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33

WHMooooooooo
首页 > 医学论文 > 英国医学杂志人物名字大全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阳光明媚1618

已采纳

赵以成,字泽如,曾用英文名Chao Yih-Chang。1908 年2月13日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父亲原是矿工,为人精明强干,酷爱读书。后来,父亲因炸山受伤,耳朵失聪,因此失去采矿的工作,遂以编售斗笠为生。虽然家境贫寒,父亲依然竭尽全力供子女上学,对子女的家教也十分严格。赵以成幼时在离家不远的华英小学读书。1922年7月,他考入厦门寻源书院。他在校生活简朴,勤奋学习,一直被评为优等生。1926年6月,赵以成考入福州市岐山的福建协和大学医科班,这是当时福建省惟一的医科学校。1927年,他转入北京的燕京大学医学预科班。1929年6月,他从燕京大学医学预科班毕业,获燕京大学理学士学位。同年7月,他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他成绩优秀,对外科最感兴趣,曾获外科荣誉奖。1934年6月,他从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赵以成毕业后留校工作。当时,北京协和医学院实行院校合一。他先担任普通外科住院医师、助教,并先后在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矫形外科、耳鼻喉科、泌尿科、肿瘤科、病理科、精神科等轮转,担任各科住院医师。他在此时已能做迷走神经切除术、胃肠切除术、血管吻合术、神经吻合术等手术,并著有“实验性纤维性收缩造成的肠道狭窄”、“一种胃肠道灭菌的吻合新技术”、“化脓性中耳乳突炎的颅内并发症”、“颅骨骨折”等论文。两年后,他因神经外科手术技巧纯熟而被评为神经外科研究员和神经外科住院医师。1938年,他获得洛克斐勒奖学金。同年12月,到加拿大蒙特利尔神经病学研究所(Montreal Neurological Institute,世界最杰出的神经外科机构之一)为访问学者,在神经外科专家潘菲尔德(Wilder Penfield)教授的指导下研究神经外科。潘菲尔德的渊博知识、手术技巧、管理能力、研究精神、丰富的经验、有效的教学方式、流畅的文笔、对体育的兴趣、好客和热忱的作风给赵以成很大的影响和激励。赵以成受到潘菲尔德一家的热情接待,他们之间也建立了长期的友谊。1939年,他与来自美国波士顿的汉弗莱斯及潘菲尔德研究成一种特制胎膜,用于防止开颅术后或脑外伤后脑组织与脑膜的粘连,研究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1940年的British Medical Journal(《英国医学杂志》)上。随后,蒙特利尔神经病学研究所向赵以成颁发了研究员证书。1940年1月,赵以成离开加拿大回国,途中赴美国8所神经外科中心参观考察,广泛了解国际神经外科的发展趋势。回到北平后,他继续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1942年12 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北京协和医院被日军占领。赵以成先在北平开业。1943年,赵以成夫妇与3个孩子迁居到天津开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赵以成被聘为河北医学院名誉教授和天津市立总医院神经外科顾问。当时,全国专门从事神经外科工作的只有赵以成一人。1951年,他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1952年,在天津市立总医院建立包括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的脑系科,赵以成担任科主任。过去,神经外科疾病多由普通外科医师处理,天津市立总医院的神经外科单独建科在全国还是首例,与美国神经外科独立建制相比晚了一代人的时间。同年,天津医学院成立,天津市立总医院改为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赵以成担任神经科(包括神经外科)主任、教授,李光担任副主任,科室成员有薛庆澄、方都等。王忠诚也到该科工作。1954年,北京医学院建立神经外科,聘请赵以成担任科主任和教授。同年,中央卫生部要求他在北京同仁医院建立神经外科。1955年1月,原苏联基辅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神经外科专家阿鲁秋诺夫(Apyтюнoв)访问中国。他参观了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的脑系科后,建议在北京建立神经外科研究机构。1955年,赵以成到北京同仁医院建立神经外科,任科主任兼北京医学院神经外科教授。这是北京第一个神经外科,也是全国第一个与神经内科分开的独立的神经外科。他让自己的第一个学生薛庆澄留在天津,第二个学生王忠诚随他到北京工作。1955 年,北京医学院的神经外科迁至同仁医院。1959年9月,同仁医院的神经外科迁至宣武医院,赵以成担任宣武医院院长兼神经外科主任。1960年3月,宣武医院建立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BNI),他又担任所长,王忠诚任副所长。建立了神经外科之后,宣武医院发展成为以神经外科为重点的综合性医院。后来,他将宣武医院的神经外科分为几个专业:肿瘤、创伤、儿童神经外科以及杂症(miscelaneous),包括设备精良的神经病理、神经生理、神经生物化学、神经解剖以及组织培养实验室。赵以成在北京、天津两地均担任重要职务。

