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18

添喜lucklily
首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内科学便秘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下雨天2017

已采纳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有便意而排出困难的一种病证。 西医为习惯性便秘,或暂时性肠蠕动功能失调的便秘,以及因其它疾病而并发的便秘,均属本证范畴。 1、病因病机 便秘的发生,除大肠本身功能失职外,凡脾、胃肾、肺诸脏的功能紊乱,均能引起肠道气机失调,传导失常而形成便秘。 (1)燥热内结;素体阳盛,或过食辛辣厚味,以致肠胃积热,化燥伤津;或由于热病后期,余热留恋,津液不足,致使肠道燥结干枯,不能濡润,传导失常,以致大便干结,难以排出而成热秘。 (2)气机郁滞:忧愁思虑过度 ,情志不舒,或久坐少动,引起气机郁滞不畅,于是通降失常,传导失司,糟粕内停,不能下行而成便秘。 (3)气血两亏:饮食劳倦内伤或大病、久病、产后以及年老体弱,致气血两亏。气虚则大便传导无力;血虚则肠道失润。亦可因发汗、利尿太过,或肾之真阴亏损,均可致肠道干枯,排便困难而成便秘。 (4)阴寒凝结:素体阳虚,或年高体弱,命门火衰,温煦无权,阴寒内生,阳气不通,津液不行,大便为寒所滞,发为冷秘。 2、辨证论治 便秘临证,首先要分辨虚实。燥热、气滞不行为实,气血不足、阴亏、冷秘为虚。治疗时应针对其传导失常,津液不足或不行,采用调理气机,滋润肠道之法。在辨证论治时不可专用通下,否则津液愈伤,复下复结。正如李东垣所说:“治秘必究其源,不可一概以牵牛、巴豆之类下之。” (1)实秘: ①燥热内结: 证候:大便干燥不通,数日不行,面赤身热,腹部胀满或疼痛,口唇胀满或疼痛,口唇干燥生疮,口臭心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清热润肠。 主方:麻仁丸。 本方为小承气汤加麻仁、杏仁、芍药组成,多用于肠胃燥热便秘。由于津液不足,肠失滑润,兼之肠燥胃热则大便硬结难下,致成便秘。方中麻子仁质润多脂,润肠通便,为主药;辅以杏仁降气润肠,芍药养阴和里;佐以小承气汤之枳实破结,厚朴除满,大黄通上;使以峰蜜为丸,意在缓下。本方泻下药与润肠药同用,炼蜜为丸,取其泻而不峻,润而不腻,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配方组成】:麻子仁100克、杏仁50克、枳实100克、大黄100克、厚朴50克、芍药100克。 ②气机郁滞: 证候:嗳气频作,胸胁痞满,甚则腹胀腹痛,食少纳呆,大便秘结,欲便不得,苔薄白而腻,脉弦。 治法:顺气行滞。 主方:六磨汤。 【配方组成】: 上沉香3克 尖槟榔3克 小枳实3克 广木香3克 台乌药3克 生锦纹3克(各用原支) (2)虚秘: ①血虚肠燥: 证候:大便燥结难下,头晕目眩,面色白,唇甲无华,心悸,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养血润燥。 主方:润肠丸。 疏风活血,润燥通便。治风热内伏,血液瘀结,肠道干燥,大便秘涩,全不思食者。 【配方组成】: 麻子仁、桃仁(去皮尖),各一两。羌活、当归尾、大黄(煨),各半两 ②气虚不运; 证候:便秘或排便不畅,虽有便意,临厕努挣乏力,气短汗出,大便先结后软或并不一定干硬,面色白,神疲气怯,舌淡苔白,脉虚弱。 治法:益气润肠。 主方:黄芪汤。 由于肺脾气虚,传送无力所致的大便密结,但是大便并不干燥,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用力排便则汗出短气,便后乏力,并伴神疲,肢体倦怠,少气懒言等。 