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88

素手宛花
首页 > 医学论文 > 水稻黑条矮缩病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晃晃悠儿

已采纳

2001年,一种新的水稻病毒病在我国广东省阳西县被发现,其症状虽与水稻黑条矮缩病类似,但由于该地区并无水稻黑条矮缩病毒传毒介体(灰飞虱)的分布,且病害症状与水稻黑条矮缩病略有不同,即该感病植株出现高位分蘖及茎节部形成倒生须根。经分子生物学鉴定,此种新型病毒病病原基因组S9、S10两个片段全长核苷酸序列无论在核苷酸组成、末端序列及基因排列上均具斐济病毒特征,但其与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10相应片段核苷酸同一率为80%左右,在当时此病原病毒被认为是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一个新株系或变种。随后周国辉等人通过研究该病原病毒粒体形态、所致水稻细胞病理学特征、自然寄主范围、传毒昆虫种类及其传毒特性、病毒基因组特性及电泳图谱、病毒基因组S9、S10序列后,认为该病毒应为呼肠孤病毒科斐济病毒属第2组的一个新种,暂定名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SRBSDV) 。2002年至2008年期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主要在华南局部地区为害 。2009年,湖南、广东、江西等9省(自治区)水稻受害面积超过30万公顷。2010年,受传毒介体多、毒源充足等因素影响,该病发生明显重于2009年 。在我国广西、广东、江西、湖南、福建、贵州等多个省份呈突发加重趋势,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中国该病发生面积在133万公顷,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

260 评论

Itisgoodtoforget.

摘 要: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引起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是当前水稻、玉米上的最重要病毒病之一,其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文章通过对其发病原因的分析,提出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黑条矮缩病;流行规律;防治指标;监测预警;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3-0155-02 水稻黑条矮缩病(RBSDV)是由传毒媒介灰飞虱Laodelphaxstriatellus传播所致,治虫防病是目前防治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防治该病应以控制灰飞虱种群数量增长为首选目标,把带毒灰飞虱尽可能地扑灭在迁移到水稻秧苗进行传毒侵染之前。 1 发病症状 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均能发病,发病盛期在分蘖期,病株表现浓绿矮缩,叶片僵直、粗硬,叶背的叶脉和茎秆上有短条瘤状突起,该突起在发病初期呈蜡白色,后变为黑褐色。拔节期发病,剑叶短阔,穗颈缩短,不抽穗或穗小,结实率低。 2 发病原因 寄主范围广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危害水稻、大麦、小麦、玉米、高粱、看麦娘、早熟禾、稗草、马塘等20多种寄主。稻、麦、看麦娘、稗草和马塘等是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和灰飞虱的共同合适寄主,在田间病毒均可通过灰飞虱相互辗转传播,互为毒源寄主和被感染寄主。 大量种植感病品种 由于该病出现时间不长,目前生产上缺乏抗病品种,因此通过种植抗病品种控制病害流行缺乏基本条件。 肥水管理不当 氮肥使用过量,秧苗过嫩过绿,植株抗病性差,易导致灰飞虱传毒发病。 抗药性强 由于灰飞虱是广东越冬的害虫,没有抗药性稀释现象,而且除了来自化学药剂选择压力外,还有来自田间防治其他水稻害虫的药剂压力,长期、单一、频繁的使用某种药剂会加速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防治意识薄弱 广大农户对这种新病害的认识不足,预防意识淡薄,缺乏防治的主动性。常常是不见危害不防治,见到危害乱用药,严重降低防效。 施药技术不到位 一是施药时间不当,影响防效;二是施药机械落后,稻区绝大多数农户主要用工农16型手动喷雾器,“跑、冒、滴、漏”现象严重,雾化性能极差,靶标着药量少,造成农药利用率低;三是兑水量严重不足,农户普遍每667 m2施药液2桶,兑水不足30 kg,导致防效下降;四是主要防治适期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如遇连阴雨天气,贻误了最佳防治时机。 耕作栽培措施不利 早播栽及套播田块发病重,就雷州范围来看,播期早的地区发生黑条矮缩病明显重于迟播地区,移栽稻3月初播种,发病比较严重,平均病株率25%左右,发病严重田块病株率将近64%;发病较轻,平均病株率15%左右;直播稻播种期在3月上中旬,发病最轻。主要原因是,6月5日左右是雷州地区1代灰飞虱成虫迁移高峰期,而此时早播稻田在3~5叶期,正处于最易感病时期,大大提高了秧田发病率,流行风险进一步加大。另外,水稻前期偏施氮肥,造成植株旺长、叶色浓绿,利于灰飞虱群集危害,传播病毒,特别是长期深水灌溉田,稻株根系活力差,抗逆性下降。 3 治理对策 采取“切断毒链、治虫防病、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后期”的策略。推行“抗、避、断、治”综合防控措施,以降低灰飞虱发生的数量和传毒风险,预防或减轻病害发生。“抗”就是选种抗(耐)病品种;“避”就是抓好栽培管理;“断”就是阻断毒源;“治”就是治虫防病。同时强化宣传培训,普及科学防控知识和预防技术,提高植保服务水平和广大农户防控的主动性,提高诊断鉴定和治虫防病技术,严防水稻黑条矮缩病大范围暴发流行。 推迟播栽期 大力推广旱地育秧技术,在适宜播种期内,适当推迟水稻播栽期,以避开一代成虫迁入秧田和早栽大田高峰期,减少一代灰飞虱成虫传毒几率。对常规水育移栽稻和抛稻,播种时间应控制在3月10日后,集中连片,便于管理和灰飞虱统一防治。 切断虫源 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田埂边、沟边、渠边“三边”杂草,减少虫量及水稻黑条矮缩病毒过渡寄主。有条件的地区,水稻播种后,应用防虫网或无纺布进行秧苗全程覆盖,阻断灰飞虱迁入秧田传毒危害。及时拔除田间病株,减少田间毒源。同时,要注意科学施肥,尽量多施有机肥,适当控制化肥用量,增施磷钾肥及硅肥微量元素肥料,促使水稻健壮生长,增强植株抗病虫能力。 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病品种,淘汰感病品种,实施主动抗病。 (2)实行统一播期,有利灰飞虱的防治,灰飞虱传毒几率就越小,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程度就越轻。 (3)加强肥水管理,合理进行肥水运筹,秧田期适当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及生长调节剂,培育老健秧苗,增强植株抗病性;大田水稻分蘖期要针对不同苗情,分类促控,促进苗情转化,提高植株抗病力。 (4)合理布局,轮作换茬在发病田块实施水稻与旱地作物等非寄主作物的水旱轮作,可明显减轻翌年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病程度。 (5)清洁田园防除秧田和大田田边、田内杂草,恶化灰飞虱生存环境,减少过渡寄主,从而减轻发病程度。同时抓好应急补救措施,在水稻栽后发病初期要及时拔除病株,并就地入泥掩埋,然后从健丛中掰分1/2分蘖或将储备秧苗移栽在拔除病株留下的空穴中,同时要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早发,保证有效分蘖数量及有效穗数,可促使稻苗恢复群体生长。重病田及时翻耕改种以减少损失。 化学防治 (1)全面开展药剂浸种、拌种结合水稻种传病害防治,大力推广10%吡虫啉+丰立得25 g兑水约6 kg浸稻种4 kg左右,浸泡12 h,取出后直接催芽、播种;拌种处理要求在种子催芽露白后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 g,先与少量细土或谷糠拌匀,再均匀拌1 kg种子即可播种。 (2)秧田防治加强秧苗期管理,狠治秧田一代灰飞虱成虫。于5月底至6月初于一代灰飞虱成虫迁入高峰期开始防治,每667 m2使用25%吡蚜酮20~30 g兑适量的水喷雾。以后每隔5 d防治1次,施药持续至移栽前2~3 d施最后1次“送嫁药”,做到带药移栽。 (3)大田防治适期防治大田前期灰飞虱。同时发病初期在防虫的基础上,喷施抗病毒药剂。一般在移栽后5~7 d,结合稻纵卷叶螟、二化螟进行防治,每667 m2用40%新农宝80 mL或广治75 mL+31%病毒康40 g(或50%灭菌成60 g等抗病毒药剂)兑水30~40 kg均匀喷雾。隔5~7 d再喷1次,连续防治2~3次,可明显减轻发病危害程度。 (4)注意施药技术一定要加足水量,药液要喷洒到稻株基部,严禁去掉喷头直接在稻株上部喷,有条件的地方最好改单家独户防治为群防统治,采取统一时间,用弥雾机统一防治,确保全区域有效控制。同时要注意农药的安全使用及交替用药,应将不同种类、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如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等种类农药或特异性农药交替使用,或将不同作用机理的两种药剂进行混用,以延缓灰飞虱抗药性产生。 参考文献: [1]李莉,王凯学,王华生,覃保荣.几种常见水稻病毒病识别及综合防治技术要点[J].广西农学报,2010(06). [2]曹杨,高必达,李有志.水稻病毒介体昆虫及其传毒能力研究进展[A].华中昆虫研究(第6卷)[C],2010. (编辑:尤俊丽) The Causes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Disease Mo Huayang Abstract: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of RBSDV)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disease is the most important virus disease in rice, corn, one widely distributed in China.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its causes, the article proposes specific measures for agricultural control and chemical control. Key words: black-streaked dwarf disease; popular rule; prevention indicators;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352 评论

