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龙女
姜也叫生姜,既是重要的调味品,也可作为蔬菜单独食用。生姜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吃饭不香或饭量减少时吃上几片姜,能增加饭量,所以民间有“饭不香,吃生姜”的说法。但在大姜种植过程中, 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害,大姜生长过程中病害主要有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两大类,在降低产量和品质的同时,还给种植户朋友造成经济损失。
一、大姜常见侵染性病害及防治
1、姜瘟病
姜瘟病也叫立枯病,是大姜最常见的病害。大姜植株的根、茎、叶都可染病。
(1)、姜瘟病的表现症状
(2)、姜瘟病的防治办法
姜瘟病由于发病期长,可多次侵染,是最难防治的病害,目前没有理想的杀菌药剂防治,主要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
1)农业防治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采用下列药剂防治:链霉素、波尔多液、水合霉素、氧化亚铜、氢氧化铜、碱式硫酸铜悬浮剂、琥胶肥酸铜、中生菌素、噻菌铜、络氨铜等。采用药剂灌根或基部喷施,视病情10天左右交替用药喷施,连续喷2~3次。
2、大姜斑点病
大姜斑点病在温暖、高湿、植株间郁闭、田间湿度大或重茬连作地块容易发病。
(1)、大姜斑点病表现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斑细小,长2~5㎜,黄白色,呈梭形或椭圆形,病斑中部变薄,易破裂或呈穿孔状。病情严重时,病斑密布,全叶似星星点点,影响大姜的光合作用,植株长势减弱或停止生长,发病中心比较明显。
(2)、大姜斑点病的防治
1)、农业防治
2)、药剂防治
可采用以下药剂防治:甲基硫菌灵+百菌清、噻菌铜悬浮剂、醚菌酯悬浮剂等。兑水喷雾,视病情每隔10天左右喷药1次,连续防治2~3次。
3、大姜炭疽病
大姜炭疽病属于高温高湿病害,在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达到90%就极易爆发炭疽病。
(1)、大姜炭疽病表现症状
主要为害大姜叶片,发病初期,先从叶尖和叶缘出现病斑并呈褐色水浸状,后开始向内逐渐扩展成梭形或椭圆形褐斑,数个病斑会连成大片病块,使叶片发褐干枯,严重影响光合作用,空气潮湿时,病面会出现小黑点。
(2)、大姜炭疽病的防治
1)、农业防治
2)、药剂防治
可采用以下药剂防治:溴菌腈可湿性粉剂、多硫悬浮剂、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咪鲜胺乳油、百菌清等。兑水喷雾,每10天喷雾一次,连续防治2~3次。
4、大姜叶枯病
大姜叶枯病属于高温高湿病害,高温季节连续阴雨天气或雾重、多露天气,易发病且使病情加重。另外,氮肥过量、植株徒长或过密、通风不良等均能加重病害,连作地块发病重。
(1)、大姜叶枯病症状
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产生黄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呈大小不等的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为黄褐色,边缘褐色,易穿孔。后期病斑表面生出黑色小粒点。发病较重的时候,叶片布满病斑或病斑连成片,致使整个叶片变褐、枯萎。
(2)、大姜叶枯病的防治
1)、农业防治
2)、药剂防治
可选用以下药剂防治: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戊唑醇悬浮剂、醚菌酯浮剂、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多果定可湿性粉剂等,兑水喷雾,间隔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二、大姜生理性病害及防治
大姜的种植过程中,常常会遇到高温、肥害、营养不良等情况引发大姜生理性病害,部分姜农朋友不明就里当做侵染性病害防治,不仅贻误防治时机,而且增加了成本,同时造成农药残留,大大降低了大姜的产量和品质。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大姜生理性病害及防治办法。
1、苗期叶片畸形
(1)、苗期叶片畸形表现症状
苗期幼嫩的新叶在出孔处扭曲不展开,下一新叶也不能抽生,几片叶子形成“绞辫子”,外层叶背由于扭曲不展日灼后变白,剥开后可以看到叶正面斑状或条状黄化。
(2)苗期叶片畸形防治办法
2、叶片黄化
(1)、叶片黄化表现症状
大姜生长进入“三股杈”时期后出现叶片黄化现象,上部叶片变黄后变白,最后干枯;根茎不膨大,根系不发达,植株矮化、瘦弱,光合作用降低。
(2)、叶片黄化防治办法
以上就是生姜在种植过程中常遇到的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要想防止病害的发生,在进行轮作的同时,要加强田间的管理,尤其是水肥管理,不偏施氮肥等,通过精细管理,就可以避免病害的发生,从而为高产和品质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魅丽无限