【配方组成】: 黄芪、陈皮、白蜜、火麻仁组成 ③阴寒凝滞: 证候:大便艰涩难下或大便,腹中冷痛,面色青暗,畏寒喜暖,口中和,四肢不温,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 治法:温通开秘。 主方:半流丸。 半硫丸具有温肾逐寒,通阳泄浊之功。硫黄补命门真火,热壮肾阳,温通寒凝,鼓动阳气以疏利大肠;配以半夏和降中焦之气,则水谷精微随肾气温壮、填补真阳,又助硫黄祛寒。故本方主治真阳虚衰、下元虚冷所致的虚秘、冷秘。 【配方组成】: 半夏(汤浸七次,焙干,为细末)硫黄(明净好者,研令极细,用柳木槌子杀过)各等分 3、辨证施护 (1)燥热内结型: ①实证便秘者居住的病室应凉爽通风,湿度偏高。因患者热结于内,大便数日不通,是必心情急躁,烦恼易怒,故需保持病室安静,光线柔和,避免强光和噪音的刺激。 ②饮食宜清淡,偏凉润为主,如蜂蜜、雪梨、番茄、西瓜、扁豆、苦瓜、田螺、芝麻、核桃、松子、香蕉等。 ③禁忌辛辣厚味,烟酒油腻。 ④鼓励患者多饮白开水或果汁,以泻热而通利小便。 ⑤热邪熏蒸于上,口臭、口舌生疮者,应注意做好口腔护理,可用银花甘草水、2%黄芩水、2%双氧水、或五倍子、地骨皮煎水漱口,患处涂锡类散、冰硼散或消炎膏。 ⑥针刺天枢、脾俞、胃俞、大肠俞、足三里、龟尾等穴(强刺激),可以调节胃肠功能而通便。 ⑦服泻药后应注意患者排便的次数及大便量,观察有无腹痛和泻下不止的情况,如有腹痛难奈,腹泻严重时应立即停药,并请医生处理。 ⑧用肥皂水灌肠通便时,应注意患者有无胸闷、腹痛、腹胀等反应,必要时中止灌肠。 (2)气机郁滞证: ①情志不畅,肝气不舒是致病原因,故调理气机,使七情和合是本证护理的关键,要对患者关心体贴,了解其心理活动,予以劝导;并应做好家属工作,避免不良环境的恶性刺激,尽量使之心情舒畅。 ②指导患者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不论有无便意,均按时去厕所作排便动作。 ③鼓励患者在病情和体力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运动,如散步、作操、打太极拳等,促进气机通畅。 ④宜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和有疏利作用的食品,如香菇、大蒜、洋葱、芦根、竹笋、萝卜等,禁忌甜粘生冷油腻不易消化之品。 ⑤可在便前热敷腹部或艾灸天枢、关元、气海等穴。 ⑥腹胀时可用肛管排气,腹中胀痛时不可盲目用大量肥皂水灌肠。 (3)血虚肠燥型: ①虚计患者应注意保暖,充分休息,以养心血。需注意病室温暖、安静,勿使受到突然刺激,如巨响、惊吓、震动等,以免加重患者心悸、眩晕。 ②饮食以易消化,补益为主,如饴糖、大枣、花生、莲子、羊肉、甲鱼、海参、芝麻、桑椹、荔枝等,并尽可能的补充一些油脂。 ③大便时应选用坐坑,不宜用力过猛,防止因大便不下而引起虚脱;病情严重者,应有人陪同,预防跌伤。 ④指导患者饮用有通便作用的饮料,如蜂蜜水,或用番泻叶3-6g泡水饮。 ⑤虚证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作腹部肌肉锻炼,以加强腹肌,有助于排便。 (4)气虚不运证: ①排便无力时可按摩腹部,在腹壁由右下腹顺结肠方向,向上、向下推,反复按摩10-15分钟。 ②可用温热疗法,如腹部热敷、艾灸、熨贴等。 ③鼓励适当锻炼,如做扩胸运动等,促使气血运行。 ④保持心情愉快,防止因气滞而加重病情。 ⑤大便难下时,勿蹲之过久,以预防中气下陷,必要时用开塞露或甘油栓注入肛门,或用液体石蜡30-50ml保留灌肠,以润肠通便。 (5)阴寒凝滞证: ①病室应温暖向阳,注意防寒保暖。 ②本证多年老体虚患者,应限制活动量,勿使过劳。 ③注意保持肛门部清洁,便后用温水清洗。 ④饮食应营养丰富、高热量之补益之物,如牛羊肉、鸡蛋、牛奶、胡萝卜、鲫鱼、鲜虾等。 ⑤鼓励患者多晒太阳,适当运动。