282 评论

thomas0488

梅里克认识了杂耍戏院里的一位喜剧演员以及戏院所有人山姆·托尔(SamTorr)。梅里克写信给托尔,托尔来到济贫院看望梅里克。托尔决定他可以展出梅里克来赚钱,为了保证梅里克的新颖,他得开始巡回展示。为此,他组织了一批人来照料梅里克。在1884年8月3日,梅里克离开济贫院开始了新的职业。表演主持人给梅里克取名“象人”,并宣传他是“半人半象”(Half-a-ManandHalf-an-Elephant)。他们在东米德兰兹巡演,包括莱斯特与诺丁汉,在前往伦敦过冬之前,乔治·希区柯克(GeorgeHitchcock)(梅里克的旅游表演主持人)联系到了一位故友,表演主持人汤姆·诺曼,诺曼是伦敦东区的一家戏院里的所有人,其戏院是来展出奇人奇事的。还没有见面,诺曼就同意来照料梅里克,同年11月,希区柯克陪着梅里克来到伦敦。 当汤姆·诺曼第一眼见到梅里克,被他的外表感到担忧担心其恐怖的外表可能不会太有噱头。但他还是在白教堂路的一家空店后面展出梅里克。梅里克只有一张铁制的床及床帐来保留自己的一点隐私。诺曼观察发现梅里克总是坐着睡觉,头搭在膝盖上。他的头过大以至于不能让他睡觉时躺下,正如梅里克所说,醒来时脖子“就像断了一样”。诺曼用了些希区柯克制作的海报装饰了门面,描绘着是个半人半象的怪物。《约瑟夫·凯里·梅里克自传》一书出现了,其中记载着梅里克的日常生活。这个自传,无论是否是出自梅里克之手,提供了一个精确的梅里克生活的写照。其中记录的梅里克的生日有误,在他一生中,也不清楚自己是何时出生的。诺曼召集了观众,带领着他们进了店内,解释道象人“不是来吓你们,而是来取悦你们的。”拉开帘布,他让那些观众近距离观察梅里克,一边说着关于梅里克母亲发生的意外。 象人演出并不出彩,主要的收益来自于卖出梅里克的自传。梅里克把他的所得存起来,希望能给自己买间房子。梅里克表演所在的店的对面正好是皇家伦敦医院的所在地。院内的许多医师与学生常常造访此店,对梅里克充满好奇。其中一位准住院医师名叫雷金纳德·塔基特(ReginaldTuckett)像其同事一样,塔基特被象人的畸形所吸引并将其告诉了他的资深同事弗雷德里克·特里夫斯。弗雷德里克·特里夫斯在当年11月第一次私下看望了梅里克。特里夫斯在其1923年的回忆中想起梅里克是“我见过长得最恶心的人……我从未遇见过如此畸形,如此形单影只的人。”。这次会见没超过15分钟,特里夫斯就回去工作了。当日晚些时候,特里夫斯让塔基特来到商店询问梅里克是否愿意来医院接受验察。诺曼与梅里克同意了。为了不引起注意,梅里克身着黑色的披风,戴着可以遮住面部的帽子,由特里夫斯租的出租马车接送。 在医院,特里夫斯发现梅里克“害羞,困惑,非常害怕,并且明显地自惭形秽”。出于这一点,特里夫斯认为象人是“弱智”。他测量梅里克的头围为36英寸(91厘米),右手腕围12英寸(30厘米)和一根手指5英寸(13厘米)。他记录道梅里克的皮肤被乳突淋瘤覆盖,并且有难闻的味道。皮下组织显得脆弱且松弛。右手臂和双腿骨头畸形,头骨畸形非常明显。梅里克虽在1882年接受了嘴部的整形手术,梅里克的言语勉强才能被理解。他的左胳膊与手,虽小但并未变形。他的阴茎和阴囊都正常。除了他的畸形与臀部的残疾,特里夫斯总结梅里克总体状态是健康的。诺曼记起梅里克去医院接受检查有“二到三”次,并且在他们的一次见面中,特里夫斯给了梅里克他的名片。在一次造访中,特里夫斯给梅里克拍摄了照片,并将其复制品给予梅里克,而后就加进了梅里克的自传里。在12月2日,特里夫斯将梅里克带到位于布卢姆茨伯里的伦敦病理学学会。最后,梅里克告诉诺曼他不想再接受检查。根据诺曼的描述,梅里克自称自己被“扒光衣服,像是在牲畜厂里的动物”。 在这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人们对像象人这样的展演的口味发生了变化。像诺曼的演出引起公众关注。在梅里克接受完特里夫斯最后一次检查不久之后,警察关闭了诺曼的商店。在1885年,梅里克跟随着旅行游乐场的主人山姆·罗伯(SamRoper)开始了旅行。他结识了其他两个表演者,“罗伯的侏儒”(Roper'sMidgets)——伯特伦·杜利(Bertramdooley)和哈利·布朗姆利(HarryBramley)——两人在群众骚扰中保护了梅里克。 