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锤哇
一、病因
(一)寒邪犯胃
外寒迳袭胃腑,寒性凝泣,气机郁滞,胃失通降,故疼痛暴作。若寒邪稽留不散,郁而化热,亦可致胃热而痛。如《丹溪心法•心脾痛》说:“若明知身受寒气,而得病者。于初得之时,当与温散或温利之药。若曰病得之稍久则郁,久郁则蒸热,热久必生火。”
(二)饮食伤胃
1.饮食过量,胃纳过盛,脾运不及,日久则宿食停滞,胃失和降,气机郁阻,故发为胃痛。《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又如《杂病广要•胸痹心痛》引孙、文胤所说:“饮食过多,不能克化,伤乎胃脘,病根常在,略伤饮食,即闷闷作痛。”
2.过食生冷,或食后受凉,寒积胃脘,则成胃寒而痛。故《医方考•腹痛》有客寒犯胃,胃脘当心而痛。盖客寒犯胃,多是饮食寒冷,或因食后呼吸冷气所致,脉来沉者为里,迟者为寒之说。
3.过食肥甘厚味,或辛辣,或饮烈酒,以致湿热中阻,或宿食不化,郁而化热,使胃失和降,气机滞阻,故可见胃热而痛。如《医学正传•胃脘痛》所说:“致病之由,多因纵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饮热酒煎熬,日积月深,故胃脘疼痛。”
4.饥饱失常,进食无规律,饥饱不匀,以致胃失和降,脾失健运,曰久损及脾胃。脾胃气机不和,遂成胃痛。
(三)情志不畅
1.恼怒伤肝,肝失疏泄,气失条达,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气机阻滞,故致胃痛。肝郁日久化火,郁火乘胃,肝胃郁热,可致胃脘灼热而痛。气滞日久,血行不畅,血脉凝涩,瘀血内结,遂成胃脘刺痛,其病势缠绵难愈。故有“肝胃气痛,痛久则气血瘀凝”之说。(《增评柳选四家医案•评选继志堂医案上卷•脘腹痛门》)。
2.忧思伤脾,脾弱肝旺,木贼土虚,胃腑受克,故脘痛而胀。另外,思则气结,胃气不得宣通,故郁而作痛。
(四)体虚久病
1.素体脾胃虚弱,或久病脾胃受损,或劳倦过度,均可致中焦虚寒,寒从内生,脉络失于温养,故胃脘隐隐作痛。若脾胃虚寒,复因感受外寒,内外合邪、则成寒积胃痛。
2.热病伤阴,或胃热郁火日久耗伤胃阴,胃阴不足,脉络失其濡养,亦可致胃痛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总之,胃痛的病因虽分以上四个方面,但以饮食伤胃、情志不畅为其主要发病原因。正如《医学正传•胃脘痛》所说。“胃脘当心而痛,未有不由清痰食积郁于中,七情九气触于内所致焉。”
二、病机
(一)胃气郁滞,不通则痛
不通则痛,这是中医对所有痛证机理的高度概括,也是胃痛的病理机制。胃禀冲和之气,其气宜宣通,不宜郁滞。凡诸种原因导致胃气失于和降,或气滞血瘀,或宿食停滞,胃气郁滞等皆可导致胃痛。至于阳气不足,中焦虚寒,胃络失于温养,或胃阴不足,胃失濡养,皆可引起脉络拘急,气血运行失畅,亦能形成胃痛。
(二)病变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
胃病的基本病变部位在胃,但与肝脾的关系极为密切。
1.胃与肝
肝属木,为刚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胃属土,为多气多血之腑,喜濡汹而主受纳。肝胃之间,木土相乘,故肝气郁结,易于横逆犯胃,以致气机痞阻,发为胃痛。故有“木气被郁,发则太过,故民病有土败木贼之候”之说(《医学正传•胃脘痛》)。
2.胃与脾
