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小绿植
发热五天以上+皮肤(2)+粘膜(2)+淋巴结+冠状动脉 发病年龄:婴幼儿多见,五岁以下者占,高发年龄6月到18月。川崎病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由于本病可发生严重心血管并发症,未经治疗的患儿发生率达20%到25%,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儿科最常见的后天心脏病。 发病率男童多于女童(:1),与免疫系统的启动点男女有别有关,男性易患感染性疾病,女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高于男性。 发病机制: 病毒感染 免疫系统活化状态 易感基因(亚裔发病率高于白人) 病理分期: 九版儿科学和实用儿科学有区别。 临床表现: 发热:从稽留热或弛张热,抗生素治疗无效。 球结合膜充血:3到4天出现,双侧,无脓性分泌物,热退后消退。 唇及口腔:唇充血皲裂,口腔黏膜弥漫充血,草莓舌。 手足:急性期手足硬性水肿和掌趾(zhi)红斑。恢复期,甲下和皮肤交界处膜状脱皮,指甲横沟(beau线),甲可脱落。 皮肤:多在第一周出现多形性红斑和猩红热样皮疹。会阴肛周皮肤潮红脱屑。 接种卡介苗的瘢痕处再现红斑(接种后三个月—三年内易出现)对不完全行川崎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颈部淋巴结肿大:单侧或双侧,表面不红,无化脓,可有触痛。 冠状动脉改变:心血管并发症,最早在发病第3天出现,第2—3周检出率最高,第8周之后很少出现新的病变,多数于3—6个月内消退。实验室检查 : 急性期末梢血:白细胞计数、中型粒细胞百分数升高、轻度贫血,反应蛋白明显升高、血沉增快,血小板在第二周开始升高,数月恢复;尿白细胞或蛋白尿, 转氨酶升高, 免疫球蛋白均升高。 并发症: 心血管并发症高发时间: 最早在发病第3天出现,第2—3周检出率最高,第8周之后很少出现新的病变。 发病15—45天。 心血管并发症高危因素:延误诊断或未应用丙球,男孩,发热超过10天,首次应用IVIG无反应,贫血,白细胞总数、血沉、血小板、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 有不典型心肌梗死的症状 :并发冠状动脉瘤患儿可出现苍白、乏力、胸痛、腹痛及无诱因哭、闹晕厥等症状,需格外注意。 其他:间质性肺炎、无菌性脑膜炎、消化系统症状、关节炎等。 休克 :表现为血压减低20%及循环灌注不良是可致命的严重并发症。 巨噬细胞及T细胞大量活化增生: 发生率极低,但有致命危险,表现为血小板消耗性减低。嗜血细胞综合症:极少数患儿在急性期发生,可危及生命。冠状动脉内径正常值: 既往沿用北京儿童医院标准: —3岁<2. 5mm —9岁< —14岁 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分为四度: 正常: 无扩张(<3mm) 轻度:内径<4mm 中度:内径4—7mm 重度:内径>8mm Z值 国外研究显示正常儿童冠脉内径与体表面积呈线性关系,美国建议用测量冠状动脉内径的Z值代表大小。Z值>代表冠脉扩张。 建议选取Z值在+-2之间为冠状动脉正常值范围。 分别测量患儿冠脉内径及体表面积,对照曲线图即可得到其冠脉Z值。 急性期治疗 IVIG治疗 :2g/kg,10—12h输入。(九版8—12h) 用药时间:发病后5—10天,5天之内用药发生无反应性几率更高,10天后用冠脉发生率增加。 阿司匹林 : 30—80mg/ ,分3—4次,连续14天,以后减至3—5mg/,顿服,也可以热退三天后减为小剂量口服。大剂量阿司匹林可减轻急性炎症过程,小剂量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 (九版儿科学:阿司匹林30—50mg/,分2—3次,热退3天后逐渐减量,2周左右减至3—5mg/) IVIG无反应性治疗: 发病10天内接受IVIG等标准治疗后 48小时, 患儿体温仍高于38℃;或给药2—7天,甚至2周内,再次发热,并至少仍有一项川崎病临床表现,称为丙球无反应。IVIG无反应性治疗有争议,共识是再次应用IVIG2g/kg。若仍无反应,用激素、血浆置换等。 激素 :用于丙球无反应性的二线治疗。 30mg/kg,2—3h,1—3d(实用儿科学) (9版儿科学:醋酸泼尼松1—2mg/,用2—4周,逐渐减量。 