梅里克有三次离开伦敦过节,在乡村度过几周时间。经过精心安排使得梅里克登上了火车没有被人看见,他来到北安普敦郡并待在福斯雷大厅。他结识了一个农场工人,此人回忆道梅里克是个有趣且有教养的人。 梅里克的健康状况在皇家伦敦医院里的四年中逐渐恶化。他接受了护士们的细心照顾,他大部分时间都疲劳地待在床上,或坐在自己的住房里。他的面部畸形继续增长,他的头比以前更加肿大。梅里克死于1890年4月11日,时年27岁。大约在下午的3点左右,特里夫斯的家庭外科医生拜访梅里克,发现其死在床上。他的尸体被其叔叔查尔斯·梅里克确认。韦恩·埃德温·巴克斯特(en:WynneEdwinBaxter)在4月15日给尸体做了尸检,韦恩曾给1888年的白教堂谋杀案的遇害者做过尸检。梅里克的死是意外死亡,他的死亡证明上写着是死于窒息,是由于当他躺下时头部的重量引起的。特里夫斯给尸体做了尸检,声称死因是颈部脱臼。特里夫斯知道梅里克睡觉时是坐着睡的,所以下结论梅里克一定是“做一次试验”,他躺下身子,想像其他人一样睡觉。 特里夫斯解剖梅里克尸体,并给头部和四肢做了石膏模型。他取下皮肤样本,但在二战时遗失了,安装好了他的骨架,现藏于皇家伦敦医院。其骨架并未给公众开放。 自从约瑟夫·梅里克开始演出之后,他的情况一直都让医疗专家好奇。在1884年,他在伦敦病理学学会(pathologicalSocietyofLondon)的一次现身引来了许多医生的目光,但没有让特里夫斯所希望的答案。梅里克的事情只在《英国医学杂志》被简要提到,而《柳叶刀杂志》拒绝刊登。4个月之后,1885年,汤姆·诺曼的商店关门了,象人只能离开。特里夫斯第二次带着梅里克的照片来到病理学会。当时一个名叫亨利·拉德克利夫·克罗克的皮肤科医生专攻皮肤疾病,听了特里夫斯关于梅里克的描述及看了照片以后,克罗克推测梅里克身患皮肤松垂和神经瘤性象皮病的综合病症以及一种未知的骨质畸形,全都由于精神系统病变造成。克罗克在1888年的书《皮肤疾病:描述、病理机制、诊断和治疗》(DiseasesoftheSkin:theirDescription,Pathology,DiagnosisandTreatment)中提及梅里克的情况。 在1909年,皮肤科医生弗雷德里克·帕克斯·韦伯在《英国皮肤病学杂志》上写了一篇关于冯·雷克林豪森疾病(现称神经纤维瘤病I型)的文章。他指出梅里克身患此症,德国病理学家弗里德里希·冯·雷克林豪森早在1882年书中描绘过此症。这种遗传失常的疾病症状包括神经组织和骨头肿瘤,以及皮肤生长出小疣。神经纤维瘤病的症状之一就是皮肤出现称为咖啡牛奶斑的淡棕色色素沉淀。但这种情况并没在梅里克身上体现。神经纤维瘤病I型是在20世纪最被普遍接受的患病情况,还有其他像马富奇综合征和多骨纤维发育不良也是被普遍接受的。 在1986年的英国医学杂志的一篇文章中,迈克尔·科恩(MichaelCohen)和·蒂布尔斯()提出理论,指出梅里克身患普洛提斯综合征和先天失常。他们指出梅里克并没有咖啡牛奶斑的症状并且没有任何文献可以证明梅里克身患神经纤维瘤病I型病。不同于神经纤维瘤病,普洛提斯综合征影响组织的效果要强于神经,以及普洛提斯综合征是散发病而不是基因遗传病。科恩和蒂布尔斯称梅里克显现以下普洛提斯综合征的特点:“大头畸形、骨肥大、长骨过度生长,皮肤及皮下组织增厚,手部与脚部尤其明显……”2001年6月,英国科学家保罗·斯普林(PaulSpiring)推测梅里克可能身患神经纤维瘤病I型和普洛提斯综合征的综合病症。此假说由周日电讯报的记者罗伯特·马修(RobertMatthews)报导。就此假说为基础的名为《象人的诅咒》(TheCurseofTheElephantMan)的纪录片在2003年播出。2002年间,英国广播公司呼吁应对梅里克的母系家族展开家谱调查。莱斯特居民帕特·塞尔比(PatSelby)被发现是梅里克的舅舅乔治·波特顿(GeorgePotterton)的孙女。一个调查组收集了塞尔比的DNA,但没有成功诊断梅里克的疾病。2003年间,电影制片人委托进一步测试梅里克的头发及骨头的DNA。但最后,调查没有进展,梅里克的身体情况也就不得而知了。

