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04

叶丽美11
首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科风险识别相关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街头流浪泡泡

已采纳

在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神经学家们已经确定了大脑区分真实的和当前的危险与过去的经历有关的危险的机制。这项发现发表在《Nature》杂志上,对我们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理解具有影响。纽约大学神经科学中心主任,该论文的资深作者EricKlann教授说:“创伤发作的记忆可以持续很长时间。但是我们能够有选择地使用这些记忆:预测并应对随后的相关危险,同时还能识别何时不存在威胁。这对于在不确定环境中的生存行为尤其重要。”纽约大学神经科学中心的博士后研究员PreranaShrestha补充说:“这对诸如PTSD的记忆障碍具有重大意义,在这种情况下,患者难以区分两者。”这项研究还包括来自洛克菲勒大学和麦吉尔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的重点是小鼠用来做出这些区分的神经系统过程。研究人员指出,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学习识别和适当响应线索对于动物生存至关重要。但是,除了预测危险外,不确定的环境还会呈现出可以预测安全性的线索,或者特别是没有危险的线索。因此,动物需要通过防御行为来响应威胁预测提示,相反,需要通过停止威胁响应并恢复正常行为来响应安全提示。在当前研究中,科学家们试图识别出细胞分子或底物,以长期存储威胁和与安全提示有关的记忆。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大脑区域杏仁核在与情感相关的信息的处理和存储中起着基本作用。然而,很少有人了解作为其基础的细胞引擎和体系结构。持久记忆的形成和巩固也广为人知,这是通过蛋白质细胞景观的变化而发生的,这种动态变化捕获了事件的重要特征,部分是通过合成新蛋白质而实现的。在这项新工作中,科学家们旨在通过破坏特定细胞类型中蛋白质合成的关键步骤来更好地理解这些机制,这将揭示它们的重要性。该程序使研究人员能够在此复杂过程中确定关键参与者。为此,他们检查并干扰了两种蛋白质复合物的组装,这对于合成新蛋白质至关重要。第一蛋白质复合物包含eIF2,其作用是将氨基酸添加到正在合成的蛋白质中。第二种蛋白质复合物含有eIF4E,它与信使RNA的受保护“帽”结合,这对于将其翻译成蛋白质是必不可少的。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发现杏仁核中特定抑制性神经元中的蛋白质合成对于存储有关暗示威胁的信息至关重要,而表达PKCδ的神经元中的蛋白质合成对于存储有关安全线索的补充信息是必不可少的。先前已证明,这些神经元种群中的活动发生在处理威胁相关线索中。然而,这是首次将这些神经元中新蛋白合成的必要性与长期情绪记忆的稳定联系起来的研究。资讯出处:Scientistsunpackhowthebrainseparatespresentfrompastdangers原始出处:Amygdalainhibitoryneuronsaslocifortranslationinemotionalmemories,:,

120 评论

飞龙在天wxd

自制标识在精神科病房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笑脸标识的应用,可使有些护理人员改变思维定式,改变对质量、对做事的观念,进而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服务意识、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以下是我为大家分享的关于自制标识在精神科病房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之论文范文。

【摘要】目的:自主设计精神科风险防范标识,提高护士风险防范意识,降低护理风险。方法:针对精神科常见风险类型,用不同颜色及大小的笑脸贴纸在床头卡及一览表中进行标识,每班护士可以清楚地了解患者的风险类型,并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使用笑脸标识后,患者常见风险的发生率有所下降(p<),精神科主要风险(自杀、暴力行为、外走)由2014 年12% 的降至2015 年的8%(p<)。结论:笑脸标识清晰醒目,操作性强,美观实用,能警示、提醒医护人员,防范意外事故,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笑脸标识;精神科;风险管理

精神科护理工作是一项高风险、高责任性的工作。精神疾病患者常常由于精神症状的影响或严重的精神刺激等原因而出现各种危急事件:自杀自伤、暴力伤人、外走等;或者由于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可能出现吞咽困难、体位性低血压、过度镇静等不良反应,从而增加患者噎食、跌倒坠床的风险。此类行为具有隐蔽性、突发性、冲动性及不可预测性,正确识别并分析这些风险因素,是进行风险管理的前提。我科根据临床工作的实际经验,自主设计笑脸标识并应用于临床,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执行力,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

1 对象与方法

对象

2014 年及2015 年在我科住院的患者,均确诊为精神障碍患者,符合ICD-10 诊断标准。其中2014 年具有护理风险患者603人,男性317 名,女性286 名,年龄14-78 岁,平均年龄(±) 岁。2015 年具有护理风险患者691 人,男性378 名,女性313 名,年龄14-82 岁,平均年龄(±)岁。主要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阿尔茨海默病。