253 评论

盛开的七月

便秘之因虽多,总不外虚实两端。其治疗大法不离虚补实泻。笔者多年观察,临证从肝论治颇多效验,简述如下。 1.肝郁 周某,女,42岁,便秘反复发作3年,每因情志不畅加重,服泻下药仅快于一时,月经不调,先后无定期。刻下胸胁胀满,嗳气频作,心烦少食,夜寐不安,大便3~5天一次,秘而难行,颇以为苦,舌苔薄白,脉弦有力。诊为肝气郁结,治以舒肝解郁,辅以健脾和胃:柴胡12g,云苓15g,川楝子10g,香附10g,郁金15g,青、陈皮各9g,山药30g,白芍20g,木香8g,川芎10g,当归10g。服6剂便通,再进12剂以巩固,继以逍遥散善后调理月余,告愈,随访1年未再发。 此例乃肝失条达,影响大肠传导功能,是为“气秘”。先贤有“肝与大肠相通,肝病宜疏大肠”的理论,可见,便秘可调肝而解。李用梓说:“郁病虽多,皆因气不周流,法当顺气为先”,常用疏肝解郁法,以逍遥散加减治疗,气机流畅,则脏腑气机升降协调平衡,便秘自除。 2.肝火 王某,男,38岁,半月前因冒雨而发热,头痛纳少,继而心烦口渴,便秘难行,虽用硝黄,仍苦便秘。刻诊:少腹胀痛,耳鸣眩晕,大便4日未行,呕恶胁胀,心烦易怒,夜寐梦多,小便色黄。舌苔薄黄微腻,舌质红,脉弦滑而数。证属肝胆郁热,外邪郁积日久,殃及三焦。治以清泻肝火:胆草12g,栀子10g,桑叶12g,泽泻15g,黄芩15g,川楝子12g,香附10g,白芍30g。5剂便通,稍有口苦,心烦明显,加竹叶10g,连翘20g,石决明30g,再进9剂,诸症悉除,即嘱隔日1剂巩固半月,告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患者素体阳盛,外邪侵袭,日久化热,肝为刚脏,内寄相火,体阴用阳,气有余便是火。肝火燔灼,上扰下迫,*于三焦之间,致腑气不通,多见口苦咽干、耳鸣耳聋。虽用硝黄通畅,复因肝火灼津,便秘如旧。今疏肝降火,用龙胆泻肝汤加减,直折火势,火去津存,故能治本取效。 3.肝寒 查某,男,57岁,大便艰涩难行反复发作2年余,平素性情抑郁,曾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史。刻下四肢欠温,神疲乏力,呕吐清涎,头冷喜暖,两胁不适,近1周来未能顺利大便,舌薄白质暗,脉沉弦无力。证属寒滞肝脉,气机受阻,治宜温肝散寒,调气降逆,遂用淡吴萸8g,干姜6g,制香附10g,云苓12g,半夏9g,桂枝8g,制附片9g(先煎),细辛3g,木香9g,郁金12g,寄生15g,补骨脂 12g。服7剂后四肢转温,大便已通,再以原方服24剂,大便每日1行,诸症消失。继用逍遥丸合金匮肾气丸善后调理2个月,告愈,随访1年未发。 此为寒邪直中厥阴肝经所致,名为冷秘。为肝肾阳虚,木不生火,火不生土,疏泄无力,肠道传送受阻,气机郁闭,便秘难行。所见之证皆阳失温煦而致,故用吴茱萸汤合逍遥散加减取效,又因患者年高,阳虚为主,温肾补肝乃固本之法。 4.痰结 黄某,48岁,男,大便不爽,或秘而不行4年余。刻下头痛呕恶,纳差腹胀,乏力身困,头重如蒙,或耳鸣重听,乱梦纷扰。