162 评论

Perfect颜

羟乙基淀粉的药代动力学较为复杂,与分子量和摩尔取代度密切相关。当静脉给予本品时,低于肾阈(60,000-70,000道尔顿)的小分子很容易通过肾脏经尿排泄,大分子羟乙基淀粉在通过肾脏排泄之前,被血浆α淀粉酶降解为小分子。本品在输入体内后,血浆中羟乙基淀粉的平均分子量为70,000-80,000道尔顿,在治疗期间保持在肾阈值之上。本品分布容积约为升,输注本品30分钟后,血药浓度为最大血液浓度的75%,6小时后降至14%。单次给予羟乙基淀粉500ml,血药浓度在24小时后几乎回到基线水平。单次给予本品500ml后,药物的血浆清除率为为×h,t1/2α为小时,t1/2β为小时,药物的体内药代动力学显示非线性特征。对轻度至重度肾功能不全者进行本品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受试者单次给予本品500ml,结果显示,药物的AUC有中等程度的增加,药物在肌肝清除率ClCr<50ml/min的受试者体内AUC为ClCr≥50ml/min受试者体内的倍(95%可信限为-)。肾功能不全不影响药物的消除半衰期和Cmax。当ClCr≥30ml/min时,59%的药物经尿排泄;当ClCr<30ml/min时,51%的药物经尿排泄。对受试者进行的研究显示,每日给予10%羟乙基淀粉130/溶液500ml,连续给药10天,药物在血浆中没有出现明显的蓄积现象。在大鼠模型试验中,每日给予本品按体重,连续给药18天,在末次给药后第52天对组织的药物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仅有给药剂量的在组织中储存。尚没有透析疗法对本品药代动力学影响的研究。羟乙基淀粉:是耶?非耶?作者:李妍 编译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3-02-21 自上世纪60年代上市以来,羟乙基淀粉(HES)在液体复苏中被广泛使用。然而,关于其疗效和安全性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英国医学杂志》(BMJ)和《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先后发表两篇文章,对发表的羟乙基淀粉相关研究进行系统回顾与荟萃分析。在此,我们对两篇文章及JAMA同期配发的述评进行介绍。HES 不能为脓毒症患者带来益处丹麦和瑞士学者检索循证医学图书馆、MEDLINE等数据库,选取2012年9月前发表的比较HES 130/ 和晶体液或人白蛋白对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效果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最终纳入9 项研究(涉及3456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晶体液或白蛋白相比,使用HES 130/ 对脓毒症患者进行液体复苏增加肾脏替代治疗[相对危险度(RR)为]、急性肾功能衰竭(RR=)和红细胞输注风险(RR=),且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患者更多(RR=)。论文2月15日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BMJ)。HES增重症患者急性肾衰和死亡风险加拿大学者检索MEDLINE、EMBASE等数据库,选取2012年10月前发表的比较在重症患者中使用HES和其他复苏液(包括晶体液、白蛋白和凝胶进行液体复苏的RCT共38项。结果显示,与使用其他复苏液相比,使用HES并不能降低患者死亡率(RR=);在排除了博尔特(Boldt)进行的7项研究(存在科学性违规行为)后,HES显著增加患者死亡(RR=)和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风险(RR=),并增加肾脏替代治疗的使用(RR=)。论文2月20日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 2013,309(7):678]。