脾与胃互为表里,经脉互相络属,同居中焦,皆系后天之本。脾为湿土,以升为顺,胃为燥土,以降为和,脾湿胃燥,脾升胃降,燥湿相济,升降得调,则水谷得以受纳腐熟,精微转输运化。故二者在生理上相辅相成,而在病理上往往互相影响。如《脾胃论•卷上•脾胃盛衰论》说:“饮食不节则胃病,胃即病,则脾无所禀受,故亦从而病焉。形体劳役则脾病,脾既病,则其胃不能独行津液,故亦从而病焉。”说明脾病可及胃,胃病也可及脾。临床所见,脾病及胃所致胃痛者,多以虚证为主。
(三)病理属性以虚实为常,而演变多异
胃痛虽有寒热虚实及在气、在血之分,但六者皆可从虚实两个方面进行概括。其中寒积胃脘、肝郁气滞、饮食停积、肝胃郁热、湿热中阻及瘀血内阻等属实证范畴。中焦虚寒,胃阴不足为虚证胃痛。
实证与虚证:胃痛初起多属实证,若久痛不愈,或反复发作,脾胃受损,可由实转虚,若因寒而痛者,寒邪伤阳,脾阳不足,可成脾胃虚寒证,如因热而痛,热邪伤阴,胃阴不足,则致阴虚胃病。虚证胃痛,又易受邪,如脾胃虚寒者,易受寒邪,或健运无权,又可饮食停滞,故临床表现虚实兼挟之证。
寒证与热证:外寒或饮食生冷,致寒积胃脘,其疼痛日久,寒邪可郁而化热,可致胃热证,若因热而痛,复因生冷过度,以致寒热不调,二者挟杂,互结胃脘,亦可形成寒热错杂之证。
气滞与血瘀: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行不畅,故因气滞而病者,曰久必见瘀血内结,反之,瘀血内结,则必然阻遏气机,故气郁更甚。因此,气滞与血瘀两者,可互为因果。
胃痛一病,一般来说预后尚好。倘若胃热过盛,热迫血行,或瘀血阻滞,血不循经,而出现呕血之症,或脾胃虚寒,脾虚不能统血,而见便血之症,皆为病情发展的严重阶段。若吐血量多,或反复不止者,则属危证,如不能及时止血以断其流,常可危及生命。其次,若痰瘀互结胃脘,形成症积,触之有块,形体迅速消瘦,脘痛难忍,常规药物难以止痛,甚则呕吐赤豆汁者,其预后极差,亦属危证之列。
大旺旺。
主症:胸骨后疼痛较重,夜间明显,生气后加重,口干不欲饮,伴吞咽困难,胸胀满或疼痛,偶吐黯黑血块,舌质黯红有瘀点或瘀斑,苔薄白,脉弦或沉涩。
病机分析: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瘀血阻于胃关,影响胃气通降下行,故腹部胀满疼痛;瘀血阻络,不通则痛,故胸骨后疼痛;气滞化热伤阴,则口干不欲饮;脉络瘀阻,血溢脉外,则舌质暗有瘀点或瘀斑。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柴胡、枳壳、白芍、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川牛膝、桔梗、急性子、穿山甲、陈皮、炙甘草。
方中柴胡、枳壳、白芍、炙甘草疏肝理气;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当归活血化瘀;桔梗引气上行,升降相因有助于气血运行;牛膝活血化瘀,引血下行;急性子、穿山甲破瘀通络,宣畅气机;陈皮合炙甘草顾护胃气。若有气血不足之象者,可加党参、黄芪、阿胶等补气养血之品,以求标本兼顾;若出血较多者,可去穿山甲等破血之品,加三七等化瘀止血之剂;若兼见口舌干燥,欲饮水以润之,可去急性子、穿山甲、陈皮,加入沙参、麦冬等以滋阴养胃;若吞咽困难日久,多为痰瘀博结,加昆布、牡蛎等化痰散结之品。
小宝cute
胃痛,中医病证名。多由外感寒邪、饮食所伤、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病因而引发。胃是主要病变脏腑,常与肝脾等脏有密切关系。
