生科)+社区实践6周3)优化课程设置:根据面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不要求学生有十分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我们通过减除与基层临床意义不大的公共基础课(物理、化学、细胞生物学等)和压缩公共基础课(两课、英语)就节剩出230课时用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同时根据“六位一体”功能要求增设预防、保健与健康促进等课程。见附表,经优化设置后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所占必修课程的比重分别为、和,而本科院校对应的比例分别为、和;且专业课程无论从门数和时数与本科院校相差不大,这样就从学时上保证学生的专业能力与质量。4)改革教学内容增强实用性:根据农村社区全科医师的能力要求重新编写教学大纲和教材(讲义)。删除基础课程中与基层社区卫生工作无太大实际意义的临床反复验证性实验内容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试验等等,增设三大常规检查、心电图机、快速末梢血糖测定、常见病X片拍摄等临床实用操作实验;现行教材中相互重复的内容则在某一课程中单独讲述,如现行内科教材中已讲水、电解质与酸碱失衡,则在外科学教材中避免重复出现等等;新教材(讲义)编写中强调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防治;这样精编实用性的教学内容确保了学生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5)改革教学手段:将现行团队合作式教学形式逐渐过渡到全科复合型师资完成教学,借鉴国内兄弟省市的经验,不脱离医学教育特点,充分利用学生的社区医疗背景探索榜样学习、合作学习、角色扮演、录像录音、直接应诊、示范教学、摹拟教学、讨论式等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6)强调医疗实践技能:请参加过全科医学师资培训或参加全科医师骨干培训的临床医师进行临床各科专业授课和实习带教,重点培养学生症状为导向的诊疗模式、常见病、多发病和传染病的诊断、鉴别诊断、防治原则和转诊指征;常见急症的处理原则和院前急救的基本知识;不片面寻求医技上的高、新、尖。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全科医学诊疗思维,避免在临床实习教育中走专科医生培养的老路;同时使学生不好高骛远,精力集中于农村开展得起来的医疗卫生服务技能学习。7)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建立全科医学培训网络建立“上饶市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挂靠在卫生部医学培训中心,负责全市全科医学教育师资和管理人员、全科医师、社区护士的培训工作;负责指导各区培训站的培训工作;协调全科医学各临床和社区培训基地的工作;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全科医学临床培训基地主要设在二级甲等或以上医院,社区培训基地主要设在一级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区级预防保健机构。形成以市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为龙头,各区培训站为骨干,各临床及社区培训基地为基础的功能完备、分工合理的全科医学培训网络。8)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全科医学教育的关键,也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制定师资培训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培训。吸引一批热爱全科医学事业、有基层工作经验、在临床学科中有一定建树的专家,经过必要的全科医学知识培训后充实到师资队伍;同时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有计划地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深圳讲学,或选送人员赴国外或先进省市学习进修,多渠道多形式地进行师资培训,以尽快建立起一支数量充足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四、师资培训师资是教学成败的核心和关键,由于我院是首次开设此专业,师资匮乏是教学的最大瓶颈,也是当前面临的最大困难,师资培训刻不容缓、势在必行!在卫生部科教司孟群司长的关怀和引荐下,我院全科医学课题组请来了以首都医科大学原教务处长、现任卫生部培训中心副主任崔树起教授为首的包括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南昌大学等全国知名医学院校的全科医学专家、教授来我院进行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并对学员进行严格考核,我院71名专业教师成绩合格,获卫生部全科医学师资培训证书。五、专业特色与课程体系改革我院开设专科起点的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具有以下特色:1、下得去、留得住:规范化培训的医学本科生不愿下农村社区,而专科出身的全科医学人才愿下基层。2、周期短:本方案只用3年。3、投入少。4、用得上:针对县乡常见病、多发病及慢性病防治的课程设置改革和临床医疗技能的培养,使学生有相对较强的动手能力。5、 熟练掌握全科医疗的诊疗思维模式。1)课程体系改革针对在如此短的时间内(136周)能否培养出让农村社区人民放心、信任、满意的全科医生?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根据面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不要求学生有十分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我们大大删减和压缩了与临床关系不大的专业基础课(物理、化学)和公共课(两课、英语)。删除专业课中与基层社区卫生工作无实际意义的实验内容,增设如血、尿、便三大常规检查,心电图机、快速血糖测定仪等操作,常见病X光片拍摄等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实验。2)除传授常用的临床技能外,还重点加强社区预防保健、社区急救、社区护理、农村社区卫生管理等工作能力和全科医学理念的培养。运用全科医学的思维理念,重点培养学生养成以症状为导向、以体格检查为重点的全科医学诊疗思维习惯。按全科医生的要求掌握农村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和传染病的诊断、鉴别诊断、防治原则和转诊指征,掌握临床常见急症的处理原则和院前急救的基本知识,不片面寻求医技上的高、新、尖。3)招生状况通过前期一系列工作,2008年我院已被省招办获招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的招生计划,截止目前,报名就读该专业的学生人数已逾230余人,大大超过了省招办下达的计划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从其他专业强烈要求转到该专业来的,这说明很多学生及家长非常看好这个专业的前景。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1)招生计划及就业模式与当前的国家政策的衔接、配套问题这一点最重要,也是作为纯教学单位的学校无法解决的问题,必须要有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来保证学校进行全科医学教育的延续性。