舌薄白腻,脉弦滑。证属痰结湿阻,治以舒肝健脾,化痰和胃:川芎12g,胆星10g,香附12g,郁金15g,枳实12g,莱菔子9g,陈皮9g,当归12g,白芥子9g,苡仁30g。服7剂,大便已畅,仍有纳差腹胀,加大腹皮30g,再进18剂,诸症悉除,后以香砂六君汤、二陈汤调养月余告愈,随访半年未发。 此例为肝郁及脾,脾运不及,湿浊难化,聚而为痰,结于肠胃,腑气不通,津失和降,而为便结不爽之虞。治宜调肝健脾,以祛生痰之源,配用化痰和胃之品,使气机升降复常,如是则便秘可愈。常选半夏天麻白术汤、温胆汤、逍遥散等加减。 5.瘀血 常某,男,37岁,不慎摔伤,复因情志不畅,大便秘结2月余。刻诊:气短少食,午后面部烘热,夜少寐口干而不渴,摔伤之腰腿刺痛夜重。舌苔薄白,舌质暗红有瘀斑,脉细涩尺弱。证属瘀血内阻,肝络瘀滞,治以疏肝解郁,化瘀通腑:香附12g,枳实15g,柴胡12g,白芍30g,川楝子12g,郁金15g,花粉20g,泽兰12g,桃仁12g,五灵脂10g,红花10g,丹皮20g,制乳、没各6g,大黄4g。服5剂便通,继服12剂诸症消失,再服24剂巩固疗效,随访3个月未发。 本例脉证合参属瘀血便秘。凡他病日久,络脉暗伤,内耗精血,或因气虚气郁日久,血行不畅,影响六腑传化功能;或跌打损伤、瘀血内停,三焦不利,气道水道不畅而致便秘。瘀血为有形之物,治疗应分虚实,虚者益气(养血)化瘀,实者行气活血。常用柴胡疏肝散合王清任逐瘀汤或桃仁红四物汤加减;或以丸剂缓消,若瘀阻日久,宜在扶正理气之基础上加通络化瘀之品。 6.血虚 李某,女,37岁,产后2个月,将息失宜,大便艰涩难行。刻诊腹痛绵绵,喜得温按,头昏眼花,夜寐多梦,心悸易惊,面色少华,乳汁匮乏。舌薄白质淡,脉细无力。此为肝血不足,血虚便秘,宜滋养肝血:全当归12g,枸杞子15g,柏子仁10g,黄精15g,熟地15g,陈皮9g,砂仁5g(后下),云苓15g,白芍15g,制首乌12g,香附10g,麦芽12g,桑椹15g,寄生15g,泽兰9g。服6剂,便已通,仍有乏力乳少,上方加黄芪15g,路路通10g,女贞子15g。连服30余剂,诸症消失,隔日1剂,服1个月,告愈。随访1年未发。 肝藏血,体阴用阳,此例产后失血,营血亏虚失于濡养,故见面色少华,乳汁稀少,大便艰涩。大凡因郁致虚者,初起多实,久则伤气耗血,转为虚证;或肝郁抑脾,饮食少进,生化无源,气血不足;或气郁化火,伤及阴血,均能使脏腑失去濡养,升降相逆,而致便秘诸症发生。治宜滋养肝血为务,常用四物汤、一贯煎加减。本例产后伤血,津血同源,津伤失于濡润,故滋养肝血为治本之举。 便秘虽有虚实之分,笔者体会与肝关系密切,故从肝论治。其要点有二:一是从“肝用”入手。固肝主疏泄,主一身之气,协调五脏气机升降。若肝用不足,津聚为痰,或气滞血瘀,痰瘀交阻,进一步影响脏腑升降活动,津液布散失常,发生便秘,治疗上以调肝用为主;二是从“肝体”考虑。因肝之疏泄功能是以藏血功能为前提的,只有充分的血量贮备,疏泄功能才能正常发挥。如肝血不足或瘀血内停,皆能影响“肝用”,加上血少失于濡养,肠道干涩,故发生便秘,治疗上则以养肝血为要。