同期评述用HES 行液体复苏:弊大于利意大利圣心天主教大学 安东内利(Antonelli)和山德罗尼(Sandroni)本次发表于JAMA的荟萃分析提出了一些值得讨论的问题。⑴ 本结果与2012年发表于《科克伦系统综述数据库》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后者未显示HES引起死亡率增加,且排除或不排除Boldt 的研究对结果无影响。当然,该分析仅比较HES 与晶体液,且仅纳入2项Boldt 的研究(死亡率为零);而本研究纳入7项Boldt的研究(与上述2项不同),且对照组报告了84例死亡,故会对整体结果产生影响。此外,本研究纳入了3项2012年发表的研究,其中的6S 研究为首个报告使用HES显著增加死亡率的研究,且样本量大。⑵ 人们试图通过降低HES 分子量和羟乙基化程度来减少其肾毒性,然而,与林格乳酸盐相比,仍更易造成肾小管损伤。本研究的亚组分析亦证实了这一点。⑶ 本研究强调了在患者安全性评估中出现科学性违规的严重性。2011年3月,14位医学期刊主编发表联合声明,公布了Boldt事件及德国莱茵兰法尔茨国家医学协会(LAK-RLP)对Boldt 医生进行的临床试验的伦理审查结果。其中,80项研究被认为不符合伦理标准或存在科学违规行为。本研究验证了HES的肾毒性,且为首个证明用HES进行急性液体复苏增加死亡率的荟萃分析。 但因比较的液体种类繁多,未能就胶体与晶体液间长期存在的争议提供直接证据。未来须行优质RCT来评估HES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欧美学界曝羟乙基淀粉致肾损伤羟乙基淀粉是一种50多年来广泛用于重症科、麻醉科的临床常用药,被指证“致肾功能损害”。全球顶级3大临床医学期刊(JAMA美国医学会杂志,BMJ英国医学杂志,NEJM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纷纷发表对其不利的临床研究结果。此事的源头是羟乙基淀粉的倡导者德国教授岳凯姆-伯特(JoachimBoldt)论文造假。丑闻爆发后,欧洲、美国危重学会相继做出不推荐使用的表态。但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羟乙基淀粉在中国依然是畅销药物,且销售额逐年攀升,业内保守估计已经超过15亿元。血液紧缺和市场销售额攀升,让国内不少企业积极进行羟乙基淀粉产品的开发和市场开拓,其中包括大输液巨头科伦药业和华润双鹤。对于产品副作用,科伦药业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将密切关注临床研究结果,截至记者发稿,华润双鹤方面尚未给予回复。倡导者论文造假引发欧美封杀/日前,国际顶尖医学杂志英国医学杂志BMJ刊登了一篇有关岳凯姆?伯特的文章,标题是《伯特,伟大的造假者》。文章称,岳凯姆?伯特超过90篇羟乙基淀粉临床研究都是闭门造车的产物。羟乙基淀粉是血容量扩容剂,临床上主要用于失血性、创伤性、感染性和中毒性休克等治疗。然而,自上个世纪60年代上市以来,羟乙基淀粉就因其疗效和安全性问题而备受争议。岳凯姆?伯特成为扭转市场的关键性人物。岳凯姆?伯特供职于德国路德维希港大学医学院,是静脉注射药物方面的专家。他在欧洲各大医学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论证羟乙基淀粉疗效和安全性,基于他的研究成果,羟乙基淀粉被纳入欧洲不少国家医学指南,成了临床常用药。谎言需要不断累积。2009年,岳 凯 姆?伯 特 一 篇 发 表 在《AnesthesiaandAnalgesia》上的论文因为数据太完美而露出了马脚,不断有读者写信进行质疑,岳凯姆?伯特置之不理的态度使得杂志主编最终对此展开了调查。2010年10月,调查结果让人大吃一惊:此项所谓的临床研究并无伦理委员会同意,甚至连临床试验所需的药品供应商都已经多年未供货。随后的调查则一步步证明了岳凯姆?伯特90多篇论文均为编造的产物。因此,羟乙基淀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被重新考虑。全球顶级的3大临床医学期刊做出了对羟乙基淀粉的不利表态:在有效性方面,羟乙基淀粉不高于同类产品,却会显著增加肾损伤的危险。