风险防范标识的设计与应用

我科根据精神科常见危急事件,设计五种防范标识

统一使用笑脸式样,红色笑脸防范自伤自杀,黄色笑脸防范冲动伤人毁物,蓝色笑脸防范外走,紫色笑脸防范跌倒坠床,绿色笑脸防范噎食以及吞食异物。一览表上面使用直径一厘米的笑脸,床头卡上面使用直径两厘米的笑脸,每种颜色的笑脸在床头卡及一览表上面位置固定:依次为红、黄、蓝、紫、绿。

风险防范标识的使用

在精神科新病人入院时,护理人员分别进行不良事件风险评估,包括:外显攻击风险行为评估,自杀风险行为评估,跌倒风险评估,外走风险评估以及噎食风险评估5 项。评估发现:2014 年有自杀风险患者105 人,实际发生4 例;暴力行为风险患者219 人,实际发生47 例;外走风险患者178 人,实际发生9 例;跌倒风险患者86 人,实际发生9 例;噎食风险患者15 人,实际发生3 例。2015 年有自杀风险患者127 人,实际发生2 例;暴力行为风险患者237 人,实际发生36 例;外走风险患者196 人,实际发生6 例;跌倒风险患者114 人,实际发生6 例;噎食风险患者17 人,实际发生2 例。以上两组资料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具有可比性。

根据评估分数确定风险等级,并在床头卡及一览表进行笑脸标识。责任护士每天评估患者,如果患者病情好转,风险解除,则撕掉相应笑脸;如果患者病情严重,出现新的风险,则贴上相应笑脸。进行交接班,使每班护士能够清楚知道患者的风险。

统计学方法

采用 统计软件包,以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 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通过使用笑脸标识前后我科自杀、暴力行为、外走、跌倒、噎食及吞食异物的风险发生率的比较,2015 年低于2014 年,见表1。

(2) 通过使用笑脸标识前后我科风险总发生率的比较,2015 年低于2014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同时,精神科主要风险类型(自杀、暴力行为、外走)总发生率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1)护理标识是指为保障临床医疗护理及患者安全,确保护理工作有序进行、护理质量有效提升,应用规范的图案、文字对护理工作中需警示提醒的.工作环节进行行业特征标识的总称。实施三防警示标识就是将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转移到事前预防上来的一种超前管理方法和预防为主的思想,使病区单元的工作人员采取有效的干预方式,防范于未然。规范、醒目的标识能给人们一种警示信息,使之对此有所反应、有所触动,从而对其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笑脸标识的设计醒目而又给人以美感,充分体现了科学性、针对性、艺术性。笑脸标识的使用,增加了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使护理人员收治患者时更加善于评估患者,了解患者的真实情况,以便对有风险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2)此外,笑脸标识方便粘贴及撤除,便于护理人员动态评估患者,并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及时更换;而笑脸的设计,减少书写的文字,既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又保护患者的隐私利于患者隐私的保护,更使患者感受到温暖及关爱,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护理。

(3)总之,笑脸标识的应用,可使有些护理人员改变思维定式,改变对质量、对做事的观念,进而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服务意识、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但是,由于笑脸标识使用时间短,其具体功用有待进一步调查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凌江主编. 精神病护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2.

[2] 王雪玲. 精神科病房的护理风险管理[J]. 中国医药科学,2011(24):120-121,138.

96 评论

相关问答

  • 脑外科护理风险有关论文

    临床上,常见的脑梗塞病人,主要病因在于,脑部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动脉管腔狭窄、闭塞,导致该动脉供血区局部脑组织的坏死,旧称脑血栓形成,又称脑梗死。下面是我为

    垚垚姐姐。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精神科风险防范论文

    在 企业管理 中,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项目或者企业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下面是由我整理的风

    liuyuecao110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精神科风险管理研究论文

    在 企业管理 中,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项目或者企业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下面是由我整理的风

    孙美霞1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精神科护理风险评估论文

    1、护理人员法律观念淡薄; 2、理论知识欠缺,致使提供的第一手资料不完整,以致延误病情; 3、观察不细致、不到位; 4、违反操作规程; 5、缺乏责任心; 6、不

    小熊de爱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精神科风险评估论文

    精神医学毕业论文 你还在愁精神医学毕业论文吗?那么,精神医学毕业论文怎么写,你知道怎么写吗?如果不知道,就一起看看我整理的内容吧!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浆D

    queenielove多儿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