356 评论

忘忧毛球

中医论文范文

题目:关于老年便秘证治

1病因及病机

气血不足 因年老体虚,脾胃功能不足,气血生化无源,气虚则大肠传导无力,血虚则津液枯竭,大肠失去濡润,而形成便秘。

阳虚寒凝 年高体弱,阳气不足,则阴寒内生,凝滞肠胃,致阳气不运,津液不行,肠道传导无力,形成便秘。

阴液不足 老年体弱或久病,或服用泻下药物过多,导致津液大伤,肠道干枯,大便燥结难下。

气机郁滞 老年之人,多忧善虑或久坐少动,致气机郁滞,腑气不通,糟粕内停而致便秘。

肠胃积热 素体阳盛,或饮酒过度,或过食辛辣厚味,致肠胃积热,或热病之后,余热未尽,耗伤津液,使肠道失于濡润而致便秘。

2治疗

非药物治疗 应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注意饮食调理及身体锻炼,特别是功能性便秘更应如此。食物应富含纤维并多饮水。

药物治疗 便秘临床上分为气秘、虚秘、冷秘和热秘。虚秘又分为气虚和血虚2种。

气虚便秘 特点为虽有便意,但临而努挣乏力,大便并不干硬,神疲气怯,舌嫩苔薄,脉虚。药用黄芪、茯苓、山楂、木香、佛手、香椽、麻仁、白蜂蜜等。

血虚便秘 特点为大便秘结,面色苍白,舌淡脉细。药用当归、麻仁、玉竹、生地、熟地、元参、佛手、香椽、枳壳、生黄芪、白蜂蜜等。

冷秘 特点为大便难涩,腹中或有冷痛,喜热恶冷,舌淡苔白,脉沉迟。药用当归,仙灵脾、肉 苁 蓉、木香、枳壳、麻仁、生黄芪等。

气秘 特点为大便秘结,噫气频作,腹胀痛,胸胁痞满,苔薄腻、脉弦。药用木香、槟 榔 、佛手、郁金、枳实、麻仁、柴胡、内金等。

热秘 特点为大便干结,口渴喜冷饮,苔黄燥,脉数。药用大黄、炙枳实、白芍、生地、元参、生芪等。

3典型病例

女患,65岁。长期便秘,伴腰痛腰冷,时腹胀,食欲不佳。舌淡苔薄白,脉沉。证属脾肾阳虚,治以温补脾肾。方药:仙灵脾10g,肉 苁 蓉20g,生黄芪15g,佛手10g,香椽10g,生山楂15g,当归15g,牛膝10g,首乌15g。

患者体弱,脾肾阳虚,寒自内生,肠道传送无力,故便秘。肾阳不足,则腰痛腰冷。脾虚运化无力,则腹胀,食欲不佳。仙灵脾、牛膝温肾助阳,肉 苁 蓉温补肾阳,润肠通便,佛手、香椽理气,首乌、当归补血行气,润肠通便。5剂后每日大便1次。后守方调理。

男患,92岁。曾因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后数日或每周大便1次。曾用泻火通便之品,服后腹泻不止。时有腹胀,乏力,面色苍白,时咳嗽、痰多、苔薄黄略腻、脉细。辨证属气血不足,治以益气补血,润肠通便。方药:生黄芪15g,茯苓15g,太子参15g,全瓜 蒌 20g,佛手15g,香椽15g,木香10g,郁香10g,当归15g,生山楂15g,白芍15g。

患者气血不足,脾虚不运,遂成便秘、腹胀。水饮不能运化,聚而成痰。脾虚气血生化无源,则面色苍白,乏力。生黄芪、茯苓、太子参健脾益气,当归、白芍养血润燥、佛手、香椽、木香、郁金理气,以助脾运化,生山楂健胃消食,全瓜 蒌 清痰热,又可润肠通便。5剂后即每1~2d正常大便1次。后守方化裁,以健脾益气,养血润燥为主调理。

4讨论

老年人脏腑功能减弱,肠道传送无力,故成便秘。以虚秘、冷秘、气秘为主。在治疗时,不可妄用泻火通便之药,而应以润肠通便为主,同时加入理气健脾之品。虽然饮食及疾病等如饮酒或过食辛辣厚味,也可出现热秘,但多为虚实夹杂。故应慎用泻火通便及破气之药。如通便药久用或用量过大,则干扰正常条件反射,形成药物依赖,同时也使气血津液更加受损,致肠道津液干枯,反而加重便秘。通便药的应用须中病即止,便秘缓解后,即去通便药,而根据病因,分别继续施用健脾、益气、温阳、养血、润燥等法,以治其本,防止便秘再发。

题目:中药材市场走势分析研究

一、大幅震荡调整变化异乎寻常

受SARS疫情影响,2003年的中药材交易跌宕起伏,变化异乎寻常,整体走势明显好于往年。中药材交易红火,销量持续攀升,品种升多降少,呈现出近年来少有的活跃态势。从时间来看,大体为:2003年1~3月份,SARS疫情出现,中药材行情由疲转畅,交易比2002年冬明显增多,大部分品种价格稳中有升,市场开始复苏;4~6月上旬,SARS疫情加剧,药材购销两旺,批量成交加快,不少品种价格飞涨,热点药材市价创历史新高;6月份以后,一方面SARS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国家着手对中药材专业市场进行专项治理整顿、禁售中药饮片,药材交易迅速回落,跌入低谷;进入9月份,药材交易重现生机,市场渐趋活跃。期间,震荡幅度之大,变化速度之快为历年罕见。