刘阿奔好运来

水稻黑条矮缩病(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disease)是一种由飞虱为主要传毒介体,在我国南方稻区广为发生流行的一种水稻病毒性病害。该病害在我国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初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病害在越南和我国南方稻区发生面积迅速扩大、危害程度明显加重,尤其是2010年造成了多点成片田块颗粒无收,对我国水稻生产造成巨大威胁。

259 评论

相关问答

  • 水稻恶苗病流行论文

    (1)水稻恶苗病。发病规律和传播途径:水稻恶苗病的病菌在谷粒和稻草上越冬,次年使用了带病的种子或稻草,病菌随着种子萌发而繁殖,从秧苗的芽鞘或伤口侵入,引起秧苗发

    怀念旧莳光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关于水稻胡麻斑病的论文

    1、播种前,使用56℃温水浸种5分钟,或使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2天。2、秧苗移栽前3-5天,每亩地喷施60kg的20%三环唑600倍液。

    最爱尛草莓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水稻根结线虫病论文

    这种虫子只会在肮脏的环境生存,只要保持田地的清洁从就不会滋生。

    Kiwi琪薇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论文检疫

    1.产地检验在国内调种引种前,尽量到产地作实地考察,尤其在孕穗抽穗期,对繁种田块作产地检疫,根据症状就能确认,十分有效且完全必要。明胶液化 一 +牛乳培养 一

    后来后来510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水稻稻曲病论文

    水稻种植防病稻瘟增产分析农科论文 一、试验的设计 水稻在本田的生育过程,分为营养生长期(包括返青、分粟)及生殖生长期,或简称“长苗期”及“长穗期”。一般把“幼穗

    xiaoyimoon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