有效性不高,副作用更多,价格是同类产品10倍,性价比低,导致欧洲和美国危重学会也相继作出了不推荐甚至反对使用的决定。国家食药监总局:目前未关注/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在国内,羟乙基淀粉是重症科、麻醉科等科室的常用药物。“欧洲是羟乙基淀粉的发源地,之前使用很多,但是丑闻爆发后用得很少,而美国一直就使用得很少。”中华医学会重症学会的有关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重症学会不少人对此已经达成共识:临床上谨慎使用,少用。然而,让上述人士担忧的是,很多中国的医生,包括麻醉、外科医生,还不知道羟乙基淀粉的不良作用以及最新证据。在国内最大的面向医生的专业网站丁香园上,揭露岳凯姆?伯特作假以及欧美各国强烈反对一事,呼吁医生们谨慎使用的帖子在麻醉科版面发布后,引起诸多争论,有医生表示“应将此药直接扔进垃圾桶。”也有许多麻醉科医生表示困惑,称此药是常用药,在临床麻醉第一天就接受诸多优点的灌输,还有医生称前几天还受到培训称此药多么好。昨日,记者以麻醉师的身份向国家食药监总局进行咨询,其表示,他们并没有对此药进行关注。记者试图以普通民众的身份了解羟乙基淀粉不良反应信息时,被相关监管部门告知,不良反应信息的内容只是作为对药品进行评价的参考,不对公众开放。不过,国家食药监总局的官方网站显示,2005年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里,当时的国家药监局就曾发过关于羟乙基淀粉40、20氯化钠注射液对肾功能损害的通报,1988年至2005年3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有关“706代血浆”、羟乙基淀粉40氯化钠、羟乙基淀粉20氯化钠注射液的病例报告共84例,其中肾功能衰竭1例。当时的国家药监局结论称,建议羟乙基淀粉40、20氯化钠注射液可导致肾损伤,医务人员应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长期大量、大剂量使用。业内:产品入华或涉嫌商业贿赂/中华医学会重症学会的人士表示,丑闻爆发并未对我国销售造成很大的影响。据了解,2004年,羟乙基淀粉的销售就达到4亿元人民币,现在最保守估计也有15亿元。《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询发现,在2004年费森尤斯卡比国际临床输血替代学术进展论坛上,岳凯姆?伯特作为专家现身,阐述贺斯 (羟乙基淀粉)的好处。贺斯是费森尤斯卡比公司生产的羟乙基淀粉的商品名,这家公司是目前国内和国际上代血浆市场中份额最大的公司。业内人士表示,国际上不推荐使用,国内却反而用得多,商业贿赂可能起到了作用。一篇网帖的发贴人自称深圳市某医院麻醉科医生,指出该科室一位任职7年的副主任收受高额回扣敛财,涉及金额数千万元。在其所列的收受贿赂的名单中,费森尤斯卡比赫然在列。此事经媒体曝光后,涉事医院很快展开了调查,深圳市纪委也在此前收到举报信,正准备进行调查,并称其违规的事情属实,不过具体金额仍待求证。对于是否进行告知问题,贿赂是否属实的问题,费森尤斯卡比公司未予回应。科伦药业:将密切追踪临床反应在血液及其制品日益紧缺的情况下,国内还有不少厂商对羟乙基淀粉存在浓厚的兴趣,其中包括国内输液巨头华润双鹤和科伦药业。在华润双鹤2009年半年报中,羟乙基淀粉(盈源)被列为重点产品。联讯证券在发表的研报中称,羟乙基淀粉也被列为华润双鹤非基础性输液的重点品种。研报透露,2011年,治疗性输液占公司大输液收入的比例为20%,销量从2010年2500万瓶迅速增长至2011年5200万瓶,同比增长105%。科伦药业对羟乙基淀粉也投入了非常大的精力,且销售额已经相当靠前。在2012年的年报中,科伦药业称其另一产品——羟乙基淀粉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产业化,已获得发改委通用名化学药发展立项专项。对于是否知道此产品存在副作用,以及是否对产品进行过相关的临床试验,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截至记者发稿,华润双鹤未给予回复。