大姜姜瘟病俗称姜腐烂病、姜青枯病等,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根茎部位,发病后一般减产20%~30%,重者达60%~80%,甚至能够导致绝收。因此,农户们必须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大姜姜瘟病的发生。本文将带领农户们详细了解大姜姜瘟病的相关技术知识,供农户们参考。大姜姜瘟病症状表现:主要表现在大姜的地下根茎部分,但也会影响到茎叶的生长。当大姜姜瘟病发的初期,发病部分会呈现水渍状、表面发暗、并且还散发出一股臭味。随着病情的严重,会慢慢的软化,茎叶中心会出现白色发臭的枝叶。茎干慢慢的会变为黄褐色,最后呈现凋零状态。大姜姜瘟病发的高峰期一般是八月到九月份以及十月份,而初发期是六月,所以在六月份就需要开始做好预防准备。大姜姜瘟病发生原因:1、温度。大姜喜阴凉忌高温高湿,姜瘟病始发病日均温度为20℃左右。病原菌最适宜温度为25~30℃,15℃以下病害发生很少。2、湿度。雨水的多少直接影响姜瘟病发生的早晚和轻重。阴雨天后暴晴,有利于姜瘟病的传播和蔓延,因为这时土壤湿度大、温度高,待到9月下旬气温下降,茎叶茂盛致使地温下降,利于大姜的生长,而不利于病害发生。3、由肥料和灌溉水传病。由受病残体污染过的肥料,如沤肥及不经发酵的堆肥、未经腐熟的人畜粪肥等有机肥都能导致不同程度的发病。上游高地块发病,病水直接流入下游低地块导致发病,还会导致病害迅速加快蔓延。经过调查发现病田中病菌可随流水而扩散蔓延,漫灌、串灌是加速病害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在田间有零星病株时,往往在灌溉后出现成块的病株,这是病菌顺水传播再侵染的结果。因此,姜田一旦发现中心病株后,宜采用浅水沟灌或浇灌,切忌漫灌、串灌。同时用无病菌干净水,如井水、河水等。4、种植制度。根据临泉县长官镇、高塘镇、范集乡、杨小街乡姜农的经验和笔者长期的调查,姜瘟病的发生与种植制度有很大的关系。前茬为茄子、土豆、辣椒、西红柿等作物发大姜瘟病的可能性就大,与豆类、玉米、小麦、棉花等作物实行4年以上轮作,姜瘟病发生相对较轻。5、其它因素引起的发病。如田间地下害虫多,对根茎损害且造成虫伤口,有利病菌侵入,也有加重病害的趋势。还有姜农有剥老姜的习惯,这样就增多机械伤口,有利病菌的侵染。经调查结果表明,剥老姜早发病7~10天,发病率为,不剥老姜发病率为,剥老姜比不剥老姜的地块发病重。大姜姜瘟病防治方法:1、选择优良姜种建立无菌留种基地,繁育无菌姜种,单收单藏,单阁贮存,贮姜则用40%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处理。选留无病姜种,每年9月下旬,进行田间观察,选择绝对无病菌感染,包括周围和上游的高地势地段也未出现病株的田块作为留种地。2、轮作换茬与其它蔬菜轮作3年以上。选择土质疏松透气的壤土地砂土地栽培,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合理配合施用氮、磷、钾肥,适时适量浇水,促进植株生长,增强抗病能力,雨后及时排出田间积水;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并集中带出田外销毁。3、药剂防治10%中生菌素氨基寡糖素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20%噻唑锌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12%松酯酸铜乳油600~800倍液;均匀喷雾,视病情7天1次。发病普遍时可选用下列药剂进行防治:喹啉铜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200~234克/亩或88%水合霉素可溶性粉剂2000~3000倍液;兑水喷雾,视病情7天一次。
写关于曹操的事迹,性格等……写关于曹操的论文可以参考易中天的品三国,他的关于曹操的议论非常多,而且很经典!建议你到维普资讯网看看(要注册的)还有例文啊试析罗贯中
日常生活中我们吃的洋姜当然能够降低血糖了,而且能够达到非常好的一个治疗的效果,你会发现,嗯糖尿病也能得到很好的缓解,不会降生。
可以的,因为洋葱的脂肪含量比较低,但是可以达到清热解毒效果,可以利水除湿,然后也可以养胃,可以达到保健或者抗癌的效果,可以降血压,降血脂,可以预防胆固醇比较高的
论文致谢一般多少字 论文致谢一般没有字数的要求,把真挚的感谢写好就行了,同学们好好地把致谢写完吧!下面是我整理的论文致谢一般多少字,欢迎大家阅读。 当设计完稿,
种植生姜的过程中,生姜病虫害是农户们经常会遇到的问题。那么,生姜病虫害怎么防治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常见生姜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供大家参考。1、姜腐烂病姜腐烂病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