【概说】
一、 概念: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二、历史沿革:
1、“胃脘痛”之名最早记载于《内经》,并对其病因、病位有所论述
2、唐宋以前文献多把属于胃脘痛的心痛和属于心经本身病变的心痛混为一谈。
3、宋代之后医家对胃痛与心痛混谈提出质疑
4、直至金元时代《兰室秘藏•二十二》首立“胃脘痛”一门,将胃脘痛的证候、病因病机和治法明确区分于心痛,使胃痛成为独立的病证。
5、此后,明清时代进一步澄清了心痛与胃痛相互混淆之论,提出了胃痛的治疗大法,丰富了胃痛的内容。
三、现代西医学指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粘膜脱垂等病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者,属于中医学胃痛范畴,均可参考本篇进行辨证论治,同时结合辨病处理。
【病因病机】
胃痛发生常因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方面,致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一、病因:
1、外邪犯胃:外感寒、热、湿诸邪,内客于胃,致胃脘气机阻滞,不通则痛。
2、饮食伤胃:饮食不节,或过饥过饱,损伤脾胃,胃气壅滞,致胃失和降,不通则痛。五味过极,辛辣无度,肥甘厚腻,饮酒如浆,则蕴湿生热,伤脾碍胃,气机壅滞。
3、情志不畅:忧思恼怒,伤肝损脾,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脾失健运,胃气阻滞,均致胃失和降,而发胃痛。
4、素体脾虚:脾胃为仓廪之官,主受纳何运化水谷,若素体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气机不畅,或中阳不足,中焦虚寒,失其温养而发生疼痛。
二、病机:
1、病位主脏在胃,与肝脾有关。(★肝脾两脏与胃痛发病的关系如何)
胃痛的基本病变部位在胃,但与肝、脾的关系极为密切。肝与胃是木土乘克的关系。若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气横逆,势必克脾犯胃,致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而为痛。肝气久郁,既可出现化火伤阴,又能导致瘀血内结,病情至此,则胃痛加重,每每缠绵难愈。脾与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连,一脏一腑,互为表里,共主升降,故脾病多涉于胃,胃病亦可及于脾。若禀赋不足,后天失调,或饥饱失常,劳倦过度,以及久病正虚不复等,均能引起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气机阻滞而为胃痛。脾阳不足,则寒自内生,胃失温养,致虚寒胃痛;如脾润不及,或胃燥太过,胃失濡养,或阴虚不荣,脉失濡养,致阴虚胃痛。阳虚无力,血行不畅,涩而成瘀,可致血瘀胃痛
2、病理性质应分虚实、寒热:胃痛早期多由外邪、饮食、情志所伤,多为实证;后期常为脾胃虚弱,但往往虚实夹杂,如脾胃虚弱夹湿、夹瘀等。
3、胃痛的病理因素主要有气滞、寒凝、热郁、湿阻、血瘀。
基本病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怎样理解“治肝可以安胃”?