建议各地政府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根据各地对全科医生的具体需求,制定订单式(定向)计划,委托学校培养,毕业后定向到具体单位就业,政府必须要保证这些毕业生毕业后的合理待遇,确保“留得住”。这项政策在浙江、上海、北京、深圳等发达地区已经全面铺开,这应该是今后几年发展我国基层卫生医疗事业的一种可取的经验和趋势。2)全科医学理论、临床与社区师资培养问题专科起点的全科医生培养的成败的关键和核心在师资,学校应该着力重视全科医学各项师资的培养。由于我院是第一次开设这个专业,无论是理论、临床还是社区的全科医学师资,都是一片空白。我院依据理论师资培养先行、临床和社区师资培养并重的原则,先分步夯实理论师资,再根据专业特点加强临床师资和社区师资的培养,切实做到分期、分批、分层次地推进全科医学各项师资的培养工作,培养过程中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3)临床与社区实践基地建设问题要培养出适应广大农村和城镇社区的“下的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全科医生,光有理论和师资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有实践的场所,在某种意义上说,丰富的实践才是“用得上”、“干得好”的唯一途径。因此,学校一定得有自己的临床教学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我院必须要建立自己的临床教学医院或者和三级以上医院合作,派出自己经过正规培养的临床师资到该医院带教,也可邀请该院的相关医生参加规范的临床师资培训。至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设立,由于投入不会太大,我院打算近期开始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建立一至二个相对完善的、独立的社区实践基地,重点用于今后临床和社区教学过程中的社区见习。当然,能够争取到政府、机构或私人的资助也不失为一种意外的收获。5)教材(讲义)编写问题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托,是否有一套科学、实用的教材是决定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由于我院是首次开设专科起点的全科医学教育,没有现成的教材可使用,市面上全科医学的教材几乎都是本科起点的或者是与全科医学相关的教辅或培训教材。因此,编写一套与专科起点的全科医学教学大纲相匹配的教材及教辅教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而严峻的课题。我院拟采取“三步走”的方案解决这一问题,第一步,先选择一套相对较科学、严谨、内容翔实的本科教材作为我们的临时教材,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吸收和总结经验。第二步,要求任课教师在使用临时教材教学过程中,同步编写适合于专科起点的全科医学教学大纲的授课讲义,以后逐渐过渡到使用自己编写的讲义授课。第三步,经过2~3年的时间,不断对自主编写的讲义修改、完善,待条件成熟时由教学部门统一组织相关教师编写一套专科起点的全科医学教材。6)毕业后继续教育及培训问题我国现在及今后的一段很长时间内的全科医学教育还主要是集中在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上,全科医学教育强调的是终身教育。因此,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所推行的学历教育只是全科医学教育的一个起点,或者说是全科医生的启蒙教育,学校作为一个教育部门,理所当然地要配合国家和政府,就全科医生的毕业后继续教育和培训贡献自己的力量。我院将群策群力,积极主动和上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取得密切联系,尽快建立自己的全科医学继续教育和培训中心。并力争把我院培训中心办成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专科的全科医学教育及培训基地或中心。7)学科发展与完善问题(1)积极推进科研工作本着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的原则,积极走出去,科学引进来,争取以全科医学为突破点,以校刊正名为契机,激活科研工作,力争在五年内成立全国的专科起点的全科医学教育的专业学术委员会。并以此为先导,全面调动我院崇科研、尚学术的积极氛围。(2)加强与国内外兄弟学校交流与共建遵循学校教育的发展规律,改变思维观念,走出去,引进来,积极加强与国内名校和国外高校的沟通与交流。包括:学术交流、人才互动、科研合作、联合办学、学科共建等。(30升格为本科专业经过若干年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当条件具备时,可以考虑升格为本科专业。综上所述,我院专科起点的全科医学专业是在卫生部、省卫生厅、本市政府等领导和国内知名医学院校的专家、教授们的关心和支持下开设起来的,它是个新生事物,需要国家和政府的相应政策的支助和扶持,需要我院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也需要全社会的热心关注与支持。我们希望,通过我院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全省、乃至全国此类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经验和参考。
有。中国社会医学杂志的邮箱有自动回复。《中国社会医学》杂志是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的统计源期刊,是一本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双月刊。它的出版地区是湖北,国际刊号
1983年武汉医学院本科毕业,1986年同济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91年获WHO奖学金赴美国Iowa大学学习两年。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
学术版稿约《中国全科医学》杂志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卫生部主管的国内首家公开出版发行的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本刊为旬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7-9
学术版稿约《中国全科医学》杂志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卫生部主管的国内首家公开出版发行的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本刊为旬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7-9
怀着满心的喜悦与祈盼,终于迎来医学会的隆重开幕,你需要相关的医学会的开幕演讲资料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推荐医学会开幕致辞稿,希望你喜欢开幕式领导致辞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