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03

欧罗百利
首页 > 医学论文 > 肝性脑病机能实验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乐调人生百味

已采纳

氨中毒学说在上一世纪已有人提出,经过近百年来的大量研究,氨中毒学说受到普遍重视,至今该学说在某些肝性脑病的发生机理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其根据主要有:①肝性脑病患者血及脑脊液中氨增多;②动物被注入铵盐后陷入昏睡,给肝硬化患者口服铵盐,引起与肝昏迷相同的症状;③采取降血氨的措施可使患者从昏迷中清醒。血氨增高以后,随血流到达脑组织的氨增多,传统的看法是氨与脑内α-酮戊二酸结合,生成谷氨酸及谷氨酰胺,使α-酮戊二酸消耗,而血脑屏障又阻碍了血中α-酮戊二酸进入脑组织,这样使脑内α-酮戊二酸减少,三羧酸循环发生障碍,脑组织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供应而发生功能紊乱甚至昏迷。根据这个原理,临床上应用谷氨酸钠(或钾)治疗肝昏迷,它可以和氨结合成谷氨酰胺,以降低血氨,有一定疗效。然而也有报告肝性脑病时血和脑脊液中α-酮戊二酸并没有减少,故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原理尚待进一步探讨。氨增多刺激大脑边缘系统异常的兴奋,可能是肝性脑病时出现精神症状的原理之一。 γ-氨基丁酸是中枢抑制性神经递质,它由谷氨酸经脱羧酶作用形成,形成的γ-氨基丁酸又经转氨酶作用而分解。有报道氨抑制γ-氨基丁酸转氨酶,结果γ-氨基丁酸蓄积,出现中枢抑制和昏迷。也有人认为,谷氨酸脱羧酶的辅酶磷酸吡哆醛,在脑中由吡哆醛和ATP生成,氨中毒时可能生成不足,以致γ-氨基丁酸生成减少,使肝性脑病患者出现抽搐和躁动症状。因此认为,对于兴奋型肝性脑病患者宜应用γ-氨基丁酸,以解除抽搐躁动症状。同时γ-氨基丁酸可以与氨结合,形成γ-氨基丁酰氨,起到对氨的解毒作用。体液pH值正常时,氨约有98%以氨离子(NH+4)的形式存在。NH+4因带正电荷,不易通透。在肝性脑病时,可以是由于血氨升高刺激呼吸中枢引起通气过度,导致呼吸性碱中毒;也可以是长期使用利尿剂、大量输葡萄糖或呕吐等引起的低血钾导致的代谢性碱中毒。碱中毒可加强氨的毒性。此外,细胞内外之间的pH梯度暂时增加(细胞内pH较细胞外为低),也有利于氨弥散入神经细胞,因而碱中毒能加强氨的毒性,加重肝性脑病。此时纠正低血钾和碱中毒在减轻氨对肝性脑病的毒性作用上有一定意义。

199 评论

一起团购呀

血氨增多时,血氨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的氨增多,而脑内氨浓度的升高主要引起:1.能量代谢受干扰,ATP消耗增加和因三羧酸循环受影响而使ATP的生成减少,造成脑内ATP供应不足;2.通过对谷氨酸代谢和丙酮酸代谢的干扰,改变了脑内某些神经递质的浓度和相互平衡关系。由此而扰乱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机能。

164 评论

金色年华119

①干扰脑组织的能量代谢:由于a-同戊二酸被大量消耗,三羧酸循环速度减慢。同时,谷氨酰胺的形成又消耗了ATP,脑组织因ATP生成减少而发生功能紊乱。②干扰神经递质间的平衡:脑内兴奋性递质降低,制性递质升高③干扰神经细胞膜正常离子转运。

302 评论

相关问答

  • 病生实验肝性脑病论文

    一. 实验目的 1、学习制备肝功能不全的动物模型的方法. 2、理解苯乙胺在肝性脑病发生中的作用并探讨其抢救治疗的措施. 3、观察肝性脑病

    Romy莎莎mei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家兔肝性脑病实验论文讨论

    分析讨论1.分析各组所得的结果,分别复制了何种动物模型?可得出什么结论?共复制三个模型:(1)生理盐水对照组:结扎肝脏大部分血管,小肠注射生理盐水(2)肝性脑病

    珍珍zero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肝性脑病实验论文

    一. 实验目的 1、学习制备肝功能不全的动物模型的方法. 2、理解苯乙胺在肝性脑病发生中的作用并探讨其抢救治疗的措施. 3、观察肝性脑病

    凯凯妞妞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肝性脑病病生实验论文

    实验讨论与分析1假手术的目的: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的不同点是其肝叶健全,即肝功能健全。主要用于对比证明肝对氨有解毒作用,由实验结果可见肝功能不全的家兔对氨的解毒作用

    蛋糕上的草莓1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兔肝性脑病实验论文

    一. 实验目的1、学习制备肝功能不全的动物模型的方法。2、理解苯乙胺在肝性脑病发生中的作用并探讨其抢救治疗的措施。3、观察肝性脑病的症状。4、

    莮Renissodifficult 1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