肝疏泄失常,影响脾胃主要有两种情况:一为疏泄不及,土失木疏,气壅而滞;二为疏泄太过,横逆脾胃,肝脾(胃)不和。一般来说,治疗前者以疏肝为主,后者则以敛肝为主。然而,肝气为病复杂,所以,从肝论治胃痛应调肝之用。可以疏肝解郁与抑肝缓急两法先后或同时运用。疏敛并用的组方原则,体现了调肝之法在病态下的双向性调节作用。肝疏泄功能正常,气顺则通,胃自安和,即所谓:“治肝可以安胃”。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以上腹近心窝处胃脘部发生疼痛,其疼痛有胀痛、刺痛、隐痛、剧痛等性质的不同。
2、常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吐腐等上胃肠道症状。
3、发病特点:以中青年居多,多有反复发作病史,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如天气变化、恼怒、劳累、暴饮暴食、饥饿、饮食生冷干硬、辛辣烟酒、或服用有损脾胃的药物。
二、病证鉴别
胃痛应与真心痛、胁痛、腹痛、肠痈等病进行鉴别。
1、胃痛与真心痛
真心痛是心经病变所引起的心痛证。真心痛多见于老年人,为当胸而痛,其多刺痛,动辄加重,痛引肩背,常伴心悸气短、汗出肢冷,病情危急。
2、胃痛与胁痛
胁痛是以胁部疼痛为主证,可伴发热恶寒、或目黄肤黄,或胸闷太息,极少伴嘈杂泛酸,嗳气吐腐。肝气犯胃的胃痛有时亦可攻痛连胁,但仍以胃脘部疼痛为主证。
3、胃痛与腹痛
腹痛是指胃脘部以下,耻骨毛际以上整个位置疼痛为主证。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证。两者仅就疼痛部位来说,是有区别的。
4、胃痛与肠痈
肠痈病变初起,多表现为突发性胃脘部疼痛,随着病情的变化,很快由胃脘部转移至右下腹部疼痛为主,且痛处拒按,腹皮拘紧,右腿屈曲不伸,转侧牵引则疼痛加剧,多可伴有恶寒、发热等症。胃痛患者始终局限于胃脘,一般无发热。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应辨虚实寒热,在气在血,还应辩兼夹证
二、治疗原则:治疗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再须审证求因,辨证施治。
三、证治分类
1、寒邪客胃证——主症: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
兼症:口淡不渴,或喜热饮; 舌脉: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病机:寒邪客胃,阳气被遏,气机阻滞。 治法: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代表方:香苏散+良附丸加减。
2、饮食伤胃证——症状: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兼症: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 舌脉:舌苔厚腻,脉滑。
病机:饮食滞停,胃气阻塞。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代表方:保和丸加减。
3、肝气犯胃证——主症:胃脘胀痛,痛连两胁,遇烦恼则痛作或痛甚
兼症:嗳气、矢气则痛舒,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畅; 舌脉:舌苔多薄白,脉弦。
病机: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阻滞。 治法:疏肝解郁,理所止痛。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4、脾胃湿热证——主症:胃脘疼痛,痛势急迫; 兼症:脘闷灼热,口干口苦,口渴而不欲饮,身重疲倦,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 舌脉:舌苔黄腻,脉滑数。
病机:湿热蕴结,胃气阻滞。 治法: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代表方:清中汤加减。
5、瘀血停胃证——主症:胃脘疼痛,如针刺、似刀割 兼症: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痛时持久,食后加剧,入夜尤甚,或见吐血黑便 舌脉: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
病机:瘀停胃络,脉络壅滞。 治法:化瘀通络,理气和胃。
代表方: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前方活血化瘀,后方化瘀止痛。
6、胃阴不足证——主症: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
兼症: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消瘦乏力,口渴思饮,大便干结 舌脉:舌红少津,脉细数。
病机:胃阴不足,胃失濡养。 治法: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代表方: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7、脾胃虚寒证——主症: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 兼症: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 舌脉: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
病机:脾胃虚寒,失于温养。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代表方:黄芪建中汤加减。(小建中汤+黄芪)
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因不能随意运动而导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 大多因为肺热、湿热、脾胃虚弱、肝肾亏虚。
医学论文题目是论文内容的集中概括,是论文的总纲,是传入读者脑内的第一个信息。那么医学相关学科的论文题目有哪些呢?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1医学相关学科论文题目有哪
中药学是我国医学的一块瑰宝,中药学专业是中医药院校主要学科之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药学大专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中药学大专毕业论文篇一:《中药学研究
有一部分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等)的朋友去看中医的时候,医生说他是痰瘀互结证。 那么,什么是痰瘀互结证?严不严重? 痰瘀互结,就是一个
“气滞血瘀大多是因患者忧思过度,或者久坐少动,致肝脾失调,气机淤滞,不能畅达,气滞而血瘀,通降失常,气血瘀滞,气滞日久,血行不畅,瘀血内生,或因饮食不节,暴饮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