因糖皮质激素可促进血栓形成,增加发生冠状动脉病变风险影,响冠状动脉病变修复,故不宜单独应用,可与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联合应用。) 恢复期治疗: 阿司匹林:5mg/,顿服,用至血沉、血小板恢复正常。如果冠状动脉无病变,一般 8到12 周。冠状动脉有病变,使用至冠状动脉完全恢复正常或更长。 阿司匹林不能耐受者可用双嘧达莫。 (9版儿科学:阿司匹林小剂量维持6—8周,如有冠状动脉病变,应延长用药时间,直至冠状动脉恢复正常。) 随访: 1、3、6月,1—2年复查,体格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川崎病在临床中并不少见,早期诊断的线索非常重要。 出现冠状动脉扩张的病例并不多见。 对IVIG无反应性川崎病很陌生,当然也不希望遇上。其具体的治疗方案存在争议性(在指南上有关于激素、低分子肝素等的用法),希望有争议的内容,考试题不要出。 看起来很平常的一个疾病,细节确是非常多的,普通人与高人之间的区别或许正在于细节之间。 这个题目促使我把川崎病相关的知识详细捋顺一遍,更有利于临床工作。
夏侯将军YY
1. Xiaogang Chen,Hui Tian,Donglan Lai,et al. Yizhining elixation improves sustained attention deficit and impulsiveness of spontaneous hypertensive rats.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2007;2(1):50-532. 陈晓刚,胡小英,章文平,等. 抑激Ⅱ号方治疗便秘型儿童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 山东中医杂志. 2005;24(9):526-5283. 陈晓刚, 李宜瑞, 许双虹, 等. 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相关问题的探讨. 辽宁中医杂志. 2005;32(9):900-9014. 陈晓刚,沈凌,胡小英,等. 加减藿朴夏苓汤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32例临床观察. 吉林中医药. 2005;25(9):27-285. 陈晓刚,沈凌,胡小英,等. 腹痛必应方治疗再发性腹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江西中医药. 2005;36(8):20-216. 徐谦, 陈晓刚, 谭丽丽, 等. 孔圣枕中丹对SHR大鼠前额叶皮质及纹状体TH、DAT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11;22(1):25-297. 肖慧捷, 陈晓刚, 杨霁云, 等.川崎病合并IgA肾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临床儿科杂志. 2008; 26(4):302-3048.唐彦, 陈晓刚, 赖东兰益智宁对ADHD大鼠前额叶皮质、纹状体多巴胺的影响. 2008;27(5)332-3339、冷方南, 凌耀星, 彭国忱, 等. 《儿童多动症临床治疗学》(修订版).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0. (编委)
病因尚未明确.本病呈一定的流行及地主性,临床表现有发热、皮疹等,推测与感染有关.一般认为可能是多种病原,包括EB病毒、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或链球
发热五天以上+皮肤(2)+粘膜(2)+淋巴结+冠状动脉 发病年龄:婴幼儿多见,五岁以下者占87.4%,高发年龄6月到18月。川崎病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
原因可能是他们感染的病毒里面有导致这种疾病的病毒,所以才会产生这样的后果。
让AI技术与基础医学理论结合,成为AI用于临床 探索 的新思路。目前这一新思路已被证实确有更大潜力—— 最近,由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教授夏慧敏和加州大学圣地亚
1、川崎病一般指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MCLS)又称川崎病,是1967