二、销量不断攀升,品种升多降少

综观2003年的药材交易,无论是销售量还是销售额都较往年有大幅攀升。全国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的近300种常用大宗药材的销售量和销售额平均较2002年分别增长25%~48%和33%~42%不等。其中,价格上升的品种约占统计口径的~,价格稳定的品种约占28%~33%,价格下降的品种约占~。

近年来,我国农业种植结构不断调整,尤其是在加入WTO后,农产品的市场竞争激烈,各地纷纷兴起的“种药热”,致使许多药材供过于求,市场滞销,价格偏低。特别是一些年销量在千吨、万吨以上的大宗常用中药材,自1998年以来一直在低谷中运行:如板蓝根、家种丹参、黄芪、白芍、厚朴、茯苓等。但SARS让沉寂多年的中药材交易再次活跃起来。防风、贯众、银花等价格竟然上涨了几十倍之多,就连板蓝根、黄芪、白芍等多年的滥市品种也被抢购一空。

三、五大诱因催生药材交易热

2003年的药材交易红火,虽然中间震荡起伏,但整体交易明显好于以往,是难得的丰收年。出现这种向好局面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受SARS疫情的刺激,药材销售旺盛。在狙击SARS的战斗中,传统中医药大放异彩,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时间出现了抢购中药材热潮,给疲软的药材交易注入了活力,拉动多数家种药材走出低谷。

2、受旱 涝 灾害影响,药材产量下降。我国南方和北方先后出现旱 涝 灾害,致使湖南、广西、广东、安徽、黑龙江、吉林等药材主产区的市场供给量严重下滑,板蓝根、桔梗、白术、白芷、生地、关龙胆等根茎类药材和北五味子、车前子、山栀子、酸枣仁、柏子仁、春砂仁等种子类药材价格都有不同程度上浮。

3、受禁猎禁采野生动植物和退耕还林、环境保护等政策性因素制约,特别是几十年来的'过度开发利用造成野生药材资源稀缺,市场供应日趋减少,致使价格不断上升。野生药材成为市场近年来追逐的热点。冬虫夏草、关防风、秦 艽 、野山参、穿山龙、虻虫、马宝、林蛙油等野生药材一直处于高价位。2002年野生药材价格涨得最多的品种当属冬虫夏草,由年初的16000元上涨到26750元,特大虫草王已涨至41000元的高峰。

4、出口需求增加。进入2003年,中药材出口呈现恢复性增长,整体形势向好的方向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中药材出口渠道拓宽,销售范围扩大。桔梗、北沙参、山药、黄芩、太子参、罗汉果等品种出口顺畅。

5、受秋后粮棉油等农产品价格上涨的牵动,部分家种品种都不约而同的跟随农产品价格上浮。

152 评论

相关问答

  • 精神科便秘论文

    中医护理运用传统护理技术与 方法 ,对患者及人群施以照顾和服务,保护人类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下面是我精心推荐的一些护理副高职称论文 范文 ,希望你能有所

    欧比诺橱柜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便秘医学论文

    医学论文范文1000字 论文题目: 浅谈外伤性小肠破裂临床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 探讨外伤性小肠破裂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6年1月至2009

    银色手链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中医内科便秘的原因论文

    从中医看,便秘分为实症便秘和虚症便秘。实症便秘主要是上火引起的,可以改善生活习惯,多喝水,严重的可以服用三黄片等药物;虚症便秘是因为气虚血虚阴虚引起的,主要体现

    无敌沈阳人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中药学论文便秘

    便秘 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那么有什么 中药 方剂 可以治疗呢?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便秘中药方剂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便秘中药方剂 生地 2

    h071232003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浅谈中医内科便秘论文摘要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有便意而排出困难的一种病证。 西医为习惯性便秘,或暂时性肠蠕动功能失调的便秘,以及因其它疾病而并发的便秘,均属本证范畴

    美丽的大蒜君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