而科伦药业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回复显示,对于岳凯姆?伯特造假和国外学术界对于羟乙基淀粉的反对态度,科伦药业知道得一清二楚。此外,科伦药业还承认羟乙基淀粉在国外的研究中确实出现很多问题,特别是针对肾功能损伤这一副作用。对此,公司将密切追踪该药品的临床反应。不过,科伦药业认为国外权威杂志及危重学会的论断矫枉过正,此产品也未被勒令召回。同时,解放军总医院重症医学教授林洪远也对国外结论提出了质疑。 国内瑞金医院认为此产品还有一定的优势,且国内不少临床医生仍支持配伍使用,所以对产品仍持积极态度。羟乙基淀粉在急救中的临床应用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骨科共同发表论文,旨在探讨羟乙基淀粉130/氯化钠注射液复苏方法对早期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研究指出,采用羟乙基淀粉130/氯化钠注射液复苏方法治疗早期失血性休克可增加有效循环血量,改善组织器官灌注,降低病死率。该文章发表在2012年第35卷第24期《中国医师进修杂志》上。 将52例早期失血性休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组(对照组)和羟乙基淀粉130/氯化钠注射液组(治疗组),每组26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和治疗后60 min的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和心率以及血钠、血氯和凝血酶原时间。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22/26)和(10/26),病死率分别为(4/26)和(16/2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治疗组治疗后60 min平均动脉压、心率和呼吸频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mmHg(1mmHg =)比(±)mmHg、(±)次/min比(±)次/min、(±)次/min比(±)次/min,)。

294 评论

相关问答

  • 英国医学杂志人物名字图片

    《柳叶刀》医学杂志是英国的。 《柳叶刀》创刊于1823年,创始人托马斯威克利,是由爱思唯尔出版公司主办,《柳叶刀》编辑部编辑出版的医学学术刊物,是国际上公认的综

    啊阿阿陽不是阳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英国医学杂志大全

    英国柳叶刀杂志,世界闻名。国外著名医学杂志《Lancet》。《Nucleic AcidsResearch》。《 Journal of Laryngology &

    斗真山下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英国医学杂志人物名字大全

    赵以成,字泽如,曾用英文名Chao Yih-Chang。1908 年2月13日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父亲原是矿工,为人精明强干,酷爱读书。后来,父亲因炸山受伤,耳

    WHMooooooooo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医学期刊名字大全

    医学核心期刊有如下:《FRONTIERS OF MEDICINE》《解放军医学杂志》《解放军医药杂志》《医学研究生学报》《中华医学杂志》。 医学核心期刊是对以公

    暖暖滴嗳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基础医学期刊英文名字大全

    你可以选择综合类的中国期刊英文版来投一下,下面我推荐几个供你选择:1、刊名: China Medical Abstracts (Internal Medicin

    无敌花花Nancy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